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鏡子飄走 外媒:製造最新太空垃圾

2021-02-10 參考消息

外媒稱,一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當地時間26日新添了圍繞地球旋轉的垃圾:他剛剛走出國際空間站打算更換電池時,就丟掉了一面小鏡子。

據美聯社6月26日報導,指令長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是以每秒約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飄走的。

美國太空飛行地面指揮中心說,這面鏡子不知何故從卡西迪的太空服上掉了下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丟掉的鏡子對太空行走和空間站都未構成危險。

▲資料圖片:進行艙外活動的俄羅斯太空人袖子上佩戴著小鏡子

報導稱,實施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在每個袖子上佩戴一個手腕鏡,以便在工作時獲得更好的視野。這種鏡子只有5英寸(約合12.7釐米)長,3英寸(約合7.62釐米)寬,加上固定帶後的質量不到0.1磅(約合45克)。

報導指出,卡西迪和跟在他後面順利出艙的鮑勃·本肯是要更換空間站最後一批舊電池。該任務至少需要4次太空行走,這是第一次。

據NASA稱,一旦這6個新的鋰離子電池組安裝完畢,空間站將能順利度過其剩下的運行壽命。這些巨大的箱狀電池比將要換掉的鎳氫電池功率更大,效能更高,讓空間站在處於地球的夜間一側時仍能正常運轉。

報導注意到,電池更換工作從2017年開始,以前的太空人安裝了18個鋰離子電池組,是所需更換的舊電池組數目的近一半。

報導還稱,卡西迪和本肯還需要安裝6個電池組才能完成這項工作。這是個繁重的工作:每個電池組高和寬大約各1米,質量為180千克。

可能讀者們已經發現,最近不太能及時收到參考消息微信的新鮮推送了。這是因為最近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大家接收推送文章的時間變得不規律了。比如我們早上八點半的推送,您可能十點才看到,可能中午才看到,也有可能第二天才看到。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大家繼續第一時間看到參考消息微信的推送呢?微信目前並沒有公布改版後的調整方法,我們也還在摸索之中。但有三個步驟是可以先做起來的:如上圖1,進入參考消息微信對話框頁面,點擊右上角的「· · ·」進入歷史頁面(圖2),繼續點擊右上角的「· · ·」,待彈出圖三的各類選項時,點擊「設為星標」。2. 多給我們點「在看」,在每篇文章的末尾的右下角。
感謝喜歡參考消息微信的您持續關注,我們將繼續和您一路同行。

