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天收到我們的文章嗎,點上面藍色文字「語文日刊」關注就可以。
2018年12月分類練習專輯出爐,歡迎選用!
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18年8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海量免費試題,請關注:1試題倉庫2018年6.1-7.5全部語文試題 2.試題倉庫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語文試題 3.語文2018年7月試題倉庫一 4.試題倉庫2018年7月全部語文試題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一、人物形象
小說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反映社會生活。鑑賞小說,主要是鑑賞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注意從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細節描寫三方面入手。分析細節描寫,首先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義,看其是否經過精心選擇,巧妙安排。
1.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
從內容上來看,有如下幾種: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
從表達形式上來看,有以下兩種: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3.小說的核心任務
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設題
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指出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等。
(一)概括小說人物形象類
1.常見考查題型
(1)結合小說,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3) 試分析概括×××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2.思路導航
我們對小說人物的鑑賞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總是通過描寫手段表現出來的。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的。俗話說:「言為心聲」,即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於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則更是直接表白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動,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動表現。此外,小說描寫人物的方法還有肖像描寫、神情描寫、細節描寫等。既有概括的介紹,也有具體的描繪;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烘託。分析人物形象時一定要抓住這些具體的描寫語句去揣摩、領悟。
第二,小說裡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動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們還要聯繫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環境。既準確把握人物鮮明的個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會意義(共性)。既要善於從自然環境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於從人物間的相互關係、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揚、虛實、對比、襯託等塑造人物的傳統手法揭示出來。
另外,確立小說的主人公是誰,可從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① 有的作品的標題就指明了主人公,
② 最能傳達主題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③ 與情節聯繫密切的是主人公,
④ 作者極力刻畫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
⑤ 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3.思路步驟:
①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
②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性的語句。
③看用了什麼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
④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4.答案組織模式:(常用3種)
①一個總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點型
例1:(2012年安徽高考《巴爾塔薩的一個奇特的下午》)
依據小說的相關內容,概括蒙鐵爾形象的特點。(5分)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參考答案】蒙鐵爾:當地的財主,粗暴,專制,冷酷,吝嗇。
【試題解析】蒙鐵爾雖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表現也不多,但性格鮮明,尤其是吝嗇、粗暴、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非常明顯。關鍵是要抓住蒙鐵爾自己的言行正面分析,以及其妻子、兒子的言行的側面分析。
例2:(2009年安徽高考)《董師傅遊湖》
概括小說中董師傅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
答案:董師傅是一位普通木工。(總括身份)他技藝精湛,質樸善良,樂於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分述性格特點)
②單句下定義型
例:(《林衝見差撥》)
差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刻畫這個人物?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1)差撥是個利用職權詐取錢財的勢利小人。(2分)(2)對比法。主要表現在對林衝先罵後誇的語言描寫上:如先是罵林衝為「賊配軍」、「賤骨頭」,後來誇林衝為「好男子」、「久後必然發跡」。(4分)
③分點概括型(答案儘量使用概括性短語)
例1:(2011全國新課標卷)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答:①有擔當,明大義:在老丈人危難時,以親情、和睦為重,不計前嫌,施以援手,最終贏得信任;②執著隱忍:面對老丈人的排斥,不輕言放棄,不莽撞行事,捍衛了自己的愛情;③幽默樂觀:說話風趣,與人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態。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後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接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後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例2:(十月月考)根據小說內容,概括癩子腦殼的形象特點。(6分)
答:①對生活有計劃,辦事乾淨利落;②勤勞樂觀,不張揚,不斤斤計較,敢於改變現狀;③順從政府指令,不善於為自己爭取合理利益。
(二) 小說人物形象作用類
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分析小說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徵所折射出來的社會歷史的內涵,明確其對現實生活中人們思想的引導作用。
1.常見題型
(1)小說中的人物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塑造這一人物對小說主題的作用。
(2)小說中的細節描寫、對話描寫、肖像描寫等有怎樣的作用?
