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慣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11-23 寶寶知道

「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這句話帶來的恐慌,曾經貫穿一代人的成長。

無數家長將它放大,極端化,然後作為自己的育兒座右銘,用它剝奪孩子被愛的權利,毀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01

陳姐每次上街,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和父母親暱,就會遠遠地站著,看上很久,然後長長地嘆氣。

陳姐的女兒十二歲,品學兼優,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可就是性格特別孤僻,而且討厭與人肢體接觸。

有次一起過馬路,陳姐想牽女兒的手,女兒竟像觸了電一般,一下子就甩開了。從那次起,陳姐開始觀察,她發現,同齡的女孩子都喜歡結伴,勾肩搭背牽手挽臂,而她的女兒,卻總是踽踽獨行。

陳姐夫婦詢問女兒,可孩子拒絕與他們溝通。不得已,帶她看了心理醫生。醫生和女兒聊了幾次,初步得出結論:幼時孩子長期生活在思想緊張、精神焦慮的心理狀況中,長此以往,就誘發了肢體接觸恐懼症。

而罪魁禍首,竟是父母的嚴格。

陳姐對女兒,從沒慣過。一歲多自己吃飯,摔倒了自己爬起來,上幼兒園起自己洗小衣服,和小朋友起衝突自己解決。每當女兒撒嬌或者求助,陳姐都會將她推回戰場:「不慣你這臭毛病!」

女兒八歲時,有一次回家哭著和她說:「媽媽,你幫我去打小武!」陳姐不僅沒問原因,還一臉嫌棄:「哭什麼!沒出息的樣子!早跟你說那家人不好,你招惹他們幹嘛!」

後來,孩子再沒為任何事情求助過她。

孩子越長大越順從,可看上去一點都不快樂,親子關係也越來越緊張。

太過嚴格,就變成了冷漠。想起過去對孩子的嚴格,陳姐後悔不已,然而現在想要孩子敞開心扉,已經沒那麼容易了。

陳姐說:「在我們帶孩子的那個年代,大家都說慣孩子就是殺孩子。為了讓她獨立,我只好狠狠心把她推出去。誰能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慣子如殺子,可這裡所說的慣,是極端化的嬌慣,是毫無原則的寵溺,是縱容孩子去挑戰別人和社會的底線,而不是,連最基本的愛和支持都不給。

02

被嚴格要求的孩子,短線上很容易贏過同齡人。可將時間線拉長,就會發現,那些曾經以 「為你好」為由的過度克制,都會變成孩子成人後無法療愈的心傷。

就像陳姐的女兒,她從骨子裡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出於自我保護,便把真實的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在避免灰塵的同時也隔絕了陽光。

這樣長大的孩子,對於愛的把握能力往往會矯枉過正。因為她們沒被正確地愛過,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自己,更別提愛他人了。

有位旁人眼中優秀無比的女生曾在微博寫到:我羨慕所有在坦然的愛裡長大的小孩,像我這種從小到大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自己哭完自己擦眼淚的人,別人給得多一點就會惶恐不安,為了想要多一點點愛,又要去飛蛾撲火。

我很感謝父母讓我成長為獨立自由的人格,但同時也會覺得可惜,我知道自己錯過了人與人之間很重要的東西:表達和接受愛的能力。

而愛,恰恰是人世間最重要的東西。

得不到時就飛蛾撲火,得到時又誠惶誠恐。在愛裡患得患失的成年人,他們的字典裡缺這兩個詞:安全和平衡。

中國的父母,素來內斂,不會在言語和肢體上對孩子表達愛意。唯一的出口,就是行為上的體現。

可還是有許多父母,因為害怕慣大的孩子沒出息,「理性」地關閉了這一出口。

這是一代父母的認知局限,也是一代孩子的隱痛。

03

我的好朋友一一,母親早亡,又自小家貧,所以從認識起,她就一直帶著兩個標籤:「單親家庭」和「貧困生」。

可她身上,完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種自卑、自憐、自怨、自艾,相反,她很開朗,也很熱情。對於家中單親、貧窮的狀況,毫不忌諱,說起來雲淡風輕;有時朋友們物質上的幫助,她也會坦然接受,真誠道謝。

