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無「荷蘭」!

2020-11-24 騰訊網

荷蘭政府表示,自明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了。

據「石英財經網」(Quartz)28日報導,荷蘭政府將投入20萬歐元(約合156萬人民幣)改善該國的國際形象。為吸引遊客,明年起將正式停用「荷蘭」(Holland)作為國家別名,統一使用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

圖中黃色區域為傳統意義上的「荷蘭」

這是因為,傳統上的「荷蘭」僅代表該國12個省當中的2個沿海省份,即包括阿姆斯特丹的北荷蘭省(North Holland)以及包括鹿特丹、海牙的南荷蘭省(South Holland)。

上述兩個地區合稱的「荷蘭」地區,在19世紀是該國經濟中心,成為整個國家的別名。如今,荷蘭政府的官網也使用Holland.com。但是「尼德蘭」才指代全國12個省份。

從2020年1月開始,趕在東京奧運會及第65屆歐歌賽舉行前,荷蘭政府要求所有公司、大學、使館及政府機構統一改用該國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

「如果僅僅在海外推廣國家的一小部分,即『荷蘭』,會顯得有些奇怪。」該國外交部發言人向西班牙埃菲通訊社表示。

此外,荷蘭旅遊及會展委員會此前使用一束橙色鬱金香與「Holland」字樣作為宣傳標誌,如今統一被改為大寫的「NL」字符,即「尼德蘭」縮寫。此舉被認為有利於出口及吸引投資。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埃菲通訊社透露,改名不僅事關承認其他省份,還涉及一項振興旅遊業的新戰略,會幫助其他相對不那麼有名的地方吸引遊客。

《雪梨先驅晨報》稱,此舉是為了改變以往大量乘客搭乘廉價航空、尤其是飛往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推動「更具可持續性、更具尊重」的旅行。

目前荷蘭政府正設法對大量前來遊玩的旅客進行「引流」。2018年,共有1800萬遊客訪問荷蘭,超過該國1700萬人口。有預測認為到2030年,荷蘭每年將吸引4200萬遊客訪問。

而其中許多遊客「扎堆」前往南北荷蘭省,包括阿姆斯特丹。這給當地城市帶來擁堵、居民帶來不便。

荷蘭近年來遊客人數大漲

荷蘭政府廢棄「荷蘭」的說法,採用新名—尼德蘭。

荷蘭的地理位置

其實,Netherlands(尼德蘭)根本就不是一個「新名」。

從19世紀開始,「荷蘭」就不叫「荷蘭」了,而叫「尼德蘭」,正式的國家名就叫: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Netherlands」從英文構詞法上來說,表示「低地」。前綴「nether」表示「較低的,下面的、下方的」,詞根 lands 表示「土地」。

地理好的同學都知道,荷蘭大部分國土的海拔都特別低,60%的國民生活在海拔-5米的地區。

即便如此,荷蘭仍不會被海水淹沒,因為荷蘭人像「精衛填海」一樣,修築了特牛X 的攔海大壩。

荷蘭 Afsluitdijk 攔海大壩

所以 Netherlands(低地)就特別符合荷蘭的地理特徵。

但咱們中國人還是習慣上稱該國為「荷蘭」,而非「尼德蘭」,這是因為 Holland 這個名字太深入人心了。

其實 Holland 原為荷蘭西部的兩個省份--「北荷蘭」(northern Hollands)和「南荷蘭」(South Holland)。這兩個「荷蘭省」的海上貿易很厲害,外國人通常用「Holland」指代整個國家。

這就有點像我國宋元時期的福建泉州。那時泉州的貿易達到鼎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那時泉州因為種了很多刺桐樹,也被稱為「刺桐港」(Zayton)。

那時的刺桐港,商賈雲集,是全世界香料、藥材、珠寶、茶葉、瓷器的集散地,「刺桐」(Zayton)也成為古代世界對「中國」的稱呼。

泉州(古稱:刺桐港)

另外,在過去,荷蘭政府認為「Holland」比「the Netherlands」更好發音,更方便交流,也默認了用「Holland」指代整個國家。

中文裡的「荷蘭」正是」Holland"的音譯。據考證,明清時期對「Holland」存在各種譯法,有「賀蘭」、「和蘭」等。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皇帝欽定「荷蘭」二字,這才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但前面說了,「holland」在荷蘭也就是國內省份的名字,外界「荷蘭荷蘭」叫得嗨,但國內其他省份的人卻不認同這樣的叫法,紛紛發起「去荷蘭化」的運動。

南荷蘭省和北荷蘭省

所以,這次荷蘭政府宣布統一國名為「the Netherlands」,有「一碗水端平」的考慮。

另外,荷蘭外交部還指出,國際上對「荷蘭」有一些不好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比如一提到「荷蘭」,外國人就會聯想到泛濫的大麻和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這次廢棄「荷蘭」的說法,也體現了荷蘭政府想重塑國家形象的決心。

但國外網友紛紛吐槽:「Holland」(荷蘭)都叫順口了,突然改成「the Netherlands」(尼德蘭)不是多事兒麼?

