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如果被看做一個「點」,它在太陽系裡運行時便有它的「軌道」.
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太陽系裡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6個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人們才藉助天文望遠鏡找到了一個太陽系的新成員,它就是天王星.
自從發現了天王星以後,人們就著手研究這個新行星的軌道.可是,觀察了一個時期以後,卻發現天王星是一個「性格很特別」的行星.因為別的行星都沿著確定的軌道繞太陽運行,而天王星繞太陽運行時,總是偏離它應走的路線.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太陽和行星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人們設想:在天王星外面,一定還有一個行星在「擾亂」天王星的運行軌道.人們終於在1846年9月23日找到了這顆行星,它就是海王星.
後來,人們發現海王星和天王星一樣,它的運行軌道也有點不規則.人們自然想到,在海王星的外面,一定還有個行星.直到1930年3月,人們在檢查一些星空照片時,才發現了一顆新星,它就是冥王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被編入「矮行星」.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
射電望遠鏡的基本原理是,投射來的電磁波被一精確鏡面反射後,利用天線(拋物面)實現投射來的電磁波的同相聚焦,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備把信號記錄下來,並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後顯示出來.簡單地講,射電望遠鏡主要接收天體射電波段輻射的望遠鏡,可以接收來自太空當中無線電信號.其接收的信號源包括肉眼可以看見的星星,或者是外太空的人造衛星,這些天體會發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信號.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機,也逃不過它的「眼睛」.其超強的靈敏度和對脈衝星的引力波進行檢測的功能,有利於探索太空,尋找有關宇宙起源的線索和智能生物的跡象,所以其主要功能在於尋找和研究宇宙中的脈衝星、尋找外星生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