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貧富分化在路上

2020-12-04 抱樸財經

作者:今綸

給我做飯的阿姨告訴我,她和老公在2010年的時候回湖南老家鄉下修了一棟樓,花了28萬,還在縣城買了一套房,花了45萬。她來自湖南某縣,她的老公在某一線城市開計程車多年,也賺了一些錢,所以才有資金來做這些事情。

不過,鄉下的房子自然是不值錢不能變現的,而縣城的房子至今也只漲了不到50%。後來,兩口子在當地做生意失敗,她又回到廣州繼續打工,而她的老公因為父親多病,就在老家照顧老人家。

普通人對於經濟趨勢、財富變化沒有應對能力,其實是很遺憾的,阿姨告訴我:「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辛苦了那麼久,又回到原地。」

現在我們在經歷疫情之後,又站在了一個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口,但是又一輪貧富分化在路上。

未來會如何?我今天早上在微博上寫下一段話:

「一方面要延遲退休,一方面就業有35歲歧視,這提醒我們,誰也靠不住,練一身本事很重要。當然,你如果跟對了老闆和企業,也是可以的。你要問後面幾十年怎麼樣啊,很簡單,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你如果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放到如何創造財富上,有希望收穫,如果放到不能產生效益的事情上,那就等著悲劇發生」。

是的,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

可惜,很多人總是錯判方向。

普通人在系統加速時代很悲劇

關於工業製造有個數據值得關注:11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2.1%,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

這是什麼意思呢?

採購經理指數(PMI)是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指標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50%是榮枯線,過了50%,而且一直向上,說明經濟好轉

結合此前的挖掘機大賣的信息,再看看中國諸多城市的經濟增速已經回到正增長,我們就知道:經濟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跟隨前進,我們發現大企業,尤其是掌握了資源的網際網路大企業正在高歌猛進,而一些傳統的中小型企業日漸式微,除非它們有獨特的產品和模式。

網際網路企業在通過傳統的電商模式幹掉很多夫妻店之後,現在又開始用「社區團購」的模式去圍剿菜場,未來,菜販子會大量消失,但是,他們基本無力反抗。

這就是我說的「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的現象之一,菜販子也有窮富之分,有的其實很賺錢,但是在富得流油的網際網路平臺面前,他們照樣是無力抵抗的。一個個原子化的普通人如何抵抗一個龐大的系統?它的後面是技術、營銷、品牌和龐大的資金。

結果就是:又一輪貧富分化在路上。「社區團購」這個模式一旦提速,後面就是大規模擴張,然後IPO,造就更多億萬富翁。

所以說,普通人在這個信息和系統加速的時代很悲劇。

反壟斷的舉措在路上,來得及嗎?

中國經濟其實已經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階段,一方面是大企業非常強大,人才濟濟,在某些領域是世界一流,包括公司市值。但是,另一方面,在廣袤的國土上,又有數以億萬的普通人,他們缺乏基本的商業常識,也沒有可以求助的渠道,只能任由自己的小生意、生計凋零。

這是中國的全新命題,但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不要指望繼續「大放水」

談一下貨幣政策。

在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和「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將回歸穩健中性的態度。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說應對疫情的「大放水」階段過去了,大家要清醒一點,我會保持適當的水量,但是不要指望繼續「大放水」。

央行甚至都提到了「總閘門」這樣的關鍵詞,又提到「槓桿率基本穩定」,在中國的特殊經濟語境中,就是會逐漸減少「放水」的意思。只不過,「穩定」是多方訴求,所以要說得更委婉一些。當然,月底放一些「麻辣粉」其實也是常規操作。

央行之所以有這個底氣,是因為經濟正增長已經回來了,所以收一收很正常。

滬指重回3400點左右,是一個清晰的信號。是的,在股市裡,股價是狗,價值是人,當人牽著狗出行的時候,狗有時候會在人前,有時候會在人後,但是始終圍繞價值波動。各種人等在股市裡撈金,有的買基金,有的一年只有三個月在股市裡操作,有人短線頻密,有人做長期的價值投資。

在美股創新高,滬指重回3400點(今天收市是3391.76點),而且疫苗的消息不斷傳來的當下,一部分資本市場的老手已經在這裡賺得盆滿缽滿。

滬指在今年3月只有2600點左右,現在已經多次突破3400點,毫無疑問進入了牛市,還有很多人茫然不知。他們既沒錢進股市,也不具備在股市賺錢的本領,這是貧富加速分化的土壤之一。再次重申,我反對任何散戶直接進股市。

