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為更換電池進行太空行走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幾乎很少離開他們的太空艙,只是偶爾會穿上他們的太空服冒險外出。但在本月,太空人們將完成5次太空行走,並執行各項任務。然而沒有太多時間讓太空人去驚嘆眼前的美景,先不說危險,太空行走本就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兩位太空人要持續工作幾小時,慢慢「蠕動」著,帶著冰箱大小的電池組往返於空間站另一邊的工作檯。
-
NASA太空人為更換電池進行太空行走
中新網3月23日電 綜合報導,3月22日,美國2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為替換老化電池而進行了太空行走。 據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安妮·麥克萊恩和尼克·海牙,計劃在太空中工作幾個小時,用鋰離子電池換掉三個舊的鎳氫電池。
-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正在太空中行走更換電池,而這將會創造歷史
太空人太空行走為國際空間站更換電池,這將會創造歷史。太空行走總是辛苦的,更不必說是非常危險的了。一連幾個小時,這兩位太空人不得不從國際空間站的這一頭到那一頭「挪動」一堆冰箱大小的電池。西安電池的目的地是P6電子組件,但是由於距離太遠空間站的機械臂無法觸到,這意味著太空人必須從機械臂的託盤中取得電池然後一路搬運過去再返回。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NASA明確表示,這次小意外不會對太空行走或空間站構成風險,鏡子現在只是環繞地球軌道上的大量太空垃圾中的一個,它的最終宿命,或許就是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消失殆盡。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
-
長四乙一箭雙星圓滿成功、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太空行走丟失一枚鏡子
該研究成果論文已被國際天文學權威期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通信》接收,也是FAST公開發表的觀測結果中第一次明確探測到銀河系外星系的中性氫發射線。據悉,河外星系的中性氫觀測是FAST的重要科學目標之一,在本次觀測過程中,FAST僅用5分鐘曝光時間即探測到河外星系的中性氫信號,展示出極高的靈敏度。
-
NASA:美兩名太空人完成太空行走返回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太空人安德魯摩根和克裡斯蒂娜庫克,在完成近7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後,已成功返回國際空間站。據報導,莫斯科時間11日14時38分,太空人們離開國際空間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更換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的電池,NASA對此進行了直播。該局在太空人們的外太空工作結束後表示,他們的工作持續了6小時45分鐘。兩人在這段時間裡完成了更換電池的主要任務,還為下次太空行走做準備。
-
太空行走鏡子飄走 外媒:製造最新太空垃圾
外媒稱,一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當地時間26日新添了圍繞地球旋轉的垃圾:他剛剛走出國際空間站打算更換電池時,就丟掉了一面小鏡子
-
太空行走修復陀螺儀(圖)
太空行走修復陀螺儀(圖)小】【列印】 【關閉】 6月30日,國際空間站兩名太空人帕達爾卡和芬克(圖片左部和中部)在太空中進行修復工作。
-
為維修宇宙射線探測器 ISS太空人執行又一次太空行走
據外媒報導, 周末,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兩名太空人進行了一次太空行走以修復一臺宇宙射線探測器。 據悉,該探測器被一部分人認為已無法修復。不過,NASA太空人Andrew Morgan和義大利太空人Luca Parmitano一同執行這次任務。
-
2020年首次太空行走:女太空人的頭盔突然「鬆動」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和克裡斯蒂娜·科赫均於當地時間周三上午7點前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始了2020年的首次太空行走。 他們的任務是在國際空間站外部更換太陽能電池陣列。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並非是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測試,多個國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那麼建立國際空間站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
美航天局:卡西迪和本肯已完成在開放太空的工作返回空間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消息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直播,該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Criss Cassidy)和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已經完成在開放太空更換國際空間站電池的工作。
-
太空人藉機械臂更換陀螺儀
北京時間8月1日下午,美國太空人史蒂芬·魯賓遜和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走出「發現」號太空梭,開始第二次太空行走。他們將在6個半小時內更換國際空間站外一臺失靈的陀螺儀。這臺陀螺儀重300公斤,於2002年失靈。新陀螺儀由「發現」號太空梭送到國際空間站。
-
20年了,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做了很多科學實驗,是人類的太空實驗室
SpaceX即將進行一次貨物補給任務,SpaceX新升級的載貨龍飛船將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各種關鍵研究和技術演示,什麼叫做新升級的龍飛船呢?就是可以運載更多科學有效載荷往返空間站,那麼本次載人龍飛船將運載什麼科學載荷呢?一起來看看,看了之後就明白國際空間站為什麼被稱為軌道實驗室了,因為要做的實驗確實太多了。
-
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首次太空行走後,對地球的看法有怎樣的改變?
Credit:NASA安妮·麥克萊恩的太空人訓練包括,科學和技術簡介,國際空間站系統的強化教學,太空行走,機器人,生理訓練,T-38飛行訓練,以及水裡和野外生存訓練,2015年7月完成太空人候選人訓練,並有資格參加未來的任務。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10月18日上午,兩名美國太空人傑茜卡·邁爾和克裡斯蒂娜·科克走到國際空間站外面更換電源控制器,這是太空行走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因為完成此次任務的兩名太空人都是女性。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
空間站的太空直播被「異常火球」打斷,NASA:沒有發現
我們知道,國際空間站作為人類唯一的太空基地,需要定期維修,否則就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而太空人在出艙維修時,一般都會打開直播,以便NASA能夠更好地指揮他們,但就在最近的一次太空維修中,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ISS)的直播被異常的「火球」所打斷。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順利完成
圖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1:38(北京時間10月18日晚19:38),兩名太空人開始更換電源控制器不久,太空飛行器通訊員史蒂芬妮·威爾遜(Stephanie Wilson)告訴科赫:「克裡斯蒂娜,你可以離開氣閘室了。」科赫領導著梅爾的首次太空行走,二人的任務是替換故障的電池充放電單元(BCDU)。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介紹如何在太空中慶祝聖誕節
據外媒BGR報導,聖誕節即將來臨,而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來說,這是向地球上的人們傳遞一些溫暖假期祝福的好時機。在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新視頻中,太空人Christina Koch、Drew Morgan和Jessica Meir與歐洲航天局的任務指揮官Luca Parmitano一同現身,並向人們介紹了他們將如何在太空中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段視頻長約三分鐘,空間站內裝飾一新,而所有四名太空人都穿著統一的節日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