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現在的年輕人敢罵國家不敢罵單位領導

2020-12-01 搜狐網

老兵尹吉先

老兵尹吉先

  「老兵尹吉先」 是今年毫無疑問的網絡紅人。

  上世紀 40 年代, 尹吉先參加山東膠東口袋戰役, 1950 年隨 27 軍 81 師入朝, 1959 年轉業到北京做火車押運員, 直至退休。

  80歲那年, 尹吉先深感網絡論壇經常是非混淆、 年輕人 「無知」, 慨然投身網際網路。四年來, 每天寫博客、 微博, 自學PS和視頻編輯, 尹吉先終在知乎網爆紅, 屢被罵為 「腦殘」、「自乾五」。

  然而, 耄耋老人笑看 「宵小」、 樂此不彼。

  身體跟牛頓定律無關

  重慶青年報: 您是什麼時候開始上網的? 您覺得網上是否可以暢所欲言?

  尹吉先: 我 2010 年左右開始學著上網, 寫的博客被網友看見了。 一年前有人向我介紹了知乎網,我一上, 就感覺上面開放得夠意思, 跟 「美帝」 差不多了, 這不是好事。

  我就是想把年輕人的觀念帶回正軌上。

  重慶青年報: 您覺得網友提問的哪些觀點很「瞎扯」? 對此, 是怎麼考慮去作答? 感到氣憤嗎?

  尹吉先: 有些人問我身體好壞和牛頓定律有什麼關係, 感覺很無知, 這些問題就是 「瞎扯」。 還有一些不愛黨不愛國的問題, 我倒不覺得憤怒, 我就覺得那你就成了中國人民的垃圾了。

  重慶青年報: 在網友問 「吃雪什麼滋味」 時, 您回答 「嗨, 我還沒有死。」 很多人因為 「嗨」 字點讚,也有人說您回答問題的方式越發奇怪, 您對問題的回答方式自己是否刻意研究過?

  尹吉先: 這些沒有政治意義的問題, 我也以幽默的方式回答。 不懂的我解釋, 有些明知故問的, 引用我的話來反問我, 我就有點兒感覺到年輕人老找茬, 不合適。 有些我不理解的我不會回答。

  重慶青年報: 有網友問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長壽」, 您認為他們科學素質好。 在您的經歷裡, 日本人有給您留下好印象嗎?

  尹吉先: 從參加兒童團開始, 一直恨日本人, 直到去了朝鮮戰場, 才知道軍隊和百姓是不一樣的。

  重慶青年報: 有人問您 「大學教授故意給低分掛科」, 您直接回答 「上告」。 您這是幽默的回答嗎?上告是否是件容易的事情?

  尹吉先: 這不是幽默的玩笑回答, 教師把觀念傳達到學生身上, 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說話。在教育上不穩定, 就是大問題了。這個上告是不容易的, 應該在網上讓全民知道這種危害性, 由此讓中央知道, 去研究。

  重慶青年報: 在您回答過的問題裡, 最開心的問題是哪個? 最讓人沒法接受的問題是什麼? 有沒有厭倦回答的時候?

  尹 吉 先 :現在年輕人提的 問 題 ,關 心個人利益的比較 多 ,針 對 國家利益的比較少 ,還 沒 有 讓我感覺特別開心 的 問 題 ,但我 也 沒 有 厭倦。

  為少數人說話是錯的

  重慶青年報: 您上網這四年多, 經常被罵, 反向的力量有沒有給您增加壓力?

  尹吉先: 有些人會覺得我被洗腦了, 是專做宣傳的人, 我就沒辦法。我參軍以來一分錢沒得, 還被打成右派, 我要是站在這個立場為自己辯護, 沒有意義。

  重慶青年報: 您覺得在網上:「不願意用實名的人, 都是人生觀不正」, 那您怎麼看絕大多數網友都是使用匿名?

  尹吉先: 現在不用實名也是中國的歷史造成的。

  重慶青年報: 有網友問 「為什麼金日成的傳位是專制, 而李光耀就是民主?」 對此您認為是因為朝鮮處於停戰階段的背景, 您是否覺得新加坡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尹吉先: 李光耀是中立的, 他建國期間經濟發展得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從這個角度說, 李光耀對中國的影響沒有起到副作用。 而像他說:「不對外擴張』, 一個大國每天這樣說, 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 可以不去理會, 我們只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就可以了。

  重慶青年報: 您什麼時候發現被人稱作 「腦殘」? 您生氣嗎? 您又怎麼理解 「自乾五」 和 「水軍」?

