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豫皖交界處的一個奇特風俗:外甥是姥娘家的狗,不罵不讓走!

2021-01-21 愚伯的自留地

文:杜茂洲

圖:蔣思鋒

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土相連,文化交融,方圓千裡的大地上,有著相同的文化氛圍和風俗,甚至連說話口音都極為接近。本文就談一談這一帶一個奇特的風俗——罵外甥或外孫。

一說罵,你可能會以為這是外甥或外孫調皮搗蛋、惹人生氣所以罵他,錯了!罵他不是表示生他的氣,而是要表達對他的親近、討好和不見外。

罵人是真罵,罵人用的詞是真髒,不僅罵人為「畜」(龜孫,好像比畜還不如。),還涉及兩性,可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訓人。

外孫子住姥姥(當地老稱呼叫「姥娘」,「姥姥」是後來叫的)家,是最招人罵的,姥姥家村上男女老少,都罵他的奶奶,喊他「龜孫」。

鄰居家姥姥姥爺、舅舅妗子輩的見了外孫、外甥輩的小娃兒,就會這麼誇讚或抱怨:喲,這個小龜孫秧子,你咋長這麼俊!

他奶奶的,又拉褲子裡了!快點兒快點兒,我替你把著,把褲子脫下來用水濯一濯!你這個小龜孫,真噁心人!

外孫子大一點兒,用詞兒稍有變化:龜孫秧子,怎麼恁煩人!滾一邊去!

恁奶奶,沒你恁麼鬧人的!

甚至外孫子已經成年了,舅舅輩的還是敞開了嗓子罵:劉三兒你這個龜孫,咋那麼大繃子(那麼長時間)不來了?可怪想你的!

他奶奶的,他過有(錢)了唄。有錢的龜孫就跩,姥娘家也不來了!

當外孫的在姥姥家莊上,那就是個人人能罵的貨色。如果沒人罵,要麼是人緣不好沒人理,要麼他攤上什麼不幸的事了,大家沒心情罵了。就像酒場裡,感情深,一口燜;對外孫、外甥,那是感情深,罵龜孫。

最關鍵的是,和親姥姥家關係越好的,罵得越勤,罵得越狠。不勤不狠,感情不深!

最最關鍵的是,這外孫挨了罵,不能惱,惱了說明你不知好歹,是個憨熊;更不能回罵,回罵了不用回罵的對象動手,親舅親姥爺就要揍人了。

所以,這一帶老年間農村的外孫兒外甥兒,在姥姥村上,都是好脾氣。一進莊就擺好一張笑臉等人罵,沒人罵這笑臉的表情就白搭了。誰愛罵誰罵,挨了罵還得說幾句有趣的話逗人家開心。大家哈哈大笑以後,還會賞他一句讚美:這個龜孫,就是個好嘴兒!

外孫的罵也不是白挨的。那些說不清出了多少「服」的舅舅、妗子,姥姥、姥爺,甚至別門外姓的長輩,罵過之後一個個喜笑顏開,一下子變得格外親近大方。正端著飯碗吃飯呢,如果湊巧吃肉,一定會把菜碗從底到上翻個遍,給這「龜孫」夾一塊肉嘗嘗。

家裡有個糖塊啥的,也難得慷慨地拿出來給「龜孫」吃。所以,有的外孫子五六老十、頭髮花白、一臉褶子了,到姥娘家莊上參加紅白喜事,喝酒喝到二八甌上,還會賣一回乖,大聲嚎氣地說:「咋了?我才不管呢!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飽我就走!」他一嗓子喊完了,四周必定是一片迎合的笑聲。

看出來了嗎?感情是罵出來的,能挨罵,就能擔待事。沒人罵你,你和誰都沒情沒分,誰擔待你?

除了外孫兒外甥兒,房份比較遠的自家爺們,不同姓的叔侄爺孫兄弟之間,也會罵。如果罵習慣了,有了幾分感情,不同姓的晚輩也可以試探著回罵。笑著罵幾個來回,也就笑著收場。當然也有罵惱的,推搡幾下被拉開,以後就鬧不起來了。為啥?傷自尊了,影響感情。

那些能見面就罵(俗稱「罵大會」)的叔侄爺們,往往感情深厚,彼此有事都能吃熱上前。到了正經場合,就不許嬉皮笑臉亂罵,那可真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點兒都不許亂的。這才是能架勢的真感情。至於罵大會罵惱的,往往會被認為性情「叫毛」,不厚道,難得有交情。

外地人不懂這規矩,初到此地,看人家罵得熱鬧,就可能眼饞,也要跟著罵幾句表示親熱。那可不得了,一罵就可能罵出亂子來。為啥?你別看他們罵得不可開交,其實都有嚴格的規矩,犯了規矩就會出亂子。

比如罵外孫兒外甥兒,你可以罵他龜孫,可以罵他奶奶、老奶奶、祖奶奶,但你切不可罵他媽。罵錯了外甥兒外孫兒可以打人,打了你一圈兒人還得說你白活幾十歲,啥道理不懂,該打!

