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拉帕努伊人曾經是如何把帽子放在復活節島巨型雕像上的?

2021-01-12 早春暮春

大家好,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歡迎大家收看小編的文章。祝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

歷史:拉帕努伊人曾經是如何把帽子放在復活節島巨型雕像上的?

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弄清楚復活節島的巨型雕像是如何得到他們沉重的紅帽子的。雕像由火山凝灰巖雕刻而成,來自島上的一個採石場,而由紅色渣滓製成的帽子來自島上另一邊7.5英裡外的另一個採石場。賓夕法尼亞州人類學研究生 Sean W. Hixon說:「很多人提出了想法,但我們是第一個提出使用考古證據的想法的 人。」

Rapa Nui -Easter島,智利 - 位於南太平洋,距離智利南部2000多英裡。該島長約15英裡,最寬7.6英裡,面積約63平方英裡。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該島於13世紀首次由玻里尼西亞旅行者居住。賓厄姆頓大學人類學教授Carl P. Lipo和亞利桑那大學榮譽學院院長,人類學教授Terry Hunt先前的研究表明,這些雕像高達33英尺,重81噸,使用步行/搖擺動作沿著精心準備的道路移動到位,類似於冰箱移動的方式。

「這些雕像以一種優雅且非常有效的方式使用簡單的基於物理的過程以一種方式移動,」Lipo說。不是所有的雕像都到達了他們的最終位置,墮落和/或破碎的雕像表明,為了移動它們,雕像被雕刻,因此它們向前傾斜,然後被平放以進行最終放置。

直徑達6.5英尺,重13噸的帽子可能已經穿過島嶼,但是一旦到達他們想要的雕像,它們仍然需要被抬到雕像的頭上。島民們可能將帽子雕刻成圓柱狀並將它們捲成雕像,然後再進一步雕刻帽子以獲得最終形狀,這些形狀從圓柱形到圓錐形,並且頂部通常有較小的圓柱形凸起。在一些雕像帽子組合的平臺上發現了紅色渣滓的碎片。

「我們有興趣找出最符合考古記錄的帽子運輸和帽子放置的方法,」希克森說。研究人員拍攝了許多Rapa Nui帽子的照片,看看這些帽子的特性始終如一。使用攝影測量和三維成像,他們創建了帽子的圖像及其所有細節。「我們認為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被運送和放置,」希克森說。「因此,我們尋找所有帽子和所有雕像上相同的特徵。」

「Tongariki特寫」紅色渣滓pukao恢復在位於Rapa Nui南海岸的moai上面。他們發現的唯一特徵是帽子底部的凹痕,這些凹痕適合雕像頭部的頂部。如果帽子在雕像頂部滑動到位,那麼壓痕邊緣的軟石脊就會被破壞。所以島民們必須使用其他一些方法。

以前的研究人員提出,雕像和帽子在它們被抬起之前是統一的,但是破碎或遺棄的雕像的殘餘以及其他走動雕像的證據表明,這不是使用的方法,而且帽子最有可能被提升站立的雕像頂部。島上留下的許多帽子遠遠大於放置在雕像上的帽子。「從採石場運輸pukao(帽子)的最佳解釋是將原材料滾動到moai(雕像)的位置,」Lipo說。「一旦到了moai,pukao就會用一種笨拙的技術將大型坡道捲起到一座立式雕像的頂部。」

Puna Pau(綠色廣場)和moai採石場的紅色scoria pukao採石場的位置在Rano Raraku(黑角規)。綠色圓圈標記pukao的位置。圖片:Lipo / Hunt / Hixon /等。Parbuckling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滾動物體技術,通常用於已翻船的右側船隻。長繩的中心固定在斜坡的頂部,兩個尾端纏繞在圓筒上以便移動。然後將繩索末端帶到頂部,工人們將繩索拉到繩索上以使缸體向上移動。

除了減少移動帽子所需的力之外,這種布置還使得在旅行中更容易穩定帽子,因為帽子通常不會沿著斜坡向下滾動。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考古科學雜誌」上報告說,15名或更少的工人可以將最大的預製帽子移到斜坡上。一旦帽子位於坡道的頂部,由於帽子基部凹痕的邊緣處的脊部,它不能簡單地被推到位。相反,研究人員相信帽子會被放在雕像上。

首先,帽子將被修改為其最終形式,一些帽子包括頂部的第二個較小的圓柱形件。帽子可以旋轉90度,然後用小木桿拉起來坐在雕像頂部,或者斜坡可以略微靠近側面,這樣就不需要在斜坡頂部的小空間內旋轉。然後,帽子將被簡單地拉動並在邊緣上樞轉到位。

然後將斜坡拆開,成為圍繞雕像的平臺的翅膀。「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系統地探索了如何將巨型帽子放置在復活節島大型雕像頂部的證據,」Lipo說。「我們的工作將尖端的三維建模與人工製品分析和從物理學中得出的模型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答案。」