  尹吉先: 回答了一段時間什麼樣的聲音都出來了, 我都看見了, 不生氣, 因為意識不一樣, 畢竟不是兩個國家領導人或者兩個國家之間的爭吵, 兩個人之間意見分歧是正常的。

  我開始不理解, 只是覺得是個貶義詞。 了解之後, 我覺得我不是 「自乾五」 和 「水軍」, 那是一種偏見, 政府沒有來讓我說話, 我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愛惜, 為少數人說話是錯的。

  在朝鮮有想過逃

  重慶青年報: 您在 1958 年大躍進時, 說了 「砸鍋煉鐵是勞民傷財」,於是由軍官轉業到地方郵局當押運火車的工人。 為什麼現在您還敢於在網上發聲?

  尹吉先: 現在感到在這方面言論自由了, 知道國家的大方向再去做就不會錯。 但是回想當時說的話, 現在仍然覺得對, 如果可以重來, 即便還是這個下場, 我也還是會說出來。 因為真話才是真理。

  重慶青年報: 您逃出了戰場, 但沒有逃過政治鬥爭。 這與現在在網絡上的感覺是否有異?

  尹吉先: 不像, 政治鬥爭是政權對立, 網上只是觀點的不一樣。 我現在理解這些政策, 每寫一段話, 就會把當時的背景交代清楚, 在背景之下, 是合理的。

  重慶青年報: 說實話, 在戰場上您想過逃跑嗎? 是否當時不是不想當逃兵, 而是根本逃不了?

  尹吉先: 有想過逃, 但是不敢逃。 在中國戰場逃跑, 會被送回部隊, 在朝鮮更沒處可逃。 逃跑是可恥的。 1948 年 6 月, 我們南下, 有個士兵就逃跑了, 部隊寫了封信就把他叫了回來。 逃兵正常的, 哪裡都有。 有兩條路可選擇的時候, 會考慮哪個的壓力更大。 當時覺得逃跑的壓力更大的時候, 也有人選擇死亡。

  重慶青年報: 有網友問 「自己爺爺參戰的證據全部遺失該怎麼恢復名譽」,您說 「這是逃跑所致」? 遺失證據的就是逃兵嗎?

  尹吉先: 基本上是這樣的。 離開部隊的時候必須開個介紹信, 這些都不會放在個人身上, 單位都會有。 即便沒有單位, 也會放在所在地的檔案管理部門, 自己是不能看的。

  重慶青年報: 有網友很尖銳地問到在戰場上殺人的情況, 您也說到當時只想到你死我亡, 那些殺人的記憶是否會給您帶來心理陰影?

  尹吉先: 不會, 你不知道自己殺了人, 敵人離你一二百米, 搞不清你打的還是他打的。 一個人死亡、 受傷, 會感覺衝擊很大, 會害怕, 但是很多人都這樣就沒有感覺了, 是正常的了。

  單位領導忘了我就忘了吧

  重慶青年報: 您在回答 「韓戰時敵軍真的最怕我軍衝鋒號響起來?」 時說 「沒有的事」, 您覺得現在的關於戰爭的電視劇是否拍得過 「神」? 這對青年人的歷史傳播是否合適?

  尹吉先: 很多都是憑空想像的, 能表達出一個中心意思就可以了, 太過了就沒有意思了。 就比如《上甘嶺》電影, 坑道都挖在山頂上, 沒挖在山底下, 山頂 10米到 20 米左右, 挖的坑道有 1 米 5 到 1 米 6 寬, 太寬了承載能力很差, 這都是不成立的。

  這些傳播的好處就是可以學習前輩的勇敢頑強,但也有副作用, 會讓青年人對常識的認識顯得很無知。

  重慶青年報: 和網友互動之後, 有沒有網友經常找您私聊, 並讓他們之前的看法有了轉變?

  尹吉先: 有很多在知乎網上私信我, 也有不少大學生來我家裡, 他們之前在歷史書上或者認知裡的歷史, 經過我講以後就發現了不一樣, 他們都聽我說, 也認同我。

  重慶青年報: 有人說現在在知乎網上談 「愛國」 很嘲諷, 您覺得這樣正常嗎?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狀?

  尹吉先: 感覺這樣不正常, 這是中國的歷史造成的,以前你的簡歷是有政治生命的, 走到哪兒就跟到哪兒。現在的年輕人有本事哪兒都能掙錢, 所以敢罵國家, 不敢罵自己的領導。 罵國家, 國家不會開除我, 罵老闆, 就會被老闆開除。

  重慶青年報: 您覺得這種 「罵」 是種自由嗎?

  尹吉先: 這種 「罵」 以前也有, 只是以前不敢罵, 現在敢罵了。 在國際環境安定之下, 可以言論自由, 如果國際環境不安定, 這是不對的。

  重慶青年報: 您說不怕被反對, 那麼現在您心裡最怕的是什麼? 這是您這一代老兵共同的擔憂嗎?

  尹吉先: 有些事情沒有人反對是不正常的, 有反對也會有擁護。

  最害怕的是領導把我們這幫人遺忘, 他們忘了我們, 我們就成了垃圾了, 對國家的傳承也是一種危害。

  重慶青年報: 您說的領導指的是什麼領導? 什麼時候感覺領導最溫暖? 如何跟他們溝通?

