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人口不及我國一個省,荷蘭在17世紀為何就成了海上霸主?

2020-12-05 史趣

提起荷蘭,你會想到什麼?風車、鬱金香,或者是同性婚姻,安樂死。在大家的印象裡,荷蘭就是一個風景絕美,充滿各類自由化的國家。然而,去過荷蘭的朋友都知道,荷蘭這個國家地勢很低,面積只有約4.2萬平方公裡,人口1726萬人(2018年數據),還不及我國的一個省,屬於典型的西歐小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國,在17世紀卻創造了奇蹟,一躍成為海上霸主。當時的荷蘭有「海上馬車夫」之稱,就是這種霸主地位的生動體現。我們今天說說,荷蘭是怎麼崛起乃至稱霸的。

荷蘭位於歐洲眾多河流的下遊靠海地帶,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在此形成了三角洲。三角洲區域出海方便,海運便利,但地勢較低,發展空間有限。荷蘭的正式國名叫尼德蘭王國,尼德蘭的意思就是「低地國家」,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們以上說的是荷蘭本土,荷蘭在外還有兩個海外領地:阿魯巴和安的列斯群島,這是殖民時代的產物,我們暫且不提。

在古羅馬時代,荷蘭只是「比利時高盧省」、「日耳曼行省」管轄下的一個區域,居住著高盧人和日耳曼人,到公元5世紀,發展成為查理曼帝國。在漫長而又黑暗的中世紀,荷蘭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到公元16世紀,西班牙統治荷蘭。西班牙人橫徵暴斂,實行殘暴統治,終於荷蘭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到1579年,荷蘭北部宣布獨立,現代荷蘭形成雛形。9年後,荷蘭成立聯省共和國,也就是將七個省份聯合。此時的荷蘭,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商幫,因為它賦予了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

商業立國的荷蘭,要想生存只能向海洋謀求生存空間。事實上,不光荷蘭,當時的整個歐洲貴金屬流通吃緊,陷入了日益嚴重的通貨緊縮中。要想打破這種僵局,必須到海外尋求資源和市場,這才有了後來的新航線的開闢。

荷蘭還有自己的國情。荷蘭雖然靠海,但土地、礦產資源極為匱乏,至少在當時是這樣的。加之,荷蘭又處在英、法、德之間,周邊全是大國,荷蘭向外拓展無望,只好打起來海洋的注意。一是發展捕魚業;二是發展造船業;三是在大國之間周旋,發展海外貿易。無論哪種,荷蘭做得都比較艱難。比如發展捕魚業,就要和英國競爭;開展海外貿易,就要和西班牙和葡萄牙競爭。但是荷蘭也有自己的優勢,造船業極為發達,荷蘭船隻設計獨特,載貨量大,而且造價便宜,運費很低。

當時的海外貿易,除了滿足需求之外,一般都是武力主導、強權推進,說白了就是海盜行為。畢竟貿易活動缺乏國際法律的規範和約束。為此,荷蘭早在獨立時就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這些海軍,一來自衛,二來向傳統的敵國西、葡進行主動進攻。在頻繁的海上交戰中,荷蘭敗少勝多,逐步建立並形成了自己的信用體系。

信用這東西,自古以來就是和強權武力相關的。道理很好理解,你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保質保量送貨,還談什麼信用。有了信用這個基礎,荷蘭人進行經濟制度創新,最早創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這又助推了荷蘭新一輪發展。

荷蘭人將海外貿易做得很大。1595年荷蘭人首次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爪哇。不久,荷蘭艦隊打敗葡萄牙艦隊,壟斷了東方貿易。為便於殖民掠奪,荷蘭人建立了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雖說是公司,但更像是政府機構,因為它擁有自組傭兵、發行貨幣、籤訂條約等國家政府才有的權力。這在荷蘭並不奇怪,因為荷蘭實行聯省制,各省由商人代表組成,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的商邦集團。

在16-18世紀的海外殖民掠奪中,荷蘭東印度公司一邊發行股票,一邊代表荷蘭政府行使國家權力,為荷蘭本土帶來了巨額財富。而在西非、非洲,乃至大西洋北方,荷蘭的另一個國家性質的公司—荷蘭西印度公司則從事奴隸、貴金屬、菸草、糖貿易以及海盜、殖民業務。

依靠這兩大公司,荷蘭在17世紀早期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貿易和殖民國家。當時,荷蘭擁有船隻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的總數還多。荷蘭商船在世界各大洋上遊弋,源源不斷的物流、資金流在荷蘭本土與殖民地之間流通,荷蘭的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此時,距離荷蘭獨立不足百年。

美國經濟學家諾斯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一書中說:「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增長不會簡單發生。」荷蘭的興起,正是得益於有效率經濟組織的蓬勃發展。高度自由的商業環境,造就極低的造船、運輸成本,同時也加速了股份公司和代理商的出現,荷蘭在制度設計上走在了當時列強的前面。

