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2021-01-08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

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

本屆論壇執行主席、天津大學科研院常務副院長、天津腦科學中心主任明東教授在致辭中指出,研究腦認知原理、意識與智能本質與規律的腦科學被譽為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當前以人工智慧、腦科學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加大對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將大幅提升腦疾病的診療水平,加速推動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促進相關技術領域交叉學科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教授以《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為題做主題報告。他表示,腦功能的研究依賴於細胞水平的聯接,腦聯接網絡及腦聯接圖譜的研究是研究腦功能和腦疾病的重要依據,並詳細介紹了微米級別小鼠大腦的神經網絡圖譜研究成果和相關研究技術的發展歷程。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György Buzsáki教授帶來主題報告《對話大腦環路》。他指出,神經活動的閉環控制理論是開發腦-機接口技術的基石,對腦電波的讀取和分析在神經活動閉環控制中起著關鍵作用。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明國莉教授就《工程化類器官模型在人類神經發育和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做了精彩的報告。她總結了經典3D培養類腦器官的諸多缺點,並詳細介紹其團隊開發的全新單片層類腦器官如何實現在精細的解析度下觀察神經細胞的發育過程。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範德比爾特大學John Gore教授以《腦白質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為題,深入闡述了腦白質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具有的無介入、實時觀察人腦、高解析度的特點,以及如何用於實時追蹤病人的大腦病變過程。

IEEE Fellow,美國先進神經工程中心主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Tzyy-Ping Jung教授在《人的個體差異在腦機接口中的研究》的主題報告中指出,通過腦機接口捕獲的人腦電波差異是開發腦機接口技術的重要障礙,並介紹了解決人個體差異的解決方案。

在主論壇之後,平行開展了五個分論壇的學術報告,囊括腦機交互、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五個專題,多維度探討腦科學創新研究與融合發展之路。在研究生學術研討版塊如期結束後,整場論壇圓滿落下帷幕。

本屆論壇名家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深入淺出、各抒己見,充分分享和交流了腦科學領域研究前沿的新理論及新技術。論壇通過網絡平臺向全國免費直播,累計觀看人數約2.4萬人次,為與會人員帶來了一場腦科學領域的學術盛宴。

(編輯 劉延俊 陳錚傑)

