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2020-08-07 原理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想要生活在我們這個宇宙中,就必須遵守它的規則。比如,你不能用0做分母進行運算,不能以光速飛行,不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曾認為的許多「不能」或者「不可能」,在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革新之下變成了「可能」。如果用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話說:「如果一個年高德劭的傑出科學家說,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對的;但如果他說,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很有可能是錯的。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2008年,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出版了科普著作《不可能的物理》,在書中,他將「不可能」分成了三個等級,永動機就屬於最高的那一級。


幾個世紀以來,大型永動機一直是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的終極夢想之一。在人們的設想中,永動機可以在沒有外部能量源的情況下移動並進行其他有用的工作。早在12世紀左右,永動機的設計想法已經出現在文獻記載中。許多歷史名人都曾被永動機的概念深深吸引。比如,在文藝復興時期,李奧納多·達文西設計了幾種包含旋轉的重物的機器。而布萊斯·帕斯卡也是在嘗試製造永動機的過程中,「順便」發明出了輪盤機器。但到了19世紀,熱力學定律的出現永遠地關上了大型永動機的大門。


直到2012年,永動機的故事似乎出現了一絲轉機。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切克根據普通晶體的對稱性破缺,創造出了「時間晶體」的概念。


時間晶體是一種新穎的物質狀態,在沒有外部能量源的情況下,這種材料能在時間上永遠地重複下去。這樣的物質具有一種內稟的時間規律,晶體的模式會在其物理特性中不斷地來回變化,就像一種永遠重複的心跳,這非常類似於永動機的概念。也正因如此,維爾切克本人也意識到了他所提出的時間晶體理論在這一點上非常奇怪。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在食鹽等普通晶體(左)中,原子以重複的模式排列。相鄰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晶體保持剛性。時間晶體具(右)有同樣的剛性模式,但它的重複模式不是出現在空間中,而是在時間維度上。這種重複有點像地球的四季,一年一次,就像時鐘一樣精準。


在維爾切克提出時間晶體的概念後不久,曾有物理學家證明這類「永動」的晶體的確不可能存在。但2016年,一些研究曾表明,時間晶體可以在存在某種外部驅動力的情況下存在,這又讓科學家看到了一絲希望。


直到2019年年底,一篇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可以在完全與環境隔絕的條件下創造時間晶體的方法。與以往需要雷射脈衝來啟動自旋振蕩的實驗不同,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了在沒有雷射或其他外力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繞過熱力學約束的限制,製造出時間晶體。在「可能」與「不可能」的博弈中,時間晶體最終被創造了出來,維爾切克的思想也得到了證實。(有關時間晶體更詳細介紹,詳見《這種神奇的物質狀態,從科幻走到現實只花了5年》。)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還有一些「不可能」的可能性則來自對定義不同的理解和利用,比如負溫度


1906年,德國化學家沃爾特·能斯特提出熱定理,該定理指出,當完整晶體接近0開爾文的絕對零度時,系統的熵也趨於零。1912年,能斯特進一步用不可達性原理(unattainability principle)完善了理論,也就是說,絕對零度在物理上是無法達到的。它們共同構築了現代熱力學第三定律


在開爾文溫標上,溫度是由粒子的動能決定的,粒子慢速運動的氣體比粒子快速運動的氣體更冷,而絕對零度代表著粒子完全停止運動,所以無法低於絕對零度似乎是符合邏輯的。但是,科學家發現,如果換一種方式理解,其實還可以跳到它的下面。


根據嚴格的熱力學定義,溫度還是一種秩序的量度,它取決於粒子能量在氣體中的分布方式。也就是說,越平靜、越有序的東西,其溫度就越低。


在正溫度下,增加更多能量意味著更多增加更多熵。比如,為了使水沸騰,我們需要向水中增加能量。在加熱過程中,水分子的動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它們平均的移動速度也更快。然而,單個分子擁有不同的動能,它們有的非常慢,有的則特別快。在熱平衡中,低能態比高能態更有可能,也就是說,只有少數粒子運動得很快。這種分布稱為玻爾茲曼分布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玻爾茲曼分布可以用分布在「丘陵景觀」的「球」來說明,這種景觀為球的勢能提供了上限和下限。正溫度(左)遵循一般的玻爾茲曼分布。在無限溫度下(中),球均勻地分布在景觀中的低能量山谷和高能量山峰上。此時所有的能量態都具有同樣的可能。然而,在負溫度(右)下,大多數球會在山頂上遊蕩,達到勢能的上限。它們的動能也是最大的。總能量大的能量態比總能量小的能量態佔據更多。