荷蘭的衰落也比較有意思。荷蘭缺乏廣袤的國土和眾多的人口,發展後勁遠遠不如英法等國。荷蘭靠商業起家,大量資金流入本國,造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對本國的造船業造成了重要衝擊。

在殖民時代,荷蘭還向英法等國瘋狂放貸,這種經濟模式也比較脆弱,一旦外界環境發生改變,如遇到戰爭,還貸就會中斷。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而且還都失敗了。如此,大量貸款成為壞帳,商業帝國的各個環節漸次崩潰,荷蘭衰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17世紀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
    但是如果問到世界歷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是哪一個,或許很多人都答不上來,或許很多人想當然以為是英國,但事實上這個國家不是英國,而是17世紀就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的荷蘭。荷蘭在歐洲的地理位置荷蘭位於歐洲西部,國土面積4.1萬多平方公裡,人口510萬,是有海岸線的沿海國家,實行的是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度
  • 4個彈丸之國 國土沒有我國一個省大 瘋狂擴張差點佔領半個地球
    有4個國家,他們本身的國土還沒我國一個省大,卻不斷瘋狂擴張,以至於差點佔領半個地球。葡萄牙: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部,國土面積只有區區9萬平方公裡,剛好是廣東省面積的一半。直到17世紀中葉,西班牙在葡萄牙、英國、法國的擠壓下,走上了衰落之路。荷蘭: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領土4萬平方公裡,比葡萄牙還小,還不到葡萄牙的一半大。17世紀,是荷蘭人的世紀。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依靠其堅船利炮,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這個時期,荷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和貿易據點,是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 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
    文/寂寞的紅酒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富裕的發達國家。作為一個只有4.18萬平方公裡的彈丸小國,當年的荷蘭可是風光一時,在世界各地到處殖民,曾霸佔我國臺灣長達三十餘年。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首先,荷蘭雖然面積不大,但實力可不弱,是當時的海上霸主,稱霸世界海洋數十年。17世紀鼎盛時期的荷蘭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力量,荷蘭的商船數量超過1.5萬艘,比歐洲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主。
  • 荷蘭比臺灣大不了多少,為何敢和強盛的大明朝叫板
    文/寂寞的紅酒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小國。荷蘭的面積約為4.18萬平方公裡,和臺灣(3.6萬平方公裡)面積差不多。不過別看荷蘭的面積不大,實力可不弱,歷史上曾風光一時,不僅侵略了錫蘭、馬六甲等地,還多次騷擾中國東南沿海,並和中國爆發了三次戰爭,中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荷蘭人從福建沿海趕跑。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荷蘭比臺灣大不了多少,是個標準的彈丸小國,為何敢和強盛的大明朝叫板?首先,從荷蘭的角度來講,荷蘭雖然面積不大,但實力可不弱。
  • 荷蘭為什麼有「荷蘭」和「尼德蘭」兩個稱呼?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荷蘭與尼德蘭作者:雄鷹 編輯:Thomas在歐洲大陸的西北部有一個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裡的小國,雖然看上去很小,但實力卻不容小覷。▲荷蘭地圖14世紀初,該國所在的地區因具有連接東歐、西歐和北歐的優勢,成為歐洲最繁忙的商業中心之一。然而16世紀初,該地區遲遲沒有形成統一的領導力量,淪為了當時歐陸霸主—西班牙的殖民地。16世紀末,在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之後,該國憑強大的造船能力和發達的手工業,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重要商業帝國和殖民帝國。
  • 地圖看世界;荷蘭跨歐洲及北美洲
    (荷蘭加勒比區全數人口共一萬八千人,佔面積328平方公裡。)荷蘭於1648年脫離西班牙正式獨立,並在17世紀達到鼎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被譽為「海上馬車夫」(荷蘭殖民帝國強盛時疆域,荷屬加勒比海地區就是殖民帝國的遺產)從16世紀後期到17世紀下半葉是荷蘭的黃金時期,荷蘭的對外貿易額佔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
  • 世上再無「荷蘭」!
    這就有點像我國宋元時期的福建泉州。那時泉州的貿易達到鼎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那時泉州因為種了很多刺桐樹,也被稱為「刺桐港」(Zayton)。 那時的刺桐港,商賈雲集,是全世界香料、藥材、珠寶、茶葉、瓷器的集散地,「刺桐」(Zayton)也成為古代世界對「中國」的稱呼。
  • 荷蘭國博-5:這幾件展品一定要看,它們串起一部17世紀荷蘭史
    倫勃朗的巔峰之作為何讓他跌入谷底整個博物館二層展示的都是17世紀的荷蘭藝術品,那是荷蘭最輝煌的年代,也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黃金時代。它的締造者就是被稱為「沉默者威廉」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一世。我們在夜巡畫廊東邊的第一個展廳看到了這位荷蘭國父的標準像。
  • 印尼人口是廣東省2.5倍,經濟比廣東省如何?
    印度尼西亞這個詞,十九世紀中期前是不存在的,在此之前各個島嶼之間的居民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認同,也沒有統一的語言,在荷蘭殖民統治的幾百年間,一般稱為東印度群島或者荷屬東印度群島