有網友編了一個段子,挺有意思:

XSWL,這段子手太損了,哈哈哈...

其實在英文世界中,「荷蘭」還有另外一個說法:Dutch。

這個詞可把荷蘭給黑慘了。因為歷史上英國和荷蘭爭奪海上霸權,一直是宿敵,「Dutch」便是英國人口中對「荷蘭」不太友好的稱謂。

17-18世紀,為了爭奪海上貿易霸權,英國和荷蘭之間爆發了四次戰爭,史稱「英荷戰爭」(Anglo-Dutch Wars)。

這種宿敵的關係,讓荷蘭在英語中的形象不佳,荷蘭人的某些不良特徵(如吝嗇、魯莽、精明等)在英語中被誇張和貶損。後來隨著英語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流行,荷蘭人特別吃虧了。

英文中,跟「Dutch」有關的英文短語大多含貶義,如:

Dutch courage

字面含義:荷蘭人的勇氣

實際含義:酒後之勇

Dutch uncle

字面含義:荷蘭舅舅

實際含義:過於直率、嚴厲的批評者

beat the Dutch

字面含義:痛打荷蘭人

實際含義:令人吃驚。

Dutch metal

字面含義:荷蘭金屬

實際含義:用銅製成的假金子

Dutch concert

字面含義:荷蘭音樂會

實際含義:極為嘈雜的場面

I'm a Dutchman, if I…!

字面含義:如果我...,我就是荷蘭人!

實際含義:如果我如何如何,我就不是人!

另外,英文中著名的短語--「go Dutch」(各付各的,AA制),一開始也是為了諷刺荷蘭人的「精明」而創造的。

荷蘭國王和王后

我們現在所叫的中文「荷蘭」,便為乾隆帝欽點的「Holland」的音譯,從清朝時期就沿用至今。

如今,荷蘭任性改名尼德蘭,但是對國際外交界的爸爸們,可就是一大頭疼之事了。

首先需要荷蘭政府親自向我們中國政府,經外交渠道提出更名申請,然後通過雙方政府的認可方可更名,最後由外交部向全國發文通知。

眼看不過是從兩字中文變為了三字中文,僅多出兩字。舉國上下,全員改名,推行一個新名字,涉及到書本教材,各個協議文件合同機構...可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拋開「改名」事件來說,荷蘭作為一個旅遊國家,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歷史,吸引了不少人趨之若鶩地前往打卡。

倘若你在某乎上搜問題「去荷蘭旅遊是種怎樣的體驗?」

答案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而在今年Lonely Planet新出的「Best in Travel 2020」榜單中,「荷蘭」更是榮登十大最佳旅行國家榜單,成為了最值得前往的旅行國家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荷蘭人蹦迪蹦得多,身高也一度超出國際標準。不要問荷蘭人的身高,問就是一八三,再問一九零。

上街就是惡魔般的大長腿,咦惹,好氣氣,隨便挑一個都好有超模氣勢哦~

圖片來源:ins@Men Style Netherlands

而與荷蘭人身高成反比的,倒是他們國家的國土海拔了,荷蘭只有50%的國土海拔超過了1米,其他17%的國土是填海造出來的人造陸地。

看過電影《夏洛特煩惱》的人,對「我滴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四這個屯裡,土森土長滴銀兒...」《咱們屯裡的人》這首配樂不會陌生。

和東北人走哪都叫「屯」的感覺相似,你可能會注意到荷蘭很多地名以 dam 結尾。dam意味著「築壩」的地方,比如城市阿姆斯特丹。小墅甚至覺得荷蘭人可以改一下,二人轉走起來,風車轉起來,創作一首《咱們壩上的人》。

圖片來源:谷歌翻譯截圖

因此,荷蘭人也常自嘲道,「長這麼高是因為荷蘭處於海平面以下,假如防護堤被破壞,也能不被淹沒。」

曾經叱吒風雲的海上霸主荷蘭,過去還承擔著建設開發世界角角落落的重任,假設沒有荷蘭,現在也沒有美國的「頭號大都市」紐約。作為荷蘭人的殖民地,紐約最早並不叫紐約,叫「新阿姆斯特丹」。

圖片來源:ins@ts1000

雖然「新阿姆斯特丹」一去不復返,但在勤勞的荷蘭人手下,舊阿姆斯丹同樣變成一座文化與藝術碰撞交匯的地兒。

在阿姆斯特丹,不僅有記錄像梵谷這樣藝術大師的博物館區,還有城市街景交融的運河地帶,值得你多花點時間,好好地去體驗一番~

所以,你又是如何看待荷蘭改名這件事情的呢?

