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野生」動物園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不幸身亡。乘客拍下視頻的顯示,一群熊圍攏在一起,還有其他熊向此處跑來。有目擊者稱,「它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拖著人往草叢裡移動。」

  事後流出的視頻讓人震驚。但是在野生動物園裡,這樣的情況並非第一次出現。2017年,寧波雅戈爾動物園,一名遊客翻越隔離護欄被老虎襲擊致死;2016年,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名工作人員給大象餵食、打掃象舍時,遭大象踩踏致死,兩名遊客在這家動物園猛獸散養區自駕時下車,一名被老虎撕咬死亡;再往前一年,河北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一名遊客在參觀白虎園時下車,被咬傷死亡。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發生過多起獅子咬人事件,一對母子被咬成重傷,一名飼養員被兩隻母獅咬死。

  筆名花蝕的科普作家曾走過許多中國的動物園。他發現,野生動物園的防護設施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地方新建的野生動物園非常差。」他見過最差的一家,遊客在裡面可以隨意投喂,動物來源、飼養方式有問題,還有很多安全漏洞——一個老大爺去打掃熊圈,拿著一把掃帚就進去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也認為,我國野生動物園普遍面臨管理、理念等問題,「全世界動物園,哪個像我們現在這樣出現動物咬死人的呢?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問題解決不了,別的都別談。」

  但實際上,中國修建野生動物園的步伐並未因此減緩。1993年,中國第一家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對外開放。隨後的10年,各地紛紛效仿,國內野生動物園總量超過30家,這一數量是日本野生動物園的6倍、美國的3倍。

  1997年,全國政協委員趙忠祥建議,不要濫建野生動物園。2000年,原國家林業局制定全國野生動物園30年規劃,規定每省原則上只批一家。但是,這份規劃制定後,一些打著「省長項目」「市長項目」旗號的仍「趕風潮上馬」。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共有49個野生動物園。其中有不少野生動物園動輒耗資10多億元,佔地幾千畝,有些還配套五星級賓館和夢幻馬戲小鎮。某座城市曾宣布,將在同一年「迎來三家航母級別的野生動物世界」。

  野獸兇猛,資本急迫。「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野生動物園?」有網友問。

  1

  10月18日,上海野生動物園通過官網發布公告:園方正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件調查,全力做好事件處置和善後工作。截至記者發稿,上海野生動物園並未披露事件發生的起因與過程。

  據《財新》報導,事發時一輛挖掘機在熊區進行除草施工作業,東北虎區飼養員駕車在旁監工。家屬和園內人士介紹,當時挖掘機出現故障無法挪動,司機下車查看。飼養員見狀徒手下車警示,不料自己慘遭不測,「整個過程一分鐘都不到」。

  「在動物的活動場所,為什麼有人在裡面施工?這個是不能理解的,管理上肯定是有漏洞。」張勁碩說。

  張勁碩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國內許多野生動物園沒有成熟的管理能力,也缺乏專業的團隊。這些「野生動物園」大多建在郊區,面積有幾千畝。與公益單位屬性的城市動物園不同,這些野生動物園多由私人投資建成,自負盈虧。有的野生動物園聲稱仿照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而建,「以大型野生動物為主題」。員工多是失去土地的農民——他們以土地入股,以效益分成代替遷移安置費。當野生動物園「過剩」,「暴利期」過後,有的虧損關門,因此導致野生動物死亡。

  有人認為,在國際上,與中國的「野生動物園」最相近的是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張勁碩介紹,國內的野生動物園名稱,大部分都會翻譯成safari park或者wildlife safari。safari特指在東非、非洲南部的捕獵野獸的行為,禁獵之後,多指代觀賞野獸的長途旅行。

  張勁碩曾18次帶團到非洲考察。在非洲肯亞、坦尚尼亞這些地方,safari的旅遊特別成熟。司機會根據動物的一些習性,馬上可以判斷出,獅子要捕獵了、羚羊要過河了,甚至大家管他們叫「自然學家」。