(3)你認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樣的社會意義?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4)請簡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藝術價值。
2.思路導航
①人物作用類考題:往往要考慮情節的推進和主題的體現兩個方面。
②分析細節描寫、對話描寫、肖像描寫等描寫手法的作用類:首先要總結這些描寫的內容,分析它們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後依次考慮對情節、對主題的作用。
③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類:首先要結合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後結合社會現實深切理解人物對當代社會的思想指導等方面的作用。
④分析人物形象的藝術價值類:主要是結合社會現實,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會現象及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
例1:(《想起母親》)
1、作者寫老太太「一雙混濁的眼睛」「花白的頭髮和滿是皺紋的臉」有何用意?(5分)
2、你認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樣的社會意義?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6分)
【答題思路】:
(1)第1題考查的是肖像描寫的作用。應先分析這一描寫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接著依次分析對情節發展及對主題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肖像描寫,塑造了一位飽經滄桑,至今仍辛勤勞作的老母親的形象。(1分)(指向本身)
②這個形象觸動了林雄內心深處的情感,為下文情節、情感的發展做了鋪墊。(2分)(指向情節)
③用老母親貧弱的形象與小司機的「橫」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感爆發,深化小說的主題。(2分)(指向主題)
(2)第2題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即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應在人物個性分析中透出其典型性,並由此折射社會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問題,然後分析其對社會的積極的作用。
答案示例:
①林雄請胡局長釣魚,希望了結拖欠的工程款,反映了他的不正之風;(1分)但面對小車司機喝斥老太太時,林雄表現出了他的正直、善良(人性可貴的一面)。(1分)(結合情節分析人物)
②小說通過這樣一位具有多面性格的形象,教育人們不要為利忘義,(1分)要有正直、善良的心靈;(1分)呼籲社會良心和正義。(2分)(言之有理即可。答「要孝敬老人」也對)(結合人物分析意義)
例2:(《鐵公雞施粥》)
「小兒子」這個角色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試簡析。(6分)
答案示例:
小兒子在文中兩次出場,第一次為粥的質量同父親據理力爭,第二次為父親遣走家裡的傭工表示擔心,認為父親心狠。其作用有:①襯託主要人物。小兒子是陪襯人物,襯託了主要人物的形象。(指向人物)②豐富了情節、內容。使小說在情節方面不顯得單一,在內容方面更趨飽滿。(指向情節、內容)
(三)綜合提示
(1)、表述人物形象的語言一般都要通過自己分析概括。
(2)、要根據提問角度組織語言表達,認真審題,定向掃描,根據題幹的提示,找出題目的命題點,鎖定答題區間。
如:XX是一個……的人。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文章通過什麼描寫(或通過什麼情節),表現了XX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3、 「形象作用」題:
①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首先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後結合社會現實分析人物折射的社會現象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等。例如(《想起母親》裡的老太婆)
②次要人物的作用:對主要人物起襯託作用;若是線索人物,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若是第一人稱,就有見證作用。例如(《鐵公雞施粥》裡的小兒子)
③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性格;具象徵意義,揭示深化主題;若反覆出現,起線索作用,使結構更加嚴謹。
例:(十月月考)小說中的「渡船」在文中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示例:
「渡船」是文章的行文線索。代表著一種衰敗落後但還有重要作用的事物,是舊思想、舊傳統、舊事物的象徵。對小說主題的表達具有重要作用。
④景象的作用: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或突出季節特徵;渲染烘託氛圍,為情節的展開鋪設合理場景;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理;暗示主題性質,為主題解讀提供背景途徑。
例:(《洗澡》)
小說多次寫到「太陽」、「樹」和「知了」等,這樣寫有哪些作用?請概括說明。(6分)
答案示例
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突出季節特徵;②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理;③使情節的發生和發展更加合理。
二、故事情節
小說情節即在小說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藝術描寫的環境中,由於人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人與環境間的矛盾衝突,而產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發生、發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它通常由一組或若干組具體的生活事件組成,在一條基本情節線索的統領下包括許許多多的細節。小說故事中的矛盾衝突是形成情節的基礎,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衝突雙方的人物性格,則直接決定了情節進展的趨向。
鑑於小說的情節在表現主題和刻畫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題者往往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
【情節分析】
(1)情節分析的目的
分析情節不是鑑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2)思路導航
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抓住場面 ②尋找線索 ③理清小說的結構 ④抓住主要的矛盾衝突。
(一)情節概括模式
1、【常見題型】
(1)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2)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3)這篇小說的情節是如何展開的?請概括回答。
(4)請用簡明的語言梳理小說的脈絡
(5)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答題導航】
(1)一句話概括情節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語句表述小說的主要情節,一般形式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什麼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該事情的結果和產生的影響。
例1:(2009安徽高考《董師傅遊湖》)
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什麼?
