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發現了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背後的秘密

2020-09-03 NASA愛好者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表明,紅超巨星(red supergiant)參宿四(Betelgeuse,又稱獵戶座α星,α Orionis)的意外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

哈勃的研究團隊認為,從恆星表面大型對流單元的上升流中釋放出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在穿過高溫大氣到達溫度較低的外層大氣時,降溫冷卻形成了塵埃顆粒,進而產生了塵埃雲。從2019年末開始,這些塵埃雲阻擋了大約四分之一從恆星表面射出的光線,直到2020年4月,恆星才恢復了正常亮度。

參宿四是一顆年邁的紅超巨星,由於它的內核中複雜而變化多端的核聚變反應,參宿四的大小已經發生了膨脹。現在的參宿四是如此之大,如果把它放在我們太陽系中心太陽的位置上,它的外表面將延伸到超過木星軌道的地方。

參宿四此次變暗的現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甚至達到了在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程度,變暗開始於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中旬的時候,這顆怪物巨星已經失去了它三分之二還要多的光彩。

這幅四分圖描繪了快速演化的明亮紅超巨星參宿四的南部區域,在2019年末到2020年初可能突然變暗了幾個月。在前兩個分圖中,也就是哈勃望遠鏡在紫外線中所見的樣子,從恆星表面上出現的巨大對流單元中噴出了明亮而高溫的等離子體團。在第三個分圖中,噴射而出的氣體迅速向外膨脹,冷卻後形成了巨大的塵埃雲。最後一個分圖顯示出在巨大塵埃雲的遮擋下,從地球的角度看來有四分之一恆星表面的光都被圍堵了。

圖片來源:NASA、歐洲空間局(ES)和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STScI)的E•惠特利(E. Wheatley)

這種突然的變暗讓天文學家感到滿頭問號,他們爭先恐後地提出了許多或能解釋這種突發變化的理論。其中有一種理論是:一個面積巨大而低溫暗淡的「星點」覆蓋了參宿四可見表面的一片寬闊區域。但是,領導哈勃觀測研究的安德烈亞•杜普雷(Andrea Dupree)則提出,是塵埃雲遮擋了參宿四的一部分。杜普雷是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CfA)的副主任。

從2019年1月開始,哈勃對參宿四進行了好幾個月的紫外線光譜觀察,得出了導致光度變暗的時間線。這些觀測數據為參宿四變暗的背後機理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

在2019年9月、10月和2019年11月,哈勃望遠鏡拍下了密集的被加熱的物質在恆星大氣中移動的跡象;在之後的12月,多臺地面望遠鏡觀測到參宿四南半球的亮度下降。

「有了哈勃望遠鏡,我們就可以看到離開恆星可見表面並穿過並逃逸出大氣層的物質,這一過程發生在讓恆星看起來變暗的塵埃形成之前,」杜普雷說道,「我們可以看到恆星東南部一處高密度且高溫的區域向外移動的影響。」

「這種材料的發光量比恆星的正常亮度還要高出兩到四倍,」她繼續說道,「然後,大約一個月之後,隨著參宿四逐漸變暗,它的南部亮度下降得非常顯著。我們認為,哈勃探測到的外噴流可能形成了暗淡的塵埃雲,只有哈勃向我們提供了這一導致參宿四變暗現象的證據。」

研究團隊相應的論文已於8月13日在線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像參宿四這樣的大質量超巨星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會將諸如碳這一類的重元素排放到太空中,這些元素成為了新一代恆星誕生的基礎。眾所周知,碳還是碳基生命的基本原料。

追蹤創傷性的爆發

從2019年年初開始,杜普雷的團隊就在使用哈勃分析這顆龐然大物,他們的觀測是哈勃為期三年的一項研究的一部分,這項研究旨在監測參宿四外部大氣的變化。參宿四是一顆變化無常的恆星,在420天的振蕩周期中,它會經歷體積的膨脹和收縮,以及亮度的增長和降低。

哈勃望遠鏡的紫外線觀測敏感度極高,這讓研究人員能夠探測到參宿四這顆恆星表面上方溫度極高(超過11 000攝氏度)的層狀結構,因為這樣的高溫是無法在可見光波長下被探測到的。參宿四動蕩的對流單元以鼓泡泡的形式,將這些層狀結構的某些部分上升到表面從而得以升溫。