在A股和美股這樣的上市公司雲集的地方,「頭部化」還在加速,五大科技公司撐起了納斯達克的相當一部分漲幅,諸多小公司籍籍無名。在A股也是一樣,頭部公司正在快速進步,但貧窮的小公司甚至請不起審計,董事長的工資也少得可憐。

央行把貨幣政策收一收,估計某些公司更慘,而大公司的融資渠道更多元化。

貧富分化的一個重要的收入起點是你要進對公司,是進騰訊還是進一個毫無前途的傳統公司,區別太大。當然,進小公司不一定不能發財,還要看機遇、行業。

還有一個分化點是個人對理財知識的掌握,一個完全不懂理財的人和一個懂理財且穩健的人,確實在財富積累上差別很大。在微博上,一個網友和我說,他去年賣了某一線城市的房子,全倉某基金,現在已經翻倍,有點膨脹。

繼續給房地產放水是不可能的

樓市未來會怎麼樣?從媒體最近大肆傳播「深圳樓市打新一套賺500萬」的消息,以及高層繼續表態「房住不炒」,再結合央行的關於「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的表述,我們看到了地產緊縮的信號。

11月19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文章《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他認為「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所以,繼續給房地產放水是不可能的,疫情後的特殊階段已經過去。「深圳樓市打新一套賺500萬」的新聞已經刺激和激怒了很多人,相信更強硬的調控措施已經在路上。

房地產企業中的一部分在拼命賣地、賣項目、賣樓,甚至賣公司股權:

《華夏時報》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信息梳理統計,11月以來,房地產行業產權轉讓項目公司共有18個。這裡面包括財大氣粗的國企、央企,包括招商局集團、華僑城集團、中化集團、光大集團、中航工業、中信集團、中國電建、新興際華集團等8家。

11月轉讓項目中有的底價不足50萬元,甚至僅要1萬元。11月9日掛牌轉讓的河北際華潤澤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51%股權,轉讓底價僅為1萬元。

它們為什麼要這樣幹?

因為「三道紅線」卡在那裡,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三道紅線」是央行和住建部將限制開發商融資的政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推行。

「三道紅線」是針對所有開發商劃出的三個標準,分別是: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

如果全部踩中,屬於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不許借債,對於房企來說等於要命。

如果只踩中「兩道紅線」,則將被歸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這種增速作用不是特別大。

如果只踩中「一道紅線」,那就被歸為黃色檔,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將擴寬至10%。對於一道都沒踩中的房企,則被歸為綠色檔,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包括融創、恆大、綠地、華夏 融信、中梁、綠城、美的、金茂、陽光城、金科、榮盛、奧園、雅居樂、藍光、正榮、旭輝、世茂、碧桂園、萬科、新城、建業等房企都困難了。

「三道紅線」其實就是把房企的擴張腳步給捆住了。

這是史無前例的的舉措,沒有達標的房企當然要甩賣很多東西回到紅線以內,尤其是國企、央企,××正確很重要。

在房地產領域,我們會看到熱點城市的豪宅會繼續漲,但是普通公寓的價值會平穩,國家調控政策的每一招都是在打價格,但是富人對價格是不敏感的,只對資源稀缺敏感。

富人越來越富,他們需要住在半山,需要住在海景附近,需要住在湖邊。

普通人越來越窮,他們需要便宜的公寓,需要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國家有義務保障他們買的起或者租得起房子,為了整個大盤子的穩定。

給我做飯的阿姨說,他們那個村子70%的人去縣城買房,縣城的人又去省城買房,還有一些人去珠海、東莞買房。不過,這些年該買的都買了。

這其實也就是說,從微觀而言,他們這個縣城的城市化率已經完成大半,所以,我們完全理解為什麼任澤平要在各種場合大呼「先放開三胎」,一個地產公司的研究院人士為什麼成了人口學家?因為人口的增速跌得太厲害,造車賺錢又遙遙無期,所以必須讓願意生而且能生三胎的人先生起來,有了人口(韭菜),才能帶動地產的消費升級和繼續大賣。

但是,房價已經在諸多城市偏高,生活壓力不小,放開三胎真能刺激樓市?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二胎放開之後,的確有短暫的人口增速反彈,但是一兩年之後,增速重回頹勢。中國和很多國家一樣,老齡化不是在路上,而是已經在敲門。在有的城市,比如上海,「老齡化」已經登堂入室,坐在了客廳中間。

正確認識房地產的投資價值,正確看待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房地產投資價值,已經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何況還有資金的門檻。

人口在繼續向經濟強市聚集,向省會聚集,同時,所有的大城市都在接近自己的人口集聚天花板,而這也是樓市的天花板。

我們終將老去,告別曾經鮮衣怒馬的樓市,告別萬人矚目的搖號,告別樓市的高增長階段。

這個過程中,同樣是貧富分化加劇,有人踩了樓市的坑,房子不漲反跌,有人中了樓市的彩,房價持續穩升。

總結一下:所處行業、股市、樓市以及我們自身的人脈,會讓一部分人變得越來越有錢,而更多人越來越窮,購買力下降,寡頭化和頭部化的加速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如何抵抗這種下降?