  張勁碩看來,非洲safari的動物與動物園裡的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處於完全野生的狀態,後者則在人的影響下生活,習性與生活狀態已經被人改變了。

  國內野生動物園一個普遍的保留項目是乘車穿越猛獸區遊覽——有的是乘坐動物園統一的車輛參觀,有的允許私家車駛入,但用壕溝、欄杆、電網等隔開猛獸。在某個動物園官網上,這個項目被叫做「狂野地帶」,能夠「體驗與猛獸的尖牙利齒僅一步之遙的驚險刺激」。

  花蝕認為「讓猛獸靠近車不是一個好的運營模式」,這種遊覽方式強烈幹擾了動物的生活,「真正好的動物園裡,動物不應該圍著人來轉。」

  「國外很少有這種動物園。」張勁碩說,形式上類似,但內容不同。比如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Night Safari)也有散放區,但只散放極少的一些動物,都是食草類動物。從來「沒有像虎豹豺狼熊這些食肉類的」。

  另外,在花蝕看來,這種方式還會帶來另一個風險。「因為人不好控制,有極大安全隱患。人如果下車怎麼辦?你防不了的。」

  2

  有網友猜測,上海野生動物園裡的熊襲擊人可能是因為飢餓,動物園通過飢餓提高動物的活躍度,滿足遊客參觀的興趣。

  這一點尚未得到證實。但是兩位不願具名的研究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國內野生動物園確實存在類似情況。

  「野生動物園裡,猛獸一直跟著人的車子互動,是來要食物,而這往往是因為它們處於飢餓狀態,它們很少能吃飽。」

  有償投餵是常見的人與動物互動方式,也是野生動物園的「招牌項目」。但在動物學家眼中,遊客投餵動物極其危險。在許多國外動物園裡,投餵幾乎都被嚴格禁止,一旦發現,要接受高額罰款,因為「那是一種破壞人與動物平衡關係的行為」——動物們不僅改變了生活習性,也更加依賴人,甚至產生矛盾。

  張勁碩解釋,習慣被投餵的動物對人類有心理預期。如果它沒有從遊客手中得到食物,就會主動跟隨,去扒車、翻包,甚至作出攻擊行為。

  在他看來,一些原本獨居的動物被迫在動物園過上了群居生活,獨立覓食變成人工投喂,這不僅改變了動物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了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

  申亮(化名)在國內一家野生動物園做飼養員,飼養13隻猛獸。他管理的獅虎混養區很受歡迎。每天早上,完成例行的籠舍觀察後,申亮和同事會把猛獸從各自獨居的籠舍裡放出,讓他們進入活動場。一個幾百平方米的活動場中,會放入1隻獅子、6隻老虎,供遊客觀賞。

  他有時會給遊客講起猛獸打架、老虎間「單挑」的「有趣故事」。但這樣的爭鬥對野生動物來說並非是自然和愉快的事。

  張勁碩解釋,在野外,老虎、熊都是獨居動物,有很強的領地意識。進入動物園群居後,要通過打鬥分出高下,會有很大的精神壓力。一些處於下風的猛獸,搶不到食物,又被欺負,一旦有更弱者進到籠舍或散放區,它一定會攻擊弱者。

  「咬人的一般都是總被欺負的。平時別的老虎都拼不過,現在有人類進入它的領地,它一定會攻擊人,它要釋放這種壓力。」

  張勁碩常年到野外考察,他發現不管到印度、斯裡蘭卡、尼泊爾去看老虎,還是到肯亞、非洲去看獅子,絕不會有動物把人從車裡拽下來。有時他們開一輛連車門都沒有的敞篷車。獵豹、獅子就在周邊,卻並不會攻擊人。「在野外,很多動物警惕性很高,是怕人的。而且對它來講,野外食物豐富,不需要和人搶食物。」

