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荷蘭人」巴西歸來 「無冕之王」盼登頂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飛翔的荷蘭人」巴西歸來 「無冕之王」盼登頂

2014-07-07 16:29:34來源:北京晚報作者:責任編輯:燕磊

對「飛翔的荷蘭人」號的想像

亨特拉爾

點球罰進後飛踹角旗

  1974年7月3日,長發飄逸的克魯伊夫以一記無視地心引力的飛身墊射將足球送入「王者巴西」的網底時,全世界驚呼「飛翔的荷蘭人」!四十年後,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又一位荷蘭飛人範佩西擺脫地心引力,以一記驚世駭俗的「錦鯉魚躍」攻破西班牙球門。同樣是佩戴隊長袖標的尼德蘭勇士,同樣是轟破世界盃衛冕冠軍的城池,時空交迭間,人們再度想起那個語詞——「飛翔的荷蘭人」(De Vliegende Hollander)!

  大航海時代的傳說

  「飛翔的荷蘭人」有著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在中世紀的傳奇故事中,「飛翔的荷蘭人」指的是以靈魂作賭注去和魔鬼擲骰子的福肯伯格船長,船長後來遭魔鬼詛咒,要在寒冷而狂暴的北海永不停息地航行。在大航海時代的大西洋傳說中,「飛翔的荷蘭人」是一道散發著幽光的艦船魅影,時常被海員目擊,在暴風雨肆虐的海面上疾速飄行。據說,那艘幽靈艦船之掌舵者的原型,是17世紀下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隊的著名船長伯納德·福克。他在荷蘭到爪哇航線上的離奇航速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以至於有不少人懷疑他是受到了魔鬼的暗中幫助。而到了19世紀,又有途經好望角的海員稱,那艘鬼船的主人是來自阿姆斯特丹的範·德·戴肯船長,相傳他在試圖繞過好望角時遭遇恐怖的颶風,但他誓不向風暴屈服,拒絕退入開普敦半島的桌灣港口,而是怒吼道:「如果我入港,就讓我永世受詛咒!因為我將在此迎風航行直至審判日!」

  1826年,英國劇作家愛德華·菲茨堡依據範·德·戴肯的傳說編寫了情節劇《飛翔的荷蘭人》(The Flying Dutchman),將遠洋海員口耳相傳的奇聞逸事搬上了西歐的戲劇舞臺。1833年,德國文豪海涅在他的小說《史納貝勒渥普斯基先生的回憶》中,也根據那則傳說虛構了一出題為「飛翔的荷蘭人」的戲劇,只不過,他將故事背景由非洲南面的好望角再度置換為歐洲北面的北海。第二年,當時年僅21歲的德國天才作曲家華格納讀到了海涅的這部小說,受其啟發創作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浪漫主義歌劇,並於1843年在「巴洛克藝術之都」德勒斯登的森帕歌劇院首演。《飛翔的荷蘭人》這部三幕歌劇不但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時至今日依然在歐洲乃至全球的歌劇舞臺上常演常新,兩個世紀以來一直久演不衰。或許北京的藝術愛好者還記得就在兩年之前,正是這部《飛翔的荷蘭人》,作為中國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一部華格納歌劇,登上了「京城巨蛋」。

  如今,「飛翔的荷蘭人」儼然是全球文化產業的一則常用典故,無論是在稱霸院線的好萊塢大片《加勒比海盜》,還是在風靡御宅族的日本動漫《海賊王》中,都可以看到這闋古老謠曲的翻新變奏。從某種意義上說,「飛翔的荷蘭人」所承載的恢宏氣韻與沉重宿命,也可謂恰好構成了荷蘭足球風格的一幅象喻,又仿佛荷蘭隊世界盃命運的一道讖言。

