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約為 4496 字,閱讀時間約為15分鐘。
Introduction
同志們,我們會堅持更新好玩的動態,知道原來網際網路也可以這麼浪;搜集最前沿的熱點潮流資訊,理清主次矛盾;進行犀利毒雞湯式分析點評,領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所以期待大家鎖定「髒辮傑瑞的B打胡話」學習各種無聊的新知識。
Hello Xxx
我是K-24時的髒辮傑瑞。
今天帶大家學習新的無聊的知識:世界上最具傳染性的謊言。傑瑞在此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謊言」,並會引用一些數據文獻進行反駁。
無聊的知識點一:身體部分
//1/////舌頭的不同部位對應不同的味道///
味蕾在舌面均有覆蓋,事實上舌頭的每個部位都能感受到「苦味,酸味,鹹味,甜味和鮮味」,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誤解呢?哈佛的心理學家埃德溫·波林將德國關於「人類舌頭的某些區域對特定味覺」論文翻譯為英文,並重新繪製了圖表。但他在解讀原文數據時,把圖表的相對敏感度,當成了絕對敏感度。
也就是說,事實的真相是舌頭的不同部位對於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由於味蕾的分布密度不同,某種味覺的味蕾在某一部分分布集中一些,閾值較低,所以對於某種味覺的刺激更加靈敏,但不是說這部位就感覺不到其他的味覺了。
也因為味蕾的分布不同,所以在品鑑咖啡或者紅酒的時候,需要將舌頭兩邊向上捲起,這樣就可以過慮掉紅酒中的酸味。
//2//
///進食後遊泳會增加抽筋的機率///
網上常有同志說:「進食後人體的一部分血流會集中到胃,就沒有足夠的血液供給肌肉,使身體容易出現抽筋的狀況。」
從理論上講這是正確的,但對於大多數休閒遊泳者而言,機會很小,更多只會令人產生呼吸困難,酒精才是抽筋風險的增加者,至少說從數據來看41%的人溺水與飯菜時喝兩杯有關。
//03////人均網抑雲///
/
現在抑鬱症被稱之為流行病,並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導致患有抑鬱症人群逐漸增大。而是因為大多數人對於疾病的意識增強,所以對於抑鬱症的診斷也增加了。比如在以前,許多人不了解抑鬱症的病理,僅把此類症狀歸結於「內向與孤僻」,但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和相關常識的普及,以及眾多公眾人物的突然離去,致使當今的人愈發重視此類疾病。
//04//
///多喝咖啡利尿///
許多網上的科普文都說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多喝咖啡可以儘快的醒酒,一些醫囑也會特別註明病人因避免引用含有此類化合物的飲料,避免體液失衡。
但在《尿路症狀神經泌尿學和尿動力學》一書中,長期引用咖啡的人會產生更加深遠的耐受性,使其與同等劑量的茶水,碳酸飲料相比,並沒有利尿作用。
//05//
///剃鬚會變得濃密///
頻繁地剃鬚並不會改變其厚度,顏色和提升生長率。剔除面部或身體毛髮會令毛髮變鈍,頂端會變得粗糙,所以會令人看起來更濃密引人注目。
//06//
///喝酒會使人變暖和///
許多人都喜歡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整幾杯,美名其曰暖暖身子。但是倫敦國王學院酒精研究部負責人科林·德拉蒙德教授說:「喝酒時,酒精會擴張皮膚附近的外周血管,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血液和熱量流向這些血管。」 酒精會將血液和熱量從身體的核心帶走。因此,儘管由於皮膚溫暖而感到溫暖,但重要器官卻沒有您想像的溫暖。如果喝完酒後再在寒冷的天氣中出門,因為身體周圍有很多熱量,那麼很容易就會迅速散失熱量,那可能很危險。所以當你喝完酒覺得身子很暖和的時候,可能是你的身體在「虛張聲勢」。
//07//
///喝牛奶會導致口腔粘液變粘稠///