有一次,她講了一件兒時的小事,我聽了觸動很大。

那次有個親戚來家,拿了一小包糖。親戚走後,父親把一小包糖都塞給她,然後帶她下地幹活。那一整天,她都坐在樹下吃糖,後來舌頭髮疼吃不下了,就把剩下的糖,都剝了糖紙泡入水中。

父親收工時,她正在拿糖水倒地上吸引螞蟻,於是嗔怪了一句:「臭丫頭,寧願餵螞蟻也不知道給我吃一塊啊!」

說這件事時,一一的語氣是自責的,她說:「那時我真是不懂事,都不知道主動分享一塊給爸爸吃。」

可她的表情,卻格外的溫暖柔和,似乎回到了過去的情境之中,變成那個被父親寵溺著的幸福小孩。

聽完那個故事,我忽然找到了一一出身貧苦卻能豁達平和的原因。因為「慣」,因為父親從小無條件的愛,讓她的內心豐富而充盈。

哪怕貧窮,哪怕單親,來自父親那份深沉又直接的愛,就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個被愛包裹著慣大的人,有著充足的愛的庫存,所以內心充實,沒那麼在意外界的評價和影響,心態平和坦蕩。

在愛中長大的人,才會修得一顆平常心。

04

《爸爸去哪兒》播了這麼多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第一期時,村長對石頭的一次小採訪。

村長問: 「你覺得爸爸愛你嗎?」

聽到問題後,石頭眼神飄忽,臉上寫著不自信和不確定。

他猶豫了很久說:「有時候會愛我吧。」「不愛我的時候,就不理我唄。」

石頭的表情和話語刺痛了我心中那個沒長大的自己,也喚醒了已成為媽媽的我。

世間沒有一對父母是不愛孩子的,可是如果父母一點都不肯慣著孩子,傳達到孩子那裡,就會變成不一樣的答案。

因為孩子的邏輯很簡單:你不慣著我,就是不愛我。

而「父母不愛我」這樣的想法,會寫入孩子的潛意識,令他終其一生都逃不出「身後空無一人」的孤獨感。

孩子,原本就是用來「慣」的。

被慣大的孩子,內心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會有勇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們知道,父母是他們永遠的退路和歸屬。

所謂「慣」,不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用愛去富養孩子。容許孩子在父母前面偶爾撒嬌、偶爾自私、偶爾無理取鬧,放任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