  令張勁碩印象深刻的是,一段拍攝於雲南野生動物園的視頻裡,遊客拿線拴著一塊肉「釣老虎」。這個項目讓他覺得動物園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功能。

  「靠投餵動物、娛樂動物賺錢,是非常低級的,還停留在百十年前的動物園水平。」張勁碩說,「創收應該有更高級的做法。」比如,可以請高級別專家來做科普講解、舉辦小小飼養員培訓、昆蟲標本製作、飼料加工體驗活動,甚至可以脫離展館本身,帶大家去野外觀鳥,去非洲看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

  他認為這些項目都可以收費。完全可以把野生動物園做得高雅、高尚,不是非得娛樂動物才能賺錢。

  花蝕也觀察到,遊客坐車遊覽野生動物園時,不論車開得快慢,都會對動物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有車進去的時候,一般都會搭配投喂,這種情況下也會影響動物的自然行為。」

  「我的一個核心觀點,理想的動物園裡,動物應該展示它的自然狀態、自然行為。」花蝕舉例,北京動物園的棕熊在冬天會冬眠,是可以給遊客看到的,「這是一個非常高超的展示。」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也認同這個觀點。

  在他看來,動物園的基石是尊重動物,給動物好的福利,讓它表達出天性行為。好的動物園是自然的窗口,要展現真實的自然,不能刻意把動物拉出來給人看,而要把人類往自然環境裡引。

  3

  有客人來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參觀時,沈志軍帶他們去園內的中國貓科館看豹子。客人和沈志軍都找不到豹子,他們慢慢靜下心來去看,發現它隱藏在距離人不到10米的草叢裡。

  他形容那一刻的感受,「它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但是又像精靈一樣不能被你所熟悉,它是神秘的,這就是大自然」。

  「讓動物展示出它天性的行為,讓公眾被這種自然行為的魅力所打動,然後人會接觸到它的棲息地知識,進而思考怎麼去保護它」,沈志軍這樣闡釋如何依託動物展示開展保護教育。

  在沈志軍看來,開展保護教育對動物園也提出了要求,比如動物園必須要以動物的健康福利為首位,要有具備同樣價值觀的人才。

  他和同事想方設法增加動物福利。想出幾十種丰容(為豐富動物生活情趣,滿足動物生理心理需求,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稱——記者注)的辦法,輪換著使用;騰出「不展出運動場」,生病、懷孕、哺乳期的動物,都可以獨自待著。動物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不見人。

  照顧動物的飼養員隊伍也進行了「迭代」。他把之前從園林、安保、保潔等崗位上來的飼養員逐漸換成了有專業背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還要繼續招攬人才。國外的飼養員有的畢業於哈佛、劍橋等名校,因為「飼養員的工作特別重要,絕對不是鏟屎官,實際上是在觀察、研究動物。」但國內普通動物園的一線飼養員素質遠遠達不到這一水平。

  成為飼養員前,申亮是動物園後勤部門的司機。在一次人員調整中,他申請轉崗去養老虎。沒有任何專業背景,靠師傅現場教學,他用半年時間熟悉了業務。

  申亮對「動物福利」「丰容」這些詞並不熟悉。他認為,野獸們在動物園裡比在野外更幸福,「犧牲掉一部分自由」,但沒有生存壓力,不需要捕食,平均壽命比在野外要長5年左右。

  這半個月,申亮一直在訓練老虎完成一個跳水動作。最近,終於有一個老虎按照他的指示成功完成了。老虎從一個平臺上躍向高空,落在水裡,水花四濺。「要是拍照片,拍視頻,那是最精彩,非常好看的」。這成了申亮最近最有成就感的事。

