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書客戊己庚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讀藏之間# 網上購得一冊小書,價廉,意外的還是作者籤名本。就著冬日的暖陽翻完。略記一二。
一則,關於「佳本」的標準,有內行大家定為:第一版刻字體好,等於一個人先天體格強健;第二,紙墨印刷好,等於一個人後天營養得宜;第三,題識好,如同一個人富有才華;第四,收藏印記好,宛如美人薄施脂粉;第五,裝潢好,像一個人衣冠整齊。好則好矣,奈何想要兼美實在太難。民國大藏書家周越然設定的收藏標準,更是不僅苛刻而且若達不到還要挨他罵:「對於這種讀書不考究版本的人,我可設一比喻。翻刻本或影印本,好比寡婦。至於隨便石印本或排印的小冊子,簡直是下賤的「野雞。」這就太傷人了,不應如此走極端。
二則,謝其章在書中揭秘止庵「讀書之快速」的原因,據止庵自己講,「因為我們學醫,幾年裡都是一大本接一大本地背教科書,豈止一字不差,我有一位同學,當初我們倆比著默寫一整章《解剖學》,連標點符號都不帶錯的」。——聰明人下笨功夫,恐怕還是最快的捷徑。三則,書中記了香港許禮平先生的一句名言:「買古董,定真假是一難。真假已定,則價值位置又是一難,這兩者肯定下來,便該是痛和後悔的選擇。其分別是:花錢會心痛,但心痛會隨時間慢慢淡忘。但買不到的後悔,則是會與日俱增的。」——這句的出處原來在這裡,買書同樣如此,消費社會尤其適用,吾亦不能免俗,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