2013年,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雷射操縱了一些接近絕對零度的原子。在這種原子氣體中,能量與熵的相關性被打破,玻爾茲曼分布被顛倒了,許多粒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只有少數粒子具有較低的能量。這種能量分布的反轉意味著粒子具有負絕對溫度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傳統的正溫度依賴於能量和熵的共同增加。但當熵降低時,物體溫度也可能會更熱,這種溫度在開爾文標度上是負的。


當然,不得不說,這有些「作弊」。絕對零度仍然代表著一個系統所能擁有的最低能量,只是開爾文溫標未必能反映這一點。這樣負溫度在生活層面可能沒那麼有用。但它可能有助於我們研究暗能量,這種神秘的物質正不斷「撕裂」著宇宙。而一些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可能具有負溫度。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還有一些看似的「不可能」,事實上反映的是我們的「不知道」。


1928年,保羅·狄拉克預言了反粒子的存在。4年後,卡爾·安德森首先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


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當物質與其對應的反物質接觸時,兩者會在突然的能量爆發中湮滅。從理論上來說,在宇宙大爆炸之後,會產生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所以它們應當全部湮滅。但(對我們來說)幸運的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我們的宇宙最終充滿了物質,而反物質卻少之又少,讓這個宇宙有了接下來138億年的故事。


然而奇怪的是,物理學家發現,有些物質可能也是自身的反物質馬約拉納費米子就是它們自身的反粒子,能夠在適當的條件下自我湮滅。這種假想粒子首先由埃託雷·馬約拉納於1937年提出。物理學家一直懷疑,神秘的中微子可能屬於這一類粒子。


要揭開這個謎題,意味著需要找到宇宙中一種非常罕見的過程,被稱為無中微子雙β衰變。可以這麼理解,雙β衰變可以讓原子核內的兩個中子衰變為兩個質子,並產生兩個電子和兩個反中微子。如果中微子是馬約拉納粒子,雙β衰變釋放的兩個反中微子就會相互「抵消」。發現雙β衰變不僅能夠揭開中微子的「身世」,還能夠回答造成物質和反物質之間不平衡的根源。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越來越多的研究似乎正帶領我們接近答案,雖然物理學家一直沒有在宇宙中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但也不斷有報導表明,他們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類似的物質。當一個電子被從超導體中拉出時,會留下一個空穴,這個空穴就像是一個質量相同的帶正電的粒子。如果以正確的方式操縱這兩個粒子,它們就可以像馬約拉納粒子一樣作用。


科學家一直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探索可能的邊界。還是借用克拉克的話,「發現可能的極限的唯一方法,是冒險跨越這個極限,進入不可能中去」。


封面設計:雯雯子


參考來源: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29664-5-impossible-things-the-laws-of-physics-might-actually-allow/

https://www.lockhaven.edu/~dsimanek/museum/people/people.ht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30827232844/http://web.mit.edu/invent/iow/pascal.html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24597-cooling-to-absolute-zero-mathematically-outlawed-after-a-century/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2429960-800-us-vs-universe-how-to-get-below-absolute-zero/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23042-cloud-of-atoms-goes-beyond-absolute-zero/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076594-making-antimatter-matter-a-particle-that-could-be-both-at-once/