這篇感覺漲知識了,請點「在看」。另外,問問大家:你怎麼看待荷蘭政府廢棄「Holland」的叫法?

老胡整理:觀察者網、Senseluxury、侃英語等

相關焦點

  • 詩詞丨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 荷蘭科技,靠什麼躋身世界前列?
    現在的荷蘭,在農業、水利、食品、化工、電子,和材料領域都是世界先進水平。荷蘭目前在計算機模擬、醫療領域,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荷蘭雖然不搞大規模汽車產業,但是荷蘭現在為全球很多頂級品牌提供汽車的材料、系統、及汽車的原件,所以他們作為汽車的供應商存在著。
  • 暢遊荷蘭夏季涼爽,無酷暑;冬季溫暖,無冰凍,四季溫差不大
    歡迎來到百家號熊大帶你遊江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暢遊荷蘭夏季涼爽,無酷暑;冬季溫暖,無冰凍,四季溫差不大。荷蘭是自行車的王國,自行車數量超過全國人口。荷蘭人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民族,男子平均身高1.83米,女子平均身高1.72米。
  • 世上可能再無日本
    有專家表示,富士山若是徹底爆發開來的話,世上再無日本,這個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卻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美國的知名專家很早以前就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日本的情況極度危險,如果發生一些大型的自然災害,很容易就會造成連鎖反應,曾經的日本,發生過一次關東大地震,在此次地震中,除了直接因為地震死亡的人數之外,更多的人是死於海嘯等次生災害。
  • 「飛翔的荷蘭人」巴西歸來 「無冕之王」盼登頂
    「飛翔的荷蘭人」巴西歸來 「無冕之王」盼登頂 2014-07-07 16:29:34  大航海時代的傳說  「飛翔的荷蘭人」有著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在中世紀的傳奇故事中,「飛翔的荷蘭人」指的是以靈魂作賭注去和魔鬼擲骰子的福肯伯格船長,船長後來遭魔鬼詛咒,要在寒冷而狂暴的北海永不停息地航行。在大航海時代的大西洋傳說中,「飛翔的荷蘭人」是一道散發著幽光的艦船魅影,時常被海員目擊,在暴風雨肆虐的海面上疾速飄行。
  • 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 有「鯨」無險!
    觀察者網-微丟消息,2日凌晨,荷蘭斯派克尼瑟的一輛地鐵列車衝出軌道末端護欄,結果被一座鯨魚藝術雕塑「完美」接住,懸掛在離地面約10米的地方。事故發生期間地鐵沒有載客,無人員傷亡,駕駛員自行離開了車廂而且沒有受傷。為了保證安全,現場周邊已被封鎖。
  • 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無人員傷亡 現場周邊已被封鎖
    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無人員傷亡 現場周邊已被封鎖時間:2020-11-03 11:23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無人員傷亡 現場周邊已被封鎖 2日凌晨,荷蘭斯派克尼瑟的一輛地鐵列車衝出軌道末端護欄,結果被一座鯨魚藝術雕塑完美接住,懸掛在離地面約
  • 飛翔的荷蘭人!足壇最偉大的無冕之王,留下了這樣一粒偉大進球
    飛翔的荷蘭人!足壇最偉大的無冕之王,留下了這樣一粒偉大進球 在足球世界裡,有一種王者叫作無冕之王,對於這個名詞,最好的註解就是橙衣軍團,以及已故的荷蘭教父克魯伊夫。
  • 有「鯨」無險!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網友熱議:雕塑質量...
    虎撲11月3日訊 當地時間11月2日凌晨,荷蘭斯派克尼瑟的一輛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有「鯨」無險!
  • 印尼:被荷蘭殖民300多年,印尼為什麼卻不說荷蘭語?
    地方土著勢力在被荷蘭人挑起的內鬥中消耗了大量國力,再加上當時印尼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很多地方還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所以當時印尼人對荷蘭的入侵和殖民根本無力阻擋。雖然荷蘭在印尼的統治持續了三百多年,但是印尼的西方化程度卻並不深入。比如說,荷蘭基督教傳教士雖然也成功使很多印度尼西亞人皈依基督教,但是殖民政府卻並沒有積極推動這一進程。
  • 墓王之王:從此世上再無憨憨少主競奇,幽帝知道後會如何抉擇?
