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9領域184個項目入選

2020-12-19 北青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18日在北京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聚焦工程科技領域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對工程科技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和引領作用的主要研究和技術方向,從機械與運載工程、醫藥衛生等9個領域遴選出184個項目,包括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

《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一方面密切跟蹤全球工程科技最新動態,把握工程科技發展趨勢,遴選出6G、類腦智能、合成燃料等新興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緊密結合國家戰略需求,針對新冠病毒、疫苗、公共衛生體系、晶片等當前中國亟須解決的重大需求和挑戰,提出工程科技的解決思路。

機械與運載工程領域,包括「數字孿生驅動的智能製造」「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空間大型可展開天線」「作業型飛行機器人」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基於5G技術的無人駕駛系統開發」「柔性電子製造技術」「仿生軟體機器人開發」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信息與電子工程領域,包括「類腦智能晶片」「邊緣計算」「6G無線傳輸與網絡構架」「對抗學習」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用於集成電路晶片納米光刻的EUV光源開發」「智慧機器人自主環境感知與場景認知」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領域,包括「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納米藥物」「高效穩健合成太陽燃料」「人工結構量子材料與器件」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廢塑料降解與回收循環利用」「半導體精密蝕刻技術」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能源與礦業工程領域,包括「可再生合成燃料」「智能鑽井基礎理論與方法」等12項工程研究前沿、「可控核聚變實驗堆工程化關鍵技術」「三維立體對地勘查成像系統」等12項工程開發前沿。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領域,包括「納米改性土木工程材料」「減緩城市熱島效應的規劃原理」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規劃與設計技術」「高速列車精確定位與安全導航技術」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環境與輕紡工程領域,包括「複合汙染過程的微界面行為」「氣象與可持續發展」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自然災害預防預警和恢復決策工程」「食品智能製造技術」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農業領域,包括「農業機器人作業對象識別與定位」「動植物精準設計育種」等11項工程研究前沿、「無人農場智能裝備」「土壤有機汙染物修復」等9項工程開發前沿。

醫藥衛生領域,包括「完善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和應急機制」「新型冠狀病毒及潛在新發高致病病毒的全球研究」「醫用機器人與智能醫學」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突發重大傳染病疫苗與藥物研發」「突發重大傳染病診斷試劑與設備研發」「5G+健康醫療」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工程管理領域,包括「供應鏈韌性」「重大工程社會責任研究」等10項工程研究前沿、「面向城市安全的綜合應急技術」「基於大數據的流行病調查技術與方法」等10項工程開發前沿。

據了解,中國工程院自2017年起聯合科睿唯安、高等教育出版社開展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關注工程科技的研究動向和開發趨勢,每年發布一次報告。(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工程院18日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介紹184項全球工程研究前沿和開發前沿的技術方向。新冠病毒研究、疫苗和藥物研發等入選醫藥衛生前沿技術名單。工程前沿是工程科技未來方向的重要指引。
  • 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地理時空大數據、智能納米藥物、類腦智能晶片、可再生合成燃料……中國工程院18日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遴選出93個工程研究前沿與91個工程開發前沿,旨在把握全球工程科技趨勢,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發展。
  • 《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發布 新冠病毒研究入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報告圍繞信息與電子工程、醫藥衛生等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記者注意到,在醫藥衛生領域,「新型冠狀病毒及潛在新發高致病病毒的全球研究」入選前十名。
  • 九大領域一百八十四項全球工程前沿發布
    而且,工程科技更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瞄準世界工程科技前沿,有效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12月18日,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 2020研究前沿發布,材料、化學和物理領域這些方向入選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向全球發布了《2020研究前沿》報告。 《2020 研究前沿》分析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反映了當前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 11 大學科領域的 148 個研究前沿,包括 110 個熱點前沿和 38 個新興前沿。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2020-11-13 20:47:01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 《2020研究前沿》全球發布:中國四領域領先穩居世界第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2020研究前沿》報告和《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13日面向全球發布,其評估世界主要國家在11大領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的研究活躍程度顯示,中國以「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化學與材料科學」「數學」「信息科學」4個領域領先,以及42個排名第一的研究前沿數,在11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上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入選
    PingWest品玩6月12日訊,根據環球時報報導,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聯合國外空委第62屆會議期間,共同組織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聯合國/中國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入選結果,共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
  • 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原標題: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發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分子植物》《工程》等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分獲資助。
  • 中國農業大學7人入選!2020年全球 "高被引科學家"榜單重磅出爐!
    11月18日,備受關注的"科睿唯安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發布。榮登榜單的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間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在 Web of Science™ 中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 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發布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十大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9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今天,以「創新海洋科技 引領產業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在青島舉行,會上同時發布了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包振民,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託吉爾·摩恩,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伊安·艾利森等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出席大會。據了解,大會旨在深入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加強國際海洋科技領域交流,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學術、產業資源,打造海洋學術交流高端平臺,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和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 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11位學者入選(附簡歷)
    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
  • 重磅丨中國工程院發布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
    1月5日,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此次發布的十四大趨勢是: 1.
  • 《2019研究前沿》發布137個前沿 引力波、暗物質等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睿唯安26日在北京聯合向全球發布《2019研究前沿》,從十大學科領域中遴選出100個熱點前沿和37個新興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領域的引力波、暗物質相關研究入選其中。
  • 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集微網消息,當地時間 2020 年 2 月 6 日,美國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其中,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人工智慧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 涵蓋12個領域!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新華社青島8月15日電(記者溫競華、張旭東)在15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生態環境、信息科技、空天海洋、先進材料等12個領域。
  • 全球基礎前沿研究重鎮在哪裡?這四個中國城市上榜
    近期,《2020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有北京、上海、南京和合肥4座城市入選TOP20城市,分別排名第三、第七、第九和第十六,佔到五分之一席位。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
  • 中國工程院發布電子信息工程發展十四大趨勢 國產傳感器快速發展
    1.在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表示,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學部從2014年起開展《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研究》系列研究工作,主要目標是分析研究電子信息領域年度科技發展情況,綜合闡述國內外年度本領域重要突破及標誌性成果,為我國科技人員準確把握電子信息領域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 李飛飛、鄧中翰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多位華人上榜
    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領域專家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以表彰入選者「在工程研究、實踐、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在新興領域技術做出的開拓性工作和傳統工程領域中的重大貢獻」以及「在開發/實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創新貢獻」。
  • 中國科協年會發布2020年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新華社青島8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溫競華)13日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發布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為海洋科技發展方向提供參考和借鑑。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實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採儲層自動監測與地質災害智能預警、近海汙染物作用下金屬材料的腐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