在2019年末和2020年,哈勃拍攝下了參宿四的光譜圖像,並通過測量二價鎂(單個鎂離子)線探測了恆星的外部大氣。在2019年9月至11月期間,研究人員測量了從恆星表面進入其外層大氣的物質移動速度,約為200 000英裡每小時(320 000千米每小時)。

這種熾熱而稠密的物質繼續行進到參宿四的可見表面之外,上升到了距離這顆動蕩恆星數百萬千米之外的地方。研究人員表示,在這樣的距離下,這些物質會冷卻到足以形成塵埃的程度。

這種解釋與哈勃在2020年2月的紫外線觀測結果一致,觀測表明,參宿四外部大氣的行為恢復了正常,儘管可見光圖像顯示它仍在進一步變暗。

雖然杜普雷還不清楚參宿四爆發的原因,但她認為這裡面有恆星振蕩周期的功勞,因為可見光記錄表明,恆星的振蕩在整個爆發事件中一直都在如常進行。論文的共同作者、波茨坦萊布尼茲天體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的克勞斯•施特拉斯邁爾(Klaus Strassmeier)使用該研究所的自動望遠鏡恆星運動望遠鏡(STELLar Activity,STELLA),測量了在振蕩周期內參宿四表面氣體上升和下降時的氣體速度變化。在對流單元上升的同時,恆星正處於周期中的膨脹階段。從參宿四內部向外振蕩產生的波動,可能幫助推動了流出的等離子體穿過大氣層。

杜普雷估計,在爆發持續的三個月中,參宿四損失的物質量約為南半球正常物質量的兩倍。就像所有恆星一樣,參宿四的質量一直在減小,而在爆發的時候,質量損失速率比太陽的質量損失高出了3000萬倍。

參宿四距離地球如此之近,而它本身又如此龐大,哈勃望遠鏡甚至已經能分辨出它的地表特徵了,這還是除了我們的太陽之外唯一被如此「端詳」的恆星,表面細節幾乎一覽無餘。

藉助哈勃,杜普雷在1995年拍攝的圖像首次展示出了參宿四斑駁的表面,其中包含大量的對流單元,這些單元時而收縮時而膨脹,從而讓它們看起來時而暗淡時而明亮。

超新星爆發前兆?

紅超巨星註定要在超新星爆炸中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參宿四的突然變暗可能是超新星爆發的前兆。這顆恆星離我們相對較近,大約相距725光年,這意味著它的變暗發生在公元1300年左右,只是直到現在,從它射出的光才剛剛到達地球。

「沒有人知道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前會做些什麼,因為我們從沒觀測到過,」杜普雷解釋說,「對於成為超新星的恆星,天文學家可能在它們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前的一年裡有所觀測,但在爆炸前的幾天或幾周內進行觀測的可能性非常小。」

杜普雷將在八月下旬或九月初利用哈勃再一次觀測這顆恆星。目前,參宿四出在白天的天空中,非常靠近太陽,這讓哈勃無法對它進行觀測。但另一方面,NASA的日地關係天文臺(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STEREO)已經從太空中拍攝了這顆怪物恆星的圖像,相應的觀察結果表明,參宿四從5月中旬到7月中旬又再次變暗了,儘管沒有今年年初那麼強烈。

杜普雷希望使用STEREO進行更多的後續觀察,來監測參宿四的亮度變化。她的計劃是,在明年參宿四在它的振蕩周期內再次向外膨脹時,利用STEREO對參宿四進行第二次觀測,查看它是否釋放了另一個爆炸性的爆發。

參考來源:

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hubble-finds-that-betelgeuses-mysterious-dimming-is-due-to-a-traumatic-outburst

