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訊,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幾天前,50歲的李大叔突然發熱,高燒39度不退,他急忙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一直不能確定病因。直到醫生詢問,李大叔才回想起五天前吃了條鯿魚,吃完後胸部有隱隱約約的刺痛感,但是疼痛感不很強烈,也就沒有引起注意,仍跟往常般正常進食。
醫生高度懷疑是魚刺在體內引發感染而致使高燒,果然在CT檢查中發現了魚刺的蹤影,只見魚刺已刺穿食道。鑑於情況危急,建議李大叔到上海大醫院接受治療。轉院後,醫院考慮手術取出魚刺風險大,建議採取保守治療。然而李大叔高燒一直不退,一家人又陷入了迷茫。經人介紹,8月8日晚上,李大叔連夜轉入南京中大醫院接受治療。
魚刺刺破食管,刺入心臟李大叔這根魚刺在他體內「週遊」了大半圈,「從患者前後的三次CT檢查發現,魚刺一直在跑,被誤食後最開始刺破食管,繼而又刺破左心房,最後掉進了左心室。」接診李大叔的胸心外科周建明主治醫師介紹說。
隨著魚刺的「遊走」,李大叔的病情逐漸加重。如果魚刺繼續移位,可能會跑到血管裡造成栓塞。若不慎再次移動,刺破大動脈,則面臨大出血會有生命危險。而刺破心臟瓣膜,造成反流,則又會增加手術難度。
魚刺是取還是不取呢?若通過手術取出魚刺,而目前李大叔有嚴重感染,手術面臨巨大風險。可不取出魚刺,感染會越來越嚴重。醫生和家屬都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
4小時手術,4釐米魚刺被取出經過縝密檢查,多學科會診討論反覆評估感染情況,及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中大醫院胸心外科薛濤主任帶領手術團隊王玉華副主任醫師、周建明主治醫師、陸啟同主治醫師、靖勝傑住院醫師等決定衝破風險,為患者實施手術。
最後在左心室找到這一近4釐米長「S」形魚刺,幸好魚刺沒有再移位。取出這兩頭尖尖的長近4釐米的魚刺時,醫生和家屬都著實嚇了一跳。
手術從8月9日晚上8點一直持續到12點,歷經四個小時的生死博弈。手術後,患者轉入重症醫學科病房密切監護。
(原標題:大叔誤吞魚刺刺入心臟 4小時手術後取出)
延伸閱讀2017年7月31日訊,英國一名男子乘船出海時被躍出水面的一條劍魚刺入頸部,幸好沒有被刺破重要血管,保住一命。
57歲的退休郵差艾倫·波普與妻子莎倫去印尼峇里島度假期間租了一條船出海浮潛。船走到半路時遭遇了那條可怕的劍魚。莎倫回憶說,當時聽到「砰」的一聲,丈夫隨即倒在船板上,然後開始咳嗽吐血,再一看,他的頸部出現一個彈孔大小的洞,後來才知道,一條劍魚尖利的劍狀上頜刺入波普頸部並折斷在其中,好在沒有刺中頸靜脈和頸動脈。
船家迅速返航,送波普去醫院。最初接診的醫院條件簡陋,無法完整取出插進波普頸部深處的長15釐米的劍魚上頜。他和妻子隨後又去了兩家醫院,經過3個半小時手術,總算去除了這把「兇器」。英國《每日郵報》28日引述波普的話說,「兇器」剛好插在兩條動脈之間。波普如今已經康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