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回國隔離耍公主病:送孩子出國鍍金,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格

2020-12-04 洞見

做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

但是,富養孩子,最重要的是富養孩子的內心和品格。

優秀的品格才是孩子行走天下的鎧甲!

——鹿媽

作者 | 夏天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

國外新型肺炎的確診病例已超十萬,全球30多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我們經歷過的恐慌正在國外激烈重演。

很多華裔,留學生在國外深感不安,紛紛回國避難。

可是,有一些留學生為了安全回國,卻又忍受不了國內抗疫的安全措施,各種作妖。

一位法國留學生回國,不滿等待監測的時間太長,跟工作人員發生爭執,並威脅發外網:

「我們是留學生,從國外回來配合檢測已經夠負責任了。

我們下了飛機坐大巴就可以直接回家的,你們的服務還這麼不到位。

一位華裔女留學生,在隔離期間,嫌棄隔離環境差,不喝白開水,要喝礦泉水,並試圖衝出隔離區。

特警警告她:「這裡是隔離區,不是賓館」。

女留學生理直氣壯的衝著特警大喊道:隔離區也要保障人權吧。

山東某歸國留學生以採集咽拭子不適為由,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測工作,拒絕上報體溫數據,還態度惡劣地摔門,投訴甚至打電話辱罵工作人員。

很多父母費心費力又費錢的把孩子送出國,是為了讓孩子見世面,長知識,開眼界。

但有些孩子,往往忘了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以為只要出過國,就高人一等,就可以趾高氣昂地享受各種優待。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

真正的高貴,是靈魂上的高貴。

穿華麗的衣服,住富麗堂皇的房子,吃珍饈美食,只能說明你有錢。

而一個人內心的修養,內涵,家教,才能體現出什麼是真正的高貴。

送孩子出國「鍍金」是件好事,但比出國「鍍金」更重要的,是給孩子這三種「金子般」的品格。

01

能講究也能將就

那個在隔離區大鬧的留學生女孩,聲稱自己三天沒有喝水了。

其實,每個隔離房間內,都有燒水壺,可以自己燒水喝,但女孩覺得自己燒的水,雜質太多,沒法喝。

想起一句話:嘗夠了奢靡的甜,忍受不了市井的苦。

做父母的,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但我們要明白:

生活不會一甜到底,總有些苦猝不及防。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命運的饋贈,也能承擔命運的打擊。

我有一個大學好友,現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

她在帶兒子外出旅行的時候,經常做一件事——故意輾轉酒店。

她有時會帶兒子住千元以上的五星級酒店,有時會帶兒子住一兩百塊的快捷酒店。

孩子都是天生會享受的,他會在高檔酒店,寬敞氣派的大廳裡閒庭信步,會在環境優雅的咖啡廳佯裝看書,會在清潔舒適的遊泳池,兒童樂園,盡情開心。

如果換了差很多的酒店,孩子會因難聞的氣味,擁擠的空間,不怎麼舒適乾淨的床品大發脾氣。

但好友,從不搭理他,任由他把脾氣發完。

我問好友:你有足夠的能力給他住的舒服一點,為什麼要這樣?

好友說:我不可能護他一輩子,我也不知道他長大後會面對的怎樣的生活遭遇。

我帶他享受最好的,是要讓他知道好的生活是怎樣的,會講究,不被別人看輕。

我帶他感受最差的,是為了讓他在身陷困頓之時,能坦然面對,能將就,不被輕易打倒。

好友的話,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一個母親的深謀遠慮。

給孩子最好的愛,根本不是窮養富養,而是給孩子一個能屈能伸的品格。

住得了豪宅別墅,睡得下茅屋露舍。

穿得了奢侈名牌,吃得下粗茶淡飯。

坐得了奔馳寶馬,受得了公交地鐵。

如此,我們的孩子不會因富裕無憂的生活沾沾自喜,也不會因未來不可知的意外垂頭喪氣。

張允和在《曲終人不散》中說:

每一個人的命數,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而一個人能夠活下來,活得好,就是在講究的人生裡,對將就有預期,在將就的日子裡,對講究有底氣。