  尹吉先: 單位領導和國家領導。 從我退休以後, 單位領導一直沒有來看過我, 有被遺忘的感覺。 但是 2004年到 2009 年, 國家給我們加了工資, 感覺到國家政策對我們還是照顧的, 這就好了。 我也沒必要跟單位領導溝通, 他們忘了就忘了吧。

相關焦點

  •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卻唯獨不敢罵「有槍」的人,這又是為什麼?
    有人說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我也相信,先生這一輩子受到的抨擊自然不少,其中有一句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為何不敢罵「有槍」的人?而那些所謂的君子之輩總說「你何以不罵殺人不眨眼的軍閥呢?斯亦卑怯也已」。先生之回答如是:「幾年家軟刀子割頭不覺死,我就要專指斥那些自稱無槍階級而其實是拿著軟刀子的妖魔。」
  • 魯迅為何點名罵李四光?李四光還不敢還嘴,原來是因為這個女人
    魯迅為啥要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李四光還不敢還嘴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給後世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而且很多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從而被選入課本中。其實,只要對魯迅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魯迅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文學家,具有批判主義思想。
  • 他是唯一敢罵賽羅奧特曼的人,招惹他的都死了,只有一個還活著!
    賽羅奧特曼的脾氣還是挺壞的,一般人誰敢得罪他?貝利亞就是前車之鑑。不過在奧特曼的世界裡還真有一個膽大的,他罵了賽羅卻什麼事。其實賽羅奧特曼這個傢伙剛出場的時候就顯得很目中無人的樣子,對他爹賽文奧特曼也是如此。大家還記得嗎?
  • 他是三國唯一敢單挑呂布的人,兩次單挑呂布而不敗,為何他敢如此
    張飛何德何能,為何不僅不怕呂布,還每次追著呂布打,不僅追著呂布打,還經常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完全是不把天下第一的呂布放在眼裡的樣子,張飛為什麼敢如此囂張?張飛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沒有見過什麼世面,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張飛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精神,年輕人不都這樣嘛,又是剛剛出山,不願意服輸,同時又想著能較量一下武力,因為年輕人有試錯的成本,也有年輕的資本,張飛顯然想鬥一鬥呂布。
  • 海瑞為什麼敢上疏這麼罵嘉靖:「嘉靖者,言家家淨而無財用」?
    這也就是海瑞為什麼敢上書大罵嘉靖皇帝的原因,因為他為了心中的「道」,已經顧不上自身的生死了。只要能夠實現這個「道」,那麼他即使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會覺得很值。海瑞上《治安疏》,毫不避諱地批判嘉靖: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 R1SE官博物料太糊粉絲卻沒發火,看了客戶端是誰後,都說不敢罵了
    官博還是日常發了一段成員們在練舞的視頻,但是那畫質,簡直沒法說,根本看不出什麼。現在大家對於畫質的要求都是越來越高了,高清是最好的,結果官博的畫質,著實讓人不敢恭維。所以粉絲們都覺得官博實在是太糊弄人,發一段什麼視頻,但是心細的粉絲在看完客戶端之後,生氣卻沒敢發火,這又是為什麼呢?
  • 袁隆平車展上摸豪車被人罵,買手機又被人罵,都是吃得太飽了
    也許有人說鹿晗,有人會說肖戰,但是這些偶像基本上都屬於流量明星,對社會和國家可謂是毫無貢獻。  袁隆平摸豪車的照片傳到網絡後,就被網絡噴子惡意中傷,甚至有人罵道:「已經有好幾輛車了,還想買一輛敞篷 奔馳 。作為一個農民,你敢這麼奢侈嗎?」
  • 張天愛曬自拍被罵「戴狗鏈」,直接下場回懟,對方秒慫不敢說話
    ,張天愛的直接也是讓其他粉絲們都驚呆了,因為明星這樣直接下場回應的不多,而且張天愛這一句話也是諷刺對方是一條狗,隨後張天愛的回應引起了網友的爭議。有粉絲看到張天愛的回應,直言心情舒暢,覺得張天愛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剛」了,表示面對這些惡意的評論就應該這樣回懟回去,讓他不敢出聲,估計哪位網友在看到張天愛給他回復之後應該也是慌得一批吧。
  • 語言暴力實驗:植物30天被罵死,你還敢對孩子惡言惡語?
    (本文原標題:《罵了三十天,植物被罵死,你還敢對孩子惡言惡語?揭示語言的驚人秘密》)語言暴力對生命的影響有多大?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它的影響遠遠大於交通事故。心智不夠成熟的兒童,根本分辨不了家長到底是在恨鐵不成鋼還是在施暴。孩子會相信家長的每一句話,尤其是傷害他們的話。一些孩子變成了阿祖這樣有暴力傾向的人,成為了監獄裡的常客。更多的孩子走向另一個反面,變得懦弱膽怯,長大後無法和人正常交流,更無法敞開心扉,成為社會中最封閉和不快樂的人。
