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國鍍金的留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1-13 看鑑

#留學#曾幾何時,海外留學絕對是塊實打實的金字招牌,甚至於很多牛掰公司、高級職位,都把海外留學經歷的人當成香餑餑!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人家的科研能力、教學質量確實走在前面,跟著先進學,隨著先進走,這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表現。

曾經一度,「先進不先進,關鍵看留學!」坊間更有說法:「海龜上岸,土鱉完蛋!」

可是這幾年,人們突然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大批海歸回國參加公考。

有人就說了:海歸也來搶鐵飯碗,那當初又何苦費勁巴拉的出國呢?這是典型的內卷吧?

01

近現代的精英留學

說到留學,曾幾何時,中國才是留學的目的地。

著名的遣唐使,其實就是來中國學習先進的理念、制度和文化的。

可是,時光荏苒,當歷史的車輪來到近現代,曾經領先世界的中華文明,已經嚴重滯後於時代。

古老而輝煌的文明,與近現代世界的節奏格格不入。

在19世紀七十年代,在留學第一人——容閎的建議和曾國藩的主持下,中國人開始了向外留學。

這些被連哄帶騙弄出來的「天選之子」大都是10-16歲的孩子,留學期為15年。如果一切按照計劃,他們歸來時正值壯年,正好可以肩負起國之重任。

雖然這個留學行動一共只進行了4次,總共也只選派了120人,但他們中有22人考入了耶魯,其餘的則考入了哥倫比亞、麻省、哈佛等名校,成材率≈100%!

這些人中,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有後來的內閣總理唐紹儀,還有北洋大學創始人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真正的星光璀璨!

而到了20世紀初,大清帝國已經搖搖欲墜,可是中國留學事業卻正在進入另一次高峰。

因為庚子退賠!

得益於梁誠先生等人的堅持,清廷外交取得了罕見的勝利——美國的庚子退賠,而繼美國退賠之後,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俄羅斯等國也開始了退賠。

也正是這些庚子退賠的巨額款項成了國人留學的一大「引擎」——這些款項專款專用,只能用於教育事業。

比如清華大學最初就是一所留美預科學校。靠著這筆巨額款項,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一共派出了931名留學生。

需要說明的是,1870年那120名留學生,是容閎連哄帶騙湊夠的,而這931人,卻是真正憑實力考出來的!

他們之中,有梅貽琦、胡適、趙元任、竺可楨、徐志摩……

當然,除了官派留學和庚款留學,那些年,還有其他的留學方式。

魯迅先生,就是通過「洋學堂」考上的公費留學。

當然,那年月自費留學的也不在少數,畢竟,留洋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畢竟,連蔣介石、閻錫山等軍閥,都以留學經歷為榮!

值得一提的是1919-1920年間的留法勤工儉學,雖然僅僅2年,可是卻先後有20批1600多人赴法留學。

他們之中有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錢三強、嚴濟慈、徐悲鴻、冼星海、巴金、錢鍾書、趙世炎、王若飛……這一長串名單,可就實打實的是新中國的脊梁了!

正是他們帶回了世界先進的文化、思想、知識,沒有清末民初的這些留學生,就沒有中國的近代化、現代化,甚至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每讀及這段歷史,我們都會向先輩致敬!致敬偉大的留學時代!

02

再看如今留學的亂象

可是,當我們步入21世紀,中國的大門與外界幾乎無縫銜接,出國留學的門檻也越來越低:很多大學、實驗室,甚至中學,都與國外大學有直接或者間接地關聯。

而中國嚴酷的高考選拔,則讓那個很多留學機構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想讓你家孩子彎道超車嗎?想讓你家孩子不用苦逼地參加高考嗎?直接出國留學!

不得不說,這種終南捷徑式的誘惑對很多中國家長來說是致命的!

畢竟,不用參加高考,就可以獲得國外的學位,這種好事可不是天天有!

更何況,留學的目的地,基本都是歐美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

但有一個前提——錢給夠!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金光閃閃」的海外學歷,那點錢算什麼!

於是,很多無法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學生,便走上了自費留學這條捷徑!

2012年的《非你莫屬》中,求職嘉賓劉俐俐就坦言自己出國的原因是——在國內,考不上好大學。

但,捷徑好走,成功——卻不易!

曾經出國深造的留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不但天賦異稟,而且刻苦求學。

就說偉人們在巴黎留學的那段時間,當時物質條件很差,無論開會、辦刊,統統擠在周總理在巴黎租住的一處小房間裡。

據說朱老總後來也去了巴黎,在周總理的寓所見到了鄧小平。

三個偉人在一起,正式談事情前,周總理先關心了鄧小平的身體,吃得怎樣,營養是否跟得上。(鄧小平跟周總理等人年齡相差懸殊,周總理是以老大哥的口吻關心小兄弟。)

他們吃的經常是麵包加白開水,連蔬菜也時有時無,工作忙碌,生活艱苦,而內心卻充滿希望。

唯有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歐美高校中「一夕成名天下驚!」

可是,很多走捷徑的學生,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學習的思維和方式,在國內是「玩兒」,出國還是「玩兒」!

