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會山報》25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目前觀察到的新冠病毒突變似乎並沒有增加病毒的傳播能力。
這項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牽頭的研究周三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該研究分析了來自全球99個國家逾4.6萬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組數據。
美國《國會山報》報導截圖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在SARS-CoV-2病毒(即新冠病毒)中發現了超過12700個突變。像SARS-CoV-2這樣的冠狀病毒一直在變異,而且大多數是中性的。但有些變異對病毒有利或有害,可能會帶來麻煩的後果,例如使病毒更具傳染性,疫苗的效力降低。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常見突變會增強病毒的傳播能力。
資料圖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教授、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露西·范·多普(Lucy van Dorp)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就意識到,需要新的方法來近乎實時地分析大量數據,以確定可能影響傳播能力或症狀嚴重程度的病毒新突變。幸運的是,我們發現這些突變沒有一種會加快新冠病毒的傳播,但我們需要保持警惕,繼續監測新的突變,特別是在疫苗被推出的時候。」
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大部分突變是由於人類免疫系統的反應而發生的,而不是病毒適應人類宿主的結果。
資料圖
此前有報導稱,大流行期間發現的一種名為D614G的病毒刺突蛋白突變,可能導致變體比早期發現的病毒株更具傳染性,但這項新研究發現,這種突變實際上與傳播大幅增加沒有關聯。
參與這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弗朗索瓦·巴盧克斯(Francois Balloux)表示,目前病毒變異對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沒有威脅,但他警告說,接種疫苗可能會對病毒施加新的選擇性壓力,使其發生變異,以逃避人類免疫系統的識別。
巴盧克斯稱,「疫苗研發方面的消息看起來不錯。未來這種病毒很可能會對疫苗發生逃逸突變,但我們有信心能夠迅速識別這些突變,從而在必要時及時更新疫苗。」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