相關焦點

  • 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如果用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話說:「如果一個年高德劭的傑出科學家說,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對的;但如果他說,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很有可能是錯的。」 2008年,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出版了科普著作《不可能的物理》,在書中,他將「不可能」分成了三個等級,永動機就屬於最高的那一級。 幾個世紀以來,大型永動機一直是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的終極夢想之一。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尋找分子雲 可能含有生命雛形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尋找分子雲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科學家正在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綠灣射電天文望遠鏡(Robert C.Byrd Green Bank Telescope,GBT)在銀河系中尋找富含複雜化學成分的分子雲,這些分子雲可能含有生命的雛形。 該研究項目是由來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觀測所(the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NRAO)的一個科研小組負責的。
  • 《春季系列演講》尋找外星智慧 不可能任務/圖
    馬西教授演講,全場爆滿,不少人席地而坐  銀河系中,微生物這類的原始生命可能很普遍;但具有科技的高智文明,可能比許多學者過去估算的要少很多,在宇宙中,我們的地球絕對是彌足珍貴的行星。  到底銀河中還有沒有像地球一樣的行星?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傑弗瑞.馬西(Geoffrey Marcy)說,預計最近二、三年間,應能找到類似地球的行星。
  • 科學家提出尋找外星文明的新觀點,對方可能也在尋找我們
    當人類開始探索太空的時候,就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其它星球上的智慧文明,並且還啟動了一項名為SETI的計劃,這項計劃通過把各地的射電望遠鏡連接成搜索網絡,接收來自宇宙中的各類無線電信息,從這些無線電信息中找到智慧文明的痕跡,同時還通過「凌日法」在其它恆星系中尋找類地行星,大多數的恆星系都與太陽系一樣存在宜居地帶
  • 可能導致第一個有機分子的過程,新研究可能與尋找地球外生命有關
    ,也可能與尋找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有關,這項研究的細節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但沒有發生還原,這可能是因為高揮發性氫氣在它有機會發生反應之前就逸出了。新反應器不是在反應之前使流體中的氣體鼓泡,而是使流體由氣體本身驅動,因此它們逸出的機會很小。
  • 哪些系外行星可能在地球上尋找生命跡象?
    哪些系外行星可能在地球上尋找生命跡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在地球上,我們專注於向外看,我們在宇宙中搜尋太陽系以外可能適宜居住的行星。但如果我們改變這個想法呢?--有哪些系外行星可能在地球上尋找生命跡象?這是本周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一篇新論文的前提。
  • 尋找小行星!星際訪問者「奧陌陌」仍可能是外星人技術
    「兩年前,一個神秘的星際物體撞毀了我們的太陽系,它實際上可能是外星技術。正如一項新研究指出的那樣,這是因為另一種解釋可能存在致命缺陷。但是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外星技術的想法是長期的。在2018年,我們的太陽系遇到了星際空間中丟失的物體。
  • 為什麼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出現巨人?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從尋找外星水源,到尋找外星生命,我們對宇宙星空的想像永遠不會停下腳步。在科幻的世界裡,我們描繪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生物形象,其中最經典的形象之一就是「巨人」。它們的外形和人類長得差不多,只不過身高等比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它們雖然行動緩慢,但是力大無窮。比起其他科幻生物的形象,巨人似乎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 蟲洞可能潛伏在宇宙中,新的研究正在提出尋找蟲洞的方法
    在天空中尋找蟲洞我們怎麼能證明蟲洞存在? 在《皇家學會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俄羅斯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存在於一些非常明亮的星系的中心,並提出了一些觀察發現它們的方法。這是基於如果從蟲洞的一側出來的物質與落入的物質碰撞而發生什麼。計算結果表明,碰撞將導致壯觀的伽瑪射線顯示,我們可以用望遠鏡觀察這些伽瑪射線。
  • 尋找了幾十年,科學家又說暗物質可能不存在,難道是竹籃打水?
