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買衣服的故事告訴你:如果不想窮一輩子,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
你窮,歸根究柢,還是因為你的想像力太窮。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生買了件35000元的香奈兒上衣,洗過之後掉了色,憤憤不平地追問客服。
客服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產品從來不考慮洗滌,這產品設計時根本沒考慮要洗,一般都是穿幾次就要丟掉。
網友一陣驚呼: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嗎?不,恰恰相反,是我們的想像,限制了我們的貧窮。
咪蒙之前在一篇文章裡寫道:據說,我們25歲的時候掙多少錢,5歲的時候就決定了。從小就養成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的收入、花唄以及白條……
當初,王健林給了王思聰5個億,結果他賺了40億。我和朋友也探討過這個問題:給你五個億,你會拿來幹什麼?
朋友玩笑般地說,什麼,給了我五個億我還用幹什麼嗎,當然是什麼都不幹了啊!
幾年後,看到我和朋友的狀況,這才深刻意識到了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距。
什麼是窮人思維?窮人和富人,在思維上有什麼根本的差距?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
他抱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
佛祖同意了,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賣掉,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
窮人習慣做苦力活,很快就挖了一車煤,賣了錢。然後,他把這些錢全買了好吃的。
富人沒幹過重活,到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僱傭了兩個人幫他挖煤,自己在一邊監督。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人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苦力......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
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看完這個故事,試問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窮人還是富人?
電影《1942》裡,張國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說了一句話:「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那時候咱再回來……」
事實往往就是如此。起點相似的人,思維不同,結果也不同。因為,真正決定窮富差距的是「思維」。想要擺脫「窮人思維」,建立「富人思維」,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在同樣的條件下,窮人會不停地打工賺錢,然後消費掉。接著又去為錢工作,慢慢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富人剛開始也會努力工作,但在錢不多的時候,就懂得節儉,然後用節省下來的錢去幫自己賺錢,從而產生一個滾雪球的效應......
這也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窮人」思維,逐漸建立「富人」思維?
目前A股階段如何操作才能賺翻天?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
2、穩賺技巧
3、歷史上市場底部的特徵
4、百年股市漲跌錄
5、炒股絕技
短線非常實用的選股技巧:
向上突破型缺口選股技巧:
我們這裡將著重講此類技術圖形的介入點和止損點,以及技術判斷標準。
不管哪種突破形態,判斷的核心在於:缺口是否回補及成交量是否配合,故我們將忽略突破前的形態(突破前的形態,一種是持續下跌,持續縮量,形成近期的地量,一種是持續縮量下跌結束,然後是緩慢地溫和放量,股價開始小幅上升,逐步接近壓力位,表現為小陰小陽,震蕩盤升),而關注突破後的形態演變。
當一隻個股開始突破時,根據形態和位置的不同,大盤走勢的不同,以及主力操盤手法和實力的不同,突破後的走勢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從大的標準來說,就2種:突破成功和突破失敗,即突破是有失敗率的,對於失敗的,我們介入後要及時止損,對於成功的,我們要找尋買點介入。
而成功後的走勢,也有很多種,K線的不同細節的變化我們不必深究,只描述幾種大致的突破後形態的介入點位和止損點位。
第一種:突破後繼續向上,無回踩。
介入點1:當天向上跳空高開後立即介入:分集合競價介入和開盤後半小時介入。
集合競價介入:在集合競價跳空高開時,等待集合競價(9點24分不回落時介入(屬於左側買入)。
開盤半小時介入:在開盤後,觀察分時的走勢和量能,如果能夠上漲放量,下跌縮量,不回補缺口,則可在分時回踩結束並越過開盤點位後,或者在5浪或7浪上升的回踩點位及越過前浪高點時介入(5浪或7浪上升的第3浪過第一浪高點時,第5浪過第3浪高點時(右側買入)。
