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南淝河、二十埠河、板橋河和小板橋河 4 項初期雨水調蓄工程,瑤海區新建的 5 座調蓄池,包含汙水就地處置功能,日汙水總處理量達 4.5 萬噸。此外,二十埠河、板橋河等多條河流內的 24.98 萬立方米淤泥被清理出 " 境 ",安裝水質原位修復,讓河水原地變清。
水質原位修復
河水原地變清
" 讓被汙染的河水,在自己家的河道裡就能『有氧呼吸』、『換肺過濾』。" 為進一步完善水體長效治理,瑤海區同步實施了 2 項水體達標工程,在二十埠河、小板橋河新建河道水質原位修復系統,讓河水在原本的河道中就能得到水質改善。
" 補充水體微生物群落,通過水體微生物細菌的共同作用降解水體中氮元素和磷元素,從而達到提升水質,恢復水體持續自淨的能力目的。" 記者從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了解到,除了給水體補充微生物細菌,瑤海區還在水下為水體安上 " 氧氣泵 "。
安裝曝氣循環系統,可以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從而改善水質。此外,種植生態浮床,在淨化水體中懸浮態和溶解態汙染物的同時,還能提升河道景觀風貌等措施,也都已安裝完成,正在進行調試工作。
汙水就地處置
從源頭改善城市排水
記者了解到,為了減少水體內源汙染,2 個月時間內二十埠河、板橋河、小板橋河及史家河箱涵完成整體清淤。清疏總長 53.4 公裡,共清除淤泥 24.98 萬立方米。" 通過河道清淤疏浚淨化水質,保障河道排水、行洪功能,進一步減少汙染物附著,提高水體自淨能力 "。
目前,合肥市正全力推進南淝河、二十埠河、板橋河和小板橋河 4 項初期雨水調蓄工程。瑤海區新建 5 座調蓄池,設計總容量達 13.5 萬立方米,新建截流管道 29.3 公裡。同時還包含汙水就地處置功能,日總處理量達 4.5 萬噸。
通過該項目實施,幾條河流將可以建立海綿化排水淨化系統。通過過濾裝置和生態淨化將溢流後的雨水進行過濾,從而達到雨水調蓄和水體自淨能力雙提升。汙水儘可能就地解決,使得經排水渠後續進入河道的水質較好,防止後續未經處理的雨水進入城市汙水排水系統,避免造成城市排水管網堵塞和跑冒漾水,有效改善天然水體循環。
(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皞乾 通訊員 詹曉娟 )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