加州海岸的汞含量總是會在每年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呈現出峰值狀態,這個問題困惑了科學家20多年。現在,他們認為已經找到了答案:象海豹蛻下的皮。
根據最新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論文中了解到,近些年裡,科學家對加州沿岸的阿諾努耶佛州立公園的甲基汞—一種含有汞的劇毒—進行追蹤,結果他們發現,該種物質在象海豹蛻皮周圍的含量非常高。如果這一研究發現最終得到確定,那麼那些呆在離人類食物源頭近的象海豹還將可能會讓汞汙染到周圍的環境。
不過現在科學家還無法確定這種現象對人類的真正意義。
汞可造成人類神經系統紊亂、腎臟受損並引發死亡。當這種化學物質被空氣吸收之後,它極易融入水中。當進入海洋之後,微小的微生物將其轉換成甲基汞—一種極易被動物吸收的神經毒藥。它還會隨著食物鏈的發展不斷積累,更要命的是,這種物質很難被分解。這也成為了科學家擔憂海洋中出現大量汞物質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科學家對象海豹繁殖期和蛻皮期的海洋甲基汞含量進行了比較。從取回的樣本他們發現,在蛻皮期,象海豹周圍的甲基汞含量是平時的17倍,而繁殖期則只有平時的2倍。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環境健康研究員、論文聯合作者Jennifer Cossaboon表示,這兩個時期最大的區別就是象海豹蛻下的皮—上邊都是汞—看起來它是罪魁禍首。另外,研究人員指出,他們還沒有發現其他像象海豹這樣頻繁出現在該片海域的動物,所以可以推斷,海洋中的汞物質並非來自其他物種。不過看起來象海豹也不應該成為被責怪的對象,因為在它們的逗留時間非常短,它們甚至都可能不會在那片區域排便。
這裡又有一個新的問題了:既然它們不排便,那麼它們又怎麼會導致海岸附近的汞物質含量上升呢?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象海豹的皮。據了解,甲基汞可以穿過胎盤屏障,也就說,當象海豹媽媽受到汙染的時候,肚子裡的象海豹幼崽也會遭到汙染。於是,當它們將皮留在該片海域之後,那裡的汞含量就會出現驟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