小編以後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受歡迎的內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編,在此小編先感謝大家了。

相關焦點

  • 拉帕努伊人沒見過南美人?—新聞—科學網
    復活節島長期以來一直是陰謀和神秘的來源。這麼少的人是如何建造了這麼大的雕像的?又是什麼導致了其社會的崩潰?研究人員也很好奇,復活節島居民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可能會與南美人有什麼聯繫。而且,早期證據似乎也支持拉帕努伊人和美洲原住民之間存在早期接觸。 但新研究顯示,沒有遺傳證據表明拉帕努伊人曾與南美人混雜在一起。雖然這一發現不能排除在兩種人群之間進行過文化接觸的可能性,但如果跨越海洋的長途跋涉發生,「他們不會不在個體樣本中留下遺傳痕跡」,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Lars Fehren-Schmitz說。
  • 考古發現顛覆了西方關於復活節島文明坍塌的謊言
    本質上該島是一個單一的巨型火山,距太平洋海底3000多米,帶有三個死火山口,山頂最高峰約500米。巨型摩艾(Moai)石像的設計、建造和運輸是一項非凡的文化成就,卻在一個幾乎荒蕪的島嶼上進行的,似乎缺乏資源和人力來進行。而且,爭議遠不止於此。這些看似簡單的居民是否真的具有這種文化複雜性的能力,還是來自美洲更先進的文明來,後來又損毀了該島曾經擁有的所有自然資源?
  • 復活節島,拉帕努伊雕像之謎
    數十年來,人們一直沉浸在復活節島的神秘之中,那是一塊遙遠的太平洋火山土壤。但是,我們的星球上有成千上萬這樣的孤島,這件事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神秘之處在於覆蓋在島上的巨大石像。這些舉世聞名的巨大石頭,他們有什麼特別的用處嗎?他們的創造者從哪裡來的?又是從哪裡消失的?我們對島本身了解多少呢?拉帕努伊是復活節島的第一個名字嗎?
  • 復活節島,一個孤島對人類社會終極命運的隱喻
    根據拉帕努伊人的口頭傳說與早期歐洲航海家的記錄。島民分成「長耳人」與「短耳人」兩個階層,前者有在耳垂上穿孔並戴上耳夾的習慣,他們代表的是社會的的較高等級:酋長與祭司。而後者代表著社會的相對較低等級:勞動者。大約在十世紀到十六或十七世紀的歲月裡,拉帕努伊人開始修建大量的巨型石像:摩艾(Moai),石像與島民的宗教與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 揭開復活節島神秘石像帽子之謎!!
    「圍繞著該島的諸多問題中,有兩個問題一直很突出:過去的人們是如何移動如此大的石像的,還有 他們是如何把這麼大的石帽——「普考」(pukao)戴到石像頭上的? 」賓厄姆頓大學人類學教授卡爾·利波(Carl Lipo)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 探秘復活節島的由來石像的秘密只有時間才能解答
    之所以稱為復活節島是因為在1722年4月5日,荷蘭海軍上將、荷蘭西印度公司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率領的一支艦隊,發現了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中的小島。羅格文在航海圖上用墨筆記下了這個島的位置。由於發現該島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復活節,他在旁邊記下「復活節島」。從此復活節島之名被世人所知。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開始到島上抓拉帕努伊人當奴隸。
  • 復活節島在哪裡,其土著居民去了哪裡?解密復活節島之謎
    但是,幾千年前,這個島上居住著原住民,他們設法製造了887個巨大的石像,其中最大的像重82噸。科學家們仍然不知道復活節島上的土著居民過著怎樣的生活方式,而他們完全消失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關於拉帕努伊文明之死的理論有兩種:要麼其代表分裂成一部分,然後發動戰爭,或由於到達島上的歐洲人的過失而消失了。但是最近,這些假設受到質疑-也許復活節島古代人口死亡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
  • 聊一聊復活節島巨石像,是史前文明的奇蹟,還是外星人的傑作?
    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可布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時發現了它。由於這天是復活節,於是就將這個無名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這座島非常荒涼,島上至今沒有一棵樹,地上的野草也稀稀落落,只有3個盛滿雨水的小湖是淡水的唯一來源。在如此荒涼的一座島上,史前文明的人究竟是靠什麼建造了這麼多巨石像?還是說當時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是後來發生了什麼?在復活節島上,這些石像被叫做摩艾。
  • 復活節島上的石雕巨人曾被推倒過?還有個人吃人引發戰爭的傳說
    最神奇的是在這座島上發現了許多石雕巨人,這座島叫做復活節島(這座島被荷蘭人發現的那天剛好是基督教的復活節),小島也因為這些神秘的石雕而聞名世界。從此「復活節島」之名便為世人所知。島上的這些石雕巨人又稱作摩埃石像 (moai) ,目前考古學家已記錄的巨石像有887座,但全島可能有將近1000座。大多數石像雕刻於公元1100-1680年間,材質為火山巖。
  • 復活節島上的未解之謎,神秘巨人像的神秘面紗
