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的全球股市 「史詩級」震蕩中,哪裡是安全港?
內地出海資金們的動態或可提供一個答案,從他們的選擇來看,穩健、有成長性的標的,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最大的投資確定性。
在這場集體尋找安全港的資金賽跑中,誰能穩坐機構重倉名單,誰或許就是這類標的的最佳代言人。
如果從QDII一季報來看,騰訊依然是最優選。數據顯示,騰訊穩坐2020年一季度QDII第一重倉股坐席,31隻基金將其作為最大倉位,合計持有1016萬股。
同時,南下資金也依然高度關注騰訊,自3月18日騰訊發布2019年四季報以後,截至5月8日, 騰訊合計上榜港股通十大成交量龍虎榜53次(滬深股市港股通渠道分開計算),可見其交易活躍程度。
業績穩、多元營收結構抗風險能力強,是機構們錨定騰訊的最重要原因,而機構精準眼光也得到了回報,自3月18日公布了一份穩字當頭的季報之後,騰訊股價從325港元一路上升至5月11日的435港元,漲幅超33%。
從目前大行密集給出的盈利預測來看,即將迎來2020年一季報的騰訊,有望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季度中展示強大的盈利韌性,充分詮釋了「戰疫」中的新經濟高光時刻,接下來機構如何擁抱這份財報,值得期待。
業績韌性強!資金擁抱投資安全港
一季度全球市場的動蕩不安中,香港恒生指數和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下跌16.27%和20%,與之緊密相關的QDII基金也無法身處其外,從去年年底投資海外總市值的627億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82億元,下降7.3%。
其中,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有78隻港股遭到了QDII的減持,共減持了76946萬股,另有86隻港股獲得了QDII的增持,共增持112065萬股。
騰訊就是獲得增持的港股中最重要的一員。數據顯示,在2020年一季度,騰訊依然是QDII的最愛,31家QDII將騰訊放在第一重倉股的位置,合計持有1016萬股,55隻QDII基金將騰訊作為十大重倉股之一,合計持有超過1453萬股,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QDII連續兩季增持騰訊。在此前的2019年四季度中,將騰訊控股作為第一重倉股的QDII激增,從2019年三季度的19隻大幅增加至33隻,同比增加超過73%,持股數量也從396.76萬股上升至1295.8萬股,同比增長近227%。而到了2020年一季度,持股數量繼續上升超過12%。
動蕩之中依然堅挺騰訊的還有南下資金,3月19日至5月8日期間,騰訊合計上榜港股通十大成交量龍虎榜53次(滬深股市港股通渠道分開計算), 成交金額達到535億港幣,淨買入50億元港幣。其中,33次位列成交第一,12次位列第二,4次位列第三。可見,騰訊依然站牢最活躍港股通科技股扛把子地位。
動蕩之中,機構們依然不離不棄甚至持續加碼的原因,與基本面息息相關。
東吳證券指出,騰訊2019年四季度財報單季度營收突破千億元大關,整體高於市場預期,同時可以看到,騰訊收入和利潤均連續四個季度加速增長,整體經營狀況回暖明顯。
國信證券也認為,整體看來,2019 年騰訊的各項業務線的表現均向好,且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優秀的抗疫能力。
穩健的基本面無疑為騰訊的「投資安全港」標籤撐腰,從券商們的預測來看,接下來機構們還是會選擇擁抱確定性。
大摩、高盛、野村、安信、廣發、招商等國內外投行近期紛紛提高了騰訊控股目標價,綜合40家券商對騰訊的評級來看,小摩給出了最高目標價530港元,超過半數券商給出了450港元上方的目標價,可見機構們對安全港的成長空間大有信心。
比如給出497港元目標價的申港證券就表示,騰訊擁有流量上的超級壁壘,消費網際網路細水長流的變現模式根基深厚,廣告、金融科技與企服增速亮眼,B端延伸融合有望實現萬業互聯,預計公司2020-2022年歸母淨利潤為1119億、1324億、1549億元,EPS為11.71、13.86、16.21元,維持「買入」評級
戰疫亮眼機構下注未來爆發空間
有了安全感,更要有想像空間,再值得機構一再加碼,在這點上,騰訊在「戰疫」期間的亮眼表現,無疑給市場畫出了一張新的圖譜。
首先是被特殊時期催生出來的雲端需求,有望被鞏固並壯大。
西南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分析了這種需求,其指出疫情催生短期極致「宅」,居家隔離帶來生活方式轉變。受疫情管控影響居出行需求驟降,居家時間延長刺激短期「宅經濟」爆發,較完善的網際網路建設基礎支撐消費由外轉內,由線下轉線上,同時工作與學習活動亦實現「雲端化」。
回顧日本宅經濟與消費線上化,經濟放緩背景下的持續高成長。日本人均GD超過6000美元後,民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快速提升,宅經濟順勢起航。文化消費可持續性佳且滲透年齡層次廣,即便在增速放緩的當下,日本宅經濟依然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之下逆勢增長,爆發出強勢的經濟活力。
以服務消費「宅」為例,網際網路發展推動生活服務線上化逆勢高速成長。2018年日本電商服務市場規模達17.9萬億日元,其中在線零售業和服務業依然保持10%以上的年複合增速。其中,在線服務的細分行業,如餐飲保持40%的同比增長,美容美妝線上服務保持17%的同比增速,顯著高於服務行業整體增速。
而對應到騰訊的業務鏈條上,在疫情期間,騰訊提供的智慧零售無接觸消費、健康碼乘車碼管理、雲辦公、雲學習、雲問診都成為了特殊時期生活、抗疫、復工中人手必備的工具,騰訊觸角前所未有的觸及全民。
以雲辦公為例,針對特殊時期,騰訊一共有包含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樂享、TAPD 騰訊敏捷協作平臺、騰訊工蜂以及騰訊微雲 7 個遠程工具,其中騰訊文檔免費開放會員服務,同時在線編輯人數提升至 200 人, 收集表支持 7600 人填寫,而且上線了多套實用的模版,正式開啟了「停班不停工」 模式。騰訊會議在 1 月 29 日至 2 月 6 日期間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 1.5 萬臺,8 天 總共擴容超過 10 萬臺雲主機,共涉及超 100 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騰訊會議成為當前中國最多人使用的視頻會議專用應用,2020 年 2 月 D日活用戶超過 1000 萬。
光大證券表示,騰訊雲增速國內最高, 一季度的疫情或為公司的企業級產品帶來普及良機,公司進一步深化微信及企業微信的互通,協助企業進行客戶管理及銷售轉化,疫情期間有數百萬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順利恢復辦公,疫情帶來的新增用戶將降低公司後續的獲客成本,產業網際網路業務的推進有望在疫情後加速。
興業證券則將視線延伸到了整個To B領域,其指出騰訊成功擴大市場份額,並在網際網路服務、旅遊、民生 服務及工業等垂直領域持續拓展業務,看好騰訊在多個場景的滲透以及用戶辦公的新模式,中長期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用戶於騰訊系的使用時長。
小程序也在疫情期間成為重要經營工具,國信證券表示,疫情期間小程序超市業態訪問量同比增長 115%,生鮮果蔬業態訪問量同比增長 168%,社區電商業態同比增長83%,復工後物流行業小程序訪問量環比上漲 68%。
對於資本市場的機構而言,找準標的入場、擁抱這股「戰疫」期間被激發的新增長動能機會,才是在未來更長一段實踐中的市場不確定性中,尋找到的最大確定性。
顯然,機構已經開始用持續買入騰訊來擁抱投資「安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