父母之愛,應該理性,可不應該過於理性。

所有的嚴格,都應該建立在充分的愛的前提之下。而充分的愛,表現出來一定是嬌慣。

請多多地「慣」著孩子吧!趁他還小,還需要,還依賴。

別等孩子大了,遠了,徒留後悔。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都是慣出來的?人民日報:教你如何不打不罵管教孩子
    一位媽媽抱怨:女兒越來越不聽話了,說話的方式基本都是「如果我怎麼樣,她就怎麼怎麼樣。」比如,某天她不讓女兒吃冰激凌,女兒竟然說:「如果你不讓我吃零食,我周末就不去練琴。」這類的事情出現越來越頻繁;女兒要看電視,她便說:「你不讓我看電視,我就不讓你工作。」
  • 學冷門專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外界的誤解、就業市場的冷落……頂著這兩大壓力選擇冷門專業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呢?*本文內容整理自「冷門專業互助交流會 」豆瓣小組討論《那些學冷門專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阿拉斯加大鯨魚周易與預測學,轉行當文學史教授了。
  •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三個毛病不能慣,該打就得打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表現,同時家長也需要按照孩子的一些表現,來進行適當的培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很有必要去對其進行觀察。相信很多家長都特別不喜歡兩歲的孩子,當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之後,往往就變得叛逆,不愛聽話,同時也經常惹出很多的麻煩,於是讓家長也感到特別生氣。其實這個時候也是他們習慣養成的階段,大人們的管教也就非常關鍵了。
  • 被慣得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該如何糾正?
    你家孩子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不管,我就要!爸爸媽媽的寵愛,爺爺奶奶的無條件滿足,讓孩子漸漸的被慣得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要滿足他。久而久之,孩子形成自私自利,性格暴躁的壞毛病,也很難融入集體生活。某次坐動車去廣州出遊時,安靜的車廂中突然響起了小孩的哭鬧聲:「我不給,不給,都是我的!」原來是一位媽媽想讓孩子給同行的其他孩子分享零食,但是孩子死活不願意。剛開始這位媽媽還耐心的說:「寶寶,剛剛小朋友們都給你分享了他們帶的零食,你也吃得很開心,所以現在我們也要分享給他們呀。」
  • 婚姻中,明智的女人都不會「慣著」男人,你做到了嗎?
    婚姻中,明智的女人都不會「慣著」男人,你做到了嗎?一,遇到難事,不要逞強。什麼叫逞強,就是當你一個人撐不下去,不是你個人能解決你偏要勉強。女人該示弱的時候就要盡情展現出那種柔弱美,女人去逞強,那麼還需要男人什麼事兒?只有那些懂得如何示弱的女人,才是最接近幸福的那個人,因為男人骨子裡都有英雄主義情懷。
  • 教育孩子要「3不管2不慣」,娃的專注力更集中,將來成績差不了
    專注力差,孩子在上課時連老師講了什麼內容都不知道,想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可能的。而專注力好的孩子,老師講了什麼記得都很深刻,將來成績自然差不了。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這麼差呢?不少家長認為專注力和智商一樣,都是由先天決定的。
  • 後來的文展究竟怎麼樣了他就像我們生活中走失的朋友……
    我們不妨,做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我倆此時都變得一文不名會怎樣?可能結果會出乎大家的預料,我想我應該還能頑強的活著,馬雲很可能會死掉!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心裡落差實在太大了,大得讓他內心根本無法承受。我呢,就會很麻木,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為現在的馬雲已經不是之前的馬雲,而我還是從前的我。這正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到儉難。
  • 後來的我們都怎麼樣了?
    最怕的是你在某個年紀突然聽懂一首歌慢慢你會明白我們一生大多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是人生的常態今天來講講,後來的你們還好嗎?——網友flee3.後來,我去了石家莊,他去了重慶...他依舊是那個喜歡遊戲的高顏值學霸,我依舊是那個喜歡讀書和自由的姑娘。五年,誰都沒有選擇去改變什麼,誰都沒有選擇去戀愛,唯一變得,是我們更加多的聊天記錄,希望下一個五年,我能去到你的城市,或者,你來找我玩。
  • 那些出國鍍金的留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可是這幾年,人們突然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大批海歸回國參加公考。有人就說了:海歸也來搶鐵飯碗,那當初又何苦費勁巴拉的出國呢?這是典型的內卷吧?01近現代的精英留學說到留學,曾幾何時,中國才是留學的目的地。著名的遣唐使,其實就是來中國學習先進的理念、制度和文化的。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晚了