  是天賦還是詛咒

  從20世紀70年代徹底革新現代足球戰術的全攻全守,到本屆世界盃根據臨場形勢在不同陣型之間的自如切換,荷蘭足球總能夠賦予球員個人發揮的充足自由。橙衣軍團的足球藝術就像荷蘭「鬼才畫家」埃舍爾,總是能為足球運行創造出看似違背物理規律的魔幻軌跡:1974年世界盃決賽,克魯伊夫上演千裡走單騎,以一己之力摧毀了德意志戰車的防線;1988年歐洲杯決賽,範-巴斯滕在幾乎零度角的情況下凌空抽射,直掛球門死角;這屆世界盃小組賽,範佩西鯉魚打挺,以不可思議的腰腹力量頭槌吊門。

  然而「飛翔的荷蘭人」既是一種寶貴的天賦,又是一道悲慘的詛咒。在北歐傳說的語境中,「飛翔的」(Vliegende)這個荷蘭文單詞,是一種持續飛行的狀態,形容受到詛咒的荷蘭航海者,永遠漂泊在汪洋大海之上、永不停息地航行,卻始終無法靠岸停泊的悲劇宿命。而荷蘭隊在過往的世界盃上,也遭逢著同樣悲慘的命運,他們曾經多次距離大力神杯近在咫尺,卻一次次與之擦肩而過。1974年決賽,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遭到貝肯鮑爾率領的東道主德國隊逆轉;1978年決賽,在加時賽功虧一簣,負於肯佩斯領銜的東道主阿根廷隊;1998年半決賽,在點球大戰中惜敗於羅納爾多領軍的巴西隊;2010年決賽,加時賽最後時刻被伊涅斯塔絕殺,眼睜睜看西班牙人登上冠軍領獎臺。這時的荷蘭人又像「瘋子畫家」梵谷,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只能萬分遺憾地領受著「無冕之王」的稱號。

  昨日凌晨,在點球淘汰哥斯大黎加隊之後,荷蘭隊終於打破了「加時賽魔咒」和「點球魔咒」,與大力神杯之間又再度僅剩下兩場比賽的距離。在華格納的歌劇結尾,「飛翔的荷蘭人」最終為以身殉情的偉大真愛所救贖。而已然向西班牙復仇成功的橙衣軍團,能否捧起令他們魂牽夢縈四十載的大力神杯?答案即將揭曉。林品

