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我的家丨做垃圾分類踐行者,她用環保生活詮釋小家大愛

2020-12-03 澎湃新聞

最美我的家丨做垃圾分類踐行者,她用環保生活詮釋小家大愛

2020-11-2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

垃|圾|分|類|守|護|家|園

最美家庭

2020 LOVE

小家大愛

日前,由北京市委宣傳部

首都文明辦和北京市婦聯共同主辦的

與幸福同行——2020年尋找

「首都最美家庭」活動

三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榜單發布

這些家庭都有誰?

他們的事跡又是怎樣的?

生活中

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

每人每天都要產生大量垃圾

我們的家園也悄無聲息被垃圾包圍著

我們的地球也不堪重負

垃圾分類是大家的責任

更是每個人的義務

而對於王銳雲這名老黨員來說

垃圾分類不再是一個口號

更是將垃圾分類觀念植入內心

今天讓我們走進王銳雲家庭

一起去聽她的故事

退休不褪色

王銳雲家住民旺社區15號院,她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社區志願者,更是一個大家庭的掌舵人。誰家有困難了,哪裡需要人手了,無論時間、地點大家總能看見她的身影,熱情、熱心是社區居民們對她的第一印象。

#

王銳雲的家庭是個兒孫滿堂的三世同堂,家人和睦友愛、樂於行善、生活幸福,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笑聲不斷。退休不褪色的王銳雲,每天在忙完家務後,都拉上老伴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兩位老人用愛心、熱情和智慧發揮自己的餘溫餘熱。

好家風的力量與傳承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做公益、行善事。是王銳雲一家的家風家訓,作為兒媳婦的燕華同樣將家風家訓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王銳雲的兒媳婦燕華是一名社工,新冠疫情發生後,每天都加班加點,經常工作到深夜,吃不上一口熱飯,更沒時間照顧孩子。作為家裡的掌舵人的王銳雲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與老伴商量好,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孫女的任務,每天買菜做飯、接送孩子,從沒怨言還寬慰兒子、兒媳:你們在社區一線抗疫,我在家庭後方做後勤,解決後顧之憂就是支持抗疫。

閒不下來的王銳雲,在送完孫女上學後,還「見縫插針」只要有時間就主動到社區報到,參加疫情值守。70多歲的她,與年輕人一起奮戰在防疫一線,白天風大、夜間寒冷經常長時間站立,手腳凍得僵硬依舊認真仔細地協助社區做好人員測溫和出入登記,認認真真的檢查、記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堅決發現、消除每一處隱患。王銳雲用實際行動為打贏防疫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巾幗力量,和她一起值守的年輕志願者都以王銳云為榜樣,打心裡佩服這位頂著嚴寒、冒著風雪堅守崗位的老黨員。

不嫌髒、不嫌臭垃圾分類我先行

5月社區開始招募垃圾分類志願者,王銳雲第一個到社區報名。她說:爭當志願者,既是服務居民,也是自我監督。為了提高垃圾分類的能力和水平,王銳雲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和重要性。

每天盯桶上崗時間正是忙做早晚飯的時間,王銳雲就主動克服困難,提前把飯菜做好,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王銳雲都準時出現在執勤地點。當居民扔垃圾時,她們會仔細檢查垃圾袋裡的垃圾是否符合投放要求,遇到居民扔錯垃圾時,她們就會耐心地解釋:「塑膠袋是其他垃圾,廚房裡的剩飯剩菜是廚餘垃圾,這兩個要分開投放……」這樣的話。要是遇上不懂的或者不配合的居民,王銳雲每次都不嫌髒、不嫌臭地一遍一遍幫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及不分類的危害,手把手教居民怎樣進行垃圾分類和投放,示範引導居民。