  他在抖音上開了一個帳號,分享自己飼養老虎的日常。有看了他抖音視頻的網友心情複雜,覺得「他愛動物,但用的是一種樸素又有點落後的方式」。

  變成好的野生動物園,需要轉變的不僅僅是動物園。

  在法國南特美術學院讀書的李晨曲計劃以動物園為主題進行畢業作品的創作,她在中國、歐洲、美國、澳洲逛遍了動物園。她在這裡觀察動物的表情、為它們拍攝肖像。

  她走過的大部分動物園,人和動物是平等的,互相觀察,又互不打擾。

  有一次,她見到一群訓練中的海獅,有一隻海獅獨自對著山的方向發出嘶鳴,剛剛失戀的李晨曲站在那兒默默流淚了,「雖然我聽不懂它的語言,但是我能感受到一種疑問和痛苦在裡面」。她覺得那一刻站在了和動物交流的邊界上。

  但是國內的遊客有些顯得缺乏耐心。看不到動物時,他們會拍場館玻璃、衝著獸籠吹口哨。「他們覺得花了門票,就得看到更多的動物,否則就要去投訴。」

  花蝕想告訴讀者,真正的野外和大家心理預期的不一樣。很多人以為在野外看動物,是坐在一輛車上,在大草原上到處跑,然後有成群的獅子、豹子、長頸鹿、大象、犀牛等,想看見的動物都有。但實際上,找動物對體力和腦力要求非常高,有時吉普車在大草原上面顛簸了一晚上,探照燈照了一晚上,什麼動物也沒看到。

  「自然環境下人是需要去找動物的。」沈志軍認為,如果動物園只有光禿禿的一片水泥地,毫無疑問,遊客一眼就能看到動物。但好的動物園展示的不是動物,而是展示人與自然的關係,展示的是棲息地環境。

  「你進去以後,你一看找不到動物,這就對了。」張勁碩記得,自己在英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看到一個動物園,規模特別小,但非常別致、精細。儘管沒幾種動物,但給動物的福利做得特別好,有山、有水、有河流、有植被,跟野外狀態是一樣的。

  他想起小時候逛公園,大象被鐵鏈子拴著,但是那時,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學了專業知識、了解先進的方法和管理理念後,反過去看這些事情,他才發現以前的做法不對。

  最近,沈志軍想改造園裡的一處設計,那是為遊客們所熟悉的澳洲區的木棧道。棧道架在高處,人站在上面可以俯視動物。他現在意識到,這個設計會使動物恐懼,參觀的時候平視或者仰視最好。他覺得木棧道環繞展館也不好,動物360度都能被人看見,無處可藏,沒有選擇的權利。

  人和動物的相處,經過了緩慢的進化。人們慢慢學會愛動物的同時,馬戲團悄悄退出了城市動物園。

  「馬戲團裡,人享受作為萬物主宰俯視動物的感覺,既傲慢,其實也很渺小,很快就會被自然的災難所吞噬。」沈志軍說,「動物園的存在,其實是引發我們人類如何與野生動物相處、如何與大自然相處的思考,這兩個關係其實是人們一直沒有想清楚的。」