參考答案:董師傅領小翠遊湖。
【題型變化】
例2:(2009年四川卷 《想像》)
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是怎樣展開的?請概括回答。(4分)
解題思路:這個問題著重點在「怎樣展開」,不在於具體情節的概括,答題思路應定位於展開方式方法。
參考答案:以「想像」為線索,以心理活動描寫為主要方式來展開故事情節。
(2)分點概括情節式
例1:(《麵包》)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原文見《徽典一號》P309)
答案:
①妻子發現丈夫偷拿麵包。
②丈夫撒謊掩飾。
③妻子替丈夫圓謊。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麵包給丈夫。
(解析:仔細梳理整個事件,便可發現整個事件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這裡不好用一句話來概括主要情節,就可採用針對每個階段進行概括的方式,認真組織語言,答案即出)
(二)情節作用模式
情節是小說中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斷的有機剪輯,又是矛盾發生、發展的過程。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可抓住小說的事、物、人、情、時間、空間等線索,理清小說的矛盾衝突,體會情節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題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
1、【常見題型】
(1)小說敘寫某一情節,有什麼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2)簡要分析小說情節的特點(雙線交織、懸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
(3)作者反覆寫某一情節,有什麼作用?作者寫某一段,對展開情節有什麼作用?
2、【思路導航】
①找出情節線索,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
②由事及人,看情節發展如何為塑造人物服務。
③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描寫中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
④賞析技巧,注意發現作者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
3、【知識儲備】
(1)情節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場所。
②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③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④照應前文。
⑤線索或推動其他情節發展。
⑥刻畫人物性格。
⑦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⑧使小說內容豐富、結構波瀾曲折富藝術性。
(2)情節安排的特點(結構安排評價)
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圓合。
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後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製造懸念。
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是給讀者充分的想像與聯想、引申思考的空間,意蘊深遠、耐人尋味。豐富了小說的內涵,有助於擴大外延意義。
⑤此外,還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式、喜劇式等。一般作用是強化效果,深化主旨。
(3)情節安排的基本技巧
①順敘:按時間(空間)順序來寫,情節發展脈絡分明,層次清晰。
②倒敘:不按時間先後順序,而是把某些發生在後的情節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後再按順序敘述下去的一種方法,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③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④補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補充敘述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照應上下文。
⑤平敘(縱橫交織敘述):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4).貫穿情節的線索
小說的線索:就是通過什麼把小說中的故事、人物串在一起的那個「什麼」,也就是小說情節發展圍繞的中心。
可作線索的有:人、物、事、情、時間、空間,有單條線索(單線型結構),也有多條線索(複線型結構),如《藥》中的「人血饅頭」,即明暗兩條線索的交集物,貫穿整篇小說縱橫意義的線索。
4、【答題導航】
(1)從結構上:設置懸念;為後面的情節發展做鋪墊或埋伏筆;照應前文;推動情節發展或轉折;線索,貫穿全文。
(2)從內容上:點明人物活動的環境;表現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現主旨或深化了主題。
(3)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情節(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例1:(巴爾塔薩的一個奇特的下午)
小說的結尾部分,寫了從來沒喝過酒的巴爾塔薩喝得酩酊大醉,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根據小說,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談談你的見解。(8分)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和「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究)。