所以,能講究能將就的孩子,人生差不了。

02

在遵守規則的範圍內享受自由

據央視新聞報導:

一位澳大利亞籍華人返京後,不按規定居家隔離,不聽勸阻,不戴口罩,出門跑步,還大罵防疫人員,騷擾,非禮。

看完這則新聞,讓人忍不住憤怒。

每個人都有跑步的自由,但每個人也都有防止病毒傳播的義務。

不戴口罩,不按規定隔離,不僅會給別人帶來風險,也會給自己帶來風險。

羅曼羅蘭曾說過:

自由並不是絕對的隨心所欲,自由是相對的,只有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我們才會享有真正的自由。

前段時間,著名遊泳健將孫楊,因違反藥檢規則被禁賽8年。

8年禁賽,對孫楊來說,幾乎相當於斷送了自己的遊泳前途。

去年7月,河南永城23歲女子譚某與好友在酒吧醉酒後,無視交通規則,執意酒駕。

一路上與多輛轎車發生剮蹭,強行開路。

接著,又在一路口高速撞飛一輛正常等紅綠燈的寶馬,寶馬被撞飛至幾十米開外,瞬間燃燒成火球,導致2死4傷!

譚某的父母是當地有名的皮革商人,得知愛女風華正茂,將要面臨一生的牢獄之災,一夜白頭。

人不自律,必受他律。

無視規則,挑戰規則的人,都會為自己的狂妄和無知付出相應的代價。

缺乏規則教育,不僅會害了孩子,也會變成父母一生的悔恨。

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不僅能保命,保前途,還能保父母安心。

國外曾做過一個試驗:

先讓一群孩子在沒有圍牆的空地上玩耍,結果發現孩子們都只聚集在空地中心玩。

接下來,實驗者們在空地四周豎上圍牆,這時,孩子的活動範圍大大增加了,玩耍時會一直跑到圍牆邊上。

這個實驗說明:

規則其實是給孩子建立邊界,劃分安全區,只要遵守規則,孩子就能在最大範圍內享受自由。

《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有一句話,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孩子,人生的確是場大家按照規則進行比賽的球賽。

孩子有規則意識,就會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會知道做錯了事,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就會取得屬於自己的勝利,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平安,美好和自由,先教會他遵守規則吧!

遵守規則,是自由的保障,也是孩子成功的保障。

03

堅守善良的底線

疫情的全球爆發,讓我們看到了個別留學生的自私和傲慢,但還有另一些留學生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

一位義大利留學生,在義大利自行隔離20天後,乘坐飛機降落深圳。

她一路上輾轉了近30個小時,不敢吃飯喝水,不敢摘下口罩,下了飛機,第一時間向機場工作人員報備自己所經路線。

她怕自己被感染,也怕萬一感染別人。

相比那些瞞報,謊報,吃退燒藥到處亂跑的人,這位留學生的「克己慎行」,讓我們看到了她根植於內心的善良,和對自己與他人負責的擔當。

一位美國留學生,在武漢最缺物資的黑暗時刻,召集同學,到處採購,籌集物資。

最終籌集到總重640公斤的醫護用品,緊急送往武漢中南醫院。

現在,疫情全球肆虐,他又反過來,召集同學參與到全球抗疫的物資捐贈工作中。

列夫託爾斯泰說: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看到同胞受苦,他們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出錢出力。

看到國外人民水深火熱,他們跨越國界,種族,不畏危險,心懷悲憫。

陽光下,他們還是個孩子,風雨裡他們像個大人。

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曾在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

善良比聰明更難,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公司曾招過兩個實習生,一個不但家境優越,工作能力也不錯。

一個來自農村,吃苦耐勞,就是做事的方法有點笨,常常費勁不討好。

令人意外的是,最後農村的那個留在了公司。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領導聊起了留下他的原因。

領導說:他雖有點笨但堅守善良。

他不會在同事需要幫助的時候,計較得失,袖手旁觀。

更不會在同事比他優秀的時候,嫉妒不滿耍手段,損害別人的利益。

領導的話,讓我終於明白:原來一個人的好運都是他累積的善良。

《水木格言》中也曾有言:

不管是高貴貧賤,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一心利益他人,即使根本不求回報,回報也會突如其來。

只有聰明的孩子,也許可以得意一時,聰明且善良的孩子,卻可以獲益一生。

擁有善良,優秀總是遲早的。

04

·桑德斯說:

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

金錢可以佯裝富貴,但擁有這三種「金子般」品格的孩子是真的高貴。

因為真正的貴族範兒,就是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善良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家教和修養。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
    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世紀瑞創學院,IT人才的搖籃!我們經歷過的恐慌正在國外激烈重演,新冠病毒的擴散十分遠比人們的預期要快。留學生回國隔離「當大爺」?送孩子出國,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質!國內算是好多了,可國外卻陷入了無邊黑暗。這樣,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於是,很多華裔、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國,躲避災難。
  • 送孩子出國留學真的好嗎?其實這三種人並不適合,尤其是第一種!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許多家庭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拿一個外國的洋學歷,認為這樣會比較好就業。但是這也不是必然的,要是好的學校倒也好,要是不好的學校,也是很難被國內認可的。很多人都想去留學,但是送孩子出國留學真的有那麼好嗎?
  • 打算送孩子出國的家長應該看看專家如何培養「種子選手」
    ,看看專家們如何培養「種子選手」。我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有幾點:1、太空育種,其實就是通過把種子送上太空,通過宇宙粒子的衝擊,讓種子的基因產生一定程度的誘變。被送上太空的植物種子很多,但是其實外界環境的變化,只對其中一小部分的種子產生影響。(能真正被海外教育改變、發生脫胎換骨變化的,畢竟是留學生中的少數。
  • 那些出國鍍金的留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人家的科研能力、教學質量確實走在前面,跟著先進學,隨著先進走,這也是追求上進的一種表現。曾經一度,「先進不先進,關鍵看留學!」坊間更有說法:「海龜上岸,土鱉完蛋!」可是這幾年,人們突然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大批海歸回國參加公考。有人就說了:海歸也來搶鐵飯碗,那當初又何苦費勁巴拉的出國呢?
  • 留學生都是些什麼人?無外乎以下三種,最後一類值得讓人佩服
    但目前為止,我國仍有大量留學生滯留海外,有些人覺得他們能夠出去留學,條件一定不簡單,所以自能想到辦法,有些人則認為他們之中也存在很多經濟較差的人,待在國外不工作、不學習,經濟負擔一定很重。那麼,能出國留學的都是些什麼人呢?總的來說,無外乎是下面三種。
  • 「回國巨嬰撒潑」:熊孩子背後,隱藏著被自私父母毀掉的靈魂
    境外回國人士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群體。除了擔心疫情再次擴散之外,一部分留洋人士回國的做法,也讓人寒了心。這幾個鬧事的案例,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從這樣的表象背後,也引發了人們的深思,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才能養育出如此自私的孩子?
  • 國外大學本科畢業後 中國留學生的三種選擇
    一位從事建築設計行業的家長說,女兒在國內的學習成績優秀,對建築設計很感興趣,之所以送她去國外讀建築設計,因為他覺得學建築特別需要有國際視野,而且國外有不少優秀的建築設計師。他希望女兒在外面多多接觸先進的建築理念,將來回國工作時,眼光和能力都會與眾不同。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的學生有個「通病」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才的儲備和培養,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也是一個基礎資源,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潛力。我們國家也是如此,自古以來我們就對教育事業非常的投入,很多的父母也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過我們的教育問題,在整個世界排名上並不算很高,距離一些發達國家,有著一定的差距,因此不少的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接受更多更良好的教育,選擇把他們送出國去留學,尤其是上個世紀以來,留學熱潮一直沒有消退過,就連我們的清華大學,也有很多學生選擇留學。
  • 豌豆公主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滿身都是不可理喻的公主病
