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15個表揚和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2020-12-03 騰訊網

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表現優秀時,你是否是這樣誇獎孩子的—「你真棒」,「你真聰明」·······

當孩子犯錯誤時,你是否是這樣懲罰孩子的—「打孩子一頓」,「罵孩子」········

表揚和懲罰時一門學問,那麼該如何做呢?

以下是《人民日報》推薦的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

01

15個表揚孩子的科學方法

1. 表揚努力: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畫,或是他的其他成績時,不要被喜悅衝昏了頭腦,記得肯定他為此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2. 表揚堅毅:

當孩子完成一件對他來說很有挑戰的事情時,無數次失敗後肯反覆嘗試,請記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堅持。

3. 表揚態度:

當孩子對面臨的任務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時,可不要忘了抓住機會美言幾句。

4. 表揚細節:

當孩子再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時,表揚細節,越具體越好,比如:寶貝,你現在遊泳時手上姿勢更標準了,進步了很多。

5. 表揚創意:

孩子的奇思妙想時創意和思考的積累,時孩子再嘗試無數次可能性方案之後才收穫的腦洞大開,表揚「真聰明」不如表揚「有創意」

6. 表揚合作精神:

如果孩子和小夥伴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還不錯,請一定抓住機會肯定孩子的合作溝通能力。

7. 表揚領導力:

有些事雖然不完全事孩子一個人做的,但他是負責管理的,做的好是因為他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

8. 表揚勇氣:

表揚孩子的勇氣,最能幫助他漲「自信指數」

9. 表揚熱心: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表揚孩子的熱心能鼓勵他多幫助別人。同時也能讓他知道,懂得求助別人、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也是克服困難的方法。

10. 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

能把自己的東西收拾整理好,是有責任心、有條理性的體現,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礎,表揚和鼓勵是必須的。

11. 表揚信用:

良好的信用會讓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順暢,所以要適時幫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約定什麼時,可以說「我相信你,因為前幾次你說話都算數」

12. 表揚參與:

參與活動能開拓視野,當孩子積極踴躍地參加活動,並在活動中表現不錯時,一定要鼓勵他地參與感。

13. 表揚開放虛心的態度:

從別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議和經驗,自己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一般都有著開放虛心的態度。

14. 表揚選擇:

物質表揚會縱壞孩子,精神層面的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可,更好地塑造價值觀。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有時是因為努力,有時是因為改變了策略而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表揚策略,也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

15. 表揚細心:

細心不僅體現謹小慎微,更體現在孩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和多角度。比如出門玩的時候,孩子記得帶傘,後來下雨了還真用的著,原來是細心的孩子出門之前查看了當天的天氣預報。這時,爸爸媽媽就該表揚一下他的細心和考慮周全。

02

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

1. 允許孩子解釋: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不能聽信某一方的指責,要允許孩子自己解釋。

家長保持中立,客觀評價孩子是否做錯,為什麼做錯。

2. 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這麼做的目的,找準批評的切入點。

並且讓孩子換位思考,「假設你是那個人,你會有什麼感受,這麼做到底對不對」。

3. 首先自我批評:

批評孩子前,家長先進行自我批評,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關係。

家長的自我批評,也能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

4. 只對事不對人:

孩子做錯了或者沒做好,家長第一反應不是責罵,而是指導。

就事論事,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

5. 教會孩子改錯

不能盲目地批評,要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且找到改錯的方法。

利用批評再給孩子上一課,是批評的意義所在。

6. 選擇恰當的時機:

不能在孩子起床時、睡覺前、吃飯時、生病時批評他,這會直接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來平靜交流,父母可以對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意見。

7. 採用和善的態度:

批評孩子≠罵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洩情緒,應該簡明扼要地指出錯誤,然後再教育。

也不要動不動就翻舊帳,讓孩子牴觸認錯,不服管教。

8. 尊重孩子的自尊:

別當著外人面批評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學、老師面前對他又打又罵。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樣需要被尊重,孩子的內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脆弱敏感。

03

10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

1. 練字:

練字是一種比較枯燥的學習,但能夠讓孩子平靜下來,反思自己。

等孩子練好字了,家長也恢復平靜了,這時候就可以心平氣和地交流。

2. 彌補:

孩子弄髒了地面,就讓他拿小掃帚小拖布去清理,賴床耽誤了時間,就讓他多背幾首古詩。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勝過一切打罵。

3. 面壁思過:

家長長時間的冷落會讓孩子難受,從而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錯。

如果孩子不配合,家長可以稍微拉長面壁時間,直到孩子承認錯誤再跟他講道理。

4. 改變聲調:

