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楊國濤 胡蘊芬)「蝙蝠、穿山甲是帶來病毒的罪魁禍首」,「寵物也會傳染病毒」……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人民經歷了近三個月的宅家抗疫行動,同學們紛紛提出疑問:我們是不是只能遠離小動物,不能和小貓小狗玩耍了?我們不能出門,是地球媽媽生病了嗎?面對這些問題,在2020年第51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武漢市江岸區新建小學組織全校學生開展了「小行動保護大地球」宅家抗疫保護生態環境主題教育活動。
陽臺小花園
圍繞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保護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校各個年段的同學們以「宅家與小動物友好相處」、「打造陽臺綠色小花園」、「共同抗疫建設美好社區」、「養成綠色生活好習慣」等活動主題,以拍視頻、辦手抄小報、製作照片牆、小習作等形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倡導同學們宅家抗擊疫情之時,真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小動物是我的好夥伴,雖然現在大家都很緊張害怕病毒的傳播,但只要做好消毒、講究衛生勤洗手,寵物出門也戴上口罩,就不會影響家人和鄰居。」二年級的胡淞博同學通過照片牆拼圖展示了自己在疫情期間學習照顧寵物的做法。
做心願卡和手抄報
三年級(1)班的付卓文同學,在家和媽媽一起動手打造家庭陽臺小花園,種上青葉吊蘭、金盞花、西紅柿等植物,把自家陽光裝扮得綠意盎然。鬍子諾同學由於疫情還沒有返回武漢,她把自家田間菜地當作小花園,給豆角搭架子、給辣椒苗除草,用自己的小手呵護著他們健康在成長,用自己的行動去積極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在自家田間菜地呵護植物健康成長
據了解,活動中,有的同學學生製作了抗擊疫情、保護地球的公益宣傳卡或心願卡,送給家人和社區居民,向大家倡導公共生活圈大家要自覺自律;有的同學以作文、演講視頻的形式表達對己對人與自然應當如何相處的見解;有的同學通過繪畫、辦報手抄報等方式展示疫情期間出行如何配合社區掃碼、自覺與他人間保持安全距離、做到不聚集等的文明社會公共生活方式。
活動結束後。不少學生表示,在以後的生活中會盡其所能繼續以日常生活的點滴行為做到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經歷了疫情的老師和同學們,更深切地體會到只有尊重科學、遵循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該校相關負責人說,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提交的作品內容豐富,真實展現了學生們在疫情期間能夠認真做好個人防護,關注關愛自己的身心健康,做到生活中節約資源,綠色低碳。
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以開展綠色生態教育和培養學生綠色生活習慣為基點,倡導同學們儲備綠色能量,力行環保簡約生活,通過綠色低碳生活習慣,改善我們地球的整體環境,共建我們和美宜居的幸福綠色家園。通過活動,將保護地球、保護綠色生態環境意識紮根在心中,讓每一個學生心中種上一顆綠的種子,讓綠色的希望從學校、家庭延伸到社會每一個地方。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