更何況,這些所謂國外大學雖然號稱「一流」,但實際上水分很大!

甚至很多海外大學,根本就是中國人在海外辦的學校,這種學校外教基本沒有,教學質量就更別提了,即便出國,留學生在海外也是整天和中國人待在一起。

電視劇《歡樂頌》中王子文飾演的曲筱綃,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在國內就是霸道小公主,到了國外仍然是「吃喝玩樂」一條龍,幾年下來,不但知識一點沒學到,連口語都沒練會!

而曲筱綃這種現象,在留學生群體中並不鮮見。

更有很多國外學校本身都是「野雞大學」,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方鴻漸之流,所謂出國,不過是玩了兩年,最後杜撰一個「克萊登大學」的學歷。

而在現實中,中槍的就有打工皇帝——唐駿,他那張西太平洋大學文憑,堪稱現代版的「克萊登大學」。

簡單說,如今的留學生群體,已經不如曾經那樣光環滿身了。

與經歷了殘酷高考洗禮的國內學生相比,部分海歸的優勢也已經不太明顯,海歸群體甚至有「泯然眾人」的趨勢。

03

考公務員是不是「內卷」

在如今全面市場化運作的大潮下,很多企業、研究所,也正在逐步改變「海龜優先」的觀念——「有能者居之」!在很多崗位招聘中,海歸已經不佔優勢。

我們如今的公務員考試,面向的是全社會招聘,如果有能力的海歸能在工作崗位中,把自己學來的先進知識、經驗帶入到公務員工作之中,那麼,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時代潮流。

畢竟,所謂公務員,也不過是一個職業、一種個人選擇。海歸當公務員,也未必就是內卷!