父母直接指責孩子,孩子一定會反抗,這時就應該改變語氣,「太可惜了,因為你一直沒做作業,就失去一次和小夥伴玩的機會」。

當孩子意識到做作業就能跟小夥伴玩,他會避免下一次不做作業帶來的不愉快的後果。

5. 幫忙做家務:

孩子犯錯後,家長可以罰他做一些他不愛做的家務,如收拾房間、洗衣服等等。

既能夠鍛鍊他的動手能力,又能培養他的責任心和家庭參與感。

6. 暫停某些權利:

比如說,不讓孩子玩玩具,不允許孩子到同學家做客,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長等等。

告訴他,正因為他做錯了才會有這樣的後果,當他表現好的時候就能恢復權利。

7. 減少親密行為:

在懲罰孩子的過程中,不跟孩子擁抱,不對孩子愛撫,不再用溫柔的語氣聊天。

讓孩子知道,犯錯後會失去父母的關心與愛護,以後就要避免犯錯。

8. 擬定家庭公約: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擬定一份家長和孩子都要遵守的家庭公約,規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家長和孩子要互相監督,利用家庭公約培養良好習慣。

9. 家人口徑一致:

父母說法不一,或祖輩寵溺孩子,都會導致對孩子的批評和懲罰大打折扣。

只有當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父母的管教才會發揮作用。

10. 自然承擔後果法:

如果孩子已經體驗到做錯事情的後果,那就讓他自己承擔,不要心疼孩子。

當孩子能夠從這件事情中吸取經驗教訓,自然就學好了。

04

好的教育 獎懲分明

好的父母 管教同步

很多父母都糾結過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管教孩子?

管了,怕孩子哭鼻子,不管,怕孩子學壞。

但是家長要明白,懲罰,是為了讓孩子改變,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這就需要家長們把握度和原則。

在懲罰過程中,不能任憑自己的情緒,隨意打罵孩子、羞辱孩子,語氣要和善而堅定,眼神不帶敵意,懲罰內容要貫徹到底。

事後,及時安撫孩子,或擁抱、或微笑,讓孩子知道你沒有對他失望,要他更有自信。

《戰爭與和平》中有一句話:「沒有人和你說不的時候,你是長不大的。」

教育孩子光靠愛是不夠的,父母溫柔且堅定的管教,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孩子的人生走向。

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協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Ps: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

心理科普、公益活動、心理諮詢服務……

詳情關注公眾號:心靈成長家園(xinling_JY)

心靈成長家園致力於提供專業可信賴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核心內容為: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情緒減壓、職場人際、情感婚姻、家庭親子、親密關係、團體諮詢、心理健康等專業心理需求。溫暖的陪伴、專業的分析、全新的視角,打造一個有溫度、有力量、接地氣的心理諮詢港灣。