  張勁碩相信,落後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早晚都會像馬戲團一樣退出動物園。而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動物園一定會繼續變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 實習生 郭玉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 還有野生動物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文約 5345 字預計閱讀時長 14 分鐘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實習生 郭玉潔編輯 | 陳卓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不幸身亡。乘客拍下視頻的顯示,一群熊圍攏在一起,還有其他熊向此處跑來。有目擊者稱,「它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拖著人往草叢裡移動。」事後流出的視頻讓人震驚。但是在野生動物園裡,這樣的情況並非第一次出現。
  • 野生動物園 動物過冬提前準備
    2011年10月11日 01:14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時至深秋,為動物們做好過冬準備也成了合肥野生動物園的大事。
  • 數九寒天 野生動物園的動物過得……
    在這「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最冷時節,動物園裡那些動物們過得怎麼樣?近日,記者來到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探訪,冬日裡的動物家族過得還不錯。視頻:李妍在猛獸區,瀟灑的獅子老虎還在四處溜達,似乎寒冷沒有束縛住它們,看到遊客車輛,它們還會慢慢靠近,認真「打量」一番。
  • 快來動物園看水生野生動物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全傑 通訊員王益)10月31日上午,2020年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動物園舉行。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動物園承辦。記者看到,此次啟動儀式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宣傳,活動現場設置了大鯢、唐魚、淡水龜等多個水生動物科普展示展位,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和科普展板,舉辦了保護水生動物小品、水生動物繪本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舞臺表演節目,同時設有減塑拍照板等遊戲互動專區,進一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西寧野生動物園最美貓科動物雪豹
    雪豹貓科大型動物,珍稀瀕危,在中國也被稱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青海省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以及祁連山地區都有雪豹活動的跡象,更有2020年年初,西寧市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紅外相機拍攝到野生雪豹活動,首次證實西寧市範圍內有野生雪豹存在。雪豹常棲於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地區雪豹以巖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巖羊集中分布的山區。
  • 旅遊:在Eswatini的野生動物園中:慶祝野生動物是一個國家的驕傲
    【旅遊:在Eswatini的野生動物園中:慶祝野生動物是一個國家的驕傲】在埃斯瓦蒂尼這種近距離的野生動物園遭遇變得司空見慣。這個國家面積僅為17,360平方公裡,可以放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還有空餘空間。
  • 非洲坦尚尼亞最佳野生動物園之旅,了解世界上不同的野生動物
    坦尚尼亞可以說是非洲大陸上最好的野生動物園目的地,擁有眾多世界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包括標誌性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特別是,它以大遷徙而聞名,這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因此,坦尚尼亞野生動物園在很多旅行者的名單中排名很高。有無數的運營商可供選擇,而且行程非常昂貴。
  • 廣州去深圳野生動物園怎麼走?廣州-深圳野生動物園玩樂全攻略
    深圳野生動物園地址:深圳市西麗湖東側  開放時間:08:30——18:00  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中國第一家放養式野生動物園,建於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毗鄰麒麟山莊和深圳大學城。深圳野生動物園採用了模擬自然環境的放養模式。園內放養著來自世界各洲的300多個品種、一萬多頭(只)動物,有不少屬於世界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東北虎、火烈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東北虎、 火烈鳥,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珍貴品種。還有動物園繁殖十分珍稀的眾多獅虎獸、虎獅獸。  目前,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世界上惟一擁有獅虎獸、虎獅獸的野生動物園。
  • 5惡犬闖進雲南野生動物園 咬死6隻保護動物(圖)
    有的狗咬著鹿的臀部,有的咬著鹿的頸部不鬆口……」這不是《動物世界》裡的畫面,而是昨天清晨發生在雲南野生動物園的慘劇。  動物們的安逸生活被這幾隻突如其來的惡犬毀了,6頭國家保護動物喪生在惡犬利齒之下,其中包括4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梅花鹿、2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黇鹿。另外還有3隻保護動物被咬傷……野生動物園開園6年,此前從未發生過這樣的慘劇。
  • 小女孩坐車頂遊野生動物園,父母慣著孩子,卻不知四個危險信號