    當時落後的技術又是如何完成如此傑作的?而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麼問題而突然停了下來?當然這些問題,幾百年來一直困擾著考古學、歷史學以及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根據自己所學,提出了各種觀點,但各方莫衷一是,至今仍沒有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不少學者研究指出,復活節島上的原住民拉帕努伊人,就是「莫埃」(原住民的稱呼)的雕刻者。
  • 復活節島秘密:考古學家發現,石像下有「隱藏的屍體」|雙語速讀
    這些巨大的雕像是公元1100年至1500年在島上由石頭雕刻而成的。這些雕像位於智利西部的熱帶南太平洋地區。近一半仍在Rano Raraku。但數百座石像已從那裡被搬運走,安置在被稱為「ahu 阿胡」的石頭平臺上。隨著時間的流逝,考古學家們發現部分雕像已經被埋藏在了沉積物和巖石下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組專家開發了復活節島雕像項目,以更好地研究和保存這些文物。
  •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拉帕努伊土著(智利)- 雕塑作品欣賞(三十四)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智利復活節島上的摩艾石像,大約雕刻於公元600年-1500年。 位於南太平洋上的復活節島的地理位置堪稱是世界上最孤立、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因為被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冒險家雅克布·羅赫芬在天主教和新教的復活節這一天發現,所以叫做復活節島,島上的原住民為拉帕努伊人
  • 神秘的復活節島之謎!
    由於這一天正好是復活節,他便為小島命名「復活節島」。巨型石像和來歷詭秘的原始島民,是這座島嶼帶給世人最大的謎團。摩艾巨石像,復活節島上有大批被當地人稱為摩艾的巨大石像。這些石像一律半身,沒有腿,外形大同小異,擺出面向大海的姿勢。最奇怪的是,它們大部分長著一雙奇怪的長耳朵。由於島上的居民並無文字,所以就看不到關於摩艾的任何記載。外星人所留?
  • 摩艾石像的「帽子」之謎即將揭開,專家表示很難過
    在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上,錯落著近千個巨大的摩艾石像它們的頭較長,沒有腳,雙手放在肚皮上。通體採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而成,還戴著「帽子」,形狀像個圓柱。有的石雕像身上甚至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我們不由得好奇,拉帕努伊人為什麼要費這麼大的力氣雕刻石像呢?更讓人疑惑的是,人像頭上的石「帽子」取材自西面的火山巖石,分開雕好後再運往海岸,拉帕努伊人又是怎樣把它放到10米高的人像頭上呢?
  • 復活節島的神秘石像,他們到底在守望著什麼?
    在太平洋東南角存在著一個神秘的島嶼,人們對於這些石像到底在守望些什麼深感疑慮, 經過科學家的相關研究每一座石像從開始施工到最後雕刻完成大概需要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而這座島上大概有一百多座石像,為什麼要耗費心力的雕刻這些石像呢?
  • 復活節島巨石像之謎
    由復活節島和周圍一些小島組成,陸地面積120平方公裡,島上的土著玻里尼西亞人。但是,在1772年雅可布·羅赫文發現復活節島時,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島上居民甚至可能連最簡單的工具都不會使用,按他們的能力是根本無法雕出那麼多巨像的。那麼這些巨像及島上的建築又是什麼人留下的呢?有什麼作用或象徵意義呢?這些巨大的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上百噸重的石像在遠古時代,是如何搬運到數十公裡之外的海邊?
  •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秘密或被揭開了
    研究稱: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秘密或被揭開了……) 中新網12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數百年來,神秘的摩艾石像一直矗立在復活節島上。它們如何來到這裡,又有什麼象徵意義,一直令研究人員著迷。
  • 復活節島上的神秘雕像,還帶有下半身?人們挖開不淡定了
    復活節島上的神秘雕像,還帶有下半身?人們挖開不淡定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距今有46億年的歷史了,而人類出現的時間僅有500多年,儘管我們的科技水平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但在自然界中,仍有很多我們無法用科學理論解釋的事情。
  • 研究稱:復活節島摩艾石像的秘密或被揭開了……
    中新網12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數百年來,神秘的摩艾石像一直矗立在復活節島上。它們如何來到這裡,又有什麼象徵意義,一直令研究人員著迷。根據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古代拉帕努伊人遵循統治階級的命令雕刻了近1000尊摩艾石像,因為他們相信這些石像能使土壤產生肥力,保障食物供應。
  • 復活節島人類滅絕之謎:資源耗竭吃人補充蛋白,地球未來的縮影?
    復活節島原名拉帕努伊島,是一座距離智利海岸線2000多公裡,160平方公裡的小島,因為航海家發現它的那天正好是復活節,就開始這樣叫它。復活節島地處亞熱帶地區,曾經是一個資源豐富,草木茂盛,物種富饒的海島。由於人們的過度使用資源使島上的資源最終耗竭,甚至發展到人吃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