介入點2:漲停板前介入:在開盤後,對於走勢強勢,分時價位和分時均線同步快速上升,快速衝擊漲停板的,可在封板前漲停價位少於1000手賣單時介入。(右側買入)。
註:漲停板在10:30之前的好於之後漲停的,底部漲停或上升趨勢下牛回頭漲停的,好於下降趨勢下反彈漲停。前者可介入,後者待觀察持續力。
介入點3:第二天開盤介入:當天突破後,第二天開盤在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方,縮量上漲,半小時不跌破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可介入。
止損點1: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則在缺口下沿處止損(大盤上升形態或平穩時)。
止損點2: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可觀察,因為部分個股由於當天大盤實在不好,可能會瞬間回補缺口,但馬上又能收回去,此種不算有效回補缺口,故可把止損線設在缺口下沿-3%處,即回補缺口後再下跌3%,則止損出局(大盤下跌或大幅震蕩時)。
第二種:突破後回踩缺口再向上
介入點1:第二天或後面回踩缺口附近時介入,如果是第二天回踩,應是蜻蜓點水式,一般最多觸及缺口上沿,或懸空踩,然後就往上,分時形態為低開高走。
介入點2:第二天回踩缺口附近後,過了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時介入。
介入點3:過了前一交易日收盤價+3%有效突破時介入。
註:強勢的回踩是第二天早盤低開或高開後在半小時內回踩完畢,就再度起飛。弱勢的回踩,可能由於大盤不好,導致拋壓過大,主力趁機繼續吸籌,則其回踩可能延續2-3天,缺口始終不回補,持續縮量。另外如果整理超過5天仍舊無法突破的,建議先減倉或出局觀察,然後在出買點2或3時再介入更為穩妥,所謂久盤必跌,既然前面是強勢的走法,向上跳空缺口上去,那麼後面整理也應該強勢才對。否則不如放棄,找其他更強的個股做。
選股原則:
當大盤還在延續著下跌趨勢時,投資者應該開始積極選股,為將來大盤企穩時能及時參與炒作打下基礎這時要重點選擇股價曾經大幅下跌,而現在又能領先於大盤止跌企穩的個股,將它們列為關注對象。
當大盤止跌企穩時,要對初選個股進行復眩選擇能夠在形態上成功構築小型底部形態的個股。個股的企穩時間要明顯長於大盤的企穩時間,而且在探底成功後,個股的走勢要有一定的獨立性。
對複選後的股票再進一步選擇其中那些底部的成交量能溫和放大的個股。
確認。等待大盤已經確認止跌企穩並有轉強跡象時,對於經過多重嚴格篩選的股票中,如果有個股能夠出現放量的強勢拉升行情,可以確認為短線買入信號,要及時跟進買入
均線空頭排列,參數較小的短期均線在參數較大的長期均線的下方,並且均線向下發散。這種形態堅決不買,如果出現反彈信號,也不建議新手參與,對於空頭排列的股票 止損要堅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量化均線偏離戰法!
量化是近幾年投資領域被廣泛應用的詞,很多人覺得量化是個高大上的事,似乎離散戶很遠。
實際上並非如此,量化的本質是用客觀的市場數據推導出大概率事件,並據此做出合理的買賣策略。
所以說,量化投資沒那麼高深,也不是什麼在廟堂之上的知識,而是就在我們身邊的,能夠給我們炒股帶來很大幫助的工具。
為了幫大家了解量化投資,接下來我會用一套系列戰法,幫助大家了解什麼是量化投資,它和我們日常的投資模式有什麼區別,以及我們怎麼通過量化投資給自己帶來幫助。
作為系列戰法的第一篇,我們從最簡單的角度切入,和大家分享量化均線偏離戰法。
了解這個戰法之前,大家先要搞清楚:均線和股價之間有什麼關係,簡單來說分成三類:
1、支撐:股價回調到均線附近,大概率會獲得支撐;
2、壓力:股價反彈到均線附近,大概率會受到壓力;
3、偏離:股價偏離均線過遠,大概率會回歸均線。
大部分人可能在技術分析中主要用到前兩類,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三類,通過對均線和股價的偏離進行量化分析,制定具體的股票買賣策略。
正常情況下,股價和均線就像小狗和主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股價高於均線,有時候股價低於均線,並且股價高於和低於均線都會有一個大概率的區間,只要我們找到這個區間,就能找到股價漲跌的規律。
量化均線偏離戰法:
回溯歷史數據對股票收盤價與5日均線價格的偏離幅度進行量化統計。
正常情況下,股票運行過程中,收盤價和5日均線的差額會保持在某一範圍內。
一旦高於或者低於這個範圍,就屬於異常偏離,往往預示短期高點或者低點。
戰法實際應用:
1、某隻股票收盤價高於5日均線的比值超過某個百分比上限,後市調整概率偏大,可選擇高拋;
2、某隻股票收盤價低於5日均線的比值超過某個百分比下限,後市反彈概率偏大,可選擇低吸;
我們拿利亞德這隻股票舉例,通過回溯歷史數據,該股2012年3月15日上市至今,總共1323個交易日,這其中:
只有10%的時間,該股收盤價高於5日均線5%以上;
只有10%的時間,該股收盤價低於5日均線4%以上;
在80%的時間內,該股收盤價在圍繞著5日均線的+5%和-4%區間波動。
就此我們可以制定買賣策略:
當該股收盤價高於5日均線達到5%,可以選擇高拋;
當該股收盤價低於5日均線達到4%,可以選擇低吸。
這就是量化均線偏離戰法的實戰應用,回溯客觀的交易數據,制定合理的買賣策略,就能找到高成功率的股票操作方法。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問:這個戰法怎麼在實戰中應用呢?需要我每隻股票都手動計算均線偏離度嗎?
