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7歲的彭忠華隨上海的拖網漁船,遠渡重洋,跋涉11200海裡,抵達東臨大西洋的阿根廷沿海中部的馬德普拉塔,離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370公裡,原為漁村,建市已百餘年,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在去阿根廷之前,彭忠華對阿根廷的了解除了足球,還有一首電影《艾薇塔》插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避暑勝地
此刻,人在馬德普拉塔,看到海邊銀子般晶亮的海浪一波一波的,輕輕地拍打著白沙細潔的逶迤沙灘,然而稍遠處的海卻是藍色的,他馬上想起老船員告訴過他,馬德普拉塔在西班牙語中意為「銀海」,真是確切不過了。長達8000米的海岸線,一路徜徉看風景,山巒疊翠,芳草芊芊,湖泊連綿。海灘的背景為西班牙風格的建築與現代的高樓相映成趣,好一個旖旎的海濱避暑城市,名不虛傳的「大西洋畔的明珠」。但他馬上提醒自己,我們將在阿根廷大陸架200海裡專屬經濟區作業,海域寬廣,風急浪高,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面等著呢。
大西洋畔的明珠
2007年,彭忠華41歲,這14年裡,他在南美大西洋各國兜兜轉轉,劈風斬浪,披星戴月,額頭上多了幾條波濤般的皺紋,但他的目光更清澈明亮了,已經是一位成熟穩重,業務精湛,任職10年的老船長了。他重新回到馬德普拉塔,領導給他的任務是擔任滬漁909船的船東,因為當地漁業局規定,對所屬船舶,必須由阿根廷人任船長,公司只能任命他為909輪的船東代表。這名字聽上去不錯,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擔子很重很重。909船是一艘總噸位1270噸,長74米、寬11米,銀白色的大型魷釣漁船,因為身長體淡紅的阿根廷魷魚,對光源趨之如鶩,故作業方式是放燈誘魚。當船長彭忠華已經當得熟門熟路,當船東的話,909船只有3個中國上海金優遠洋漁業公司的員工,甲板1個是他,還有2個管機艙,其餘28個船員全是當地人,操西班牙語。船東的職務,主要是管理外籍船員,監管魚貨質量及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還要一人肩負起甲板、釣機、起拋海錨的工作.
海灘邊晨練
壓力山大。首先是語言關,開始只能打手勢比劃。彭忠華的方法是擠出業餘時間的空隙苦學,船上寢室的牆面本來就不大,卻密密麻麻地貼滿了用拼音標註的西語單詞的小紙條,他說是笨鳥早飛先入林;逢到有工作人員從國內帶來的西語錄音帶,他如獲至寶,臨睡前帶上耳機反覆聽。工作時間,他大膽地用學到的單詞與阿根廷船長、阿根廷船員交流,哪怕結結巴巴辭不達意。他說光認字不說話是啞巴西語,天天跟阿根廷船員說話,天天有進步,每一個阿根廷船員都是我的老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他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西班牙語了,與阿根廷船長、船員的溝通無障礙,配合也更融洽了。金優公司辦公室潘子君回憶道:「2010年我也被派到阿根廷工作,有一次去船上做翻譯,被船上艱苦的環境驚到,作為科班出身的西語生,遇到專業的機械設備翻譯也懵了,只有他可以,十分熟練的西語。當時的敬意油然而生,自愧不如。」可見彭忠華的西語水平已經拿得出手了。
滬漁909船
過了語言關,彭忠華這個船長出身的船東,協調船長、船員,一心撲在生產上。作為船東,他事無巨細,一些技術活,如後甲板起拋海錨、前甲板放水下水上燈、整理釣機等,都親力親為。
