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機上的香港製造,研製單位估計你會意想不到

2020-12-05 華聞之聲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 彭瀟瀟)據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中國航天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即俗稱「月球挖土「工作),並已按預定方案將月球土壤樣品封裝存入上升貯存裝置,嫦娥五號即將返航。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據香港理工大學消息,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機」的學名為月球「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是由該校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教授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團隊共同研發,主要成員包括理大工業中心暫任總監譚惠民博士。

圖為嫦娥五號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由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四個部分組成。香港理工大學這次研發及製造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是嫦娥五號著陸器上重要的執行裝置,主要包含: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用於收集黏性月球樣本的採樣器

• 兩個可耐受攝氏200度的採樣器,用於收集鬆散和黏性兩類月球樣本

• 兩臺高溫的近攝相機,可在樣本採集過程中發揮監察和指導功能

• 初級封裝系統,用於將樣本密封並保存在樣本容器中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用於收集鬆散月球樣本的採樣器

其中,機械臂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開展採樣工作。為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的初級封裝系統(用於將月球樣本密封並保存於樣本容器中)

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三階段的月球探測器,是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計劃,這次任務將會採集約兩公斤月球表面樣本返回地球。

據悉,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自動採樣探測器在此次取樣過程中經受住了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作為香港唯一擁有國際太空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經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機」現在被香港理工大學讚譽為是一項「歷史性的研發工作」。

圖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月面工作示意圖

以上配圖除註明外,其他來自百度,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胡宇春

同步分發「華聞之聲」公眾號、「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聚合媒體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回家了,它身上有哪些你家鄉的「土特產」?香港:我先說
    在經過近23天的太空旅行之後,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這代表著我國此次探月採樣任務圓滿成功。在大家在對它回家路上高潮的「打水漂」技術讚嘆不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嫦娥五號身上,有哪些來自你所在省的貢獻呢?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著陸上升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會懸停一下,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的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利用高重頻、窄寬脈衝雷射,瞬時對月面實施高精度三維成像,為選擇精確的著陸點提供依據。之後,著陸上升組合體再斜向下飛行,邊下降邊注意避障,飛到選定著陸點的正上方後豎直下降,在距離月面較近時提前關閉主發動機,然後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12月8日電(記者朱宇軒、萬後德)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理大8日介紹,嫦娥五號採樣方式包括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理大科研團隊承擔的正是表取採樣系統的研發。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著陸月球!
    日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張高翔 攝「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香港理大教授分享研製嫦娥五號「取土」裝置歷程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從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於12月17日凌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早上,負責研製關鍵儀器「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舉行傳媒對談會,分享研發及採樣過程的感想,以及對未來航天任務的展望。圖為容啟亮介紹在實驗室模擬月球環境及採樣過程。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張高翔 攝 「挖土」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在前往月球的飛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探測器會產生軌道偏差,需要在地面人員的指揮下修正軌道,朝正確方向繼續飛向月球。 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軌道修正量很小: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第一次軌道修正順利完成;11月25日22時6分,第二次軌道修正順利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達到預期目標。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日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去月球上「挖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月球|長徵五號...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跟隨這張長圖,一起揭秘嫦娥去哪?據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後,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降落在月面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區域。
  • 專訪「嫦娥五號」國旗研製單位:這面國旗咋個這麼伸展?
    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看到照片,不少網友都問:「這面國旗咋個這麼伸展呢?」 帶著網友疑問,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這面五星紅旗的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為你帶來最專業的解答——因為它不一般。
  • 「天津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球無人採樣任務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官網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功不可沒。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就是由金屬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的,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
  • 「最強挖土機」可硬剛8級硬度巖石
    月球採樣是嫦娥五號此次任務中最重要的部分。這次嫦娥五號的鑽取系統具有鑽進能力強、排粉能力強、月壤適應性強的特點,具備對8級硬度巖石的鑽進能力,堪稱「最強挖土機」。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採集月球樣品。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奔月,為在月球上搞基建做準備
    嫦娥五號正在奔向月球的路途當中。很多人已經開始議論,這樣複雜的探測器,就是去月球上挖把土嗎?我們要做的事情,可遠不止這些呢。沒有了空氣來對流熱量,月球上的溫度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很高;而在陽光照射不到的陰影裡,溫度卻非常低。在這樣惡劣的環境當中,人類即使穿著太空衣,也不一定能堅持多久,要想長期生存,必須為自己建造一個封閉的空間。在裡面製造出類似於地球大氣層內的溫度氣壓和大氣成分。  把空間站的艙段直接降落到月球表面,用地釘固定在月球巖石上,這樣人類不就可以在裡面生存了嗎?
  • 【中國科學報】嫦娥五號上的「中科院出品」
    上海光機所供圖  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發起者、參與者、實施者,中國科學院繼續牽頭論證提出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任務,後續還將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 視點| 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和你要了解的北大航天人
    國際同行評價,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技術細節上處理到位,嫦娥五號將為未來無人探月任務創立新的標準。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東方紅一號,神舟系列,嫦娥工程……傻傻分不清楚?閱讀本篇,治癒你的航天「臉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