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於2020年11月18-20日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開放中創新,改革中轉型」。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等多位「大咖」參會交流。
劉永好:
RCEP的籤署 將幫助中國企業進行全球化的發展和布局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出席並演講。劉永好表示,過去20年隨著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的發展,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以及數字企業迅猛發展,傳統產業不斷地被超越。但是這兩年數位化新經濟呈現出流量見頂的增長瓶頸期,但傳統產業的數位化的再造和轉型卻方興未艾。他指出,隨著很多傳統企業轉型探索的成功,會發現「新的時代並沒有那麼可怕,我們傳統企業有足夠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對此他指出如下三點:
一,傳統產業多數是實體企業,在GDP中的比重、在解決就業和增加稅收等方方面面佔主導作用,是中國經濟的脊梁,是當前經濟的核心和價值所在。
二,傳統產業有很長時間的積累,有生產場景,有科研,有產供銷的體系,有很深的護城河。網際網路企業想要很深地切入進來是很難的。
三,傳統產業生產的是國計民生的必需品,而目前市場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下一步經濟發展的熱潮將建立在14億人的大消費基礎上,而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就有非常大的空間和相當的優勢。他還強調,在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將成為我國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新發展格局提供巨大的助力,將會幫助中國企業進行全球化的發展和布局。
宋志平:
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有待完善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介紹說,上市公司在我國只有30年的歷史。這30年,資本市場的成績是巨大的。「現在我們一共有4093家境內的上市公司,不含香港的H股、紅籌股以及在美國在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國內的總市值是77萬億,佔GDP的77%。募集了多少資金呢?16萬億人民幣。分紅了8.36萬億人民幣」。
宋志平表示,民營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有2479家,佔比60.57%,民營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最新市值是32.2萬億人民幣,佔總市值的39.76%。
「上市公司為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宋志平說,民營企業上市公司有力地支持了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是我國經濟的壓艙石,也是定盤星,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群體的優等生。
但他也強調,上市公司也存在不足,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有差距。比如在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等方面還有待完善,在經濟效益方面有待提高。
宋志平說,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從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六個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的舉措。「這個文件寫得非常好,它只有17條,可是這17條非常精準地把上市公司的問題都給提了出來」。
楊元慶:
5G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20年來,在亞布力討論最多的、每年都不會缺席的話題就是企業家精神以及中國企業的使命。他感慨,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企業家尤其需要從國家的命運、社會的責任和商業機遇等多個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克服挑戰、穿越逆境。
在談及科技在當前的環境下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和意義時,楊元慶表示,2020年之所以特殊,在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未有之大疫情雙重疊加,對人們的生活、工作、事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楊元慶表示,今年恰好處於科技大變革或工業革命的交匯點,如果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化和數位化,在此過程中它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數字的資源,從而為我們進行第四次的工業革命——智能化的變革提供了豐富的燃料。
「正是在這個新常態和科技大變革的雙重疊加的驅動下,我們看到今天新技術、新產品紛至沓來,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物聯網、邊緣計算、雲計算、5G、人工智慧、大數據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在線辦公、學習、娛樂、消費、創新也是不斷」,他說。
智能化時代的新產業架構和技術架構該如何形成?楊元慶認為,任何新架構的出現都與某個前導性的技術或者某個前導性的產品出現分不開,而5G就是一個前導性的技術。
「近期圍繞著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大力地推進5G的爭論不絕於耳,有人認為5G被炒得過熱,技術還不成熟,用電量太大,運營成本過高等等」,但楊元慶表示,即便5G建設的起步階段投入比較高,應用目前也比較遲緩,但是值得大力建設和推廣的。「因為5G絕不僅僅是讓手機視頻更加流暢、文件傳輸更快,而是實現智能化應用的抓手」。
「在5G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端匯集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再疊加上傳統的信息化所帶來的數據還有網際網路上的數據,通過邊、雲、網的基礎架構所提供的算力,最後再輔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些先進算法,這是智能化的第三個要素,對各行各業的機理加以學習、總結、提煉,最後就能形成這個行業的智能,就是『智』」,楊元慶總結智能化時代ICT基礎架構——「端、邊、雲、網、智」。
「讓我們特別興奮的是國家恰逢『十四五』在推動新基建,是新的ICT基礎架構要素完美落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指引」楊元慶表示,這必將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提供強大的支撐力量。
高雲龍:
民企勿做損害後代利益的悔事,多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善事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出席並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問題發表演講。
高雲龍表示,「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民營經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特別提出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法律環境和政策體系。
「目前,雖然我國的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企業困難凸顯,亟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意識,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激化市場主體的活力,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活力」,他表示。
高雲龍呼籲民營企業緊跟時代步伐,在建設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實現更大作為。
一是要在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進程中多作貢獻。
二是要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進程中多作貢獻。
三是要在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進程眾多作貢獻。
四是要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中多作貢獻。
五是要在實現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進程中多作貢獻。
王 石:
營商環境對於企業家來說非常重要
萬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會名譽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出席並演講。王石感慨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機遇。「由被動挨打,我們仰望著西方的文明、制度這樣一個物質社會,到現在我們真的可以平視,我們希望我們什麼時候能力再大就俯視(西方社會)。由仰視變平視,我們要珍惜」。
王石強調,營商環境對於企業家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讓企業家不安的心在這裡,這是非常不利於營造有信心的社會和未來的社會」。
談及深圳,王石點讚了營商環境。他舉例說,在2007年時,華大基因準備搬離北京,當時選擇落地蘇州開發區,「我知道了以後說,為什麼你們不考慮深圳呢?」。「深圳我們兩眼一抹黑,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啊?,深圳市長、書記你給我們搭橋牽線,讓我們見一面」,華大基因的負責人對王石說。沒想到,王石卻回答,「我和他們也不熟」。
「我這個回答讓他們非常意外,你是中國著名企業家,深圳起家的,你和深圳的書記、市長不熟?」,面對提問,王石解釋說,「這就是我介紹你去深圳的原因,你不需要和市長、書記熟,你們只要能幹,只要有創新力,你們的產品有號召力,你們到深圳,書記、市長會找你」。
「他們信了這句話就去了,13年之後,華大基因在這次疫情當中的表現(很好),當然他們在深圳發展得很好」,王石說。
王石強調,企業家們面對未來要勇於擔當,但同時也希望營造良好的環境,讓企業家能夠有更安心,對企業家出現的問題,應該放長遠、更寬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企業家觸犯了刑律,觸犯了刑法、《公司法》,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
「我曾經看過一個標語,這個標語我不同意,標語是這樣寫的——誰和企業家過不去,我就和你過不去」,王石認為,不能把企業家當成是神聖的,企業家是不可侵犯的,企業家首先是個公民,是個守法的公民。
此外,王石認為,由於掌握了資源,一些著名企業家應該在社會上有更多的社會擔當、社會責任,「既然出名了,這是企業家應該做的」。
來源 | 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