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 彭瀟瀟)據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中國航天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即俗稱「月球挖土「工作),並已按預定方案將月球土壤樣品封裝存入上升貯存裝置,嫦娥五號即將返航。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據香港理工大學消息,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機」的學名為月球「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是由該校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教授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團隊共同研發,主要成員包括理大工業中心暫任總監譚惠民博士。
圖為嫦娥五號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由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四個部分組成。香港理工大學這次研發及製造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是嫦娥五號著陸器上重要的執行裝置,主要包含: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用於收集黏性月球樣本的採樣器
• 兩個可耐受攝氏200度的採樣器,用於收集鬆散和黏性兩類月球樣本
• 兩臺高溫的近攝相機,可在樣本採集過程中發揮監察和指導功能
• 初級封裝系統,用於將樣本密封並保存在樣本容器中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用於收集鬆散月球樣本的採樣器
其中,機械臂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開展採樣工作。為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製造的初級封裝系統(用於將月球樣本密封並保存於樣本容器中)
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三階段的月球探測器,是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計劃,這次任務將會採集約兩公斤月球表面樣本返回地球。
據悉,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自動採樣探測器在此次取樣過程中經受住了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作為香港唯一擁有國際太空任務實戰經驗的高等院校,經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機」現在被香港理工大學讚譽為是一項「歷史性的研發工作」。
圖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月面工作示意圖
以上配圖除註明外,其他來自百度,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胡宇春
同步分發「華聞之聲」公眾號、「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聚合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