  •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
    今日話題: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臺灣島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又位於亞洲東部島鏈中環,為中國東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線側翼的海上屏障,是維護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權益的戰略要地。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暢遊荷蘭夏季涼爽,無酷暑;冬季溫暖,無冰凍,四季溫差不大
    風車、鬱金香和木鞋是荷蘭享譽世界的三寶。荷蘭地勢低,平均海拔不到3米,是歐洲大陸地勢最低的國家。荷蘭全境分為西部沿海低地區、東部波狀平原地區、中部和南部高原地區三個部分。全國60%的人口集中在西部的低洼地帶。荷蘭一半以上的土地(不含內陸水域)為農業用地,森林覆蓋率為8%。
  • 最需要被扶持的省,人口近4000萬,經濟不及千萬人口的蘇州
    除上海、北京外,中國還有許多經濟發展實力較強的城市,蘇州就是一個例子,蘇州自古就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城市,綜合開發實力雄厚,其自身的GDP高於山西省的整體GDP,而且要高得多,山西是中國最重要的省份之一,據悉,山西省是中國孕育了3000年歷史文化的地區,它有許多歷史遺蹟,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同雲岡石窟和巧家院。
  • 領土面積最大四個國家,三個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另外那一個呢
    確實,自大航海時代以來,世界的霸主都是海上強國,15世紀的葡萄牙,16世紀的西班牙,17世紀的荷蘭,18世紀和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以來的美國,都是如此。當今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四個國家中,有三個國家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全世界也只有這三個國家能同時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
  • 中國衛星發現「新大陸」,面積可達我國一個省,歐洲國家卻不做聲
    現如今,我國在各領域上也有了不小的成績,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上,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對於生活化的技術來說,就屬我國的交通技術了。對於我國的交通技術來說,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起我國的城市化建設。
  • 蘇門答臘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篇)
    佐科總統在上任不到五個月內兩次訪華,習近平主席時隔一年半後再訪印尼,有力推動了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促進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全球海洋支點」發展戰略對接。古海上絲綢之路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中國秦漢時期,以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遠洋航海為巔峰。古海上絲綢之路與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蘇門答臘島息息相關。
  • 人口不到2000萬的荷蘭,為什麼會擁有ASML這樣世界級的企業?
    提到高科技,就不得不提高晶片,而生產晶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設備:光刻機。眾所周知,世界上生產光刻機最有名的企業就是ASML,而這個世界聞名的企業來自荷蘭。要知道荷蘭總人口為1726萬人,相當於我國一線城市的人口;國土面積為4.15萬平方公裡,還不及我國一些二線城市,從這些方面來說,荷蘭確實是一個小國家。但出人意料的是,荷蘭擁有13家世界500強企業,超過俄羅斯、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國。荷蘭最大的世界500強企業是聞名世界的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以3965億美元的營收位居世界500強第3位,僅次於中石化。
  • 又一個世界第一?我國填海造陸達新高度,面積相當於省區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是人口急劇增長的時代,特別是在國內,儘管我國領土遼闊,但面對日益增加的人口,土地面積也有點不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開始進行填埋計劃。事實上,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 比如杜拜的棕櫚島,過去填海造陸只是夢想, 現在有技術支持,這也成了現實, 我國也成功地建立了島嶼,在這個島上成為世界第一。另一個世界第一?
  • 面積60多萬平方公裡,地處熱帶的馬達加斯加為何只有2000多萬人口
    從世界地圖上看,細心的人就會發現,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和澳洲大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在大陸的右下角伸出了「一隻腳」。歐亞大陸在其右下方有臺灣島,呂宋島等島嶼,澳洲大陸在右下方擁有著紐西蘭的南北兩島,而古老的非洲大陸在右下方有著面積60萬平方公裡的馬達加斯加島。
  • 全球人口數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同在亞洲,我國一城上榜
    這一方面證明了人類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延續種族的需要。現在整個地球上大約有75.94億人。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一些城市的人口增長迅猛,形成了超級大城市或城市群。
  • 此省因人口太多,被拆分成兩個省,現在人口又接近一億了
    而東方文化強調多子多福,因此,在古代中國人口一直都是領先於世界,人口總量長期是世界第一。所謂人多力量大,但是一個省人口太多也未必是好事。比如說下面這個省,就是因為人口太多,被拆分成兩個省,現在人口又接近一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