在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志願活動的過程中,王銳雲發現許多居民家庭存在浪費的現象,王銳雲主動開展勤儉節約、愛護環境的宣講。許多居民在王銳雲的宣傳、引導和教育下,在投放廚餘垃圾後,主動破袋,將塑膠袋單獨投放,減少汙染。王銳雲更是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綠色環保,做到節約用水、用電。從不浪費糧食,用實際行動踐行「光碟行動」,外出購物買菜也不忘記自帶環保袋,家用照明電全部使用節能燈,並且養成人走燈滅的習慣,洗菜水還能用來澆花。正因為她和志願者們的身體力行,帶動和感染了小區居民紛紛參與到垃圾分類之中,讓居民的思想得以真正轉變,不再是垃圾分類的「局外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三位一體教育的重要場所。王銳云為了在家裡營造自覺參與垃圾分類、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王銳雲主動更換了家裡的垃圾桶,四個小桶整齊的碼放在了陽臺上,經常還拉上老伴和孫女參與到垃圾分類和社區志願活動中,大手拉小手全家一起學、一起分、一起建設社區。在王銳雲的帶動和倡導下,全家都成了垃圾分類的踐行者,不僅保護了環境、美化了社區,也增進了家庭和睦,大家都叫她快樂的「王掌舵」。

