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大學深受留學生喜愛,近3分之1的外國人,在校都用英語交流

2021-01-20 教育小師姐

在國內的高校中,很多學生讀完本科之後就會選擇出國留學,等他們在國外讀了幾年書之後再回到國內,那麼他們的身價和待遇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在很多人眼裡,出國留學其實就是給自己「鍍金」。不過出國留學也並不是中國才有的現象,很多外國人,哪怕是發達的國家也有留學生在外面,包括中國都有很多。

這所大學深受留學生喜愛,近3分之1的外國人,在校都用英語交流

每一年國內高校招收的留學生都有不少,這些留學生來自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膚色。特別是在一些有名的高校之中留學生的數量是很多的,走在那些高校校園裡偶爾碰見幾個留學生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不過國內有一所高校,它裡面的留學生數量是其它高校沒法比的。很多留學生在這裡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的,遇上留學生的比例非常的高。

這所高校就是位於首都北京的北京語言大學,我們習慣稱它為「北語」,這裡是留學生的天堂,接近全校學生總數百分之三十的留學生比例讓這個學校的留學生數量要以萬為單位來計算。在北京語言大學的留學生再也不會引起別人另類的眼光了,因為他們在這裡群體夠多夠大,人們見得多了也就不會太好奇了。而且這裡的留學生不像其它高校的留學生,他們發展友誼的對象不僅僅局限於和自己一樣的留學生,和中國的學生也能很好的在一起玩耍學習,所以在這個學校裡的跨國戀情也是很普遍的。

北京語言大學成立於1962年,那時候它的名字是: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主要是對留學生開放的。到了1965年才由周恩來總理批准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直到2002年才有了現在「北京語言大學」這個名字。

作為一所語言類大學,留學生在這裡學習深造是有很多交流方面的優勢的。因為對於國內學生來說,能進入北京語言大學,不僅要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英語能力方面也是很不錯的。所以就不會出現普通高校裡面國內學生和留學生無法交流的問題,留學生在這裡可以和國內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而且對於留學生和國內學生的交流很容易就在他們之中發生很多異國戀情,雖然他們的國籍不一樣,但是除開了國籍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對情感的需求也是非常正常的。