異姓兄弟罵大會,只能拿嫂子開涮,往上輩罵是錯嘴,揍人沒商量。異姓爺們,罵大會,長輩只能拿和自己同輩人女眷調侃,錯了輩分也是要翻臉的。所以,這裡罵人的風俗,看似亂糟糟,其實就像馬路上行車,各有各的道,秩序井然,不懂規矩,你就別上路。否則,出了交通事故你可擔不起責任。

我說的這都是舊年老規矩。現在,也許是大家都有文化了,罵人被視為不文明,所以這靠罵人聯絡感情的就少了。特別是年輕人,自己不罵人,也受不得別人罵。就算是長輩罵,也會變臉失色地不自在。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知趣,一般不罵人了。

外孫兒外甥兒有時也挨罵,但罵的人少了,除了自親的姥姥姥爺妗子舅,會偶爾罵一句,其他人就很少罵了。

但是,同樣是誇孩子,不帶個「罵兒」,似乎表情達意總是欠那麼一點兒火候,想用別的什麼詞兒來彌補一下,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替補,所以那個親熱勁兒就減了成色了。

萬事有利就有弊,有弊也必有利。罵人雖然不文明,但罵人所營造出的那種淳厚親暱的氛圍卻無可替代。大家在一起客客氣氣,一邊握手,一邊「你好你好」,卻儼然有一堵牆橫在大伙兒之間:心好像遠了!

