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原名拉帕努伊島,是一座距離智利海岸線2000多公裡,160平方公裡的小島,因為航海家發現它的那天正好是復活節,就開始這樣叫它。復活節島地處亞熱帶地區,曾經是一個資源豐富,草木茂盛,物種富饒的海島。由於人們的過度使用資源使島上的資源最終耗竭,甚至發展到人吃人的地步。
大約公元1世紀,島上的第一批原著民漂流到了這裡,從此開始定居下來,發展繁衍,人們把他們叫做拉帕努伊人。最鼎盛時期,島上的人口達到了20000以上。起初拉帕努伊島人以捕魚為生,魚是他們的主食,佔到食物的四分之三,後來因為過度開採,周邊的魚類越來越少,他們開始到深海捕食海豚,接著是海豹,最終因為用於製作航船的樹木被砍光,不得不由漁民變成了農民,人們保持著刀耕火種的原始耕種方式,結果樹木急劇減少,樹木進一步枯竭,土地越來越貧瘠。
可以食用的食物越來越少,甚至連海岸線的貝殼也被吃光了,最終發展到了人吃人的殘酷境地。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就是島上巨大的石像,他們從7米到21米不等,重量從幾十噸到數百噸。整齊地排列在海岸線和島上的祭壇周圍,總共有近1000座。很難解釋這些石像的用途,從採石場到海岸線,最遠的距離是10公裡,島上沒有任何機械化工具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把如此巨大的石像運出這麼遠的距離?
這座海島曾經是動植物的天堂,最終卻落得幾近滅絕的境地,島上除了老鼠再也沒有更大的動物,只有少量的昆蟲。見不到3米以上的植物,就連野草也很稀少。曾經成片成片上千萬棵的椰子樹全部滅絕,在18世紀的時候,僅剩下100個人因為沒有船隻出海被困在死寂一片的島上,很難再找到食物。
很多人都認為復活節島就是地球的縮影,我們今天也同樣面臨各種生物加速滅絕的情況,人類在近50年來消耗的資源比以前20000年的總和都多。與此同時,動植物滅絕的種類也觸目驚心。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三分之一的生物將徹底消失。森林的減少,沙漠面積不斷擴大,淡水資源越來越貧乏,這些都開始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如果不懸崖勒馬,復活節島也許就是地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