    從此世上再無憨憨少主競奇,但是冥蛇作為幽族的聖獸又怎麼會吃掉幽族少主呢?其實這也並不新奇,聖獸冥蛇必將還是蛇,而楚子卿剛好能夠控制毒蛇,所以操控鳴蛇也並不是什麼難事。楚子卿這一招「借刀殺人」用的其實很好,因為如果到時候真的事情敗露,還有慕容燁頂著,因為畢竟是慕容燁讓他殺的人。
  • 荷蘭輕軌衝出軌道被鯨魚雕像接住,網友諧音梗上線:真有「鯨」無險!
    2日凌晨,荷蘭斯派克尼瑟的一輛地鐵列車衝出軌道末端護欄,結果被一座鯨魚藝術雕塑「完美」接住,懸掛在離地面約10米的地方。事故發生期間地鐵沒有載客,無人員傷亡,駕駛員自行離開了車廂而且沒有受傷。 (原標題:有「鯨」無險
  • 荷蘭herobaby奶粉怎麼樣,奶粉詳細測評
    荷蘭美素最早是瑞士Hero集團生產的,最開始在荷蘭用的商標的確也是「Friso」,但是這個商標不是屬於Hero集團自己的,而是從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公司(FrieslandCampina)借用的。 在幾年前,皇家菲仕蘭坎皮納公司覺得這個牌子做大了,就從Hero集團手裡把商標收回來了。 Hero集團沒有了商標,於是把荷蘭美素的名字改成了「Hero baby」,繼續在荷蘭本土銷售。
  • 荷蘭的雪越來越稀少
    今天在荷蘭的雪不是一種日常現象。通常情況下不夠冷,有雨。但是,當北風找到北極的時候,北極的空氣中就容易出現暴風雪,北極的空氣會在北海的暖水中供應。如果土壤足夠寒冷,積雪將繼續存在,會造成很多不便。然而,未來下雪將越來越少見。
  • HL荷蘭護照、荷蘭永居、移民荷蘭不得不說、荷蘭人樂活六大理由
    HL荷蘭護照、荷蘭永居、移民荷蘭不得不說、荷蘭人樂活六大理由!當然,關於荷蘭的數據也非常充足,例如:荷蘭兒童的幸福程度全世界排第一;荷蘭2014年的人均GDP世界排第八,歐洲排第二;荷蘭是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2014年人均國民收入全世界排第12位,等等。可是,生活不是簡單的一串數字,宜居也不能只看一堆排名。今天,就帶你從人文情懷上來說一說,樂活在荷蘭,究竟有些什麼讓人難以拒絕的理由?
  • 荷蘭為什麼有「荷蘭」和「尼德蘭」兩個稱呼?
    這場戰爭導致西班牙元氣大傷,無力再幹涉尼德蘭革命。 ▲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尼德蘭獨立的絕佳外部契機1609年,西班牙國王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達成了停戰協定,承認了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獨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共和國的獨立,一個嶄新的資產階級國家在歐洲大陸西北部誕生。
  • 丘處機很有寓意的一首詩,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莫愁詩 長春子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花落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雁含愁。山林多少幽閒趣,何必榮封萬戶侯?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文學家。丘處機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也是龍門派的祖師,元世祖還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 探索荷蘭「國父」被暗殺的小城,卻揭示了為什麼荷蘭足球隊永遠穿...
    說到荷蘭,除了最有名的鬱金香、風車,球迷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橙色軍團」,這支「無冕之王」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踢球一定穿得都是橙色球衣。荷蘭人喜愛橙色不光是足球運動員,每逢重大節日,幾乎所有的荷蘭人都會身穿橙色出門慶祝,毫不誇張地說,橙色已經成了荷蘭的「國色」。那麼為什麼荷蘭人這麼鍾情於橙色呢?
  • 精選一組關於荷蘭的趣知識;荷蘭豬、荷蘭豆原產地都不是荷蘭
    荷蘭男人平均身高達182.5CM,女人平均身高也達170CM,荷蘭街道到處都是大長腿。很多亞洲人去荷蘭都會感到很不方便,因為那裡的公共設施都是按照荷蘭人的身高設計的。(亞洲人在廁所裡照鏡子,很可能只能看到頭頂。)
  • 荷蘭海鱔級潛艇
    2000年4月,有報導指出雖然荷蘭RDM與埃及的交易結束,但RDM與馬來西亞正在談判出售兩艘退役荷蘭海軍的旗魚級潛艇。馬來西亞可能使用其中一艘或兩艘作為訓練艇。   2000年9月28/29號,荷蘭NRC與RD報紙報導了RDM首艘海鱔即將出售。埃及政府與荷蘭RDM造艙廠籤署了關於銷售兩艘海鱔級潛艇的意向書。這些荷蘭潛艇將在美國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