  • 農村人常說「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流傳很廣,迄今為止農民還常說起,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俗語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例如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來源於元朝《增廣閒文》,原話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其實結合起來看,就很清楚的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了。
  • 罵髒話這件事
    >
  • 男子辱罵已故「氫彈之父」于敏被網友罵慘了!不堪壓力發文道歉
    以前我經常聽到有人說,有些人真的很腦殘,我一直不太相信,但是最近一件事讓我覺得,確實是有些人很腦殘,比如說,最近就有一個男子在微博上跟帖辱罵已故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看到這個消息我是非常震驚的,也有些不敢相信。
  • 老闆好不好,看員工敢不敢懟他
    員工敢不敢懟老闆,敢不敢講真話,是檢驗老闆的最好標準。敢於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有這樣認知的老闆,格局也差不到哪去。網上有個馬雲演講的視頻,說到阿里員工和自己討論方案,有時候討論討論著,關鍵時刻員工就拍起桌子說:「就這樣啦!」
  • 罵臺胞「吃蝙蝠」的臺灣主播「啞」了?
    罵武漢臺胞「回去吃蝙蝠」「真是貝戈戈(賤)」的臺灣女主播,因為罵人「四不一沒有」——不講事實、不論是非、不顧操守、不守人道、沒有下線,讓臺灣一些人聽起來很爽,追捧她為「戰神」。只要不退圈還是要亮相的,「戰神」出面先說自己那兩天不當班,可是,你的網頁呢?你的直播呢?罵大陸的時候你在日本旅遊都第一時間「戰「盡風頭啊!然後又聲稱誰有錯都會播報,播報內容不用請示老闆,但卻自始至終不提歌廳老闆也就是自己老闆的名字,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呢?今後別再說自己是新聞人了!
  • 中國罵文化:生孩子要罵,結婚要罵,下葬也要罵!
    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乳名叫「寄奴」,唐代壽安公主的乳名喚「蟲娘」,乍一聽,都和罵語無異。所謂「姥姥不罵,外孫不大」,姥姥的罵其實是對外孫的「祝」,是對新生命的禮讚,寄託了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心與期望,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文化傳統重視個體生命的價值觀念,以及對個人成長、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
  • 魯迅為什麼要點名罵李四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方都不敢還嘴
    薪資引發的「戰爭」 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礙於條件有限,只能從事地質學的基礎研究,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的科研技術提上日程
  • 蘇魯豫皖交界處的一個奇特風俗:外甥是姥娘家的狗,不罵不讓走!
    最關鍵的是,和親姥姥家關係越好的,罵得越勤,罵得越狠。不勤不狠,感情不深!最最關鍵的是,這外孫挨了罵,不能惱,惱了說明你不知好歹,是個憨熊;更不能回罵,回罵了不用回罵的對象動手,親舅親姥爺就要揍人了。所以,這一帶老年間農村的外孫兒外甥兒,在姥姥村上,都是好脾氣。一進莊就擺好一張笑臉等人罵,沒人罵這笑臉的表情就白搭了。
  • 此人大罵慈禧「狗奴才」,慈禧聽後:罵吧,讓你嘗嘗剝皮的滋味
    此人大罵慈禧「狗奴才」,慈禧聽後:罵吧,讓你嘗嘗剝皮的滋味中國古代史上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罰就是裸刑了。裸刑是中國古代史上針對女性,把女犯的衣服剝光後處刑,是統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罰,除了貶低其身份之外還額外起了一個羞辱的作用。
  • 公開反對川普,擁有5億粉絲的她,曾被人罵到不敢出門見人
    當時的泰勒身上還帶著小孩子的稚嫩,面對侃爺的無禮行為和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她只能微笑著打官腔,強顏歡笑地表示:「我不認識他,也不想挑起任何事,我今晚很開心。」那時候的泰勒可能不知道,侃爺搶話筒的事故只是她身為天后所要面臨的林林總總的麻煩之一,在隨後的十餘年裡,她腳下的鮮花紅毯裡總是時不時藏著一兩顆鐵釘。
  • 程式設計師不會給產品取英文名被罵後懟領導:你行你上
    領導:辭退他!我自己來!這又是什麼情況?    這位樓主是一位從事有關金融方面的程式設計師,他這次做的產品功能十分奇特,於是一時半會也沒想出一個很好的英文名。但是名字起了之後,在開會的時候被領導點名批評了,領導罵他連個名字都起不好。    被罵了這位樓主又怎麼服氣,脾氣上來了直接回懟:你行你自己翻譯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