我們很多人在喝完牛奶後口腔分泌物變得非常粘稠,令人難受。但在某項實驗中,60名有感冒症狀的志願者參與了這項實驗,在10天的時間內保持了每天的呼吸道症狀以及牛奶和奶製品的攝入記錄,科學家對分泌物進行立即封存和稱重,獲得了關於51個受試者的信息,產生了510人的日觀察。得出結論:在呼吸道症狀和無症狀人群中,牛奶和乳製品的攝入量與粘液產生的症狀之間沒有顯著的關聯。
無聊的知識點二:飲食部分
//01//
///誤吞口香糖需要7年才能消化///
小時候我們就被家長告知不要吞咽口香糖,因為他要花7年時間才能消化。想像一下,如果你在2013年的時候吞下一塊口香糖,那時候神十天宮剛對接嫦娥玉兔奔月,斯諾登以休假名義正偷偷離開美國,而這塊口香糖也從2013年起伴隨你7年,這可比「肚子裡的蛔蟲」強太多了。
但事實上,口香糖由膠基,甜味劑,調味劑,防腐劑和軟化劑組成。糖和調味成分(例如薄荷油)很容易分解,並很快排出體外。同樣,植物油或甘油等軟化劑對消化系統也沒有問題。
而「硬貨」就是膠基,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會在你的腸道裡停留7年,諸如直徑小於2cm的硬幣通常也會被胃逸出,更不用說在柔軟性上優於其他物體的口香糖。
口香糖唯一可以在你腸胃中停留7年的辦法就是數量足夠多,但即便這樣,便秘等症狀也意味著很快就發現腸胃中的異常。
//02//
///生魚片壽司才是最正宗的///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壽司與生魚片是劃等號的,認為正宗的壽司就是含有生魚片。但實際上,壽司是醋飯,然後搭配蔬菜,煮熟的魚,生魚,家禽或其他蛋白質等等。而在起源地的日本,最早製作壽司使用的是醃製過的海鮮,而不是生魚片。
//03//
///如果不吃肉就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但事實上從大豆,堅果,豆類和穀物等食物每天定量消耗,是不需要再額外補充胺基酸。在現在有個術語叫「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者」通常是指食用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的人,其中包括不同數量的雞蛋和/或乳製品,有時甚至是魚類。但是,有研究表明,與其他素食者相比,素食主義者更瘦,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低,血壓適度降低,這些可能是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保護因素,但目前因為相關人群過少沒有具體數據和研究支撐。
無聊的知識點三:歷史部分
//01//
///拿破崙很矮///
關於拿破崙的一切都充滿了玄幻的色彩,比如他的外表,眼睛的顏色以及身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拿破崙是一個小矮子,特別是《鵝毛筆》等電影對他的形象進行了醜化。
事實上,1955年出版的《馬爾尚的回憶錄》第338頁中,記載了拿破崙的身高:「從頭頂到腳跟的總高度為5英尺2英寸4行」,換算就是47 X 5 + 2.7 X 2 + 0.22 X 4 = 1米686,這與同時期的法國人相比已經高太多了。
//02//
///愛因斯坦數學很差勁///
許多心靈雞湯文章就曾說過愛因斯坦數學很差這件事,並且常常伴著「眾所周知」一詞,似乎這是真實的事情。
但其實在1935年,普林斯頓的一位猶太教教士向愛因斯坦展示了裡普利專欄的剪裁,標題為「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學上失敗了」。愛因斯坦笑了。「我在數學上從來沒有失敗過。」他正確地回答。「在我十五歲之前,我已經掌握了微分和積分學。」 在小學,他是全班最高的,在數學上「遠遠超出了學校的要求」。他的姐姐在12歲時回憶說:「他已經有能力解決應用算術中的複雜問題,他決定看看自己是否可以通過自己學習幾何和代數而前進。他的父母提前給他買了教科書,以便他可以在暑假掌握它們。他不僅學習了書中的證明,而且還通過嘗試自己證明來解決新理論。他甚至自己提出了一種證明畢達哥拉斯理論的方法。」
愛因斯坦並不是數學很差勁,只是沒有通過當時學校的入學考試。
無聊的知識點四:心理部分
//01//
