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老油隨意胡侃,歡迎有意者駐足互相探討。
前兩天,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一起動物意外傷人事件,園區工作人員在猛獸區(車入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致使一名工作人員不幸死亡。
死亡,對那名工作人員來說,確實不幸,原本還有很多喜怒哀樂的生命體驗,就這樣戛然而止。
人類徒手面對同樣徒爪的熊,才能體現出食物鏈的原始狀態。但我們可以敲下這段文字,大家可以理解這些方塊字所代表的含義,這些正是依靠我們進化出的大腦,也正是依靠我們的大腦,人類從大自然的普通一員,逐漸轉變為眾多大自然成員中最有實力的存在。就像原本實力相差不大的全華班球隊中,突然有一支球隊不但聘請了世界級教練團隊,還僱傭了好幾個bug級別的外援一樣。
人類的實力,幾乎可以把任何物種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野生動物園。人類絕對的的勢力範圍內,野生動物不多,更不用說珍稀的野生動物了。動物園的出現就可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動物園的歷史很久了,《詩經·大雅·靈臺》中寫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這裡王是周文王,靈囿可以看做是當時的動物園啦。後來的動物園越來越粗獷,純粹是為了盈利,去野外抓捕一些野生動物來讓人們觀賞。
比如電影《金剛》中的大猩猩,就是被活捉到紐約進行展覽。
野蠻的硝煙逐漸散去,好不容易爬到食物鏈頂端的部分人類開始反思自己的行徑,開始呼籲保障動物的生存權利,動物園的功能已經開始脫離最原始的「展覽」功能,動物園裡動物們的生存環境開始越來越像大自然了,部分動物園兼具動物研究、保育等功能。
但就動物個體來說,他們屬於大自然,不論他們在那裡是否會經歷風吹雨打,是否會經歷天敵的捕殺,是否會經歷長時間的飢餓乾渴。
哦?這樣一說,待在動物園裡好像也挺好的哈。
還有一些動物,它們被人類幹預其自然選擇的程序,演化出許多特殊種類。
比如狗。早在人類狩獵採集時代,實力遠不如現代人的時候,狼就被人類馴化成狗了。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馴化出400多種,高大的有1米,短小的有15釐米,毛髮長短各異,五顏六色。
不過狗啊貓啊的還好,是人類的朋友,不是餐桌上肉類的主流。
豬、牛、羊就不一樣了,它們身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人類必須大規模養殖才能保證供求平衡,而這些物種也因此迎來了自己演化史上的巔峰時期:養殖場裡豬牛羊的數量龐大無比,如果和其他在野外一不小心就滅絕了的物種相比,它們的演化是成功的。
但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中說到:
「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尤其是牛羊等有著情感的動物。就算是瀕臨絕種的野生犀牛,比起被關在小格子裡變肥、等著成為鮮美牛排的肉牛,日子應該還是好過得多。雖然自己的物種即將滅絕,但這絲毫不會影響那頭野生犀牛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相較之下,肉牛這個物種雖然在數量上大獲成功,卻完全無法安慰那些單獨個體所承受的痛苦。」
書中還配了一張插圖,一頭籠子裡的小牛好奇地回頭看著鏡頭。下面配文:
「小牛出生後立即與母親分開,關在一個不比身體大多少的籠子裡。小牛得在這裡度過一輩子,但它的一輩子平均也只有大約四個月。它這一輩子再也不會離開籠子,從沒有機會和其他小牛玩,甚至連走路的機會也被剝奪;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它的肌肉運動而變硬。肌肉越柔軟,牛排也就越鮮嫩、多汁。於是,這隻小牛第一次有機會走路、伸展筋骨、遇見其他小牛的時候,也就是在前往屠宰場的路上。就演化而言,牛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動物。但同時,它們也是地球上生活最悲慘的動物。」
嘴裡的牛肉突然不香了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養貂取貂皮、養鹿取鹿茸等等,其實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有些更殘忍了一些。
還有一些動物也為人類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實驗動物,最容易讓人想到的就是小白鼠了,它甚至成為了「犧牲品」「做實驗」的代名詞。
人類做動物實驗的過程當中,再嚴格地落實所謂的保障實驗動物的福利,也掩蓋不了這一行為的自私性質——這就是在犧牲其他動物的生命來支持人類的科學研究。當然了,人總不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究怎樣讓小白鼠更健康更長壽吧——除非這個結果對人類有用。
沒辦法,即使再愛護動物,也會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動物實驗帶來的科研成果,因為它們已經滲透到了藥品、生物製品、食品、添加劑、化工產品、化妝品、航空航天等等領域。
小白鼠等實驗動物為了人類的科研成果承受了一些本不該承受的痛苦,甚至絕大多數丟掉了性命,它們的世界裡沒有榮譽、楷模,但我們依然要對它們表示出足夠的敬畏。
說到實驗動物,某些關鍵時刻它們代替不了人類本身。
比如最近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表示,我國目前已有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接種了共計約6萬名受試者,未受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前面提到的「人類幾乎可以把任何物種按在地上摩擦」,沒說那麼絕對,就是因為人類的生命依然受到諸多威脅。
比如新冠病毒,自2019年底爆發以來,已經發展成全球性大瘟疫,把人類按在地上摩擦快一年了,還沒有收手的意思。
人類歷史上也曾多次和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對手進行戰鬥,不過每次都損傷慘重。這裡只列舉幾個吧。1347年至1353年,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約2500萬至4000萬人死亡。最近的有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19年的伊波拉疫情。疾病大流行不但能造成大量人類死亡,更能影響政治決策、國家走向,甚至能瓦解文明、滅絕物種。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全球近1000萬人感染,100多萬人死亡,人類似乎被它們按在地上摩擦呢,真是鬥獸棋一般,老鼠能吃大象呢!
不過大洋彼岸特姓總統告訴大家,新冠病毒就是渣渣,看,他的小兒子感染新冠15秒痊癒!
呵呵,你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