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物種演化論升級:宇宙中存在嗜好液態甲烷的怪異生物,生化機制與人類截然不同

2021-01-15 川陀太空

三體網 www.santiwang.com

探索|世界|奧秘


作者|謝頓

「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院,帶您了解神秘的宇宙,解讀最新航空航天資訊」


三體網【宇宙印象專欄】(謝頓)NASA在火星上發現季節性液態水,關於火星是否有類似地球這樣的生命形式成為猜想的焦點,不過美國康奈爾大學天體生物學家指出,液態水環境中出現的生命並不可怕,恐怖的是超出我們想像的外星種族,它們以嗜好甲烷為生,其生化機制的演化軌跡與我們截然不同,一旦我們遭遇這樣的外星種族,結果可能是完敗。

不幸的是,太陽系中就可能有這樣的生物存在,比如土衛六。土衛六擁有太陽系中最特別的海洋,這是液態烷烴和碳氫化合物的世界,有望存在一種神秘物種。

康奈爾大學天體生物學家並非空穴來風,它們對液態烷烴海洋進行了大量模擬實驗,計算化學仿真結果發現,丙烯腈和含有有機分子的極性氮能夠形成一種細胞膜,並溶解在液態甲烷中,並進一步形成由磷脂形成脂質體小球體。

實驗發現土衛六上的烷烴海洋能夠形成一種大約一個病毒大小的生物,擁有碳原子、氮原子和氫原子架構,完全有可能生活在液態甲烷環境中。這個結論超出我們的想像,但是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的發現有助於我們下一步降落土衛六海洋,尋找生命。

液態烷烴海洋被認為存在於許多系外行星上,天文學家通常搜索的恆星可居住區範圍太小,適合液態水表面溫度的行星數量畢竟有限。

在可居住區之外的軌道分布著大量星球,更重要的是恆星也有甲烷可居住區,這使得嗜好甲烷的生命成為可能。甲烷的生命演變具有複雜的形狀,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是外星海怪。

土衛六在太陽系中是最大的衛星,比水星還龐大,因此這顆衛星被科學家所期待,土衛六的極地地區分布大量湖泊和河流,表面的大氣壓力會比地球大一些。

作為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一顆擁有表面液態海洋的星球,土衛六大氣中還擁有複雜的有機分子,卡西尼探測器的觀測發現,土衛六的液態甲烷世界溫度極低,達到零下180攝氏度,此類環境中出現的怪異物種顯然就不言而喻了。

美國科學家發現土衛六生命細胞膜可能擁有丙烯腈物質,細胞膜為磷脂膜,當磷脂分子溶解在水中時,親水性的極性頭使磷脂分子組織成的膜,膜閉合後形成一個小球稱為脂質體。

我們知道磷脂雙層膜是所有陸地細胞膜的基礎,如果土衛六上存在某種生命,那它們的細胞膜可能就沒有親水性,缺乏水的極性特質。

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認為,實驗室模擬已經發現在液態甲烷環境下形成丙烯腈膜的可能性,是土衛六物種細胞膜一個可能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此類物質可以穩定存在於零下180度的液態甲烷海洋中,表現出的穩定性和響應機械應力的能力,因此有望形成堅固的細胞膜,並且被生物所利用。一旦演化出成熟的物種,那麼我們無法想像它們是何種形狀,可能類似我們傳說中的海怪。