    坐車頂遊野生動物園太危險,家長們在孩子的安全上絕不能馬虎。原本以為這樣的「遺憾之事」不會再發生了,但是讓大家感到吃驚的是這樣的「魯莽之舉」再次重出江湖。網上發出了「小女孩坐車頂遊玩野生動物園」的帖子,這個帖子的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網友的深切討論,接下來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這個「安全」事件。小女孩的「僥倖心理」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美麗可愛的生物,它們用自己的美好絢麗了這個慢慢成長的世界。
  • 疫情當前 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記者從位於大興的北京野生動物園了解到,作為平日的大人流聚集活動園區,北京野生動物園也是自1月21日就打響了疫情的防控阻擊戰,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了臨時閉園公告,並每日做好園內重點區域的消毒工作,加強了內部員工的管理與動物飼養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市民們也很是關心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它們的生活狀況有沒有收到疫情影響呢?
  •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吃人,真正的過錯方是誰?
    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黑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事件,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吃過人的熊會變得極其危險,很可能再度傷人,需要對它們執行死刑。可是,黑熊傷人的背後,真正的過錯方,真的只是熊嗎? 上野熊吃人事件駭人聽聞 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
  • TikTok攜手臺灣野生動物園助力動物保護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前後,短視頻平臺TikTok攜手中國臺灣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舉辦線下義賣和線上主題挑戰活動,號召用戶通過拍攝創意短視頻,助力動物保護。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位於臺南市,是亞洲首座野生動物園,目前建園已超過20年,飼養了來自全球五大洲的300多種野生動物。
  • 上海動物園還有野生蝙蝠?專家:別擔心,不是一個物種
    我們姑且不論真正的元兇是不是蝙蝠,但現在人們已然是「談蝙蝠色變」,人們不免擔心,城市裡出沒的野生蝙蝠危險嗎?上海動物園裡的蝙蝠展區會有病毒嗎?今天,小編來解答你的疑問↓↓上海動物園的果蝠是與遊客完全隔絕的不必擔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動物園還有一個蝙蝠展區。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埃及果蝠展區」就成為上海動物園最敏感的地方。
  • 野生動物園猛獸傷人後,會被人道毀滅嗎?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就在近期,上海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在猛獸區(車入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的攻擊,一名工作人員不幸死亡。事件發生後,上海野生動物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啟動猛獸區(車入區)臨時關閉應急措施。目前,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車入園通道已關閉,禁止遊客進入。
  •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野生動物冬季扎堆生娃 非洲區長頸鹿一家喜添...
    12月4日,秦皇島野生動物園非洲區長頸鹿舍內,動物管理員們一隻為降生剛滿一個月的小長頸鹿慶祝滿月,經過管理員們精心呵護,這隻一個月前降生的小頸鹿「公主」已經安全度過危險期,目前,小鹿正在鹿媽媽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 華南虎還有望恢復野生種群嗎?為什麼?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華南虎只是野外滅絕,在動物園中還有人工飼養狀態下的華南虎存在,這就證明華南虎這個物種並沒有從這個地球上消失。那麼,憑藉著人工飼養下的華南虎是否能夠重建野生華南虎的種群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禪城公安:逛動物園學習法律 普及野生動物保護
    動物保護知多少,線上直播告訴你。12月17日,佛山禪城公安帶領敦厚小學的50多名師生走進轄區中山公園動物園,通過「逛動物園學法」這種創新形式,向廣大市民和網友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營造全民關愛和保護野生動物的濃厚氛圍。「這個是羊駝!長得又像駱駝又像綿羊,超級可愛!」
  • 深圳野生動物園怎麼玩
    深圳野生動物園是國內較早經營的動物園之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西麗湖畔,佔地面積64萬平方米園區的動物有熊貓、老虎、長頸鹿、大象、犀牛等300多種動物,這裡還有一個特色點,與猛獸可以近距離接觸,園區固定時間地點有相關的動物表演(本文結尾附表演參考時間)如歡樂海洋、百獸盛會、馬戲盛會等,這個園區集野生動物、海洋動物、遊樂項目於一體。
  • 野生動物園:都市的可愛表情
    由於生活習性和地域環境的不同,虎與獅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相遇的。然而,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獅虎混養區,卻有8隻幼獅和11隻幼虎成功地在一起和睦相處,這在國內外是少見的景觀。獅虎混養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增加觀賞性,感受獅虎同群的奇異景觀;二是增加繁殖獅虎獸或虎獅獸的機率。獅虎獸或虎獅獸是異種交配的產物,在國內動物園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