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SC2020安全分析技術分論壇:聚焦網安前沿技術 最強大腦雲端集結)
8月13日,ISC2020技術日正式拉開帷幕,備受關注的安全分析技術分論壇同步上線,360網絡安全研究院安全分析資深專家徐洋、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負責人吳鐵軍、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趙光遠、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杜元正、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傅政雄、阿里雲安全專家程利軍受邀參會,針對多項網絡安全分析技術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助推網絡安全技術創新發展。
360網絡安全研究院安全分析資深專家徐洋
當前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數據量成指數級增長,新技術創新發展伴隨的安全威脅與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各種網絡攻擊事件層出不窮,通過大數據分析解讀網絡安全事件成為了輔助網絡安全建設的一種有效手段。
360網絡安全研究院安全分析資深專家徐洋以《通過數據分析拿網站》為題,分享了在DNSMon系統WebInsight模塊背景下,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輔助滲透及威脅評估。徐洋分別介紹了DNSMon系統的基礎數據流和異常檢測,以及WebInsight模塊的流程和異常點,並總結道,「基礎數據處理分析可以有效的輔助滲透以及威脅評估;異常檢測模型總能『意料之內』地發現意料之外的異常威脅。」
儘管基礎數據處理分析可以有效起到輔助作用,但也存在著若干門檻。首先,最顯而易見的門檻是數據的獲取和處理,數據越多,覆蓋範圍越廣,數據的視野越大,數據的價值才越大;其次,有了數據以後,需要對其進行多維度關係的提取和構建,如不同安全場景在同一數據中的不同體現,以及同一安全場景在不同數據中的體現,如何將之有效串聯是關鍵;最後,數據處理和分析永遠是為具體業務服務的,因此要抓準業務對應的關鍵數據和業務在數據中體現出的關鍵特徵,徐洋以「數據海 vs 數據湖」來比喻海量數據和業務相關數據的關係。
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趙光遠
疫情期間,一個針對家用IoT設備即家庭網關,進行網絡劫持攻擊的惡意軟體被成功捕獲。通過對家庭網關的分析,攻擊者開發了整套攻擊套件,實現了流量轉發,HTTP流量劫持與修改,以及廣告頁嵌入的功能。根據探測結果,此惡意軟體在全國範圍內至少感染了三百萬臺家庭網關設備。
針對此事件,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趙光遠發表《疫情之下黑產的索財之道——隱匿在百萬家庭網關中的盜竊者》主題演講,詳細描述了此次威脅事件中,與此惡意軟體相關的技術細節信息,並披露了其攻擊手法並復現了其廣告植入手段。
演講尾聲,趙光遠對此威脅事見進行了總結,包括攻擊者使用的廣告劫持技術並非是新技術;攻擊者對家用網關及其控制與維護方法非常熟悉;本次事件中發現的惡意軟體並非所有感染模塊,攻擊者反偵察能力極為敏銳等特點。
趙光遠表示,「如果此攻擊工具持續演變下去,也許會成為威脅極大的一個惡意軟甲家族,本次在ISC2020上是首次公布此惡意軟體,希望能夠引起業界重視。」
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杜元正
綠盟科技伏影實驗室安全研究員杜元正分享了關於「圖卷集神經網絡的樣本家族分類」的相關研究進展。目前,可執行程序黑白二分類的技術相對成熟,在此基礎上進行由功能、代碼復用情況對惡意可執行程序進行多分類成為下一個突破方向。
演講中,杜元正分享了其研究團隊針對此方向的研究歷程,團隊首先使用API\LIB調用序列作為特徵對可執行文件進行分類,但由於惡意樣本家族之間的API\LIB調用序列的特異性不足,導致分類結果不理想。隨後更換特徵提取思路,以惡意樣本的控制流圖(Control Flow Graph, CFG)作為特徵、使用可以採集圖特徵的圖卷積神經網絡(Graph Convolutional Nerual Network)進行多分類。
杜元正表示,使用惡意樣本控制流圖作為多分類特徵,然後使用圖卷積神經網絡對分類特徵進行分類,理想環境下分類效果拔群。與此同時,研究團隊在此過程中遇到了兩個工程問題但最終得以解決,其一是缺數據,最終通過做數據增強成功解決,其二是關於殼保護技術,研究發現利用「殼函數不會調用惡意樣本自定義函數、惡意樣本自定義函數不會調用殼函數」的這一特點,能夠成功分離殼特徵。
阿里雲安全專家程利軍
相關調查顯示,當今網際網路中的流量有一半來自於機器工具,其中惡意流量的佔比在逐年在上升。攻擊者採用各式各樣的工具對網際網路中的業務進行攻擊,對用戶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機器流量識別面臨著嚴峻挑戰。當下,攻擊者的技術在飛速進步,且攻擊手法會快速變型,對抗局面十分激烈;而傳統基於特徵識別惡意流量的防禦思路已經失效,如何識別並管理這些機器流量,成為了保護客戶安全的重要議題。
會上,阿里雲安全專家程利軍針對此問題發表《行為分析在機器流量識別中的應用》主題演講,針對基於統計、單點、以及繪畫序列的行為分析分別進行了詳細分析。程利軍表示,「利益越大,誘惑就越大,黑產在機器流量對抗上的強度也會變大。這要求我們隨著對抗的升級,不斷升級檢測模型。」
ISC2020技術日當天,還有網絡空間測繪、漏洞管理與研究、移動安全等多個分論壇同步上線。未來幾天,ISC2020產業日、人才日等主題日將陸續開啟,還有ISC夜談、ISC Talk、CXO等特色活動持續開播,廣大觀眾可登陸ISC 2020官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