相關焦點

  • 飛翔的荷蘭人!足壇最偉大的無冕之王,留下了這樣一粒偉大進球
    飛翔的荷蘭人!足壇最偉大的無冕之王,留下了這樣一粒偉大進球 在足球世界裡,有一種王者叫作無冕之王,對於這個名詞,最好的註解就是橙衣軍團,以及已故的荷蘭教父克魯伊夫。
  • 巴西世界盃經典回顧:飛翔的荷蘭人和哭泣的老爺爺!
    在此之前,西班牙連續拿到了兩次歐洲杯和一次世界盃的冠軍,開創了鬥牛士王朝,而他們在上屆世界盃決賽擊敗的對手,正是小組就要遇見的荷蘭。這一次羅本沒有再丟掉單刀,面對已經年事漸高的「聖卡西」,他和範佩西,斯內德聯手,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雖然不足以彌補無冕之王的遺憾,但是足夠打擊對手這場比賽還有一個經典的進球誕生,那就是範大將軍的那粒魚躍頭球。
  • 林品:飛翔的荷蘭人
    亨特拉爾 點球罰進後飛踹角旗 1974年7月3日,長發飄逸的克魯伊夫以一記無視地心引力的飛身墊射將足球送入「王者巴西」的網底時,全世界驚呼「飛翔的荷蘭人」!四十年後,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又一位荷蘭飛人範佩西擺脫地心引力,以一記驚世駭俗的「錦鯉魚躍」攻破西班牙球門。同樣是佩戴隊長袖標的尼德蘭勇士,同樣是轟破世界盃衛冕冠軍的城池,時空交迭間,人們再度想起那個語詞——「飛翔的荷蘭人」(De Vliegende Hollander)! 大航海時代的傳說 「飛翔的荷蘭人」有著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
  • 遊戲王 清明專輯系列之那些通向黃泉的渡船,比如飛翔的荷蘭人號
    每一張遊戲王卡牌,都有自己的故事,鬼神之說自古以來就有,正逢清明時節,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給人神秘而又多多少少有些驚悚的卡牌吧!不過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船」的卡牌,主要也是結合一些傳說和影視來講,希望大家能喜歡!
  • 飛翔的荷蘭人,落寞的聖卡西—記巴西世界盃荷蘭5比1西班牙
    飛翔的荷蘭人,落寞的聖卡西—記巴西世界盃荷蘭5比1西班牙 上篇文章,我帶大家回到了2010年南非的那個盛夏
  • 記者職業調查顯示:「無冕之王」遭多重壓力困擾
    中新網11月8日電 今天是記者節,有著「無冕之王」之稱的記者職業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他們既是世事變化的記錄者和宣傳者,同時也是一個「哪裡有風險,哪裡就有我」的高危職業。在調查中,記者選擇的最主要的壓力是「對無法如實的用輿論工具懲惡揚善而深感不安」(23.7%);其次是對抵擋報導中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力不從心(18.3%);對報導中日益明顯的商業味道心生唾棄(16.1%);新聞素材的來源越來越少(16.3%);新聞從業群中的蛀蟲敗壞記者職業的名譽(10.8%);對報導時遭受武力攻擊和事後報復感到害怕(9.7%);社會上部分人的歧視(5.4%)。
  • 兩代「海賊王」號VS不會飛翔的荷蘭人號
    說起鄭成功,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民族英雄,趕走了佔據寶島的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 。如果說鄭成功是與荷蘭人交手的「海賊王」,那也是第二代,他的父親鄭芝龍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海賊王」。鄭芝龍掌握著這個史無前例的海商帝國,富可敵國,可謂無冕之王。正因有了這麼強大的海上勢力,崇禎帝、弘光帝死後,鄭芝龍於1645年7月在根據地福建擁立了唐王朱聿鍵為帝,史稱隆武帝,使南明政權得以延續,並以自家強大的水軍力量和雄厚的資本,把持了南明隆武朝政。
  • 無法上岸的「傳說」——[飛翔的荷蘭人號]
    提及海上幽靈船傳說,恐怕沒有比[飛翔荷蘭人號]更著名了。它被多次用於繪畫創作、恐怖故事、電影,甚至歌劇。
  • 飛翔的荷蘭人:幽靈船背後的歷史
    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的海員從前桅中部頂橫桁墜落到前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飛翔的荷蘭人」指就是那艘傳說中的幽靈船,這艘幽靈船大有來頭。布萊克伍德雜誌(Blackwood's Magazine)1821年五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對「飛翔的荷蘭人」作了更詳細的描述。但在這個故事中,船長則變成了亨德裡克·范德戴肯(Hendrik van der Decken),「飛翔的荷蘭人」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與風暴搏鬥,船長拒絕進港靠岸,聲稱將在好望角迎風航行直至審判日的到來。為什麼要等到審判日呢?
  • 世界十大著名戰艦——飛翔的荷蘭人號