答案示例:
角度一 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醉酒的行為使讀者對勤勞、純樸、善良的巴爾塔薩有了更深的認識,發現他還有愛面子、衝動等性格特點,認識到巴爾塔薩性格的複雜性。(作用⑥刻畫人物性格。)
角度二 使情節更為曲折。做好鳥籠期待出手卻拒絕賣出鳥籠,想賣高價卻無償送出鳥籠,這樣的情節已曲折生動;「醉酒」讓主人公欠下債務,狼狽不堪,使情節再生波瀾,引人入勝。(作用⑧使小說內容豐富、結構波瀾曲折富藝術性。)
角度三 使主題更加豐富。為滿足一個孩子的快樂送出鳥籠,體現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揚了善與愛的主題;從來沒喝過酒卻喝得酩酊大醉,表現出這個小人物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種種無奈,反映出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生活之間常常存在著矛盾。(作用⑦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例2:(2010全國課標,莫泊桑《保護人》)
小說後半部分引用了報紙上的一段報導,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
答案示例:
①補充敘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間的矛盾關係,使情節的內在邏輯更加合理。
②加速情節發展,為下文瑪蘭的言行提供依據,使小說進入高潮。
③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強化情節平中見奇的效果。
(三)小說開頭方法及作用
1.設疑法(懸念法)開頭:即開頭提出疑問,然後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並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
【答題導航】①引起讀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例:微型小說(《我沒有病》)第19題
請簡要分析小說是如何通過奇特的情節設置懸念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答:(1)小說開頭沒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寫「他」來到辦公室安排工作,接待來訪的人,怒斥企圖行賄的人,接聽電話,製造了「他」是不是局長的懸念。小說最後點明「他」不是局長而是病人。(2分)
(2)這樣設置懸念的好處:使故事撲朔迷離,情節曲折;使主人公這個人物形象更具傳奇色彩,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
2.寫景法開頭:
【答題導航】①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②渲染氣氛 ③烘託人物心情。④為後面情節發展提供合理場景。
(四)小說結尾作用
1.出人意料式(歐亨利式結尾):
【答題導航】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2.傷感悲劇式:
【答題導航】①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②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從藝術效果看,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大團圓喜劇式:
【答題導航】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②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願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意圖鮮明,倡導和讚揚的社會意義明確。
4.戛然而止式(留白式):
【答題導航】留下了「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例:書法家
。。。有人大聲嚷道:「請再寫幾個。」高局長循聲望去,面露難色地說:「……」
答:「書法家」在省略號中結束全篇,但是可以看出這位書法家並非真正的書法家,諷刺了當今官場的一些醜陋現象。它留下了「空白」給讀者想像,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深化了小說主題。
(五)小結:
明確情節構思最終是為了表現人物這一特點,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一是創造懸念,引人入勝;二是前後照應,情節合理;三是側面襯託、埋下伏筆;四是總結上文、點明題意;五是貫穿全文、線索作用),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結合文章具體作答。
三、環境描寫
(一)環境描寫概述
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對揭示小說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和主題的表達,人物的性格通過環境得以凸顯,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小說追求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這就要著力於人物所處的環境的描繪、人與人之間所釀成的氣氛和整體意境的形成,這些無不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思想情感。
對小說環境描寫的考查,主要是對環境描寫作用的分析。
常見考查題型
(1)文章××處的環境描寫有何特點?
(2)文章××處的環境描寫有何作用?