相關焦點

  • 哈勃發現了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背後的秘密
    Orionis)的意外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參宿四此次變暗的現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甚至達到了在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程度,變暗開始於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中旬的時候,這顆怪物巨星已經失去了它三分之二還要多的光彩。這幅四分圖描繪了快速演化的明亮紅超巨星參宿四的南部區域,在2019年末到2020年初可能突然變暗了幾個月。
  • 科學家利用NASA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此前對參宿四(Betelgeuse)神秘變暗的現象一直感到困惑不已。
  • 科學家利用NASA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此前對參宿四(Betelgeuse)神秘變暗的現象一直感到困惑不已。一些人認為這場從2019年11月持續至2020年2月的事件是預示著恆星即將爆炸的厄運預兆。幸運的是,這次變暗事件發生時,正好是哈勃科學家希望用望遠鏡觀測參宿四的時候,這為了解這顆恆星為什麼開始變暗提供了機會。參宿四是一顆巨大的恆星 ,比我們的太陽大700倍左右。而它的生命周期預計將在未來10萬年的某個時候結束。
  • 哈勃望遠鏡數月觀察提供線索 紅超巨星「參宿四」變暗原因破解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結果表明,著名的參宿四前所未有地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參宿四最為人所熟知的特點,就是它大到令人難以置信——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1倍,直徑則相當於1700個太陽排成一行——這意味著,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的位置上的話,它的外表面將一直延伸到木星軌道。 這樣一顆堪稱「怪物」的巨星,卻在近一年來不斷變暗,達到了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程度,這在以前從未出現過。此次變暗被發現於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中旬的時候,參宿四已經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光彩」。
  • 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Betelgeuse)的神秘調光原因
    對哈勃望遠鏡進行的連續紫外線光譜觀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時間表,像穿越時空的麵包屑,可以找出神秘暗淡的來源。「在哈勃望遠鏡的作用下,我們此前曾在參宿四的表面觀察到熱對流室,並在2019年秋季發現了大量稠密的熱氣體通過參宿四的延伸大氣向外移動。
  • 參宿四神秘變暗原因被揭開:不是外星文明所致
    2019年底至2020年2月初,參宿四的亮度出現不明原因的變暗,引起天文學家的密切關注,有人猜測,參宿四亮度變暗,參宿四是目前地球夜空中肉眼可見最亮的第9顆恆星,也是一個變星,其亮度會在一個420天的周期內不斷變化。2019年底開始至2020年2月初,參宿四在亮度尚未進入變暗期時,突然開始變暗,引起科學家的關注。
  • 參宿四為何離奇變暗?哈勃太空望遠鏡給出一種新解釋!
    天文學家對參宿四離奇變暗的研究還在繼續。 從2019年9月開始,參宿四亮度出現快速下降,迅速引起廣泛關注。要知道,這顆位於獵戶座肩部的著名恆星屬於紅超巨星,正處於瀕臨爆炸狀態。
  • 參宿四為何離奇變暗?哈勃太空望遠鏡給出一種新解釋
    天文學家對參宿四離奇變暗的研究還在繼續。從2019年9月開始,參宿四亮度出現快速下降,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望遠鏡(JCMT)的觀測數據發現,參宿四離奇變暗的原因很可能是出現巨型黑子,這些黑子至少覆蓋了恆星可見表面一半的面積。
  • 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Betelgeuse)的神秘調光原因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幾臺地面望遠鏡觀測到了參宿四南半球的亮度下降,好像有什麼東西擋住了恆星這一區域的光線。到2020年2月,這顆恆星失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亮度,甚至肉眼也能見其亮度在變暗,並發出嗡嗡聲,暗示該恆星可能正在超新星爆發。對哈勃望遠鏡進行的連續紫外線光譜觀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時間表,像穿越時空的麵包屑,可以找出神秘暗淡的來源。
  • 參宿四變暗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表面星光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結果表明,著名的參宿四前所未有地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參宿四是一顆處於生命最後階段的紅超巨星,位於獵戶座,距離地球約725光年,是夜空中最易辨認的恆星之一(除太陽外第十二亮的恆星)。