    傳說編輯關於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在航海傳說中有很多個版本,與之相關的是福肯伯格船長(Captain Falkenburg)的中世紀傳奇故事,他以自己的靈魂為賭注與魔鬼擲骰子,被詛咒在北海不停往返直到審判日。
  • 無冕之王:文小剛摘凝聚態物理最高榮譽Buckley獎
    拿Buckley獎的華人比拿諾貝爾獎的華人要少很多(如果不是難很多)。Oliver E.Buckley獎被一些人認為是國際凝聚態物理的最高獎。1952年設立至今,華人物理學家中,僅有沈志勳(2011,美國科學院院士)、張首晟(2012,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李雅達(1991,祖籍廣東,香港人,美國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崔章琪(1998,中央研究院院士)、崔琦(1984,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獲得該獎。
  • 海盜全員大起義,「飛翔的荷蘭人」號誕生新船長,傑克將何去何從
    海盜全員大起義,「飛翔的荷蘭人」號誕生新船長,傑克將何去何從文/凱文說電影 圖/網絡上一期講述了《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中貝克特勳爵如願得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戴維瓊斯的心臟,因此控制了「飛翔的荷蘭人」號。第三部承接第二部的劇情,貝克特勳爵在控制了「飛翔的荷蘭人」號後企圖剷除海上所有的海盜。這讓海盜們陷入了空前的慌亂。沒有人願意被壓制,海盜們必須前去沉船灣召開海盜大會共同商量對策,而傑克作為九大海盜王之一,必須在場。然後此時傑克正在世界盡頭和幻想出來的自己玩耍著,為了拯救傑剋死而復生的巴博薩和伊莉莎白來到新加坡向海盜王嘯風藉助一艘船以及船員。
  • 生活在現實中的「飛翔的荷蘭人」,羨慕麼?
    看過《加勒比海盜》的麵粉們對於「飛翔的荷蘭人」該不會感到陌生吧。它是一條船的名字,而這條船則是戴維·瓊斯用來押送海上遇難亡靈到達冥界的。
  • 飛翔的荷蘭人號 The Flying Dutchman
    下面這個樂高積木作品很傳奇,一條很不平凡的三桅帆船,它的名字是:荷蘭人號! 如果你沒聽過荷蘭人號的大名,那麼幽靈船的傳說你一定不陌生。荷蘭人號就是一艘很有代表性的幽靈船!荷蘭人號又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號(英語:The Flying Dutchman。又譯作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飛行的荷蘭人等),是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註定在海上漂泊航行。
  • K-1欠你一個冠軍,追憶「K-1無冕之王」傑若梅·勒·班納
    在這個擂臺上站在最頂峰的人畢竟是極少數,還有很多人明明實力超群,卻最終無法稱王,無法建立自己的王朝。傑若梅·勒·班納(Jérme Le Banner)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今天FAN號就來講講他的故事。英雄年少初戰拳臺1972年的12月26日,傑若梅·勒·班納出生在法國的北部城市勒阿弗爾。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在父母不在家時,她以五歲的年齡,就能自學煮飯炒菜。
  • 北大才女李雪琴,如何一步步成為《脫口秀大會》的「無冕之王」
    但在觀眾心中,冠軍的人選恐怕另有其人,不管是「愛講高級段子」的呼蘭,還是「禪師講座」式的王建國,抑或是「世界盡頭在鐵嶺」的李雪琴,還是「離場感言出道」的趙曉卉,這些人中選擇任何一個作為大王,恐怕都會比王勉帶來的爭議要小很多。王勉在取得脫口秀大會的冠軍之後,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流量曝光,只是跟隨著誕總開始了直播帶貨的生涯,趁著話題度依舊在,想憑藉此將人設收益最大化,無可厚非!
  • 千年老二荷蘭人之飛翔(第17日)
    1988年荷蘭勇奪歐洲杯冠軍時,德國足球名宿貝肯鮑爾當時不禁感嘆:「幸運的是,世界盃要兩年後才開始,要不然,奪冠的肯定是荷蘭!」果不其然,兩年後的義大利之夏,荷蘭三劍客輸給了三駕馬車。歷史上,荷蘭從來不缺少足球天才,但荷蘭一直是是千年老二。
  • 飛翔的荷蘭人
    我對本屆巴西世界盃的第一印象,既不是內馬爾、梅西,也不是什麼穆勒、C羅,而是在卡西利亞斯面前飛身而起的範佩西,優雅的身姿,優雅的頭球
  •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當前位置:首頁 >> 激越彩虹 2010.07.03 星期六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尹 波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農夫以為蛇早已凍僵,卻沒有想到,凍僵的蛇還會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