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前沿 開闊研究思路

2020-12-04 人民網

近日,陸軍工程大學首屆軍地高校研究生學術活動周在南京閉幕。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10餘所軍地高校的專家教授、研究生代表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活動。此次學術交流活動由陸軍工程大學倡導發起,旨在促進研究生跨學科、跨領域學術交流,推動軍隊研究生教育創新發展。

活動由研究生學員策劃安排、組織實施,以「前沿引領、築夢強軍」為主題,聚焦科技前沿、時代熱點、研究難點展開研討,重點打造高端學術講座、教授講堂、博士論壇、學術沙龍和回訪交流等研學活動。活動邀請軍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作學術報告並針對研究生關注的出國訪學、論文撰寫、數模競賽、國際周邊形勢和軍事案例建設等問題開辦學術沙龍。

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內容信息和軍事特色突出,軍地院校名家就科技前沿知識開展授課,軍地研究生開展研討,學員們從中了解前沿理論和技術動態,開闊學術研究思路。

「探究學術真知是研究生培養的主旋律。我們通過首屆軍地高校研究生學術活動周這個平臺,多視角互動、零距離交流,增進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軍地高校研究生交流合作,為研究未來世界打開一扇科技之窗。」陸軍工程大學校領導說。

相關焦點

  • 西電人聚焦航天科技前沿研究
    會上,西電航天人面向航天科技前沿研究做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共同聚焦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首日5場主旨報告 西電校友2場引轟動9月18日,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暨開幕式舉辦,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航天領域合作。
  • 聚焦前沿科技 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在滬啟幕
    該社區將面向國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的發展動能,打造符合創新規律的空間載體。當天,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牌。
  • 聚焦科技前沿 華南理工大學發展新興工科
    新華網廣州7月25日電(楊淑馨 羅鋮莉)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廣州國際校區聚焦前沿科技研究,5個新工科專業持續招生,2020年增加智能製造工程、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新工科、新醫科專業招生計劃。
  • 聚焦科學研究前沿 中科院等機構發布《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彭韻佳)中科院等機構13日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對世界主要國家在主要科學領域的研究活躍程度進行評估。由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的《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美國整體仍最活躍,以研究前沿熱度指數281.11分居全球首位,中國得分151.29,繼續穩居第二,英國、德國和法國跟隨其後。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量子科技學術前沿專家創新大講堂」日前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舉行。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 「名家雲集,聚焦前沿」——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2020「雲上」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邵文威)為聚焦全球腦科學技術的研究前沿,加速助推腦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近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腦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雲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以「聚焦腦科技研究最新進展,探討腦科技研究前進方向」為主旨,邀請到海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腦功能基礎、腦成像技術、腦疾病診療技術、腦機交互、類腦與類生命系統等專題,共同探討腦科學技術領域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臨床應用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論壇涵蓋主論壇特邀報告、分論壇專題交流和研究生學術研討等三大版塊。
  • 造就未來大會聚焦「火星之路」與「新引擎」探索前沿科技
    大會意在用科技為未來尋找到一條正確的方向,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大會特別設定了「火星之路」與「新引擎」兩大板塊,邀請來自國內一線的前沿科學家與創業探索者一同分享。因為「天問一號」,2020年火星躍入人們的視線,已成為國際之間太空航天發展的新起點、新徵程。如何到達火星?如何在火星上生存?如何構建一個宜居的星球?火星之後,人類是否有可能成為星際物種?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主持發布活動。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聚焦課題研究 助力專業成長
    那就要注意選題,選題是決定本課題研究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優質的選題要做到研究方向明確、研究特點清晰、研究內容前沿。吳老師認為研究視角要獨特,研究起點要清晰,相關檢索要科學,理論支撐要聚焦,研究假設要明確。談及形式上的「綱舉目張」,吳老師強調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需要釐清思路,圖導思維,架構一張研究結構示意圖。文本呈現的操作步驟為聚焦標題、呈現內容、劃出路徑、清晰示意,文本呈現要換位思考、要精美。吳老師娓娓道來、傾囊相授,老師們用心聆聽、受益匪淺。
