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坐車頂遊野生動物園,父母慣著孩子,卻不知四個危險信號

2020-12-06 可馨育兒說

「天災人禍」這句古話從來沒有喪失過它的新鮮度。它的意思是上天帶來的災難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有很多的禍端是可以人為避免的。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是因為不注意安全這個問題才受到了傷害,等到事態惡化的時候才覺得後悔莫及。

其實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事情都是無法挽回的,所以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對自身的安全肅然起敬,對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擔起同等的「安全重任」。

相信大家還記得四年前的野生動物園事件吧!一名女子因為在野生動物園貿然下車所以就被老虎叼走了,母親救女被咬離世。這真的是一個「安全教訓」。在大家感嘆生命易逝的同時也對「安全」這個問題更加關注,其實這種「安全」是建立在自身的規範和準則上的。一經挑戰就沒有辦法撤退。

坐車頂遊野生動物園太危險,家長們在孩子的安全上絕不能馬虎

原本以為這樣的「遺憾之事」不會再發生了,但是讓大家感到吃驚的是這樣的「魯莽之舉」再次重出江湖。

網上發出了「小女孩坐車頂遊玩野生動物園」的帖子,這個帖子的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網友的深切討論,接下來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這個「安全」事件。

小女孩的「僥倖心理」

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美麗可愛的生物,它們用自己的美好絢麗了這個慢慢成長的世界。因為北京野生動物園裡有很多稀奇可愛的動物,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遊玩,這樣的遊玩經歷能增加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這樣的野生動物園裡都會有請勿下車的標識,但是這個小女孩還是坐在了自家的車頂上去遊玩公園。而且視頻裡的父母並沒有勸阻孩子的意思。而是放任孩子「跟隨自己的內心」。不少網友都表示看到這樣的畫面簡直是心驚肉跳了。

有很大一部分的網友表示這個小女孩的行為是絕對錯誤的,她這樣沒有任何防範的坐在車頂上只會成為野生動物的餐食。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網友表示這個北京的野生動物園去大多都是一些飛禽類和食草動物,而且這個園區的安全設施做的很好,每過一段都有安全人員的檢查。發生野生動物襲擊遊客的安全性是很小的。

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小女孩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具有危險性的。雖然園內是允許打開上車窗的,但是並不允許遊客可以坐到車頂上。

這會對其他的遊客產生一個「不良的示範作用」。

作為孩子的家長凡事一定要以孩子的安全為重。任何與孩子「安全」相矛盾的東西都必須一一剔除,而且也要逐步去加強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識。

女孩「車頂遊玩」的危險性

1、安全得不到最高保證

這個女孩在車頂上去遊玩野生動物園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可能沒有獅子老虎這一類兇猛動物的襲擊,但是畢竟孩子年紀還小,萬一因為車子的顛簸或者飛禽的空中飛行掉落下來呢?這就不僅僅是「樂趣」的收穫了,可能還會得到很多的傷痛。

2、父母過度的「放任」

視頻裡的父母並沒有對孩子進行勸阻,或許是因為視頻過短的原因,可能孩子的父母已經做了勸阻但是孩子並沒有聽進去。

這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放任」,很有可能會因為他們的「過於寵愛」讓孩子受到傷害,孩子還小沒有這樣的安全意識,但是父母在這方面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3、絕對的反面教材

雖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跟風」。這個小女孩的「車頂行為」可能會引起比較大的跟風浪潮。

畢竟她作為一個「前車之鑑」,很多人都會跟著她去「一試究竟」。但是很可能下一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4、野生動物園的負面影響

小女孩這樣的行為是對安全的一種「不負責任」,畢竟這件事情發生在北京動物園,所以他們一定要對這件事情做出一個聲明和解釋。

其實園內每個區域都有「勻速行駛,請勿下車」的標識。但是小女孩的行為足以對這個動物園產生不好的影響。

畢竟人命大於天,動物園的相關負責人一定要對這件事情有一個正確態度,因為它很有可能影響到以後遊客的遊玩安全。

父母正確教育的「必要性」

1、「安全教育」的絕對輸入

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主動意識,這個時候的父母就需要對孩子灌輸一些同等階級的安全意識。

父母可以多讓孩子觀看一些具有安全教育的動畫片,這個方法是孩子最喜歡和最樂意接受的。

父母還可以把安全教育編成一個又一個的童話故事。讓孩子在相信美麗世界的同時深刻的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2、軟硬齊施

孩子雖然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和掌中寶。但是父母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是絕對不能退步的。父母要在該心軟的時候去心軟,該決斷的時候去決斷。

千萬不能過度的去「寵愛」孩子。因為這些安全上的退步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3、外出遊玩的安全準則

所以父母在帶孩子出去遊玩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在看到孩子做一些危險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制止孩子。

如果孩子一味地去嘗試危險的話,父母一定要用強硬的方法去告知他們,這也是對他們安全的最高保證。

4、培養孩子的「安全實踐性」

孩子在很多時候都理解不了書面上的教育,所以父母要對孩子安全的教育予以實踐性,這樣也能利於孩子對安全的認知。

但是父母需要謹記的一點,這些安全的事情一定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千萬不能帶著孩子去做一些冒險的事情,一旦損傷了孩子的幼小心靈就會不好復原了。