因為阿根廷漁場水深,鐵錨錨鏈遠遠夠不著,只能用海錨。這是一種貌似降落傘,用帆布製作的海錨,傘面用10多根繩索拴住,下面再用一根粗長的纜繩扎牢,系在後甲板,放海錨技術要求高,凡他放的海錨,下水幾米後會「呯」的一聲張開,漂浮海面,從沒有打不開的,傘面面積達2000平方米,足足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這樣就能讓船穩住,成為一座「宛在水中央」的釣魚臺;放燈也是技術活,放的高低多少,都有講究,白天魷魚少,放水下燈誘魚,晚上魚多,水上水下燈一起放,水上水下,宛如一朵朵紅蓮花綻放,光華璀璨,照耀如同白晝,與星月媲美,吸引海面水裡的魷魚潑刺潑刺地聚攏過來;同步,經他整理過的50多臺釣機,譁啦啦的放下尼龍釣線,等待魷魚上鉤囉。阿根廷鮮魷魚屬於深海魷魚,體型龐大,大的一條就有1斤多。
甲板上的魷魚
放下長達60米的釣線,便隱隱聽到了水下魷魚的划水聲。釣線的一頭綴著10來個菊花形狀,不鏽鋼的倒扎鉤魚鉤。菊花鉤一下水,就會閃閃發光,使魷魚誤以為是小魚,它們就來啄,一啄就被魚鉤扎住了。而它越掙扎,就越扎得緊。彭忠華轉動著釣機,咯吱咯吱拉上來,6條滴著漣漣清水的鮮活大魷魚,淡紅色的胴體在燈光下閃爍著瑪瑙似的光彩,真叫人歡喜。
2014年第二航次,出航時風浪大作,鋪天蓋海,別的漁船紛紛返航避風。彭忠華與阿根廷船長協商,認為風浪天魷魚集群,是魷釣的好時機。海風猛烈,剛放下的海錨的纜繩咯咯作響,船不停地搖晃,浪花飛濺著打上船舷,弄得彭忠華他們滿頭滿臉腥鹹的海水,令人有一種窒息的感覺。30天過去了,按照阿根廷船員的老習慣,一個航次一個月夠長,應該返航了,但魚艙還沒有裝滿。彭忠華基於當10年船長積累的經驗,細心與船長分析漁場魚情,同時對外籍船員作好安撫和解釋。此時,船上的吃用都幾近彈盡糧絕。魚發在即,彭忠華前後5次向兄弟公司漁船請求副食品支援,堅持到底,滿載而歸。909船創造了生產52天,日產量93噸,最長航次時間,最高日產量的記錄。
馬德普拉塔海岸
909船靠馬德普拉塔漁港卸魚時,彭忠華更忙了,物料的申領、補給、卸貨、修理,奔波於碼頭和漁船之間。有一天傍晚,阿根廷船長看他太勞累了,就硬拉著他走進海邊的一家小餐館,在飄逸著柔曼的薩克斯音樂和著清寂的海浪聲中,品香醇的紅酒,嘗美味的烤肉、海鮮、色拉等,放鬆一下。但他剛喝完一小杯紅酒後,就對船長說,我船上還有事,對不起您了,先走一步,您慢用!
回到船上,在前甲板昏黃的舷燈下,他篤篤篤地敲打修整一隻只裝魷魚的魚盤。因為阿根廷人工費高,能省一點是一點。
銀海
備航季,他又是一個人完成909船的敲鐵鏽、刷油漆、整理大艙等重活。真的是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都能吃。
無論多累多苦,有一件事他是切切在心,緊抓不放的,那就是魚貨質量,重中之重。2014年初一個航次,909船由於魷魚產量較高,工作時間加長,阿方船員在工會的支持下,拒絕加班,於是魷魚發生了「白板」現象——即魷魚捕撈上來後,如果沒能及時進冷凍艙,原本褐色的魷魚會變成白色的,就不新鮮了,俗稱「白板」——心痛啊。原先彭忠華與船長溝通協商過,說寧可少釣魚,也要確保魷魚的鮮活度。由於彭忠華平時與阿根廷船員關係很好,時不時與他們一起邊喝馬黛茶,邊聊足球和梅西,與船長關係更沒話說了,船長愛吃中國菜,他有時會忙中抽空做中餐,邀請船長一起進餐。所以關鍵時候,憑著他的人望和智慧,彭忠華提出了新方案,即合理安排人力,分成三個組,各司其職,一組釣魚,一組裝盤,一組休息。他的方案得到全船贊成。實施後,「白板」現象杜絕了,909船的魚貨,達到了質量最優賣價最高。2013年、2014年,909船連續2年,以3500噸的好成績在金優公司魷釣船隊居先——整個船隊共有8艘船——10餘年來從未發生安全事故。909船釣上的魷魚,曾多次打包由運輸船運回上海,進入超市門店,供應上海市民。
魷魚在輸送帶上
從1993年入漁阿根廷,彭忠華已在南美沿海工作了20多年。根據慣例,外派船員每兩年回上海一次,本來可以休息三個月,但每次他總是一個月左右,又提前返回,真的是以船為家了。
2017年,彭忠華榮獲上海五一勞動獎章,實至名歸。
(本文編輯: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