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旬老伯因誤吞魚刺,先後經歷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2020-12-06 瀟湘名醫

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杭州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他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記憶力下降 行為異常周老先生第一次住院是因為家人發現其行為異常。

周老先生的家人說,有次發現他居然在廚房小便,可是自己毫不知情。

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好忘近事,出門經常迷路。家人便帶他來到杭州一家醫院就診。

在頭顱磁共振檢查中,醫生在周老先生的顱腦左側枕葉發現了佔位,考慮腦膿腫可能,經過反覆排查,均未發現膿腫的感染來源。入院後不久,周老先生出現了發熱症狀,經過抗感染等治療病情平穩後,隨即轉入該院神經外科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紅框內為膿腫區域 醫院供圖

今年6月23日,周老先生在該院神經外科接受了腦膿腫穿刺引流術,手術過程中,手術醫生根據術中定位,從顱內抽出了大約30ml黃色膿液,然後使用生理鹽水反覆衝洗,放置引流管,隨後周老先生病癒出院。

蹊蹺的腹痛手術後周老先生一直覺得身體沒緩過勁來,到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複診,偶然間周老先生說起,腦子開刀了,身體越來越差了,而且最近時常有右側腹部隱隱作痛,以前也有但沒現在明顯。

仔細追問,腹部隱痛已持續近1年,疼痛不劇烈,間斷性發作。

考慮有腦膿腫病史,接診的神經外科但建新主任警惕起來了,為周老先生安排了全腹部增強CT檢查,CT檢查結果顯示——右側腹部網膜渾濁,異物可能。

紅框內為魚刺 醫院供圖

根據影像,異物的形態、長度特徵判斷,存留在腹腔的異物很有可能就是根魚刺!再次追問以往是否有誤吞魚刺,骨頭,周老先生表示時間太久,已記不清了。但建新主任閱片後建議周老先生住院進一步治療。

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住院後但建新主任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並邀請神經外科專家、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張祖勇會診,張院長指出:「腦膿腫的病因排查很重要,腦膿腫常見的耳源性、鄰近器官感染等原因排除,則遠處感染的可能需要考慮。」

所以周老先生的發燒、腹痛是由於——

1.魚刺刺破了小腸。但因為刺破的地方很小,馬上又被旁邊的腸子裹住了,老年人往往疼痛感不是很敏感,以至於周老先生只是感覺肚子隱隱痛,但實際上肚子因為腸子被刺破而一直在發炎。

2.細菌通過血管到了腦子,形成了「膿包」。

討論後大家一致認為周老先生需要手術,否則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充分的準備,普外科沈海濱主任為周老先生進行了「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手術時發現周老先生腹腔內腸子與大網膜、腹壁之間廣泛緻密粘連,狀似蠶繭,小腸多處可觸及質硬結節。

黑框內為術中在腸內的魚刺 醫院供圖

在右側腹腔發現一根長約4cm的不規則魚刺將小腸對穿,且穿孔周圍有壞死渾濁膿性液體積聚,將魚刺取出、吸盡周圍膿液,切除部分穿孔小腸。

取出的魚刺 醫院供圖

手術順利結束,術後在外科護士長王文花、主管護師劉丹等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周老先生病癒出院。

張祖勇院長提醒,魚刺卡喉屢見不鮮,特別是沿海城市食用海鮮類食物較多。大家在吃魚肉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一旦出現魚刺卡喉情況,首先不要驚慌。

如果魚刺位置較淺,可彎腰低頭輕輕咳嗽,也可由旁人在手電筒照射下利用筷子、長鑷子將魚刺取出。

如果魚刺卡喉位置較深,應及時來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利用喉鏡、食管鏡、胃鏡等方法將魚刺取出。

特別提醒:這些「土辦法」有大危險!