  • 《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發布
    《2020研究前沿》與《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發布中國多領域表現突出,但學科領域發展不平衡光明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齊芳)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天津大學表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召開...
    他指出學校在新一輪科技布局中將聚焦關鍵科學問題,力爭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望地科院全體繼續努力、勇於創新,找準目標方向,做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做出重大貢獻。他提出以「三大方向」、「五大優先研究領域」和「三項使命」為核心,遵循「凝練方向、前瞻布局、後發制人」的發展思路,以優化學術團隊、統籌推進重大/重點項目和強化重大科研平臺建設為舉措,聚力源頭創新,力爭形成系統性創新成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逐步將地科院建成表層地球系統世界領先的教學科研機構。隨後,地科院四位學科帶頭人就本領域前沿方向布局及學術發展規劃做了主題報告。
  • 2020研究前沿發布,材料、化學和物理領域這些方向入選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 《2020 研究前沿》分析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反映了當前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 11 大學科領域的 148 個研究前沿,包括 110 個熱點前沿和 38 個新興前沿。
  • 成為母親後,為何這位女科學家的研究思路更開闊了
    甚至在科學研究上也是如此,「對雌性動物的研究非常少」。因為月經周期,雌性動物擁有更複雜的荷爾蒙變化,更容易「幹擾」研究。相比雄性,雌性動物難以獲得穩定的實驗現象。不過在李瑩看來,「雖然不易,但不是不能研究」。青幼年自閉症、產後抑鬱、壓力都是會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重要問題。「我希望所做的研究是『有用的』,要麼有助於滿足人們對生命過程的好奇,要麼就對改善一些疾病有作用。」
  • 聚焦海南麗滋卡爾醫院與海南新生命幹細胞醫療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未來雙方將聯合推動生物科技成果發展,通過圍繞大健康市場,延伸出醫學研發、細胞工程、生物醫藥等健康相關產業。雙方都是健康領域領軍品牌,有著相似的文化基因,發展理念和價值觀高度匹配,在加速發展中國大健康產業思路上達成共識。此次戰略合作,必定能結出累累碩果,為國內乃至全世界同行帶來良好的示範作用。
  • 科技前沿新知講座活動《亦莊學院》20日開講 天文物理學家張雙南趣...
    《亦莊學院》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宣傳文化部發起主辦,是一項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產品發布,主打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大型科技前沿新知的系列講座活動。作為研究宇宙黑洞的世界著名科學家,本次活動,張雙南的演講主題主要聚焦黑洞這一物理科學界的熱點。要知道,歸功於天文學在在引力波及黑洞研究上的長足進步,2017年以來的四屆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三次都給了天文學研究成果。
  • 《納米研究前沿分析報告》發布
    日前,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聯合發布《納米研究前沿分析報告》,報告內容顯示,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納米技術研究投資不斷加大,科研人員數量和相關企業數均大幅增加,在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受到重視,並且納米技術研究邁向新階段,由單一的納米材料製備和功能調控轉向納米技術的應用和商業化。
  • 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9領域184個項目入選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18日在北京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聚焦工程科技領域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對工程科技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和引領作用的主要研究和技術方向,從機械與運載工程、醫藥衛生等9個領域遴選出184個項目,包括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
  • ISC2020安全分析技術分論壇:聚焦網安前沿技術 最強大腦雲端集結
    (原標題:ISC2020安全分析技術分論壇:聚焦網安前沿技術 最強大腦雲端集結)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新進展了?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量子計算機更是各國科學家研發的熱點,中國的量子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什麼是量子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
  • 《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發布 新冠病毒研究入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報告圍繞信息與電子工程、醫藥衛生等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遴選6G、類腦智能等新興研究方向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介紹,報告圍繞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環境與輕紡工程、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並對其中關鍵的28項工程研究前沿和28項工程開發前沿從國家布局、合作態勢以及發展趨勢等角度進行詳細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