文章編輯 | 衛嘉

微信編輯 | 閃崢

微信審核 | 馮靈逸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指揮官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很快就飄走了,美國航天局NASA稱,丟失的物品對太空行走或者空間站都沒有風險。
  • 太空中飄走的太空人腕鏡最終命運如何?科學家:微力說了算
    【事件還原】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導 外媒稱,一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當地時間26日新添了圍繞地球旋轉的垃圾:他剛剛走出國際空間站打算更換電池時,就丟掉了一面小鏡子。據美聯社6月26日報導,指令長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是以每秒約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飄走的。美國太空飛行地面指揮中心說,這面鏡子不知何故從卡西迪的太空服上掉了下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丟掉的鏡子對太空行走和空間站都未構成危險。
  • 太空中的危機越來越多,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
    ,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說到垃圾分類,你們有什麼想法?首先,太空垃圾出現的地點是地球軌道周圍;其次,太空垃圾是不再具有任何效用的物體。從定義上來看,太空垃圾出現的地點與生活垃圾出現的地點不同,但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是無用物體。太空為何會產生新垃圾?人們常說,是人類創造了垃圾。但是太空上人跡罕至,也沒有生命的蹤影,太空上的垃圾從哪來?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根據NASA的說法,太空人Chris Cassidy在打開艙門後不久,就發現左手腕上的這面鏡子開始鬆動,之後不知什麼時候鏡子從太空衣上脫落了。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
  • 太空行走為啥這麼難
    太空行走為啥這麼難《百科知識》 太空處於真空狀態,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溫度變化很大,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於100℃,無陽光時溫度可低於-200℃,同時存在各種能傷害人體的輻射。它將航天員的身體與太空的惡劣環境隔開,並向航天員提供大氣壓力和氧氣等維持生命所需的各種條件。由於宇宙飛船、空間站、太空梭這些載人太空飛行器密閉艙內的人造氣壓、空氣組成基本與地面相同,因此航天員體內吸有一定量的氮氣。而航天服內的氣壓較低,僅為大氣壓的27.5%。
  • 美國太空人無意之失,竟為太空增加垃圾,危險臨頭各國方案為何?
    二人順序離開空間站,準備到站外空間進行作業,就在出門瞬間,位於克裡斯手腕的一塊小鏡子脫落,並就此飄向太空,去向不明。這個鏡子不會對空間站造成傷害,但是也在此增添了一項太空垃圾,為其他人造太空物留下了安全隱患。
  • 長四乙一箭雙星圓滿成功、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太空行走丟失一枚鏡子
    www.chinanews.com/gn/2020/07-02/9227336.shtml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不慎丟失一枚小鏡子據國際空間站的指令長表示,當Cassidy走出空間站時,他所在的位置正好處在黑暗處,沒注意到拴在太空服袖子上的鏡子已經鬆動,當他走到光線明亮的地方時,才發現手腕上的鏡子已經不見,隨即便向地面指揮中心進行了匯報。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面小鏡子的丟失不會對太空行走或者空間站構成危險。
  • 最新太空測試顯示未來或可像蜘蛛俠一樣用網來清理太空垃圾
    據外媒報導,太空垃圾是一個含糊不清的詞,它被用來形容那些堵塞地球軌道的報廢衛星、火箭碎片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碎片。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太空中太空人丟失的鏡子在空間站當中,太空人們可以提前適應太空環境,為未來人類進行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做好基礎國際空間站並不是建成之後就結束了,而是需要定期的維修,根據6月27日的報導,美國的一位太空人在外出檢修電池的時候,不小心把一面鏡子丟在了太空當中,現在這面鏡子以每秒米的速度向太空深處漂移,最終它會去往哪裡,我們也無從得知,那麼所丟失的這面鏡子是否會對地球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 太空人丟了一個垃圾,人們發現後紛紛指責,這樣的過失代價太大
    根據統計,目前在太空中直徑大約10釐米的太空垃圾有上萬個,直徑大約1釐米的超過10萬個,直徑大約1毫米的有30萬個,而微小顆粒的太空垃圾,則要以「百萬」為單位來進行計算。>據報導,日前在國際空間站中工作的,一名來自於NASA的太空人,在執行太空行走,為國際空間站更換電池的任務時,不小心弄丟了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是安裝在太空衣的袖子之上,主要是用來幫助太空人增加視野的。
  • 中國只是發射了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何就讓美國坐立不安了?
    文/行走天涯中國只是發射了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何就讓美國坐立不安了?自從上個世紀美國蘇聯俄羅斯等眾多國家,開始將飛船探測器發射到地球上空之後。集聚在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就越來越多了。於是,中國率先一步向地球上空發射了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這顆衛星被命名為遨龍一號。原本這顆衛星寄予了無數人的期望,理應該是被讚嘆的,因為這顆衛星確實按照科學家預想的那般,到達地球上空之後。將太空垃圾碎片收集完,並送回地面上再進行銷毀。只不過這項工程畢竟不是小工程,科學家預計想要將地球上空,所有的垃圾全部清理掉,則至少需要耗費兩年以上的時間。
  • 宇宙空間的異物、減壓病、太空衣故障…… 太空行走避開這些危險
    太空行走,其實就是「出艙活動」,指航天員穿上太空衣走出太空艙活動。太空行走屬於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航天員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手段。例如,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多年,外國航天員進行太空行走被認為是家常便飯,尤其國際空間站經常需要航天員出艙從事檢修活動。
  • 太空垃圾的產生、危害與對策
    澳大利亞一專家說,太空垃圾實在是太多了,距離災難性的一系列撞擊可能只有20年左右,到那時所有低軌道的太空飛行器都有可能被太空垃圾撞出軌道。澳大利亞這項工程的最終目的是增加雷射能量,摧毀太空垃圾,讓其碎片在跌落大氣層時自動燃燒。
  • 太空垃圾數量已達臨界點 製造容易清理難
    2011年底,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也有一份報告稱,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達「臨界點」,太空碰撞事故機率大增。其實,人類在對宇宙的探索與發現同時,一直在製造著太空垃圾,也一直在想辦法清理太空垃圾。只是,製造垃圾容易,清理卻是個難題。更何況,最近又有人提出,這些太空垃圾實際上也記錄著人類走出地球、徵服宇宙的「腳印」,是人類探索浩瀚太空所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值得保存。
  • 你知道太空垃圾嗎?
    如1982年,太空人瓦倫丁·列勃捷夫在進行例行的太空行走時,他剛剛打開「禮炮7號」空間站的減壓艙門,由於近乎真空的太空所具有的巨大吸力,把太空人們不慎留在減壓艙內的一些螺栓、墊圈和一支鉛筆,都吸入太空,成為了太空垃圾。更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的一些太空人還把在太空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丟入太空。人們還發現,有一隻被一名美國太空人丟失的手套,竟在空中飄浮遊蕩了20多年。
  • 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有何不同?讓外國不安,又讚嘆中國確實強?
    文/行走天涯中國只是發射了一顆掃太空垃圾的衛星,為何就讓美國坐立不安了?​自從上個世紀美國蘇聯俄羅斯等眾多國家,開始將飛船探測器發射到地球上空之後。集聚在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就越來越多了。於是,中國率先一步向地球上空發射了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這顆衛星被命名為遨龍一號。
  • 在太空「丟垃圾」?太空人把「防護罩」扔進太空,NASA是罪魁禍首
    我們都感慨人類在地球上創造了很多生活垃圾,但太空垃圾一樣令人擔憂。在地球的上層大氣中漂浮著1.7億個太空垃圾,但只有2.2萬個被跟蹤。大約7000噸的太空垃圾環繞著我們的星球,這些廢棄的垃圾是由火箭、其它金屬和巖石在地球附近堆積而成的。
  • 俄航天署指責中國成製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國家
    環球網記者朱盈庫報導,據俄新網7月30日報導,俄羅斯航天署新聞處發布消息說,中國已經成為在近地宇宙空間製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國家。俄航天署官方網站周五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根據統計,40%的太空垃圾是中國製造的。美國的太空垃圾佔27.5%,俄羅斯佔25.5%,其他國家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