小家組成大家

王銳雲這一大家子

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

但都有腳踏實地、勤勤懇懇

一生奉獻的初心

讓我們致敬每一個最美家庭

對你們道聲感謝

一起與幸福同行

尋找美、發現美、倡揚美

部分素材來源:東城區婦聯

原標題:《最美我的家丨做垃圾分類踐行者,她用環保生活詮釋小家大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2020-12-0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北京市婦聯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以來,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響應「我分類 我承諾」的號召,自覺踐行垃圾減量分類,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 綠色生活 讓家更美丨淮北市「綠色家庭 最美庭院(陽臺)」活動出爐...
    綠色生活 讓家更美丨淮北市「綠色家庭 最美庭院(陽臺)」活動出爐啦!快來圍觀!工作之餘,蒔花弄草是我理解生命意義的一種方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詩和遠方;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生活的快樂,從一個叫雨霖鈴的小院子開始。
  • 我分類 我承諾|21天,垃圾分類「變形計」
    >主動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活動帶動身邊家人親友開展垃圾分類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宣傳者、引領者各級婦聯、最美家庭、巾幗志願者紛紛發起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活動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延慶區的垃圾分類故事吧「萬事開頭難,其實平時大家每天也要收拾屋子庭院,現在只不過要把垃圾分類存放,只要咱們堅持指導幫扶,不信做不好。」
  • 首都最美家庭「雲」宣講活動舉辦 分享垃圾分類故事
    活動邀請「首都最美家庭」代表以及小小環保達人,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家庭踐行垃圾分類的故事,以「小家」帶「大家」、「小手」拉「大手」,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攜手共建美麗北京,共享生態文明成果。傳授環保酵素製作方法  盛娟是海澱區巧娘協會副會長,2018年開始宣傳推廣「零汙染」家庭、白色汙染、垃圾分類等綠色環保知識。
  • 我們家的「情緒垃圾」分類
    我們家的垃圾分類一直做得很好,因為老伴是個「財迷」,苦日子過來的,別說自己家裡的垃圾了,就是垃圾桶裡的垃圾他沒事也扒拉一下,看到有用的也撿出來拿回家變廢為寶。連我們家的孫子孫女也知道垃圾分類:廢紙箱、用過的本子放一塊兒,喝過的飲料也會區分哪些可以當廢紙賣,哪些是廢鐵,哪些是廢鋁,當然老伴也跟他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哪些可以回收再利用,哪些是有害垃圾,如何安全處理等。一天我和老伴因為一件瑣事發生了爭吵,孫女突然冒出了一句:「情緒垃圾如何分類?」
  • 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
    內容提要:為增強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動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走進百姓家。本報記者 龐劍攝 昨天,河西區教師村社區舉行「生活越健康,分類秀時尚」科普互動活動。 本報記者 尉遲健平 通訊員 張穎攝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為增強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動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走進百姓家。
  •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去年5月起,《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4類,隨後省內各地也正逐步推進垃圾分類
  • 迎亞運、倡環保 杭州小學生從身邊做起推廣垃圾分類
    為迎接盛會的到來,濮家小學萬家二(1)中隊紅星小隊在這個暑假組織了「迎亞運、倡環保 垃圾分類我先行」的主題活動,一邊學習和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一邊積極參加垃圾分類活動,從家裡做起、從身邊做起,為杭州舉辦一屆綠色的亞運會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 廣東惠州市垃圾分類取得新成效 垃圾各回各「家」變廢為寶
    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特別是市城管執法局、市環衛事務中心及惠城區政府(惠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緊密配合,聚焦重點、分工合作、高效協同,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寶雞:倡導文明好家風 垃圾分類我先行
    什麼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毒垃圾?它們分別投放在什麼顏色的垃圾桶中?11月29日下午,寶雞市金臺區十里舖街道辦事處舉行「倡導文明好家風 垃圾分類我先行」活動,倡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時尚。
  • 廣東4人獲「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稱號
    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揭曉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名單。從此以後,只要參加環保活動都會認真對待:虎頭山、南蛇嶺、板嶂嶺、烏山頭、亞公頂......大亞灣的幾處山地,都留下過她撿拾的腳步。淡澳河、黃金海岸、社區……都留下了她的汗水。路小軒曾說「我阻止不了市民遊客不文明現象,卻能用行動發出保護環境的吶喊;我改變不了垃圾飛揚的局面,卻能俯下腰身,以身作則用雙手將其撿起」。守護海岸線,我是行動者。
  •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金鵬實驗小學舉辦環保主題活動
    垃圾分類 人人參與金鵬實驗小學舉辦環保主題活動連日來,金鵬實驗小學舉辦了環保主題讀書周、垃圾分類繪畫比賽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垃圾分類、學會垃圾分類,營造了「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孩子們閱讀《垃圾分類學生讀本》。周新宇 攝在環保主題讀書周上,孩子們利用課餘休息時間,掀起海量閱讀環保類書籍的熱潮。從一年級萌娃到六年級的陽光少年,他們手捧《垃圾分類學生讀本》,或自行閱讀,或共同閱讀,在字裡行間和插圖美畫中再認識身邊的垃圾,體會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掌握垃圾分類的科學方法。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昨日正式施行。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 如何在生活中環保,垃圾的處理和分類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如何在生活中環保,垃圾的處理和分類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摘要: 現在隨著我們環境汙染的嚴重,我們很多人都開始意識起來,環境的問題,很多人都開始對環境更加的保護,對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更加的愛護,但是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比如一個小小的垃圾桶,卻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
  • 安徽銅陵:各大中小學校創新活動載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無廢校園」建設和校園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開展,引導師生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師生的生態文明素養,6月1日-7日,安徽省銅陵市教體局在全市開展「無廢校園」建設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
  • 鼓浪嶼推動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 校園只有一處垃圾桶
    早在2015年,鼓浪嶼街道即推動人民小學在全市校園中率先實行了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類。如今,垃圾不落地、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已成為鼓浪嶼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在小手拉大手和家校社聯動中,進一步鞏固、提升了鼓浪嶼垃圾分類的成效。 記者 戴懿  帶著垃圾袋上學,連橡皮屑都收集裝進紙盒  人們已見慣的垃圾桶,在人民小學只有一處。
  • 大愛之家艾哲羅
    當我從AMY那裡看到這個的時候,眼眶是溼的,於是我分享出去了,於是陸續看到這段視頻在朋友圈刷屏,袋鼠媽媽群裡也沸騰了,我們回憶他的點滴,我們佩服他的種種,於是我們有個這個約定,那個要去他餐廳看看他的約定。        視頻裡,我們看到一個老者,騎著他的自行車在平江路路口溜達招攬生意,用他那不標準的普通話。我們看到一個音樂家,敲起他心愛的非洲鼓,一遍遍演奏給店裡的客人。
  • 誰是「最美家庭」,你說了算!
    從抗美援朝的老父親到上高中的女兒,全家從節約用水、垃圾分揀、綠化美化等生活細節做起,養成了健康環保的生活習慣。在SOS兒童村工作中,邱曉屏向孩子們宣傳環保知識,號召大家「踐行低碳足跡、倡導垃圾分類」,參與管護遊園綠地,與女兒共同參加志願者活動,引導女兒也成了環保小先鋒。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昨日正式施行。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阿姨,電池是有害垃圾對不對,應該投放到這個紅色打著叉號的桶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