///喚醒夢遊者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夢遊,通常被稱為夢遊症,是一種行為障礙,起源於深度睡眠期間,導致步行或執行其他複雜行為,而大部分時間仍處於睡眠狀態。它在兒童中比成人更常見,如果一個人有此病的家族病史,睡眠不足或容易反覆夜間醒來,則更容易發生。
夢遊的症狀可能涉及人們在大多數時候仍處於睡眠狀態時進行的各種簡單或複雜的動作。在發作期間,一個人可能睜著眼睛,臉上表情呆滯。他們通常對自己的言語反應遲鈍或不連貫。會去做一些例如跑步,穿衣服,移動家具,進行性行為或在不適當的地方小便等常規動作,或是試圖開車等複雜動作。
夢遊會嚴重危害健康。如果人在行走或跑步時絆倒,跌倒或與某物碰撞,可能會造成傷害。錯誤處理尖銳物體或在情節中試圖駕駛汽車可能會危及生命。暴力行為可能對夢遊者或其他人造成傷害。夢遊期間的動作可能會帶來尷尬。例如,一個人可能對露骨的性行為,激進的爆發或在錯誤的地方撒尿感到羞愧。
所以,儘早去喚醒夢遊者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樣要採用適合的辦法,比如嘗試用儘可能溫柔的方式,因為夢遊者醒來會會因為不了解處境有短暫的恐懼,困惑或憤怒,再或者是嘗試引導夢遊者,遠離潛在的危險並回到床上。安靜,撫慰人心的聲音和更多輕柔的觸摸可能對引導他們很有用。
//02//
///糖吃多容易導致多動症///
經常會有人說不能老給孩子餵糖吃,會容易多動症,甚至是什麼含鉛比較多導致多動症這種醫學神話也比比皆是。
但在某項實驗中,有12個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了兒童對含糖量不同的飲食的反應,甚至沒有專門針對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兒童的研究,都無法檢測到有糖兒童和沒有糖兒童之間的行為差異,在實驗中採用了糖果,巧克力和天然來源的糖,但是結論表明無法把多動症歸結於吃糖,所以這個鍋糖表示不背。
那麼為什麼會有「糖吃多容易導致多動症」的謠言呢,事實上糖類熱量比較高,在孩子睡眠期間會更加容易出汗,所以這種身體上的異樣會令孩子很不舒服繼而行為活動增多。
//03//
///測試一下你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什麼「右腦開發培訓班」或者測試你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他們認為右腦開發的人應該是直覺和創造性的自由思想家。他們是「定性的」大人物思想家,他們以描述性或主觀的方式體驗世界。例如,「天空是灰色和險惡的;我不知道會下雨嗎?」左腦開發的人傾向於更多的定量和分析能力。他們注重細節,並遵循邏輯。他們對天氣的看法更有可能,「天氣預報說只有30%的機會下雨,但是那些積雨雲可能會帶來雷聲和降雨。」
這些「左右腦」概念被廣泛接受。但是它們也可能是錯誤的。
某些大腦功能比另一側更多地駐留在大腦的一側這一觀點是正確的。我們從中風時會丟失的東西中知道這一點影響大腦的特定部位。例如,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對語言的控制位於大腦的左側。而且大腦右半部分的區域控制著胳膊和腿部的運動。大腦前部的損傷與動力下降,計劃困難和創造力受損有關。同時,大腦後部整合了來自眼睛的視覺信息。損壞該區域可能導致部分或完全失明。這些只是大腦某些部分看起來如何負責特定功能的幾個例子。因此,位置確實很重要。
但是對於更多的個人人格特質,例如創造力或趨向於理性而不是直覺,很少或沒有證據支持在大腦的一個區域中居住。實際上,如果對數學家的大腦進行了CT掃描,並將其與藝術家的大腦進行了比較,那麼你不可能會發現很大的不同。
根據猶他大學2013年的一項研究,大腦掃描顯示,無論人的個性如何,大腦兩側的活動都是相似的。他們查看了1000多名7到29歲之間的年輕人的大腦掃描圖,並將大腦的不同區域劃分為7,000個區域,以確定大腦的一側比另一側更活躍。沒有發現「謠言」的證據。實驗者得出的結論是,某些人左腦或右腦更多的概念更像是一種比喻,而不是解剖學上的準確描述。
以上部分結論僅代表傑瑞本人觀點,歡迎更具科學數據性的科普打臉,謝謝。
我是K-24時的髒辮傑瑞,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