方法一當然是通過不斷學習,保持對商業、財經的敏銳力,並且勇於實踐、執行。方法二是抱住大佬的大腿,跟著大佬走。方法三,你們填空。

貧富分化加劇的本質是系統資源的差距,富人可以綜合運用的系統更強大,更豐富,所以,他們越來越有錢。普通人可以操作的系統相對薄弱,信息不足,電量(資金)不足,這一系統難以趕上富人的系統。這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只不過,我們恰逢時點,正好站在又一次貧富大分化的拐點上,所以一面警醒自己,一面感慨不已。

相關焦點

  • 楊散逸:治理貧富分化——財產稅、金融監控,還是全要?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散逸】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發布了對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的報告,雖然2016年國家統計局、西南財大、北大所統計的基尼係數巨大的差距之爭已經告訴我們我國貧富分化情況不容忽視,但是報告中的數據還是令人有些意外。首先,這份報告內容是城鎮居民家庭而不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 各國貧富差距比較
    收入的基尼係數小於0.30的國家,是貧富差距較低的國家,數值標為深綠色;介於0.30至0.40的,是貧富差距中等的國家,數值標為黑色;大於0.40的是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數值標為紅色。部分國家的數據沒有公布。
  • 分析17萬篇AI頂會論文,揭示了計算資源貧富分化的證據
    AI研究壁壘:計算資源和數據增加知識生產成本這也是第一次直接有證據表明,對專業資源、社備的需求增加會導致科學領域的貧富差距。論文稱,深度學習的興起大大增加了計算和數據的重要性,而這反過來又增加了知識生產成本,從而增加了進入壁壘。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社會斷層線導致的「計算鴻溝」。
  • 李迅雷:縮小貧富差距,關注第三次分配!
    而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能否通過收入分配改革,縮小貧富分化,擴大中產階層數量,進而提升全社會消費率。03制約我國內需的重要「天花板」:貧富分化下,「打工人」的低收入與中產階層「缺位」與日、韓等國歷史相同發展階段相比,我國的貧富分化程度或更加劇烈,這恐怕是我國消費率和內需長期難以趨勢性提振的關鍵所在。
  • 從為富不仁的亞馬遜總裁傑夫貝佐斯,談疫情對貧富差距的影響!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新冠疫情造成了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而這些貧富差距讓普通人在疫情的大環境下感受的更加真切。 今天我們用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最近1年來發生的事情來引入話題。
  • 獨家丨國研中心丁一凡:「一帶一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
    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他在採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參與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危機、中美關係等。
  • 王立勝:從全面小康看毛澤東防止兩極分化思想的時代價值
    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經濟建設、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防止貧富差距拉大尤其是防止兩極分化始終是黨的政策的重要關注點。全面小康的政策目標本身就內含防止兩極分化的思想導向。 總之,無論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還是全面小康的全面性、人本性和均衡性,決定了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廣大人民的、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小康,防止兩極分化是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 正因如此,鄧小平反覆強調,在小康社會建設中要防止出現貧富不均、貧富差距,要防止兩極分化,不能出現兩極分化。他指出:「我們是允許存在差別的。像過去那樣搞平均主義,也發展不了經濟。
  • 聯合國秘書長:地球上一半財富屬於26個人,貧富差距咋這麼大?
    首先,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其實基本上也沒有財富的概念,當時的人類處於採集狩獵的狀態中的時候,由於生產力的極為低下,基本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勞動產出只能夠勉強餬口而已,所以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有財富的不平等,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類似的,但是當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之後,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們才出現了財富的分化,有能力成為氏族領袖的人擁有了更多的財富分配的權利