再說了,參加公務員考試,你也得考上才行啊!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回國隔離耍公主病:送孩子出國鍍金,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格
    很多華裔,留學生在國外深感不安,紛紛回國避難。可是,有一些留學生為了安全回國,卻又忍受不了國內抗疫的安全措施,各種作妖。山東某歸國留學生以採集咽拭子不適為由,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測工作,拒絕上報體溫數據,還態度惡劣地摔門,投訴甚至打電話辱罵工作人員。很多父母費心費力又費錢的把孩子送出國,是為了讓孩子見世面,長知識,開眼界。
  • 這所大學深受留學生喜愛,近3分之1的外國人,在校都用英語交流
    在國內的高校中,很多學生讀完本科之後就會選擇出國留學,等他們在國外讀了幾年書之後再回到國內,那麼他們的身價和待遇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在很多人眼裡,出國留學其實就是給自己「鍍金」。不過出國留學也並不是中國才有的現象,很多外國人,哪怕是發達的國家也有留學生在外面,包括中國都有很多。
  • 英媒指中國留學生兩極分化「學渣」拿洋文憑也吃不開
    (圖片來源:歐洲時報網特約記者卞正鋒)   中國僑網4月24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可追溯到百年以前,英媒認為,和從前的政府主導、歸來即精英不同的是,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中國留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而拿洋文憑回國的海歸回國後發現,「海外鍍金」似乎不再像從前那樣是香餑餑了
  • QS 最新調查:一旦疫苗上市,留學生馬上出國
    0143%的人會立刻出國學習在疫苗消息發布之前,QS的研究發現:近一半(45%)的潛在國際學生表示,只有在校園開放和恢復面授課後,才能安心出國留學。不過隨著各國疫苗研發好消息不斷傳來,QS最新報告顯示:有近四分之一(21%)的準國際學生表示,只要有了疫苗,就有信心能儘快開啟留學計劃。
  • 每個留學生必須要了解的事情!出國留學,行李箱你都選對了嗎?
    一晃又是三月,國內的小夥伴們已經迎來offer收穫季了,出國準備什麼的也可以安排起來了。很多童鞋可能都是第一次獨自出國,出國留學,旅行箱都是必不可少的旅行夥伴。出國帶上好推又抗摔的旅行箱,對於行程順利和個人物品保護都會更有保障。
  • 遼寧出國留學生52.9%讀碩士 海歸同樣遭遇就業難
    答案有些難如人意,海外留學回國的留學生們同樣遭遇「就業難」。12月4日,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召開了「開展留學回國人員服務工作」會議,透露目前遼寧省出國留學人員一半以上是攻讀碩士,留學國家為赴日最多。但留學回國就業創業難的問題已有所顯現。
  • 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
    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世紀瑞創學院,IT人才的搖籃!我們經歷過的恐慌正在國外激烈重演,新冠病毒的擴散十分遠比人們的預期要快。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國內算是好多了,可國外卻陷入了無邊黑暗。這樣,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於是,很多華裔、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國,躲避災難。
  • 澳洲教育行業遭重創,學校排名下降,中國留學生影響如此之大
    受疫情跟中澳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在過去的一年中,去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暴跌,最明顯的就是有些學校的排名都下降了。大家應該都知道支撐一所大學世界排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發布的國際論文,而中國留學生絕對是做學問最厲害的人,所以在很多國外的大學真算是靠著中國留學生支撐著本校的排名。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二.高考日語將外語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很多同學通過換日語參加高考,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成功被心儀的大學錄取。
  • 疫情愈演愈烈: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CEO商業觀察採訪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位打算回國的留學生,他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一特殊時期留學生的方向:@田盛 同學目前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碩士研究生精算專業,準備在2020年底回國,目前在做遠程精算工作。疫情對你最大的影響是?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應屆生就業方面。
  • 激怒一個中國留學生有多容易?
    不得不說,有些人在激怒別人這件事上,簡直天賦異稟……小編今天就替那些被氣到變形的過來人,激情盤點一下那些能氣死留學生的送命題!學院就是大專去美國讀學院?你花那麼多錢出國還讀不了本科大學?是不是沒有好好念書啊?
  • 《流放之路》鍍金的災變聖甲蟲怎麼樣 鍍金的災變聖甲蟲介紹
    導 讀 流放之路S11賽季的開啟也預示著新玩法新道具的加入,鍍金的災變聖甲蟲是更新之後加入的一個新道具,
  • 為何超過八成的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通病」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你的每一步選擇,其實都是自由的,然而很多人的選擇只安於現狀,進入了這個舒適圈就不想出來了。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背叛?還是其他原因。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科技作為當下綜合國力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每個國家都最重視的存在。然而一切科技成果的實現其實根本都來源於人才,所以相對於科技成果而言,我們更應該注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以及留住人才。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對此,曾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著名學者施一公表示道:清華北大這些名校的留學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當下所有中國大學生的致命問題,那就是在奮鬥之後喪失鬥志,渴望過上安逸的生活,個人利益所佔比例逐漸增大。
  • 留學生出國後的五個階段,熬過去你就贏了!快來看看你處於哪個階段中?
    > 一個人漂洋過海 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 既興奮又害怕 一邊迫不及待想要開啟全新的生活 一邊又被各種文化衝擊搞得小心翼翼 時而嗨起來,時而喪到爆 據說那些踏出國門的留學生
  • 從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話,評價英國小留學生教育現象
    在三月份那些英國小留學生家長吵吵鬧鬧焦急要孩子回國,費盡周折回國還沒多少個月,家長又焦急讓孩子回英國。這些小留學生如候鳥一樣,來去匆匆,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英國學校的開學與移民計劃。對待小留學生的留學現象。
  • 出國留學英語口語:宿舍生活
    想要出國留學?你的英語口語過關了嗎?學習出國留學英語,可以從模擬日常生活情境開始。宿舍集體生活是出國留學的常見場景之一,想知道宿舍常用的英語口語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我們為出國留學生量身打造的英語口語對話。一、宿舍生活常用的英語句型1. Judy, I am trying to sleep.
  • 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
    2020年初,清華大學公布了一則數據:在清華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畢業選擇回國的人只有19%,也就是說有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了在國外定居,不再回國。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比例,據2019年清華公布的出國留學比例來看,2019年清華大學出國深造的研究生佔比8.4%,本科生佔比24.6%。這也就是說,清華每培養5個學生,就有一個學生選擇了「逃離」中國。
  • 學冷門專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外界的誤解、就業市場的冷落……頂著這兩大壓力選擇冷門專業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呢?*本文內容整理自「冷門專業互助交流會 」豆瓣小組討論《那些學冷門專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阿拉斯加大鯨魚周易與預測學,轉行當文學史教授了。
  • Q&A出國留學常見問題解答
    1Q: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融科技(fintech)專業怎麼樣?A:香港是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之一,科技是香港主要的服務行業之一。金融技術專業旨在應付日益增加的勞工及人力需求,同時提升香港及全球公民的福祉。2Q:想去澳洲留學鍍金?(今年剛畢業家裡安排進了一家國企一個月到手才7k然後感覺工作不是很好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出國留學了所以想申請澳洲的研究生說是移民很困難不知道回國後工資和待遇怎麼樣花60w值不值)A:安全方面:澳大利亞國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環境安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