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羅素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犯錯你的第一反應,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看過這樣一則新聞:9歲男孩因撞碎學校玻璃,擔心受到父母的責罰,留下了一封30字的遺書,從17樓跳下去自殺了。
看到這則新聞讓許多人感到心疼,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孩子用命去抵一塊玻璃?孩子在自殺前,內心糾結了兩天,他都沒有敢告訴家人他打碎了一塊玻璃。
有不少人說:現在孩子缺少挫折教育,太「玻璃心」了。
其實不然,正是因為他知道犯錯之後將承受什麼,可以追溯到他每次犯錯家長的做法。
我的一位朋友至今都無法釋懷,她說小的時候父母對她要求十分嚴格,一點事都要上綱上線,平時學習成績還可以,只有數學不太好,有一次,數學又沒考好,回到家時,正好那天有許多親戚在,媽媽知道她的分數之後,照著屁股就是兩巴掌,她說她至今都忘不了,那天他媽媽對她不滿的表情。
我聽完她的講述,還說她太玻璃心了,可是她卻說,你不知道,那次之後我都不敢見到我那些親戚,總是覺得他們都在笑話我,我感到自己特別笨,我媽媽是那樣的嫌棄我。
看見沒?當孩子做錯事了,你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有多少是帶著情緒,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而是造成了傷害。
我們先看看大多數父母,常說的幾句話:
「怎麼回事啊!」「能讓我省點心嗎?」不問青紅皂白。
「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怎麼這麼笨!」-否定、侮辱。
「早跟你說過,你不聽話,這下好了。」-諷刺挖苦。
更有甚者,一言不合上來就一巴掌,孩子都不知哪裡錯了,怎麼改正?只會錯了再錯,這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被家長請教如何在孩子犯錯時批評孩子,她說千萬別打,只要你一打他就知道這是最壞的結果了,以後犯錯孩子就會想,大不了挨一頓打!也別罵,辱罵孩子除了傷孩子自尊,起不了任何作用。
李玫瑾教授後來教了大家一招:你就看著他,目光是最有威懾力的,至少看他一分鐘。
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做了錯事,大部分孩子能夠意識到,這時他就會有愧疚感、自責感。這時你只要給他一個眼光他就會知道問題的嚴重。特別是在外面,在公共場所,你只要看著他。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打罵,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打罵只會抵消孩子心中的愧疚感。這時他就會為自己找藉口、推卸責任,甚至產生叛逆心理,不服氣,甚至會在內心對父母建起防禦牆。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犯錯:
1、 愛和包容孩子犯錯時,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什麼情況下,父母對他的愛是不會改變的,永遠站在他這一邊,有問題可以一起扛,和他一起面對。
2、 冷靜和客觀孩子犯錯時,家長首先要冷靜,客觀地指出他的錯誤之處,有許多孩子心智可能還沒有成熟,自制力比較差,這時你也許會感到麻煩,但也要控制情緒,以事論事,不要翻出之前的錯誤。
3、 耐心和同理心面對明知故犯的孩子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並加以強化訓練,我們要不厭其煩地把正確的做法展現給他,讓他明白應該怎樣做,並且監督他。
孩子犯錯很多時候,是手足無措的,這時你去罵他,吼他,他可能一直處於恐慌害怕的情緒中,這時你能有同理心,並給他一個擁抱,可能比起罵一通更管用。
當孩子犯錯了,你的第一句話應該怎麼說呢?
1、 發生什麼了?怎麼了?---給孩子解釋和表述的機會。韓國有一檔節目《超人回來了》,其中一期,是爸爸起床後,發現滿地都是燕麥片,而他三歲的女兒正坐在麥片堆裡,拿著麥片餵一歲的弟弟,這一幕讓人抓狂,而且危險。
這個爸爸卻很鎮靜的問女兒,「發生什麼了?」後來知道,女兒看見弟弟餓了,想學著大人泡點麥片餵弟弟,可是麥片放得太高,所以她弄撒了。
爸爸聽後並沒有訓斥女兒,而是誇獎了女兒知道照顧弟弟。並告訴她,以後這樣的事情要找大人幫忙。
如果這時,爸爸大吼大叫,想必女兒會瑟瑟發抖,並且很傷心,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做了好事還被批評。
2、 沒關係,媽媽理解你。---通過觀察,看清原因。姐姐家小外甥,平時很乖巧,但每當小朋友來家裡作客,他就會製造麻煩,開始的時候姐姐也吼他,但發現越是吼他他越不停地搗亂。直至姐姐把他抱在懷裡,後來姐姐發現,他就是為了引起姐姐的注意,怕別的小朋友瓜分媽媽的愛。
找到原因之後,姐姐就特意多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每次都會做一些糕點招待小朋友,並讓小外甥負責分發,讓他學會分享。
3、 這件事我覺得……---對孩子加以引導。有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亂寫亂畫,總喜歡在牆上、沙發上,各種物品上,塗塗畫畫,這時就是孩子到了繪畫敏感期,家長需要給孩子準備畫板、畫筆,紙張,告訴他應該在什麼地方畫畫,而不是批評他亂花一通,很可能你就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4、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的後果。---讓孩子看清危害,學會承擔責任。孩子犯了錯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他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這時你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但不是縱容,而是幫助他分析是非。
比如,打碎了碗,你要告訴他要及時清理碎片,並且要包好,以免扎傷。打了同學就要專門道歉,亂扔垃圾就要告知他這樣會破壞公共環境,並帶他去看一下環衛工人如何辛苦。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可以不追究不計較,責任教育,需從小做起。
所以孩子犯錯時,我們要正確對待,也要允許孩子犯錯,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要過於苛刻,苛刻或許能培養一個出色的孩子,但卻斷送了這世上最溫暖的親情,還會讓孩子的性格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