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姿
今天跟大家聊聊關於螞蟻借錢的問題。
去年伴隨著螞蟻金服的上市失敗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也開始在議論一件事,那就是支付寶對外借出去了那麼多的錢,為什麼支付寶敢借錢給沒什麼還款能力的年輕人?
為什麼財大氣粗的銀行眼睜睜著看支付寶貸款給年輕人,自己卻不去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螞蟻之所以敢借錢給年輕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支付寶擁有自己的信用體系,早在2015年的時候,支付寶就推出了自己的信用體系:芝麻信用,根據支付寶的官方解釋,支付寶的芝麻信用是通過每個用戶的行為偏好,人脈關係、身份證明、履行能力以及守約記錄來對你進行一個信用評分,你的芝麻信用分越高,你在支付寶上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權益。
在國內信用卡還不是非常普及的時候,支付寶就已經通過阿里集團自己的金融生態系統,根據每個用戶的個人情況來給自己的用戶做一個相對全面的信用體系,根據芝麻信用的評分來向年輕人發放貸款,而這也滿足了許多年輕人的貸款需求。
相對的國內的各大銀行由於信用卡在國內還未徹底的普及開來,無法真實詳細的了解到每個人具體的信用情況,自然也就無法去篩選出優質的用戶,自然而然的也就失去了對年輕人發放貸款的資格。
其次,相比於銀行的貸款,支付寶更願意提供小額度的貸款,只要你真實的填寫了你的身份信息,學歷信息,公積金等信息後,經常的去使用淘寶去購物,使用支付寶去消費,最後還能按時還款,那麼螞蟻就非常願意為你提供借貸服務,你的花唄和借唄的額度也會根據你的良好習慣而提升,而如果你的還款能力不足,那麼支付寶是不會再給你繼續提供貸款服務。
一般來說年輕人的消費能力是比較有限的,相對應的貸款金額也比較小,在支付寶通過徵信「威脅」和電話「轟炸」等辦法下,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會儘可能避免出現逾期等行為。
另外,支付寶非常的「了解」年輕人,這些年來,支付寶不斷的推出各種廣告,例如之前的一個年輕就是花唄的廣告,表面上支付寶是在說年輕就是追求自我,追求快樂。然而實際上,廣告的背後卻是在暗示著年輕人哪怕是借錢也要去放縱,哪怕去貸款也要去享受的觀點,而這種觀點往往非常受廣大年輕人的追捧。
而現如今在各大購物平臺上,淘寶、京東等平臺也不斷的給年輕人灌輸著: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漂亮女孩就不能委屈自己,要大膽去花等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斷暗示之下,當今的年輕人都習慣了超前消費,使用支付寶的花唄以及借唄來享受生活。
最後一點,借貸業務是需要本金的,銀行通過儲戶的錢來對外發放貸款,而支付寶呢?他的本金相比於銀行,簡直就是九牛一毛,然而正如我們往期的視頻裡提到的那樣,支付寶借貸業務的利息是非常的高,非常的賺錢,而支付寶本身無法提供那麼多的本金去發放貸款,那怎麼辦?
於是支付寶通過各種方法逃避監管,利用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超額對外發放貸款給自己的用戶,僅2019年一年,支付寶的借貸業務就為螞蟻提供了超過400億的利潤,如此之暴利,可想而知支付寶能不願意為年輕人提供貸款麼?而這種逃避監管、肆意鑽監管的漏洞加槓桿的行為也成為了螞蟻金服上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支付寶願意給沒有還款能力的年輕人提供貸款了吧?一方面,支付寶藉助著自己的業務優勢,打造了屬於自己信用體系,而這種體系某種程度上要比銀行的徵信體系更為詳細。
另一方面,支付寶只提供給年輕人小額的貸款,並且利息非常的高,低風險,高利潤,支付寶能不願意去做麼?
其次,支付寶非常了解當今的年輕人的想法,不斷地暗示年輕人去貸款買買買。
最後,支付寶利用以往的監管漏洞躲避了監管部門的監管,給中國的金融體系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的炸彈,要知道支付寶僅去年2020年上半年的消費貸款逾期率就幾乎翻了一倍。
伴隨著去年螞蟻金服的上市失敗,監管部門也開始多次對其約談,前不久,支付寶偷偷下調了很多年輕人的花唄額度,不少人的花唄從原本的一萬兩萬五萬一下子變成了三千,支付寶對此聲稱年輕人要理性消費。
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過度的消費只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毫無節制的享受只會是變相的毀滅,看似錢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實際上很多都是在為虛無的泡沫買單,到最後你會發現快樂的只是鏡子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