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今年4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拉開了全國非電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序幕,非電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各地在充分借鑑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成果和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正積極推進當地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
2020年8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本屆展會規模16萬平米,展示了世界領軍環境汙染治理領域的優秀企業、前沿技術與優質解決方案。致力於提供適用於各種煙氣環境的換熱系統研發、設計、製造和成套服務的沃斯坦熱力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應邀參加了本屆環博會,並就公司的尖端產品、技術以及公司的發展理念同北極星環保網編輯進行了深入交流。
沃斯坦熱力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劉曉梅副總經理(左)
沃斯坦熱力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隸屬於德國沃斯坦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屬於德資控股公司,2011年進駐中國,致力於提供適用於各種煙氣環境的氟塑料煙氣換熱系統研發、設計、製造和成套服務,產品涵蓋電力、石化及化工、垃圾及危廢焚燒、鋼鐵冶金、水泥、建材、造紙等諸多領域,作為煙氣換熱裝置的系統供應商,可提供靈活的、創新的面向客戶定製換熱系統,通過將整體工藝需求和特殊設計的獨立部件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可靠的換熱系統裝置。
源於專注 保持敏銳 推動創新
沃斯坦集團創建於1989年,至今已走過30多個年頭,已然成為氟塑料煙氣換熱系統領域的龍頭企業,尤其是拳頭產品——氟塑料煙氣換熱器,在中國擁有近300套的應用業績。是什麼促使企業在行業內獨樹一幟並屢創佳績呢?談到這個問題,劉曉梅用專注、敏銳和創新三個詞揭開了謎底。劉曉梅表示,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德國電力溼法脫硫技術的廣泛普及,金屬換熱器容易腐蝕的問題日益明顯,能完美解決腐蝕問題的氟塑料煙氣換熱系統應運而生。氟塑料換熱管採用氟塑料為主要原料,可以保證在各類複雜的煙氣環境的中低溫區(230℃以下)的換熱器實現零腐蝕。30年來,沃斯坦一直專注於氟塑料煙氣換熱領域,不斷創新,持續研發,產品頻出。劉曉梅說:「目前,隨著我國非電領域超低排放改造的不斷推進,我們敏銳的感受到中國市場,發現處於超排改造中的項目,原有的空間已經十分緊張,要想加入新的煙氣換熱系統,那麼產品結構緊湊便是一大亮點,所以,我們在一代氟塑料換熱管的基礎上,創新研發將氟塑料換熱管升級為二代產品,以此來幫助企業更好的推進超排改造。此外,SGH襯氟管煙氣換熱器、GCS煙氣冷凝提水系統和DFL襯氟防腐工程都是我們近年來不斷開拓的新技術,均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業績。」
沃斯坦氟塑料煙氣換熱器在日照鋼鐵項目的應用
踐行匠人精神,追求產品高品質
沃斯坦集團氟塑料換熱系統從歐洲起步,引入中國,並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廣袤的市場生根開花。最初在歐洲市場,換熱管和換熱器都有成熟獨立的廠商,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劉曉梅表示,為了更好的整合性的服務於中國市場,把德國的換熱器和氟塑料換熱管的技術整合到一個工廠,從制管到制換熱器的所有工序都實施高標準質量控制,以此來製造高品質產品。劉曉梅用匠人精神來闡釋集團的產品研發,「我們在進行產品研發時,會充分利用我們優勢,將應用於各行各業的大量使用經驗進行整合,反哺新產品的研發,就能夠讓我們的產品始終是更好的服務於使用我們產品的客戶上。也就是說,以匠人精神激勵自己,保證產品的質量始終是高品質。」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名單內,光大杭州九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寧波市鄞州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均有沃斯坦PTFE氟塑料GGH煙氣換熱器的身影,行業的肯定無疑是證明沃斯坦高品質設備的最有力證據。
抓準客戶痛點需求,好產品換來口口相傳
隨著非電領域超低排放改造的逐步深入,溼法超排技術路線應用逐步增多,溼法脫硫再加上脫硝後置的技術結合,必然要通過換熱器將溫度從50~60℃升到300℃左右,由於煙氣在這個煙溫段的腐蝕性特別強,金屬換熱器容易遭受腐蝕,使用壽命較短。劉曉梅說:「我們正是在跟各領域客戶探討工藝路線時,敏銳的察覺到這一痛點需求,並通過我們的氟塑料煙氣換熱器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找到了我們在非電領域超排的發展途徑。隨著在非電領域超排當中,溼法及脫硝後置技術路線的逐漸增多,我們換熱器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之中找到了更多應用的點,如垃圾/危廢焚燒、鋼鐵、石化、水泥、建材、焦化等領域開始全系列的進行推廣。」劉曉梅介紹到,沃斯坦進入中國的第一個項目是上海老港能源利用中心一期,該項目在2013年6月投運,經過7年的風風雨雨,現在依然完好如初,能夠讓客戶清晰的感受到產品的品質,隨著時間越增長,口碑效應越好。劉曉梅說:「我們在垃圾焚燒行業,同類產品中,在市場的佔有率上能達到90%以上,這也是一個比較高的份額了。」
危廢焚燒處置項目吊裝現場
(左:杜爾浙江上虞危廢處置項目;右:東江集團東莞豐業危險廢物焚燒處置項目)
沃斯坦提供的煙氣換熱裝置系統涵蓋電力、石化及化工、垃圾及危廢焚燒、鋼鐵冶金、水泥、建材、造紙等領域,談及到集團以後的發展前景,劉曉梅表示擴大在非電工業領域超排的應用,繼續深化在電力及非電領域的節能、節水項目。隨著市場的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競爭日益激烈,劉曉梅強調,企業立足於長遠發展,企業的創新研發和產品的品質,始終都還是最核心競爭優勢,只有找準自身優勢,踐行匠人精神,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大氣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