溫暖寄語:

「小女孩的車頂遊玩」帶給了我們一個溫柔的警示。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絕對不能一味地去放任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慢慢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當孩子對自身安全做出違規行為時一定要進行強烈的制止。

要用最溫暖的話語告知他們安全的重要性,讓他們慢慢地學會用自身的安全規範保衛自己的身體健康。

每日一問:

你是怎麼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的呢?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野生」動物園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不幸身亡。乘客拍下視頻的顯示,一群熊圍攏在一起,還有其他熊向此處跑來。有目擊者稱,「它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拖著人往草叢裡移動。」  事後流出的視頻讓人震驚。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 還有野生動物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文約 5345 字預計閱讀時長 14 分鐘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實習生 郭玉潔編輯 | 陳卓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隨後的10年,各地紛紛效仿,國內野生動物園總量超過30家,這一數量是日本野生動物園的6倍、美國的3倍。1997年,全國政協委員趙忠祥建議,不要濫建野生動物園。2000年,原國家林業局制定全國野生動物園30年規劃,規定每省原則上只批一家。但是,這份規劃制定後,一些打著「省長項目」「市長項目」旗號的仍「趕風潮上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共有49個野生動物園。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來源:智慧父母V 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家長帶著孩子餵狼吃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關注,很是氣憤。 沒有修養的父母, 很難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還記得之前那個12歲女孩牽狗玩,狗繩絆倒老人致其身亡的新聞嗎?
  • 北京野生動物園:貓給小浣熊當「奶媽」(圖)
    北京野生動物園:貓給小浣熊當「奶媽」(圖)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9日01:28  北京娛樂信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推薦】【字體:大 中 小】【
  • 小女孩看表演,被海獅突然拽入水中!家長們注意了!
    >海獅猛地一下子咬住了女孩,並把她拽入水中……好在小女孩的外公反應迅速,立馬跳入水中,在周圍人的幫助下成功將小女孩救出。動物園、海洋館對孩子來說是漲知識的地方,因為還小對很多事物都非常的新鮮充滿好奇心,很多媽媽們都會帶孩子去動物園從讓孩子開闊眼界,能培養她對動物的同情心,學會有愛。六一兒童節將至,很多家長會選擇帶孩子去動物園玩,但實則動物園對孩子是屬於較為危險的地方,而且節假日人較多,那麼去動物園應該注意些什麼呢?1、孩子要家長全程陪同。
  • 留守女孩13年間與父母相處僅1年 「小海豚計劃」為愛破冰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來自貴州的女孩李婷(化名)牽著弟弟的手,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第一次來到野生動物動物園遊玩。她說自己最喜歡長頸鹿,看到小長頸鹿和爸爸媽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讓她心生羨慕。
  • 兒科醫生:孩子停止長高前,身體會出現4 個信號,父母要別大意!
    孩子的發育問題一直是父母關注的焦點,但是很多父母只知道孩子發育的"黃金期",卻不了解孩子停止長高前身體發出的信號,這樣往往會導致孩子錯過長高的衝刺階段,非常影響孩子身高發育。身高對於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踏入社會時,很多工種都會有身高要求,若是身高不達標,就會錯過很多機會,現在孩子還不懂這些,但父母要為孩子考慮到長久的發展,不然錯過了孩子的長高階段,之後孩子是很難長個的。一、孩子停止長高前,身體會出現4 個信號,父母要別大意!
  • 被慣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中國的父母,素來內斂,不會在言語和肢體上對孩子表達愛意。唯一的出口,就是行為上的體現。可還是有許多父母,因為害怕慣大的孩子沒出息,「理性」地關閉了這一出口。這是一代父母的認知局限,也是一代孩子的隱痛。那次有個親戚來家,拿了一小包糖。親戚走後,父親把一小包糖都塞給她,然後帶她下地幹活。那一整天,她都坐在樹下吃糖,後來舌頭髮疼吃不下了,就把剩下的糖,都剝了糖紙泡入水中。父親收工時,她正在拿糖水倒地上吸引螞蟻,於是嗔怪了一句:「臭丫頭,寧願餵螞蟻也不知道給我吃一塊啊!」
  • 出生在非洲,跟野生動物生活的4歲「野生女孩」,20年後她怎樣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獵殺動物們,將他們的牙齒或是皮毛拿去賣錢,這也導致許多動物的滅亡。我們本應該和動物們和平相處,現在提倡保護野生動物,這是一項明智的決定,我們人類本就應該和動物和平相處。有一部電影叫做《人猿泰山》,電影的主題是男主和森林裡面的猛獸們做朋友,一起生活,這雖是電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這樣的例子的。