相關焦點

  • 外國人說起中文來,連中國人都怕|普通話|日語|漢語|英語|母語_網易...
    學了12年英語,單詞背了一本厚厚的詞典,被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和各種虛擬語氣折磨來折磨去,碰到外國人還是瞬間只記得「hello」和「yes」。除了英語,學別的語言也並不容易。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被敬語和動詞活用支配的恐懼。如果學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這類語言,一個動詞就有十多個變位,記一個詞相當於記十幾個詞。
  • 趣讀丨外國人學中文大型翻車現場
    >學別的語言也並不容易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被敬語和動詞活用支配的恐懼如果學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這類語言一個動詞就有十多個變位記一個詞相當於記十幾個詞要是大學小語種專業作業都像表情包期末考試前通宵複習更是不堪回首的往事當然,要讓外國人反過來學中文好像也沒有那麼容易
  • 這4所大學,適合高考分數500分左右的理科學生,專業優勢強!
    高考剛結束如果估分在500分左右,有什麼好學校可以選嗎?近期,很多考生雖然上了500分,但是很容易上不了第一批次的學校,或者只能被擠到第二批次報考,第二批次的很多都是二本的普通院校,實力都不如第一批次招生的院校。
  • 「石榴哥」意外走紅,遇外國人全程用英語交流,網友:我好宣你
    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遇到了外國人也是全程利用英語交流的,就連外國人都對他說的英語讚不絕口,還問這位小夥是不是從倫敦來的呢,可這位小夥用英語回到:不,我是本地人。看的周邊的人是目瞪口呆。賣石榴的都能說流利的英語了,學那麼多年的英語白學了。
  • 日本名校之你所不知道的早稻田大學(大學+專業分科)
    早稻田之所以會被國人所熟知,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是最早接受中國留學生的學府,宋教仁、廖仲愷、陳獨秀,李大釗等名人都曾在早大留過學,為當時追求革新、救亡圖存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進步平臺。其中的早稻田校區為早大的主校區,交通非常便利,地址及通行方法可參照下方信息:〒169-8050 新宿區西早稲田1-6-1· JR 山手線 高田馬場駅から徒歩20分· 西武鉄道 西武新宿線 高田馬場駅から徒歩20分· 東京メトロ 東西線 早稲田駅から徒歩5分· 東京メトロ副都心線 西早稲田駅から徒歩17分
  • 早稻田大學與中國留學生的百年交集
    日本早稻田大學(下稱早大)在中國久負盛名,提起中國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國共兩黨、抗日戰爭乃至近40年的改革開放的參與人群,都不難見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印記。    走過百年風雨,早稻田大學大陸校友會於今年3月19日在北京成立。
  • 近五年武漢中考英語作文題目
    2019年武漢中考英語作文題目學校英語社團正在組織題為「My Family」的徵文活動。假如你是李明,請根據以下內容提示用英語完成徵文。內容要點如下:1.三口之家,家庭幸福,鄰裡和睦;2.父母為教師,在校深受歡迎;3 分擔家務,周末戶外活動;4.相互陪伴,經常交流,良好家規助我成長:5.請補充說明一至兩點與家庭相關的情況。
  • 百款軟體,外國人陪練口語APP英專學姐只推薦這三個
    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這是一個好現象。當然,無論是留學生也好,還是上班族也好,學習英語口語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與人溝通。那麼為了達到這個標準,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尋找native speaker進行口語對話練習,為了讓大家貫徹這個方法,學姐我試用了近二十款口語學習的app後,推薦這三款主打外國人陪練的口語app給大家:1.
  • 這3所985名牌大學比肩清華北大,國內公認人氣最高
    1998年5月份,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政府集中力量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而985工程的學校更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清華北大作為國內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的高等學府,是每個考生做夢都想考上的大學。
  • 外國人的中文試卷遭國人吐槽,網友:終於獲得平衡感!
    還記得在高中學習英語的日子,每次拿起英語卷子的我都非常的憤怒,出這樣的題,外國人都不會做吧,不過還得勸自己好好做,要不考不上大學啊。英語在我國作為我們學習的主要科目,甚至達到了和漢語同樣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近些年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在世界上也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學習漢語,要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因為同樣的文字用在不同的語境或者與其中其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今天勵志學生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外國人考的中文試卷,一起來找找平衡感吧!
  • 「日本心理學盤點」哪些大學心理學專業不需要英語!
    兩門考試,先參加單純的英語考試,然後參加心理學英語考試)不要求英語成績也不考試的大學:東北大學教育學研究科-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不需要英語;早稻田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學校教育專攻有四名進行發達、教育、臨床心理學相關研究的教授,外國人留學生報考這個專攻方向可以免除英語考試,也就是僅就這個方向來說不需要英語
  • 僅3年,詞彙量超15000,保安小哥的英語到底是怎麼學的?
    這不,一位北大保安小哥衝上了熱搜!三年裡積累單詞量超過了15000,還能與留學生用英語對答如流,迎來了國人的紛紛點讚。在上專業課的時候利用課餘時間去背單詞,就這樣"雷打不動"地堅持了3年,才有了如今超一萬五的詞彙量。在校門口值班時,遇到留學生求助問路的情形,許文龍表示自己學的英語在那一刻派上了用場,對答如流的英語讓留學生豎起了大拇指。
  • 俄羅斯在華留學生大衛:願做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學習漢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說,也正是這幾年的自學課程,他取得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五級證書。2011年大衛進入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幾年以後,他又考入清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專業碩士學位,去年已經順利畢業。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對有條件出國並還在糾結的朋友,我認為留學經歷還是很寶貴,能在眼界、學識、能力、英語等方面飛速成長。我也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留學生會學成歸國,用所學知識和國際視野建設祖國。還有一個小建議,在出國讀研前不妨先試著留一年在國內實習,對探索職業方向更有幫助。每個留學生其實都是中美人文交流最小的載體。如果雙方足夠真誠、包容、友善,留學生與當地人的交流對兩國人民增進相互理解非常有益。
  • 留學生的那些事—澳洲大學預科值不值得讀?畢業了可以去什麼大學
    這類Pathway課程一般針對留學生開設,Local students很少參加(因為他們轉入普通本科時還要把成績換算回ATAR,意義不大,而且預科對local的要求更高)。由於入學和升學要求都相對較低,個人認為算是澳洲大學給留學生開的後門班。澳洲大學預科(Foundation Study)是什麼?
  • 您最關心的20個留學問題都在這
    拉曼大學答:用拉曼大學的幾組數據來說明:2個校區;9所學院;3個研究所;3個學習中心;32所重點研究中心;78個學生俱樂部和社團;110多項預科/本科及碩博教育課程;390多個來自28個經濟體的大學及企業夥伴;295,000多種書籍、文獻資訊及豐富的線上數據資料庫;2,000多名教職員與行政人員;100多名分別來自國外的校外考委監察課程的國際素質;130多名工業顧問包括卓越學者
  • 全國的眾多高校中,哪些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比較多?
    我國的很多高校,也一直都在招收外國留學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來我們國家的大學上學。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就是,全國的眾多高校中,哪些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比較多?我國對於教育的發展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在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的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也是一個交流的好途徑。國家與國家之間學生的交換,讓本國的學生去到外國的學校交流學習,在學習國外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的同時,也能為本國的文化傳播做出貢獻。
  • 講成都故事,展「幸福之都」魅力 成都武侯提升居民英語交流能力
    「You put your right hand in……」近日,50餘位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少年兒童聚集在一起,歡快地唱跳著英國民謠歌曲《Hocky pocky》,拉開了成都市武侯區「愛成都·迎大運」社區英語交流活動的序幕。
  • 五位外國人向世界講述2020年武漢戰疫...
    ——楊航 來自黎巴嫩楊航是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沒有選擇「撤回」,而是一直堅守武漢,並在個人臉書帳號上撰文、回帖。他甚至走上街頭,用阿拉伯語在個人臉書帳號上直播武漢實況。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後,楊航曾在臉書上發布一帖子,引發近3000網友互動。
  • 外國人眼中的漢語是怎樣的?看完這些,與英語無緣的我閉嘴了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小學時期非常不理解學校的科目編排,身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這門學科。語文是國語,數學是生活必需,那麼英語是啥?當然說出這種話的人肯定是英語不好的同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