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總是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是懲罰,已經成了很多家長最常用、最愛用的殺手鐧。但有的時候,懲罰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抗拒、自憐、報復的心理,甚至去效仿這種行為!
一位媽媽抱怨:女兒越來越不聽話了,說話的方式基本都是「如果我怎麼樣,她就怎麼怎麼樣。」
比如,某天她不讓女兒吃冰激凌,女兒竟然說:「如果你不讓我吃零食,我周末就不去練琴。」這類的事情出現越來越頻繁;女兒要看電視,她便說:「你不讓我看電視,我就不讓你工作。」如果女兒要買一條粉色的裙子,她便說:「如果你不給買裙子,我就不去上學了!」女兒要挾的東西越來越多。
有人安慰這位媽媽說:「孩子還小,不過分就可以了。」也有人腹誹:「這熊孩子分明就是慣出來的。」還有媽媽說:「孩子講條件的這個毛病一定要趁早幹預,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有些孩子純粹是「小霸王」,比如,即使和長輩一起吃飯,這個小朋友也要先動筷子,不然誰都不能吃。
孩子不聽話,甚至威脅大人,弄得家長很是無可奈何的,怎麼才能在不打不罵的基礎上管教孩子並且能讓孩子聽話呢?人民日報給出了八條建議,家長可以收藏起來:
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也是四處求學,到處搜羅各種最新育兒經驗,可結果卻是越看越頭疼,文章是看了不少,可仍然不懂怎麼教育孩子,歸其原因就是沒有系統的學習。
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也沒有精力再專修心理學。傳統心理學基礎龐大,學術繁雜,等家長研究出頭緒了,孩子都長大了。就算憑藉強大的意志力學完了,如何學以致用也是個難題。
要解決問題,除了掌握系統的、正確的理論方向還得從實際出發。
李教授推薦的《不吼不叫管理孩子》父母教育孩子書籍全五套,系統地講述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與孩子所遇到的一系列心理轉變與溝通問題,同時用一事一理一例的方式,貼合實際生活,幫您快速梳理問題發現癥結,正確準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成長,而不是用打罵揠苗助長。
全套五冊圖書,多案例多種角度全面剖析教育盲區,正確引導父母與孩子一同學習,健康成長。
孩子的健康是無價的,一套愛護孩子健康的圖書卻是一餐飯錢就能買到的。點擊下方,僅需78元便能伴您給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