不需要,我給大家編輯好了公式,大家直接導入同花順行情軟體就可以了。
公式名稱:量化均線偏離
公式代碼:偏離:C/MA(C,5)-1
注意事項:保存為副圖指標。
1、打開行情軟體,選擇任意一隻股票,打開日K線圖,將可顯示的周期儘可能拉長(一年或更多長);
2、觀察量化均線偏離指標上方尖頂出現的數值範圍,這個數值就是該股短期壓力位,當股票收盤價高於5日均線的比例接近或更高,預示股價短期面臨調整;
3、觀察量化均線偏離指標下方尖頂出現的數值範圍,這個數值就是該股短期支撐位,當股票收盤價低於5日均線的比例接近或更低,預示股價短期面臨反彈。
通過量化均線偏離戰法,我們能輕鬆找到股票運行的相對高低點,從而進行高拋低吸。
我們再看幾個實戰案例。
股票名稱:星宇股份
量化均線偏離值:【+4% -4%】
股票名稱:伊利股份
量化均線偏離值:【+4% -2%】
幾乎所有的股票,我們都能通過量化均線偏離戰法找到成功率比較高的短線買賣點,大家可以用這個戰法來檢驗一下自己手裡的股票該如何操作。
投資之道是:「三勤、三靜、三淡、三樂」
投資同其他事物一樣,要想獲得成功,需要付出的是極大的。首先要認清努力方向,找到正確的方法,其次是堅定地走下去。具體說來,應做到:「三勤、三靜、三淡、三樂」
一是「三勤」。即腦勤、手勤、腳勤。腦勤就是指投資者的頭腦要勤於思考。勤思考才能辨是非、明事理,投資前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得到的信息是真是偽?做到有的放矢;手勤就是指投資者要勤於動手,找到第一手材料,計算有關數據,切不可人云亦云;腳勤就是指投資者要邁開雙腳,多到企業實地走一走,多到市場走一走,多到企業競爭對手的地方走一走。儘可能參加股東大會,多參加上市公司組織的投資者交流會。
二是「三靜」即靜心、靜氣、靜行。靜心就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要靜下心來,面對市場的起伏,面對市值上下,心情始終保持平靜,儘管做到這一點很難,但還是應由易而難循序漸進;靜氣就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不管發生何種情況,都應神氣安靜,切記患得患失神氣紊亂;靜行就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道路上按部就班平靜前行,不為邪門歪道吸引誘惑,不為所謂暴利滑入泥潭。
三是「三淡」即看淡權力、看淡金錢、淡忘年齡。看淡權力就是指不管投資者職位高低權力大小,都應把自己看成是普通投資者中的一員,自己並不比別人聰明,投資的成敗與權力無關(腐敗、違法除外),只有這樣才能回歸自我;看淡金錢就是指投資者千萬別把賺錢當成投資的第一目標,投資的重中之重應該是學習投資的知識,掌握投資的技能,摸清投資的規律,賺錢只是投資成功的副產品。多少人一開始就把賺錢當成投資的第一目標,賺快錢、快賺錢成為投資的思考方式,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淡忘年齡就是指投資者別太在意自己的年齡,投資的成敗與年齡的高低不成正比。尤其是年長的投資者千萬別倚老賣老,憑老經驗辦事,憑相當然下單。
四是「三樂」即要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就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特別是有所收穫後,要助人為樂,關心家人,資助族人,回報社會。只有這樣才能使投資之路走得更遠;知足常樂就是指投資者在投資生活中,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面對暫時挫折切忌悶悶不樂,應多看看身邊還有不少弱者,還有許多不如自己的人;自得其樂就是指投資者在生活中要自尋快樂,注重身體鍛鍊,保持良好的投資狀態,自覺地把投資當作獲取快樂的一種方式。
作為散戶,對自己的優點要分析,缺點更要分析,我們資金少、信息不靈通、分析能力有限、心態不穩定、常犯錯誤、紀律性不強……這些都決定了我們散戶只能打遊擊戰和持久戰。遊擊戰講究靈活,持久戰講究堅定,兩者合一,相信大家能夠發現其中巨大無比的力量。
股市其實是一場心理戰,誰能把握規律並遵循規律,誰就能成為股市的大贏家。我們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筆者認為經驗和教訓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不要倉卒參加戰鬥,我們需要的是冷靜思考、充分備戰。技術面、基本面要學,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理念,遵循股市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