謝頓

2015.10.5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內適合人類殖民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六大星球貳
    銀河系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類似太陽系),宇宙有2萬個星系(類似銀河系),人類目前發射的太陽系內探測器,已經證明了木衛二,土衛二,火星目前或者以前都有生命的痕跡,生命既然不是稀缺的那麼智慧生物當然也不是稀缺的,我們繼續研究我們的家園太陽系裡的生命存在
  • 水對生命太重要了,但土衛六零下179度,液態甲烷能代替水嗎?
    土衛六與地球的環境大不相同,那裡的溫度極低,只有零下179度,所以沒有液態水,到處都是液態甲烷。去土衛六探尋生命,是科學領域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科學家們模擬土衛六上的環境,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設計和製造了諸如丙烯酸、氰化氫等物質,驗證了這些物質組成生命大分子是可能的。如果土衛六真的存在生命,那麼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 操控宇宙秩序的神級外星文明可能存在
    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生命,那可能說明人類文明未來將面臨重大事件,事件將阻止文明的興起,甚至是滅絕文明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聲稱尋找外星生命可能引發人類文明的滅絕,大規模尋找類地行星的計劃可能發現比我們更加高級的外星生物
  • 人類現在有沒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然後自此發展出的高等生命所有的生化反應還是在同樣的環境中進行,反應物也不會變化。我們人類誕生自水中,所以身體70%是水,所有的生命活動都在細胞內的水中完成,水也參與幾乎所有重要生命活動。說回土衛六,為什麼甲烷海洋無法誕生生命。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碳基生命幾乎是唯一可能的生命。我們假設土衛六上出現了一個非常耐低溫的碳基生命,那麼甲烷一定參與了他們的生命活動。
  • 為什麼說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外星文明?人類的存在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很快就實現了飛天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人們都會想到同一個問題: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嗎?可能在人類剛剛走出地球的那一段歲月,很多人對於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問題還有一絲懷疑。
  • 宇宙中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為零嗎?人類的存在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很快就實現了飛天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人們都會想到同一個問題: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嗎?可能在人類剛剛走出地球的那一段歲月,很多人對於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問題還有一絲懷疑。
  • 深入大西洋深海處,科學家發現大量新物種,或刷新對外星生命認知
    地球最初是不存在生命的,畢竟地球本身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為了揭開地球生命起源的機制,科學家們展開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假設,如宇宙生命輪(或稱生命外來論,即地球的生命來自外星球)、化學起源論(即非生命物質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了最初的原始生命,最後慢慢演化出現在的景象)等。
  • 宇宙中另一種外星生命形式:活在恆星內部的核能生物
    當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傾向於依賴我們已知的元素,比如液態水。然而好比地球最極端的環境中也有嗜極生物存在,一篇最新研究指出,能在恆星內部形成、演化甚至繁衍的極端外星生物理論上可以存在。嗜極生物(Extremophile)是指在極端環境中以碳為基礎生長繁衍的生物,越難熬的環境它們越喜歡,但凡極端炎熱
  • 太陽系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體,它們跟地球生命完全不一樣
    如果是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沒有見識到浩瀚神秘的宇宙之前,可能很多人會懷疑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可是當我們真正看到宇宙之外,這種疑惑大部分人都消失了,在多數人的眼裡,外星生命大概率是存在的。地球也不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星球,即使是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體,在宇宙中有可能也非常非常多。
  • 科學家猜測:外星生命可能可以在恆星內部中生存
    人類是否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的問題,目前來看短時間內不會有確定的答案。 不過在1961年,天文學家弗蘭克 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一種估計地外文明數量的方法,即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這個方程式根據不同的變量,確定人類是否有可能找到外星智慧生命(或者被其發現)。
  • 另一種外星生命形式?科學家狂野假說:恆星內部或存在生物
    當科學家在尋找外星生命時,是基於地球生命必需的元素為模板進行搜索的。比如要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與恆星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能夠維持液態水的存在,所以科學家也一直探索是否有類地行星處於宜居帶中。但宇宙中有沒有可能存在另一種生命形式呢?紐約科學家提出一種奇特的理論: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可能忽略了潛在極端微生物的來源——恆星。
  • 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態是怎樣的?矽基、甲烷、非有機生命
    這個問題早在歷史被記載之前就引起了人類的注意。在這個我們稱之為地球之外存在著什麼生命?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奧林匹斯山諸神還是《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這都是貫穿人類歷史始終的主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每年都在擴大,我們有一半的人期待著外星人已經被發現的消息。但如果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呢?
  • 這顆星球上,或存在以液態甲烷為食的生物
    在此基礎上,人們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局限性,我們一直在以地球為標準,甚至是以人類為範本,去尋找類似的宇宙生命。但宇宙無邊無際,如果生命存在具有普遍性,就不應該局限於特殊的環境,任何環境都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最近,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7光年處有一顆超級地球,並且判斷這裡很有可能存在生命,這一消息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外星文明不存在可能性基本為零, 他們根本不是利用水跟氧氣生存
    不過,在目前來說,外星人一直都還是探尋無果,不能說明外星文明不在宇宙中存在,而是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出現了問題。    因為在地球上經常發生一些疑似跟外星文明有關的事件,根本不能夠用科學來解釋,所以專家們認為,宇宙中不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根本就是接近零。
  •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雖然進化論一直備受爭議,不可否認,它是現在人類生命起源當中最為有力的學說。整個進化論當中講究4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不僅適用於自然界的生物生存,也適用於人類社會,可是在紐西蘭有一種生物的出現,卻違背了進化論,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違背進化論的生物這種生物原產於紐西蘭,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我們知道這是一片非常神奇的大陸,誕生了很多非常奇特的物種,鴞鸚鵡就是其中一個。它被認為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體重最重的鸚鵡。
  • 幻想作品中,那些進化後的神奇生物
    你會在我們的公眾號裡讀到關於各種奇異的生命形態的科幻小說:關於被外星人改造出來的,以前只在童話中出現的美人魚;宇宙中偽裝成人類的酒吧,以引誘和吞噬人類為生的賽博生物;某個起源並進化於遙遠的太空星球,以石頭形態存在的矽基生命社會……人類對奇異的生命形態的想像,有著悠久的傳統,遠遠超過科幻的歷史。
  • 7種科學上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
    這個問題早在歷史被記載之前就引起了人類的注意。在這個太陽系唯一存在生命的地球之外存在著什麼生命?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奧林匹斯山諸神還是《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人,這都是貫穿人類歷史始終的主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每年都在擴大,我們有一半的人期待著外星生命已經被發現的消息。但如果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呢?
  • 外星生物到底能長成啥樣呢?
    另外,正如文中所言,引力的強弱也是決定生物體型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試想,一個引力很弱的星球上生活著體型如鯨一般大小的物種,卻可以漂浮在半空中,僅僅想想就覺得很奇妙啊!!由於年邁恆星天然就能生產碳(同時還有氮和氧),宇宙中的碳元素似乎相當豐富。即便是在那些以研究外星生命為生的科學家群體內部,外星生命是否必須以碳為基石似乎也存在巨大爭議。
  • 宇宙如此之大,理論上應該存在外星文明,為什麼沒有聯繫我們?
    任何的小概率事件放大到整個宇宙中,都會成為一個必然發生的事件。    所以,站在宇宙的角度,外星文明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如果是這樣,宇宙中理論上應該存在大量的外星文明,可為什麼沒有一個聯繫我們?這樣的疑惑相信很多朋友都思考過,科學家也曾經提出過多種猜想。其實主要還是兩個原因。
  • 關於生命起源的7種觀點,那麼宇宙中到處都有生命形態?
    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已經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科學家發現生命早在三十多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雖然生命從單一的微生物形態演化到現在的複雜生態系統,但從地球經歷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來,每次重新出現的生命都會越來越複雜,這似乎很難用進化論來解釋地球上的萬物,而且關於生命最初是起源於什麼地方還一直充滿爭議,不過科學家提出了幾個觀點,來嘗試解釋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