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杭州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他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記憶力下降 行為異常周老先生第一次住院是因為家人發現其行為異常。
周老先生的家人說,有次發現他居然在廚房小便,可是自己毫不知情。
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好忘近事,出門經常迷路。家人便帶他來到杭州一家醫院就診。
在頭顱磁共振檢查中,醫生在周老先生的顱腦左側枕葉發現了佔位,考慮腦膿腫可能,經過反覆排查,均未發現膿腫的感染來源。入院後不久,周老先生出現了發熱症狀,經過抗感染等治療病情平穩後,隨即轉入該院神經外科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紅框內為膿腫區域 醫院供圖
今年6月23日,周老先生在該院神經外科接受了腦膿腫穿刺引流術,手術過程中,手術醫生根據術中定位,從顱內抽出了大約30ml黃色膿液,然後使用生理鹽水反覆衝洗,放置引流管,隨後周老先生病癒出院。
蹊蹺的腹痛手術後周老先生一直覺得身體沒緩過勁來,到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複診,偶然間周老先生說起,腦子開刀了,身體越來越差了,而且最近時常有右側腹部隱隱作痛,以前也有但沒現在明顯。
仔細追問,腹部隱痛已持續近1年,疼痛不劇烈,間斷性發作。
考慮有腦膿腫病史,接診的神經外科但建新主任警惕起來了,為周老先生安排了全腹部增強CT檢查,CT檢查結果顯示——右側腹部網膜渾濁,異物可能。
紅框內為魚刺 醫院供圖
根據影像,異物的形態、長度特徵判斷,存留在腹腔的異物很有可能就是根魚刺!再次追問以往是否有誤吞魚刺,骨頭,周老先生表示時間太久,已記不清了。但建新主任閱片後建議周老先生住院進一步治療。
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住院後但建新主任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並邀請神經外科專家、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張祖勇會診,張院長指出:「腦膿腫的病因排查很重要,腦膿腫常見的耳源性、鄰近器官感染等原因排除,則遠處感染的可能需要考慮。」
所以周老先生的發燒、腹痛是由於——
1.魚刺刺破了小腸。但因為刺破的地方很小,馬上又被旁邊的腸子裹住了,老年人往往疼痛感不是很敏感,以至於周老先生只是感覺肚子隱隱痛,但實際上肚子因為腸子被刺破而一直在發炎。
2.細菌通過血管到了腦子,形成了「膿包」。
討論後大家一致認為周老先生需要手術,否則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充分的準備,普外科沈海濱主任為周老先生進行了「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手術時發現周老先生腹腔內腸子與大網膜、腹壁之間廣泛緻密粘連,狀似蠶繭,小腸多處可觸及質硬結節。
黑框內為術中在腸內的魚刺 醫院供圖
在右側腹腔發現一根長約4cm的不規則魚刺將小腸對穿,且穿孔周圍有壞死渾濁膿性液體積聚,將魚刺取出、吸盡周圍膿液,切除部分穿孔小腸。
取出的魚刺 醫院供圖
手術順利結束,術後在外科護士長王文花、主管護師劉丹等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周老先生病癒出院。
張祖勇院長提醒,魚刺卡喉屢見不鮮,特別是沿海城市食用海鮮類食物較多。大家在吃魚肉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一旦出現魚刺卡喉情況,首先不要驚慌。
如果魚刺位置較淺,可彎腰低頭輕輕咳嗽,也可由旁人在手電筒照射下利用筷子、長鑷子將魚刺取出。
如果魚刺卡喉位置較深,應及時來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利用喉鏡、食管鏡、胃鏡等方法將魚刺取出。
特別提醒:這些「土辦法」有大危險!
1.喝醋軟化魚刺(食醋並不會起到軟化魚骨的作用,反而可能會灼傷咽喉黏膜,引起喉頭水腫)。
2.大口吞咽饅頭、米飯、青菜等食物(可能將魚刺推至更深的位置,引起消化道損傷、大出血等嚴重後果)。
通訊員 | 黃春燕 陳旭婷
記者 林琳
編輯 肖旭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