相關焦點

  • 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AI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CAAI粒計算與知識發現專委會、CAAI人工智慧與安全專委會承辦的「2020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暨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郵電大學成功召開。,共同探討信息科技的前沿發展動態與趨勢,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過程中的科技革命問題,以及科學技術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交叉融合問題。
  • 共話融合創新「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天氣網訊 2020年11月9日至10日,「第一屆航空氣象科技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四川省廣漢市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隆重召開。論壇旨在共同探討我國航空氣象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推進航空氣象科技創新、應用與服務。
  • 2019中關村論壇16日開幕 聚焦5G、腦科學等話題
    今年,論壇實現全方位提升,會期也延長至3天。除了論壇,還將舉辦1場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展和1場重大成果發布會。據了解,此次論壇將展示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微軟等國內外116家單位的近170項科技成果。論壇設置的18場平行論壇,將圍繞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硬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等熱點話題展開。
  • 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開幕
    初冬的長春,天高雲淡,風清氣爽。11月14日,吉林長春南湖賓館主樓會議中心激蕩著思想的火花,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這裡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會議由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付躍剛主持。
  • 2020中國(曹娥江)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曹娥江)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紹興上虞召開。他提到,中國膜工業面臨多方挑戰,如科技創新力不足,成果轉化偏弱;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化水平偏低;產品種類偏少,應用領域偏窄;產業體系支撐不夠健全等。為此,我國膜科技未來要重視新膜技術開發,原材料開發,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改性提升研究,工程應用研究等。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在廣州召開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11月12日至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  本次大會秉承「腫瘤防治,贏在整合」的主題,通過80個前沿專題,聚焦「基礎研究」,尋找科學問題,釐清研究思路;關注「臨床研究」,論道研究感悟,分享創新成果;推動「成果轉化」,搭建溝通橋梁,促進研企合作;開設「新品發布」,發新書、推新藥、展新裝;解構「智慧醫院」,共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推動智慧醫療。  14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
  • 探究中國科技力量崛起之路 2020鳳凰網科技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召開
    11 月 7 日至 8 日,由鳳凰網、鳳凰網新聞客戶端主辦的「2020 鳳凰網科技移動創新趨勢「論壇正式在線上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逆勢而起、砥礪前行的科技力量」,由京東贊助播出。論壇聚焦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之路,邀請了多位學界人士和企業領袖,以期凝聚各方智慧與共識,為大家深入剖析不尋常時期下中國科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中,嘉賓金句觀點頻出。
  • 2020 GBAS科技大會即將開啟!共探科技創新發展新風向!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高度重視科技產業的發展,從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資金扶持、應用場景、產業集群等多個角度進行科技戰略布局,致力於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示範、規模產業化等各環節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支持。
  • 2020年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順利召開
    12月19日,2020年度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四家單位承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黃海所趙法箴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水科院院長王小虎、副院長劉英傑和漁機所所長徐皓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
  • 首屆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本周舉行
    享有「中國海洋第一展」美譽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於10月15日—18日在深圳舉辦。作為今年海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020中國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論壇」將於10月1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6樓桂花廳和水仙廳舉行。來自國內海工領域的10多位院士及專家、學者、企業代表200餘人將齊聚一堂,共話發展藍圖。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新華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龔雯、張泉、何曦悅)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數字世界、智能社會、智慧生活加速到來。正在上海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拉開了一場思想盛宴,科學家與企業家在此同頻共振,從探索前沿技術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共謀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共創美好生活和無限未來。
  • 中國· 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中國 · 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發表時間:2020/12/29
  • 2020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舉行 專家呼籲加強海洋科技原始創新
    9月25日,國家科技部原部長、院士徐冠華在大鵬舉行的2020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表示,我國海洋核心技術裝備80%以上依賴進口,基礎研究的突破所帶來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產業將對中國海洋科學未來取得優勢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 2020中國生物藥臨床研究高峰論壇「拍了拍」你,鄭州見!
    聽說了嗎,10月16日在鄭州要舉辦「2020中國生物藥臨床研究高峰論壇」啦~ 當然了,這可是行業裡的大事。這次論壇層次高,大咖多,一定要去參加! 2019年2月,中國有了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利妥昔單抗),開啟了中國生物類似藥元年。
  • 聚焦科技前沿 開闊研究思路
    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0餘所軍地高校的專家教授、研究生代表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活動。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由陸軍工程大學倡導發起,旨在促進研究生跨學科、跨領域學術交流,推動軍隊研究生教育創新發展。
  • 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啟幕 咪咕系列雲上黑科技首次亮相
    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將在廣州舉行。本次大會以「5G融入百業 數智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推動5G時代的全球產業生態創新,促進社會經濟數位化轉型的全面加速。據悉,這是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首次以線下+雲端相呼應的形式呈現,吸引了近150家國內外知名展商參展。
  • 西電人聚焦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西電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共同聚焦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我國將在全面提升新一代運載火箭性能水平的基礎上,計劃到2045年實現1小時全球抵達、地面與軌道間以及軌道與軌道間的航班化航天運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1978級西電校友包為民院士在《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的發展與思考》主旨報告中向大眾描繪了「航班化航天運輸」的新願景,「把航天飛行速度應用於交通運輸上」,引發了熱烈反響
  •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京舉辦
    9月19日,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辦。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出席論壇並致辭。戰略院黨委書記梁穎達主持主旨報告環節、出席聯盟成立儀式。
  • 院士專家齊聚中國科學家論壇 論道科技創新
    9月19日,全國科普活動日之際,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各地各行業的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參會,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善科技創新生態等話題交流探討。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燕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等在開幕上致辭。
  • 聚焦實驗室發展熱點難點 共話行業未來 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
    為加強業內人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中國實驗室發展的資訊動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智慧·安全·綠色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 2020)將於2020年12月8日-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協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等單位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