  • 蘭州最低氣溫將下降到-6℃,新一輪小雪已在路上!
    蘭州最低氣溫將下降到-6℃,新一輪小雪已在路上!蘭州最低氣溫將下降到-6℃,新一輪小雪已在路上!》
  • 基尼係數:衡量貧富差距的關鍵指標!
    第一次直觀感受到貧富差距,是什麼時候?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來說,處在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很難讓你感受到巨大的貧富差距。當跳出了自己的圈子,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才會慢慢地感受到貧富差距。
  • 民粹主義思潮與美國的新一輪國家轉型
    20世紀30年代興起的民粹主義,則是對20年代共和黨執政期間重新實施經濟放任政策的一種鮮明反對,是對這一時期更為嚴重的貧富分化的集體不滿,同時是對「大蕭條」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國家困境的本能反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國社會對國際局勢危機四伏、戰爭風險日趨逼近的一種深層焦慮。
  • 分化與再出發!
    縱觀2020全年,指數和行業的估值分化極其明顯,符合時代長期發展趨勢的消費、醫藥、科技等行業表現十分強勢,傳統金融、地產等則看不到絲毫的牛市氣息。統計表明,房地產板塊跌幅居首,大跌10.85%;銀行板塊也下跌3.25%。通信、建築裝飾、紡織服裝也跌了8%、7%。統計顯示,股民人均賺10.9萬。
  • 貧富差距越大,人們接吻越多 | 搞笑諾獎
    最新的搞笑諾獎·經濟學獎得主們發現,在貧富分化越嚴重、收入越不平等的地方,人們和伴侶嘴對嘴接吻的頻率越高。獎項以及10萬億津元獎金(某寶現在大概賣40元),由真·諾貝獎得主——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Arnold)頒發。頒獎時,她表示這項研究「很有啟發性,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 李實:居民在資產方面的差距是衡量貧富差距狀況的重要方面
    照片中展示了複雜多樣的北京,既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有破敗低矮的城中村;既有在兒童遊樂場快樂玩耍的「中產階層小花朵」,也有跟隨父母賣菜、蹬三輪的孩子……雖然這場景不止北京,也不止中國獨有,但仍令觀者震撼、深思——我國的貧富差距現狀到底如何?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實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貧富差距也在逐步擴大。
  • 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
    9月26日,《財經》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陳彥斌和陳小亮指出,雖然我國基尼係數實現了「七連降」,但中國貧富差距依然嚴峻。中國貧富差距的核心特徵快速地由窮人太窮轉變為富人太富,貧富差距呈現出代際固化特徵。
  • 奧斯卡影片《寄生蟲》:貧富差距造就的人類寄生現象
    想必暗示階層的貧富差距指使寄生與被寄生的關係反覆出現。富人與窮人相互隔閡對立,又相互利用彼此。結局寓意深長,在本來有點壓抑的故事敘述中,帶出了一種想解脫,實現自我救贖但又有很長的路走鏡頭處理生活化,主角想普通人一樣期望勤奮工作,脫離貧窮,然後家人團聚。
  • 很杭州的「大自然奇遇記」 我們遇見了西湖邊的落葉、靈隱路上的...
    氣溫急速下降,對秋色秋葉來說,正是加速分化、變色的好時機。西湖邊看落葉,最大氣的當數緊挨西湖的北山街,一面秋色,一面水色,左手風景右手歷史。北山街看落葉,最佳觀景點就在斷橋。梧桐葉的顏色隨著秋向冬而變幻,剛開始是綠色中透著金黃,慢慢的金色成為主調,又慢慢黯淡下去,最終落葉鋪滿了道路與沿湖。
  • 私有制是導致人類貧富差距的根源嗎、是罪惡還是發展的必然文化
    飢餓死難遍野,佔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民無法生存,餓死凍死在逃荒要飯的路上。在生不如死的爭扎中,造反成了最廣大民眾生存的一線希望。平均土地的農村農民政策。讓全國農民的國家耕種土地。為所有農民集體所有制。是中國長治久安,永遠安定的國民經濟發展的大脈基礎。歷朝歷代不僅僅是人們信守皇上家國意志行為,更是國家體制使社會一切民眾生活養老有保障。
  • 分化概率加大 三類暴利次新股浮出水面
    鑑於目前市場情緒仍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倘若接下來出現新一輪調整,作為高彈性高波動的代表,恐怕這些次新股將面臨漫長的估值出清過程。  由於大多數次新股上市後均受到資金不同程度的炒作,漫天飛的估值已難以用于衡量次新股的安全邊際。但總的來說,我們仍可利用次新股本身所蘊含的上市資格(即殼價值)來衡量其價值底。
  • 分化太嚴重
    上一輪牛市的時候,上證成交量曾單日破萬億元,我記得那天連上交所的伺服器都宕機了。這種現象以後應該不會再有了,因為現在的市場大多數的新股民都是通過買基金入市的,今年有很多明星產品單日都募到了300億以上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