    為人父母者,都需要面對和孩子交流中的不少難題。幼年期子女心智不成熟,如何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同時保護孩子的童心?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在六歲之內有兩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叫情感撫養,第二個臺階叫性格培養。情感撫養是0到3歲,性格培養是3到6歲。這兩個臺階都是人一生墊底的。
  • 曾風光大嫁的女明星們,現在都過得怎麼樣了
    今天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曾經這3位風光大嫁豪門的女明星,究竟現如今都過得怎麼樣呢?她們的人生究竟是被自己賭贏了還是賭輸了呢?  李玟:做女人太不容易了   「魔鬼般身材,天使般面孔,外加天籟般歌喉」,在無數追求者眼中,歌后李玟總是那麼光輝閃耀。在事業上,李玟早在2001年的時候,就曾被《亞洲周刊》評選為「亞洲最有影響力50人之一」。
  • 被拐賣的婦女,後來怎麼樣了?
    人販子的拐賣對象小至剛出生的小孩子,大至婦女,都有可能成為他們的賺錢工具。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失蹤人口達到20萬左右。有些人販子拐賣兒童,想利用兒童賺更多的錢,將四肢健全的兒童用刀割斷手,或者腳,被拐賣的兒童斷肢後無能為力,只好乖乖聽從人販子的吩咐。
  • 深圳人,普通慣了 - 深圳攻略大全
    但深圳人,大多數都挺普通的,身處中心城市,卻在邊緣為生活奔走。沒有什麼陽光正好,不忘初心;沒有什麼羽扇綸巾,偉大夢想。深圳人,普通慣了。小時候,我的爸爸是個超人。他能修理世上所有的東西,能隨時隨地用魔法變出糖果,哄我開心。
  • 女孩天生有一對「藍眼睛」,被父母拋棄淪為孤兒,後來怎麼樣了?
    中國女孩天生擁有一對「藍眼睛」,被父母拋棄淪為孤兒,後來怎麼樣了?人出生以來,就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天生優質優待,而有的人百般拋棄,或許你會感嘆命運的不公,但一切又是那麼無可奈何,仿佛所有都是命中注定,唯有自己的才能改變人生。天生或缺的人,多少在相貌舉止上和常人不同,這群人總是異於常人,但卻無法改變被拋棄的命運,這類人就是身患頑疾的孤兒。
  • 越是窮人越慣孩子?李嘉誠教你是如何教育好孩子的
    李嘉誠不但在事業上年輕有為,而且在教育孩子上也獨闢蹊徑,和別人不同。在重視學術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孩子的精神教育。按照李嘉誠當時的身價,給孩子配個專車上下學輕而易舉。可李嘉誠讓孩子坐公交車上下學。孩子問: 別人家的孩子上學都是開車接送的,我們家比他們家有錢多了,憑什麼讓我得坐公交車呢?不但累,而且路途很遠也很費事。然後李嘉誠告訴李澤楷和李澤鉅:你坐專車上下學來回,天天啥也看不到,但是你坐公交車上面社會三教九流,各個層面的人都有,你才能看到真正的香港。同時你還可以長見識,可以說是一件快樂的事。
  • 被怪獸一招秒殺的奧特曼後來怎麼樣了?諾亞深有體會!
    那麼那些被怪獸一招秒殺的奧特曼後來怎麼樣了呢?其實諾亞也沒有倖免。傑頓這頭怪獸登場了,初代奧特曼顯得很慌張,使盡渾身解數都不能拿怪獸怎麼樣,最後反而被傑頓一招秒了。紅燈閃爍的初代奧特曼,就這樣倒在了地上,接下來尷尬的事情出現了,人類竟然拿出了一個特別小的武器直接把傑頓炸成了碎片,說實話當時誰能想到圓谷會來這一招?
  • 當年立誓報國的神童尹希,拒絕北大留學哈佛,後來怎麼樣了?
    通過對內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和對外進行擴張侵略,在鐵與血的徵伐之下,西方列強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並藉此在後來的數百年間成為世界的主宰。 在人類步入20世紀後,西方世界的主導勢力再次發生變化。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二.高考日語將外語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很多同學通過換日語參加高考,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成功被心儀的大學錄取。
  • 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乍一看,戳中了萬千人的心,被餵大的鳥竟然失去了捕食的能力,天真的以為只要張著嘴巴,蟲子就會像餵養的人那樣乖乖的進入嘴裡。 如果不去細思的話,往溺愛,被寵著,被慣壞了的方面想,觀點確實也能成立。而且視頻中那個鳥的體型比較大,更加容易讓人想到這鳥肯定就是被慣壞了,連捕蟲子的能力都沒有了。
  •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上的兩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麼樣了?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上的兩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麼樣了?華南虎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老虎,由於近年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使老虎們可以棲息的地方越來越少,再加上大量的捕殺,這種生物已經瀕臨滅絕了。現在國內僅存的幾隻華南虎也都在各大動物園中居住,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在野外發現過華南虎的蹤跡了。經過人工飼養的華南虎,漸漸失去了野性,有時候會連自己的同類都害怕,這就給繁殖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後來有人提出將它們放到非洲接受野化訓練,這個計劃也在很多爭議中開始事實了。最先送到非洲的兩隻老虎,起初並不對應那裡的環境,經過各種人工幹預它們才慢慢學會基本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