  • 參宿四戲劇性的變暗可能是它打了一個噴嚏
    戲劇性的變暗。這是用歐洲南方天文臺超大型望遠鏡上的球體儀器拍攝的2019年末參宿四的圖像生成的。去年冬天,紅色超級巨星參宿四在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調光活動中人氣飆升,該活動於去年12月開始,至今年2月結束。這一下降是如此戲劇性,以至於恆星跌出了前20顆最亮的恆星,這讓科學家們困惑不解。參宿四的亮度是可變的,或多或少是按規則的周期變化的。
  • 超亮恆星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終於揭曉
    圖片來源網絡自從一年前地球上的設備顯示參宿四(Betelgeuse為參宿第四星,又稱獵戶座 α 星座)最傑出的恆星之一的亮度明顯下降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絞盡腦汁。據哈勃望遠鏡的研究人員推斷,夜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尤其是獵戶座中第二亮的天體——可能由於其表面噴湧而來的塵埃雲而變暗。
  • 參宿四變暗,是終於要炸了嗎?
    參宿四並不是要炸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參宿四最近會莫名的變暗是因為有一顆超巨大行星射入太空的物質雲團所造成的。獵戶座是人類比較熟悉的一個星座,這個星座存在四個明顯的「稜角」,這些稜角都是由恆星構成,參宿四就位於其中一個角上,因此它又被稱為「獵戶座α」。
  • 參宿四之前為啥變暗了?可能因為它打了個噴嚏
    2019年1月,參宿四的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不久之後這顆恆星開始變暗。到2020年2月,它只有正常亮度的三分之二。參宿四變暗的原因最初讓天文學家困惑不已。但是通過這項新的研究,他們繪製了導致恆星劇烈變暗的時間線。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從2019年1月開始,哈勃太空望遠鏡就在紫外波段對參宿四進行了周期性的觀測,揭示了這顆恆星怪物的新面貌。
  • 歐車有時候還跟特一起紅超巨星「參宿四」變暗原因破解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結果表明,著名的參宿四前所未有地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參宿四最為人所熟知的特點,就是它大到令人難以置信——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1倍,直徑則相當於1700個太陽排成一行——這意味著,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的位置上的話,它的外表面將一直延伸到木星軌道。這樣一顆堪稱「怪物」的巨星,卻在近一年來不斷變暗,達到了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程度,這在以前從未出現過。此次變暗被發現於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中旬的時候,參宿四已經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光彩」。
  • 困擾科學界多年的「參宿四」,詭異變暗讓人擔憂,如今謎團被揭開
    「參宿四」的最新觀測結果,揭開了「參宿四」變暗的謎團,NASA的科學家表示,「參宿四」變暗或許是由於它噴射出了大量的熱物質,這些物質在進入太空之後,形成的塵埃將「參宿四」的光線給遮擋住了,這樣科學家們觀測它的時候,就發現它變暗了。
  • 困擾科學界多年的「參宿四」,詭異變暗讓人擔憂,如今謎團被揭開
    據報導,近期NASA發布了一項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於「參宿四」的最新觀測結果,揭開了「參宿四」變暗的謎團,NASA的科學家表示,「參宿四」變暗或許是由於它噴射出了大量的熱物質,這些物質在進入太空之後,形成的塵埃將「參宿四」的光線給遮擋住了,這樣科學家們觀測它的時候,就發現它變暗了。
  • 逐漸變暗的參宿四怎麼了?它並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另有原因
    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對參宿四的觀測報告,該報告指出參宿四之所以會突然變暗,是因為它對外釋放了大量熱物質,這些物質瀰漫在參宿四的表面遮擋住了它的光芒,使得地球上的人類即使通過哈勃望遠鏡也無法觀測到參宿四原貌。同時該報告指出,參宿四的「變暗」事件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 NASA望遠鏡發現紅超巨星神秘變暗的原因
    天文學家觀測 參宿四,紅超巨星,已經被它的神秘調光不解。一些人認為這場持續時間為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的事件是預示著恆星即將爆炸的厄運預兆。但是隨後調光突然停止了。多虧了NASA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我們才知道原因。
  • 參宿四突然變暗,真相竟然是...
    當然了這個0.5其實是一個平均值,事實上,參宿四是一顆半規則變星,也就是說,這哥們受到自身體積不斷變化的脈動影響,就像氣球一般忽大忽小,這就導致參宿四的視星等,在最亮的0.2和最暗的0.8之間來回擺動,這個變化的節奏,短則幾個月,長則5年,對此,天文愛好者們也早就習以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