我們希望每個孤獨的靈魂都能被看見,每個人的心事都能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懲罰孩子的10個科學方法
    01規勸案例: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方式: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 當你想表揚孩子,說這15句話最有效!(老師家長必讀)
    ——表揚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作品時,可不要被喜悅衝昏頭腦,請記得肯定他為此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 人民日報:這些世界地理知識你應該知道,請家長務必替孩子收藏
    人民日報:這些世界地理知識你應該知道,請家長務必替孩子收藏一直以來,形容一個人知識非常淵博,我們都會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而從學習上來講,這也證明了地理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性,因為地理是一門人文社科類學科,不管是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來講,我們都會運用到地理相關的知識。
  • 普通孩子和學霸的真正差距,竟然在這裡!(轉給家長)
    03 表揚孩子應該說這15句話 你很努力啊 (表揚努力)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作品時,可不要被喜悅衝昏頭腦,請記得肯定他為此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 孩子的問題在家長身上,培養優秀的孩子從下面的方法入手
    瑾蘭:我也想讓她有個好的學習方法與作息時間,提高效率,可是每次方法都不能統一。楊永龍:其實你建議讓他去看我的博文《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了。瑾蘭:是的,我想這是個非常好的主意。楊永龍:給你提幾點建議:1、請記住要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你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的他們不會再簡單地服從和遵守你的命令。2、請記住你的孩子有發表意見和觀點的權利。
  • 家長必讀:學會這3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20以內進位加法!
    前幾天我們收到家長諮詢,和大家分享了幾個孩子學習借位減法的方法。今天,將繼續和家長聊聊進位加法中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習進位加法的幾個有效方法。正如借位減法一樣,孩子剛接觸10以上的加法時一樣,無非是這樣幾個問題:無法理解什麼是進位,為什麼要進1,兩數相加大於10怎麼辦,等等比較抽象的問題。
  • 讓孩子科學長高10釐米的多種方法,幫你做個有譜爸媽
    孩子的身高問題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在伴隨孩子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長高個永遠是家長們重中之重的「任務」,特別在每個小區裡,我們常會看到只要是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家長們免不了談到身高問題,會不由自主的給孩子們比起身高,哪怕微小的身高差都會刺激到家長內心的焦灼
  • 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家長堅持做,輕鬆提升孩子智力
    根據腦科學研究證明,人們的右腦的儲存量是左腦的10000倍之多,在歷史上有很多偉人,比如愛因斯坦、貝多芬、居裡夫人等等,他們都有一個超強右腦,由此可見右腦開發是非常重要的。6歲之前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大腦已經發育到成人的80%,如果家長抓住這次機會,通過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你家孩子會更聰明。
  • 懲罰是教育中必要的手段
    它是由於觸摸熱爐與實行懲罰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得名。熱爐效應或熱爐法則帶有警示性、一致性、即時性和公平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應該「獎罰分明」,運用一些手段來懲罰孩子,尤其是遇到調皮的孩子,適當的懲罰是非常有必要的。懲罰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可以教育好孩子;運用得不好,可能會使孩子跟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家長們可以嘗試運用「熱爐效應」。
  •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
    培養身心健康的子女,是家長共同心願。然而,如何管教孩子,卻讓人頭疼! 人民日報的20個教育法則分享給你,希望能對你有用。 1.羅森塔爾法則 積極的期望會給孩子信心,朝著你期望的樣子發展,而打擊和批評會讓孩子失去信心,變得越來越差。 2.強化定律 孩子的習慣在養成之前,一定要重複多次,才能固定下來。
  • 請查收你的2020年度關鍵詞——希望
    請查收你的2020 年度關鍵詞 Key words of the year 2020 轉眼,我們即將揮別不平凡的2020年,迎來嶄新的2021年。
  • 13歲女孩宅家太無聊,把作業做成藝術品,連人民日報都點名表揚!
    說到寒假作業很多孩子都頭痛不已,假期裡總是走親訪友,就算在家待著也只想躺在床上,吃吃零食,就是不想寫作業。 面對那麼多的作業,總是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態度。 但是,最近有一個阜陽的學生 ,卻把作業做成了藝術品,連人民日報都點名表揚。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鍛鍊大腦潛能的4個方法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歸納出了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還能提升專注力和創造力!2、鼓勵孩子模仿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這更是學習能力的表現!愛模仿的孩子,大腦通常發育得更好,所以,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去模仿,這樣才能促進大腦發育。根據研究發現,孩子從1歲開始,他們就會不自主地去模仿家長的行為習慣和語言,在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了,一定要起到榜樣的作用,不要從小就教孩子壞習慣哦!
  • 人民日報推崇的《九大教育法則》(為孩子收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特定的生長軌道,能飛多高走多遠,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掌握專業的教育方法,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讓養孩子變得簡單可靠。 人民日報推薦的《父母教育應該知道的9大教育法則》,我們一起學習。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科學證明:這4個方法最有效,家長要常用
    當然,孩子注意力強弱受到其他因素影響,比如性別、家長教育方式等。不過,孩子缺乏專注力對他以後學習、工作都會有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儘早培養他的專注力,不妨試試以下這4種方法!多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表現得更專注,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多讓他們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 請查收哈雷彗星的贈禮
    請查收哈雷彗星的贈禮 2021-01-02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表揚和鼓勵究竟有多大差別?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個長達10年的實驗
    「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認為兩者都激勵人積極向上。因為她相信,誇獎和表揚能給孩子更多自尊和自信,而批評則只會讓孩子變得敏感、怯弱而不自信。  但最近,張靜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些動搖,一味的表揚真的能讓孩子自信、自強嗎?在兩次數學考試失利之後,無論張靜怎麼誇獎,兒子都不願再去好好學習數學。問題出在了哪裡?
  • 【科學防疫】這份防疫小知識請您查收
    【科學防疫】這份防疫小知識請您查收 2021-01-14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腦科學和心理學家洪蘭: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
    在演講中,她介紹男女大腦大不同,其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演講,一下子拉近了腦科學與生活和教養方式之間的距離。2017年10月29日下午,在「金蘋果論壇」現場,洪蘭教授給大家帶來了一場關於孩子大腦發展密碼與教養的藝術為主題的講座。
  • 4歲孩子「在家一條龍出門一條蟲」,不是因為認生,都是家長慣的
    他們到了肯德基店,爺爺為童童買了份兒童套餐,讓童童坐在那裡吃著等他,他上個廁所,一會就過來了。就在童童安靜吃東西時,突然從外面跑來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小姑娘,那小姑娘身後跟著一個身材高大,大約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小姑娘指著童童大聲的說:「你坐過去,這個位置我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