  • 非洲女孩,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十幾年,女孩的生活怎麼樣了呢
    他們生活在野外,卻常常遭受到人類的傷害,因此許許多多的國家也出臺了法律,禁止捕殺野生動物。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也和野生動物有關,在非洲有這麼個地方有著許多的野生動物,可有個女孩子,卻和這些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十幾年,這究竟是怎那麼一回事呢?後來這個小女孩的生活怎麼樣了呢?
  • 廣州長隆動物園和珠海海洋王國,哪個更適合帶孩子去玩呢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討論下廣州長隆動物園和珠海海洋王國哪個更值得帶孩子去? 廣州長隆動物園和珠海海洋王國都不錯,服務都很好。詳細分析存在以下幾點區別: 一、動物不同 廣州長隆是陸地動物園,珠海長隆主要是海洋動物園,馬戲表演,煙花及水上飛上飛人表演都很精彩。 二、主題不同 廣州長隆有5個主題樂園:長隆歡樂世界、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水上樂園、長隆國際大馬戲、長隆飛鳥樂園。
  • 上海野生動物園否認
    網上傳出的視頻可以看到,拍照的孩子因為害怕把幼虎扔到地上,工作人員經常將睡醒的幼虎拍醒給遊客拍照。此舉引發巨大爭議,上海野生動物園回應稱,老虎有攀爬跳躍的習性,動物園並沒有戲虐幼虎,輕拍也是為了安撫。並且,幼虎每天都有疾病防疫處理,自身也有一定免疫力,人獸間疾病傳染的可能性較小。
  • 虎落野生動物園被瓶欺(圖)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合肥野生動物園探訪,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遊客的總體素質已有很大提升,但仍有部分遊客不聽勸阻,擅自給動物餵食並拋擲飲料瓶。工作人員呼籲,希望每一位遊客都能文明遊園,文明觀賞動物。  反映:網友發帖稱遊客餵食動物  7月2日11時許,一則《合肥野生動物園,需要遊客的文明遊覽》的網帖引起不少人關注。
  • 野生動物有多殘酷?盤點對人類進行過的8個最可怕的野生動物攻擊
    如今人類不僅馴服了許多動物,將許多動物作為寵物養在家中,甚至在動物園裡圈養了各種猛獸。但是,這並不代表任何動物都可以被人類馴服,並且對於人類而言並不危險。另外,有時我們或許能夠在網際網路看到人們與獅子、老婆、熊等動物和平共處的畫面,但這一切也並不那麼符合常規情況。當我們真的在野外遇見這些動物的時候,它們更有可能對人類發起進攻。
  • 野生動物園猛獸傷人後,會被人道毀滅嗎?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就在近期,上海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在猛獸區(車入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的攻擊,一名工作人員不幸死亡。事件發生後,上海野生動物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啟動猛獸區(車入區)臨時關閉應急措施。目前,上海野生動物園猛獸區車入園通道已關閉,禁止遊客進入。
  • 北京野生動物園:在熱帶雨林和鹿園與動物親密接觸
    但是當問起亞馬遜在哪裡,熱帶雨林等相關內容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往往都表示不知道。尤其是北方的孩子,對於熱帶的動植物都無緣得見,更不用說知道熱帶雨林和亞馬遜在什麼位置了。為了讓孩子們可以近距離了解熱帶雨林動植物的情況,並喚醒大家對於動物的保護意識,北京野生動物園特別開闢了熱帶雨林一角,並於2019年全新開放了鹿園,不僅可以近距離了解熱帶雨林的動植物,還可以與鹿群親密接觸。
  • 在野生動物園遇到猛獸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野生動物園開辦了這麼多年,相信動物園的安全措施肯定是很到位的,不管是電網還是安全門都是屬於常規化的配置,但是再好的安全措施也攔不住自己開門去餵老虎…  ▲以為嚴禁下車和禁止隨地扔垃圾一樣,被選擇性忽略  有些人就是不守規矩慣了,都忘了不守規矩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在出行旅遊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很多不守規矩的陋習呢?
  • 父母的前半生,就是孩子的後半生,誰也別責怪誰!
    孩子的行為和媽媽一模一樣之前在地鐵上,一個打扮很洋氣的媽媽,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小女孩手裡拿著一根烤腸在吃,周圍的人都已經開始遠離她們身邊,畢竟烤腸的味道真的比較大,如果不是自己在吃,只聞味道的話,那種味道真的挺難聞。
  • 套路最多的深圳野生動物園,千方百計從遊客口袋掏錢
    上周末帶小侄女去了一趟深圳西麗動物園遊玩,小侄女5歲了還沒有去過大型動物園。原本我說去長隆,但是妹妹說趕過去就要中午了,就這樣最終還是去了深圳西麗動物園,結果失望透頂,感覺就是來給動物園送錢的!首先說說門票,成人票240元/張,兒童票120元,由於我家小侄女個高(父母都很高),5歲身高已超1米2,沒辦法只好掏錢買兒童票了。就這樣2大1小,光是門票就花了600元。由於帶了小孩就買了遊覽車的票,上了車一路開來發現路邊的動物圈裡都沒幾隻動物,可能天氣太熱都躲在樹蔭裡休息了!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為人父母者,都需要面對和孩子交流中的不少難題。幼年期子女心智不成熟,如何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同時保護孩子的童心?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在六歲之內有兩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叫情感撫養,第二個臺階叫性格培養。情感撫養是0到3歲,性格培養是3到6歲。這兩個臺階都是人一生墊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