(二)【常見題型】
①在文中準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簡要分析自然(社會)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③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分析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或表現主題所起到的作用;
④ 簡要分析人物命運的社會根源。
(三)【思路導航】
①分析環境時,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社會環境往往有複合的因素,有幾個因素就應分析出幾個因素。
第二,分析社會環境應透過當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會歷史內涵。
第三,注意人物與環境的辯證關係。
②明確環境描寫必須為主題服務的宗旨,結合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按如下定向定位思路:
環境本身(交代……時間,交代……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情節(推動,暗示,鋪墊)→人物(烘託,映襯)→主題(表達,寄託,暗示,揭示)。
③組織語言表達:……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創設)了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烘託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展開作了鋪墊,推動……的情節發展。
(四)【答題模式】環境+人物+情節+主題
四、小說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而小說的主題寓於小說中的題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一般來講,可以通過環境、背景甚至小說的標題來了解小說的主題;也可以通過人物、情節了解小說的主題。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實際情況,不能隨意拔高或主觀臆斷。
(一)主題概括類型
【知識儲備】
1.主題的常見表現形式:
①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
②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
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
2.主題的概括常用基本術語:
①歌頌、讚揚、張揚什麼。
②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麼。
③揭示什麼人生道理。
④對什麼現象的反思。
⑤表達了什麼情感。
3. 概括小說主題的技法
對主題的挖掘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從作品背景看、從人物特徵看、從情節發展看、從語言情感色彩看、從整體傾向看。
【常見模式】
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
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
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思路導航】
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④組織語言表達:小說通過描繪……故事情節,暗示了……刻畫了……抒發了(呼籲)……
(二)小說題目分析類型
【常見模式】
①XX標題有什麼含義。
②XX作為小說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③這篇小說的題目改成「XX」好不好,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
④小說題為「XX」,但寫別的文字多,結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⑤這篇小說以「XX」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題材選擇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
【思路導航】
小說標題的一般作用由標題類型而定,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作用: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如《故鄉》《邊城》等。
③概括小說主要事件,如《範進中舉》、《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④設懸念,引起閱讀的興趣。如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
⑤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如《項鍊》、《藥》等。(指向情節結構)
⑥具有象徵意義,揭示小說主題,畫龍點睛,如《洗澡》、《子夜》、《紅與黑》等。(指向主題)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如《變色龍》(指向人物形象)
(三)小說主題鑑賞類型
【常見模式】:
①怎樣理解小說標題的深刻含義?(題目分析類型常見模式的②--⑤也是鑑賞類型)
②從某某故事中你認識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③有人說這篇小說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又有人說這篇小說反映了那樣一個主題,你認為是什麼主題,請結合小說的內容具體分析。
【思路導航】
1.根據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分析主題。
2.聯繫小說描寫的典型環境分析主題。
3.從揭示主題的句子來把握作品的主題。
4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據作者對人物描寫的語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題。
6.結合作者的生平、創作動機和寫作的時代背景分析主題,即知人論世。
組織語言表達:小說通過……(情節),塑造了……形象(人物形象),表達了、揭示了……
例:(《迎賓竹》)
這篇小小說意蘊豐富,你認為它表達了怎樣的主題?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示例:
(1)從情節安排來看,小說的前半篇雖然主要寫鄭副市長和「紅塵賓館」的馬經理的思想較量,但重點是後面妻子淑芬怎麼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而小說的結尾——鄭副市長婉拒馬經理,後在家裡發現書畫獲獎證書,更體現了淑芬思想工作的成效與賢惠聰穎。
(2)從人物形象、人物之間的關係來看,小說塑造了鄭副市長、妻子淑芬等人物形象,而對鄭副市長清正廉明、知錯能改形象的塑造是為了從側面烘託其妻子潔身自好,勇於監督。
(3)結合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確定妻子淑芬就是本文的「主題性人物」,是故事的主角,她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常常聯繫著社會生活的某種本質,顯示著作品的主題價值。這樣我們就能找到小說主題:
主要通過妻子淑芬的敢於批評、善意欺騙鄭副市長,塑造了一個潔身自好、勇於監督的賢內助形象,揭示了一個成功者(成功的領導)離不開賢內助(或親屬)的支持和幫助;而領導者要潔身自好、廉潔奉公,要勇於接受批評、知錯就改的主題。
文章轉自: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本文由語文日刊yuwenrikan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發現誤侵了您原創保護版權,應系第三方原因,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歡迎原創投稿,打賞歸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務:QQ160280748
歡迎關注語文日刊公眾號yuwenrikan!
初中試題庫大(stkuda)
小學滿分100(manfen100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