    1922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卡普坦提出一種假說,認為宇宙中充滿了我們難以探知的暗物質。雖然難以直接探知,但是可以通過天體的運動來推測出它們的存在。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茲威基在對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時,發現了詭異的現象:憑著星系團本身的質量,根本不足以提供這麼強的引力,將這些星系集中在一起。1936年,S.史密斯在對室女座星系團進行觀測的時候,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兩項研究,都暗示著可能是十幾年前卡普坦所推測的暗物質所提供的引力導致的。
  • 月球可能是幫助人類尋找宇宙智慧生命的最佳工具
    據外媒報導,月球是一塊幾乎乾燥、滿是灰塵、完全不適合居住的巖石,至少就目前掌握的情況是這樣顯示的。考慮到這一點,你可能會疑惑,為什麼SETI即尋找地外文明的組織會發現這顆星球是一個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事實證明,月球可能真的會幫助我們人類在宇宙中找到智慧生命,而這恰恰是因為月球在我們看來太「無聊」了。
  • 科學家研究發現,苦苦尋找的外星人,很可能就是未來的人類!
    科學家研究發現,苦苦尋找的外星人,很可能就是未來的人類!在一些科幻大片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的影視公司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在影片中加入了外星人這種元素。近年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很多目擊不明飛行物的事件。
  • 為尋找「尼斯湖水怪」,科學家再次測試,這可能是真的!
    為尋找「尼斯湖水怪」,科學家再次測試,這可能是真的!傳說當中尼斯湖水怪的存在已經有1500多年了,真正讓尼斯湖水怪進入大眾視線的是上個世紀所出現的一張老照片,在這個照片中可以看得出,在尼斯湖當中出現了一個脖子非常長的生物,以至於後續的很多人認為尼斯湖水怪其實就是遠古恐龍蛇頸龍。曾經還有同名電影的上映,更是勾起了人們對於尼斯湖水怪的好奇心,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往英國的蘇格蘭尼斯湖,希望能夠一睹水怪的真容。
  • 在銀河系中,外星生命可能是很罕見的
    一尋找外星人可能變得更加困難了。新的研究表明,外星生命可能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廣泛存在。在尋找外星文明方面,一個關鍵問題是宇宙中有多少有智慧的外星人——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科學家們尚未掌握的更多知識。安德斯·桑德伯格說:我們可以證明,鑑於目前科學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既能讓樂觀者也能讓悲觀者高興的分布:有可能出現幾個外星文明,也有可能在可見宇宙中沒有外星人,牛津大學的哲學家桑德伯格是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考慮到不確定性,不確定的天空不應該令人驚訝,這項研究已經提交給了《倫敦皇家學會A》。在宇宙中孤獨嗎?
  • 科學家們說,圍繞巨行星的「衛星」可能是尋找生命的最佳場所
    科學家:可能正是人類一直尋找的外星文明!      可能存在生命的三個衛星和一個行星   科學家必須通過尋找它們對周圍物體的影響來定位它們。然而,英國林肯大學的菲爾·薩頓博士認為,儘管很少有系外行星位於所謂的「宜居帶」,但其中一些,尤其是木星大小的氣態巨行星,在尋找生命的過程中經常被忽視,事實上,它們可能擁有含有液態水的衛星。薩頓說:「這些衛星的內部可以被它們所環繞的行星的引力加熱,這可能導致它們在我們目前正在尋找的類地行星的正常窄宜居帶之外有液態水。」
  • 它可能是世界上首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
    化石記錄顯示,狄更遜水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撰文 | 安妮·斯尼德(Annie Sneed)翻譯 | 趙歡大約5.5億年前,動物們還蜷縮在海裡生活。微生物和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淺海的海底,它們共同聚集形成了微生物席。這種有機層類似於池塘的浮萍。
  • 信條中的時間旅行,在現實中有可能做到嗎?物理學家:不可能
    而所有的這些逆向運行的物質,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其實也是在進行一次時間旅行,那麼這在電影中有可能做到嗎? 對此,一位物理學家做出了解釋,這是不可能的。
  • 科學家公布尋找地外生命新方法,地球可能已經暴露具體位置
    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的存在,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仍然一無所獲,不要說智慧生命了,就連最簡單的地外生命我們也沒有發現,難道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就沒有其它生命星球呢?這當然不可能,宇宙如此之大,要說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和井底之蛙有何區別。
  • 我們可能也曾走過的路——《少有人走過的路8:尋找石頭》
    是不是我們也曾經因為什麼際遇,就踏上了一個通往未知的路途,我們也曾經在旅途中抱怨連連,下一秒也可能會被轉角後的美景驚豔。我們會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經歷一些事,只是很有可能還來不及思考,就匆匆繼續邁開了腳步。
  • 她可能在尋找一個開悟的男人
    而且別的男人,可能比他更有名,更有錢。這樣一對比,她發現李亞鵬也不過是一個平庸的男人。竇唯可能也跟李亞鵬差不多。竇唯的才華,跟李亞鵬是有區別的。搞現代音樂的人,思想比較前衛,從報導中看到,竇唯在和王菲結婚之後,又跟高原好上了。因此王菲跟竇唯離婚,本身就是彼此感情的複雜性導致的,而竇唯在跟王菲戀愛之前,也是有女友的,王菲跟竇唯戀愛之前,也是有男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