看起來,我們的鄉野文化還需要創造出一種能代替「罵人」的情感交流方式,不然,我們那麼厚重的感情,寄托在哪裡呢?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為什麼不讓回娘家「坐月子」?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笑笑還有一個月就臨產了,由於她平時和婆婆的關係不太好,所以想要回娘家坐月子,笑笑給母親打個電話,母親也答應了,可就在笑笑要收拾好東西出門的時候婆婆卻不讓她走,婆婆說「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坐月子會給娘家人帶去黴運」,但是笑笑卻並不以為然,堅持要回去。就這樣兩個人爭執了起來。
  • 辣子怕鹽鹽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這句農俗道出了農村親緣關係
    而後半句也是如此,只是城市孩子可能不太理解後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的孩子普遍都挺怕父母的,尤其是母親。比如我家,爸爸是個暴脾氣,但一般不容易動怒,而且一個眼神就能讓孩子們害怕,真正要打,除非實在惹毛了會直接找出鞭子出來抽我們,但一般適合脾氣都是不錯的。
  • 宋代才女寫了首不該寫的詞,有人敬她是才女,有人說罵她不守婦道
    結果後世不少文人就不能接受了,表示:這一個大家閨秀怎能不穿鞋子到處跑呢?一首挺好的詞,大家關心的卻是這個,讓人不知說什麼好。李清照畢竟還是知道分寸的,所以這首詞大家雖然質疑,倒也沒有掀起多大波浪。與她相比,宋代另一位才女就更敢寫了。此女名叫朱淑真(又喚朱淑貞),是南宋繼李清照後另一個大名鼎鼎的才女。
  • 在生活中,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後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
    在生活中,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後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低級動物都知道以德報恩,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豈能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老去的時候,即使父母曾對自己有過不「友善」的言行,即使父母平淡一生,沒有創下家業。父母起碼給了我們生命,兒女焉有不孝之行為?
  • 河南被忽略的古城,不是洛陽也不是開封,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
    中國古城眾多,歷史文化名城更少,商丘古城平時不太出名,平時也不太顯眼,但這裡有許多名勝,是獨特的「八卦城」,屬於淮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地,又有隴海鐵路和京九鐵路普鐵高速,連霍高道和濟廣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什麼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意思就是卯時不要喝酒,酉時不要與妻子吵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仔細品味,其中蘊含的道理還是值得後代去學習。一、不喝卯時酒先來看看」不喝卯時酒「吧,卯時是早上的五點到七點,古人認為早上剛起床,身體正虛弱,酒喝著十分傷身體,所以這句話是說在早上的時候不能喝酒。因為早上剛起床,在休息一晚上之後,人的生理機能還未正式開始運作,身體內的血液開始正常流通調節,如果這個時候喝酒就會上頭,不僅影響精神狀態而且對身體傷害很大。
  • 為什麼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看完後可能會明白
    相信大家都知道,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往往是需要坐月子來進行產後恢復的,而一般情況下坐月子是在婆婆家裡進行,但是現如今社會很多家庭當中婆媳關係非常的惡劣,所以就不想要回婆家坐月子從而想回到自己媽媽家裡,讓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但是在有一些地方卻有這樣的風俗,那就是說女兒出嫁之後坐月子的時候是不能夠回娘家坐月子的
  • 馮唐致外甥:好男人一生中要處理好的七件事情
    你媽說,寫得還過得去,但是你現在還沒上高中,還是個男孩兒,還在長身體、長心眼兒,在成為男人的過程中,幾個月前的那封信,寫得有些早,應該補寫一封信,談談關於如何成為一個好男人。  我和你媽討論,我不認為我有資格談這個問題。一來,我運氣太好,祖師爺賞飯,不容易效仿。
  • 非洲奇特的風俗,為符合審美女孩不斷增肥,體重達100公斤很常見
    關於風俗,其實是一個民族或者部分集體的一種傳統,是經過歷史演變而留下來的約定俗成的活動和傳統,所以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以來都被重視保存。據了解,在古代「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都需要恪守的組訓,所以都會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以此來作為制定國策的重要參考。
  • 黃安舉報臺灣歌手罵大陸人智商低,怒罵:「很愛不認娘的狗東西」
    歌手黃安長期旅居大陸,他常舉報有惡劣行為的藝人,這次他的新目標是歌手陳秉融,怒罵:「本帥封刀多年,不怎麼舉報了,你倒是跑來報名啊,老夫就成全你」,更罵這名歌手「喝奶不認娘的狗東西」。「不親自動手,你們這些藝人還總以為咱在搞演習,免驚啦!
  • 如果有一天,老伴去世了,孩子不在身邊,你會怎麼過剩下的人生?
    丈母娘走的早,他一把屎一把呢撫養我老婆長大,並考上了好學校找到了好工作,並且當年給的陪嫁也不菲。只不過讓他後悔的是,我這位女婿不是當地人,而且距離非常遠,坐火車也要十幾個小時。可真愛依舊讓老婆義無反顧的追隨我來到了我們的首都——北京。我們剛結婚那幾年,嶽父還時不時隔斷時間來探望一下他的小外甥,並且給孩子一個大紅包,一年的開銷也足夠了。
  • 世界上最不忠心的五種狗,什麼狗對主人最不忠誠!
    世界上最忠誠的狗有很多,那麼你知道只知道玩,對主人完全沒忠誠度可言的狗嗎,現在社會中,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養寵物狗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對於養狗很多都是為了興趣,還有一部分是為了陪伴,而不同品種的狗無論是性格,還是忠誠度都是不同的,相對來說各有各的特點,下面要說的5種狗,貪玩性非常高,
  • 出嫁後不回娘家的女人無非就是這4種原因!網友:因為心寒了
    都說娘家是我們的靠山,有什麼委屈了可以回娘家,總能感覺到家的溫暖。可是為什麼那麼多嫁出去的女兒都不願意回娘家了呢?有四種原因。一:擔心自己嫁後過得不好,父母會擔心。二:有了自己的生活,娘家無暇顧及。三:沒有找到歸屬感,回娘家之後被當作客人看待。
  • 農村人常說「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流傳很廣,迄今為止農民還常說起,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俗語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例如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來源於元朝《增廣閒文》,原話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其實結合起來看,就很清楚的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了。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人物風俗到風景建築,從天文地理到語言文字,等等方面都擁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這些先人們用汗水和心血留存下來的給後人們的,無一不是寶貴的財富,即使其中的人生哲理,隨著時代的變遷,不一定適用於現在,我們依舊不能否認前輩們的智慧。
  • 中國罵文化:生孩子要罵,結婚要罵,下葬也要罵!
    就像給孩子取一個低賤的乳名,如貓兒、狗兒、驢兒、妞妞、屎妮子、二愣子等。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乳名叫「寄奴」,唐代壽安公主的乳名喚「蟲娘」,乍一聽,都和罵語無異。所謂「姥姥不罵,外孫不大」,姥姥的罵其實是對外孫的「祝」,是對新生命的禮讚,寄託了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心與期望,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文化傳統重視個體生命的價值觀念,以及對個人成長、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
  • 是什麼原因導致:回族不食豬、藏族不食魚、滿族不食狗?
    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和飲食文化,這使得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大不相同。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藏族、回族、滿族、他們和我們漢族人飲食文化的差異。說到回族,我相信每個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吃豬肉,事實上,因為他們信仰的教派是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