    豌豆公主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滿身都是不可理喻的公主病時間:2020-05-23 16:0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豌豆公主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滿身都是不可理喻的公主病 像安徒生童話裡的豌豆公主(幾十層床墊下放了一顆豌豆都能感覺到不舒服)一樣,滿身都是不可理喻的公主   原標題:豌豆公主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八成清華留學生定居國外,不願回國,施一公:他們因傾向知足常樂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注意到清華大學畢業生出國留學,在國外學成畢業後不願意回國,回國率偏低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的熱議。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屆清華畢業生前往國外留學的有1146人,在他們學成畢業後,願意回國發展的僅有218人,其中超過八成的清華大學出國留學生不願意回歸祖國。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施一公說出實情:中國留學生「太安逸」
    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蘇霍姆林斯基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不過培養人才我們似乎已經做到了,但是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留住人才,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個關於就業的報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超過81%的留學生選擇在美國工作,或者其他的發達國家,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這81%的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呢?
  • 教育部:8成留學生回國!澳洲海歸排第二!留學生總人數再創新高!
    來源:教育部官網 雖然有一些家長在猶豫,在疫情當前的形式下,還要不要讓孩子出國呢? 圖源:網絡 教育部長鼓勵出國留學 「還要不要讓孩子出國留學?」
  • 從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話,評價英國小留學生教育現象
    在三月份那些英國小留學生家長吵吵鬧鬧焦急要孩子回國,費盡周折回國還沒多少個月,家長又焦急讓孩子回英國。這些小留學生如候鳥一樣,來去匆匆,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英國學校的開學與移民計劃。對待小留學生的留學現象。
  • 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
    韓國留學退學可能有很多原因,一些同學會選擇申請其他國家,也有同學決定回國發展。回國就需要完成學歷認證才行,那麼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呢?「許多中國高中生只考了託福、雅思等語言成績就出國留學,結果出國後無法適應國外講授,跟不上課程進度,社交圈太窄,很難融入國外精彩大學生活……」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們看到,考出一個高分成功留學不代表就能留學成功。
  • 6歲前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堅持2個原則,培養孩子好品格
    導致孩子之間產生差別的原因,和後天家庭的培養有分不開的關係,父母的教育不同,孩子的人生觀念也會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將來會善良,有的會變成社會中的惡人。今天給大家大家推薦的是一本,適合3-6歲兒童睡前故事有聲繪本《寶寶關鍵期品格培養》,這套書總共有6冊。對培養寶寶好品格有很好的幫助。這本書主要是通過親子共讀,來培養寶寶的六大良好品格。現在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因為睡前故事對孩子有諸多好處。
  • 遼寧出國留學生52.9%讀碩士 海歸同樣遭遇就業難
    答案有些難如人意,海外留學回國的留學生們同樣遭遇「就業難」。12月4日,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召開了「開展留學回國人員服務工作」會議,透露目前遼寧省出國留學人員一半以上是攻讀碩士,留學國家為赴日最多。但留學回國就業創業難的問題已有所顯現。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我決定回國發展,但並不否定留學的價值。對有條件出國並還在糾結的朋友,我認為留學經歷還是很寶貴,能在眼界、學識、能力、英語等方面飛速成長。我也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留學生會學成歸國,用所學知識和國際視野建設祖國。還有一個小建議,在出國讀研前不妨先試著留一年在國內實習,對探索職業方向更有幫助。每個留學生其實都是中美人文交流最小的載體。
  • 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問其原因,施一公和徐晨陽解釋截然不同
    其實清華北大的學生們,他們很多人的最終歸宿卻並不在中國,清華畢業的學子們,很多都選擇了出國進修,在清華大學的統計中,出國留學後歸來的學子僅僅只有19%,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留在美國等西方國家。
  • 女孩留學澳大利亞6年花兩百萬,回國求職被開出兩千底薪
    10多年前在人才市場,海歸人才招聘會都設在貴賓室,留學生是搶手貨。而今,這一現狀已發生劇變。留學生也跟國內大學應屆畢業生一樣,要參加企業招聘會,擠人才市場。甚至有知名企業HR(人力資源經理)放言:現在海歸研究生還不如985高校本科生!海歸貶值了。海歸的起薪,也從其期望的1萬元,驟降至6000元,而且相對於國內高校、特別是名校畢業生而言,海歸的優勢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