1.喝醋軟化魚刺(食醋並不會起到軟化魚骨的作用,反而可能會灼傷咽喉黏膜,引起喉頭水腫)。

2.大口吞咽饅頭、米飯、青菜等食物(可能將魚刺推至更深的位置,引起消化道損傷、大出血等嚴重後果)。

通訊員 | 黃春燕 陳旭婷

記者 林琳

編輯 肖旭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七旬老人連續經歷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兇手」竟是一根魚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旭婷 記者 何麗娜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家住杭州今年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周老先生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 浙江73歲老人,誤吞4公分魚刺沒注意,開顱、開腹才痊癒
    文章導語:浙江73歲老人,誤吞4公分魚刺沒注意,開顱、開腹才痊癒中國浙江杭州73歲老人,1年前誤吞一根4公分長的魚刺,讓他經歷開顱、開腹兩次手術才痊癒。但手術後老人一直覺得身體沒變好,到另一間醫院複診後,說時常有右側腹部隱隱作痛的症狀,且已經持續1年,經過斷層掃描後發現右側腹部有異物,判斷可能是魚刺,所以老人是因為魚刺刺破小一直在發炎,細菌透過血管到了腦部形成膿包。經過手術後取出在右側腹腔發現長約4公分的魚刺,目前老人已經病癒出院。
  • 浙江老伯吞進一根魚刺,竟然又要開顱又要開腹……
    來源:杭州網 記者 楊威 通訊員 徐思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杭州今年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周老先生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 開顱+開腹!杭州大伯1年內2次手術,都因為這一根魚刺……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家住杭州今年73歲的周先生(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他的這根魚刺隱藏在他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還讓他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在廚房小便卻無記憶,他的腦中抽出黃色膿液!
  • 杭州73歲老伯吞進一根魚刺,竟開顱開腹!醫生:這些「土辦法」有危險
    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杭州今年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周老先生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於是家人便帶他來到杭州一家醫院就診。在頭顱磁共振檢查中,醫生在其顱腦左側枕葉發現了佔位,考慮腦膿腫可能,經過反覆排查,均未發現膿腫的感染來源。選擇在該院入院後不久,周先生出現了發熱症狀,經過抗感染等治療病情平穩後,周先生轉入了該院神經外科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 吞進一根魚刺竟然要開顱?魚刺卡喉,這些土辦法試不得
    1根魚刺 2次手術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家住杭州今年73歲的周老先生(化名)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不過這根魚刺隱藏在他的肚子裡長達1年之久才被發現,正是這根魚刺讓周老先生先後經歷了開顱、開腹兩次大手術。
  • 廣州老伯未戴假牙誤吞整朵香菇 花幾萬元做手術取出來
    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資料照片 圖文無關)  ●一位老伯未戴假牙進食不慎香菇滑落肚,花6萬元做手術才取了出來  ●醫生提醒牙籤、魚刺等尖利異物入肚要及時處理,弄不好會危及生命  不知何因反覆腹痛,58歲廣州包伯(化名)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急診就醫,做CT發現有腸套疊並腸梗阻
  • 誤吞魚刺刺入心臟:4小時手術取出4釐米魚刺 醫生和家屬都嚇了一跳
    2017年8月11日訊,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謠言   很久以來,在網上和民間有許多所謂有效治療誤吞魚刺的好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 誤吞魚刺如何處理?正解來了
    《一根魚刺引發的開胸大搶救》……為何魚刺卡喉事件今年特別多?記者從廣州部分三甲醫院急診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接診的魚刺卡喉病例明顯比往年病情嚴重,多是因疫情原因不方便或不敢來醫院就醫而導致病情耽延,因此極端案例會顯得比較多。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圖文無關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 上海大叔誤吞魚刺刺入心臟 4小時手術後取出
    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 女孩誤吞魚刺 用醋化解卻差點刺穿心臟主動脈
    多科室會診 準備「拆彈」「手術精確性要求極高,醫生手一抖,病人就沒了」因病情兇險,成都市一醫院連夜開展MDT多科會診。在醫務處組織下,醫院胸外科、心血管外科、耳鼻喉科、消化內科、血管介入科、麻醉科、放射科、急診科等多學科進行討論。討論認為,必須馬上將魚刺取出,並擬定方案:首先由內鏡下微創取出,如內鏡下無法取出則轉由耳鼻喉外科醫生接手。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原標題: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
  • 女子模仿小竅門趕走啤酒氣泡 誤吞7釐米長牙籤
    「醫生,我的肚子已經痛了四五天了……」上周一早上,26歲的王女士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杭州市二醫院)就診。做了胃鏡檢查後,在場的醫護人員嚇了一跳:一根又細又長的牙籤竟然橫插在王女士的十二指腸裡,傷口部位嚴重紅腫,已經出現潰爛。
  • 武漢女子魚刺卡喉硬吞飯 食管被扎穿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尹茜)近日,武漢市普仁醫院耳鼻喉科收治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她吃魚時不小心誤吞下一根魚刺,於是便硬吞饅頭、飯糰,結果導致魚刺扎穿食管,不得不頸外切開取物。  據了解,王芳(化名)家住青山,11月29日在家吃晚飯時,不小心將魚刺卡入喉中,由於不知魚刺大小,王芳第一反應便是趕緊吃東西咽下去,於是強忍著喉部疼痛硬吞了幾大口飯糰和饅頭,王芳原想著也許等兩天魚刺下去了就好了,誰知疼痛感不減反增,到後來不僅吃飯連吞口水時都感覺到有異物感,於是才到醫院做檢查。
  • 男子誤吞魚刺扎進心臟
    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寧宇)寧德霞浦壯漢阿福,差點被魚刺「殺」了:這根被他誤吞下的魚刺,竟然刺穿食道和心肌,掉進了心臟!幸運的是,阿福趕上了我省心臟外科的「微創時代」。近日,省立醫院心外科醫生在3D腔鏡下為他手術取刺,免掉了傳統手術鋸開胸骨的較大創傷。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而就在幾天前,廣州一45歲男性因誤吞魚骨救治無效死亡。今年為何小魚刺頻惹大禍?聽聽醫生怎麼說!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今年魚骨頻頻成為新聞的主角,比如《深圳一女孩魚刺卡喉用勺子掏,不慎又把勺子整根吞下!》《一根魚刺引發的開胸大搶救》。就在幾天前,廣州一名45歲男子也是誤吞魚骨刺穿了主動脈,搶救無效死亡。
  • 男子誤吞3釐米魚刺險喪命 醫生:喝醋等偏方不科學
    隨後,王先生前往醫院診斷,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造成王先生劇痛難忍的是,一根 3 釐米左右的魚刺將迴腸刺穿。後經醫院治療,王先生已康復出院。  腹部疼痛 迴腸被刺穿取出3釐米魚刺  31歲的王先生腹痛4小時後,趕到興文縣中醫醫院外科診治,經查發現患者右下腹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初步診斷為:右下腹局限性腹膜炎,原因待查,需手術治療。
  • 經歷兩次開顱15天ICU生死時速 33歲車禍女子昨出院 家屬:……實在...
    33歲女子因特重型顱腦外傷,經歷兩次開顱手術,進ICU生死時速15天,出院一月後又回來做雙側顱骨修補術,將兩側12×12釐米的顱缺損修補如出車禍前。 但當天深夜23:00左右,ICU發現聶女士手術對側瞳孔突然變大,ICU醫生立即安排複查CT,發現患者對側出現遲發性顱內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