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機永遠不會消失。大家不希望它消失。警告投機的風險不能阻止投機。不管大家多能幹或是經驗多麼豐富,你無法防止他們猜錯;因為意外甚至無法預測的事情會發生,小心安排的計劃會失敗;慘劇起源於天然災害或是來自氣候,來自你自己的貪婪或是某些人的虛榮心,來自恐懼或是無法控制的希望。但是除了那種你可以稱之為天然敵人的東西之外,股票投機必須對付某些作法,或是對付在正常情況以及商業狀況下站不住腳的惡行。
《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中充滿溫情又冷靜睿智的成熟感,也許只有經歷了一切,才能終於懂得什麼才是最該珍惜的。正如戈登說的:「錢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產,時間才是。」希望我們每個交易者,即使歷經風霜,內心依然能驕傲堅定。
你的忠誠讓你想報復,你的膽量讓你敢行動,你的能力讓你能實現願望。交易之美在於無人為此負責,因為人人都在喝同一種口味的酷愛飲料。
然而,恰恰與熱血沸騰相反的是,投資者想要在危機中不受其害,反而大賺一筆,需要的不僅僅是獨到的眼光,更需要超出常人的冷靜。正如《大空頭》中所說:「在金融危機中活下來,靠的不是智慧,是常識。
賭博和投資之間的那條線是人為的,而且非常細。最穩健的投資也有著一定的賭博性質(你在多賺一點的希望中失去所有金錢),而最膽大妄為的投機也具有明顯的投資特點(你或許可以拿回你的本錢,還有利息)。或許「投資」的最好定義是「賠率對你有利的賭博」。
現實中存在著一個奇怪但卻千真萬確的現象:你越接近市場,你越難發現他的愚蠢。金融危機的原因非常簡單——雙方都貪婪,投資人的貪婪和銀行家的貪婪。在華爾街貪婪是應該的,幾乎可以算是一種義務。
整個世界都在虛假狂歡,少數的局外人和怪才卻獨具慧眼。人們總希望有權威來告訴他們如何來選擇價值,但他們這樣選只是因為這些人看起來很權威,說的是他們想聽的話而已。如果一個人沒有形成任何成見,就算他再笨,他也能夠理解最困難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個人堅信,那些擺在他面前的問題他早已瞭然於胸,沒有任何的疑慮,那麼,就算他再聰明,他也沒法理解最簡單的事情。
儘管凱恩斯認為投資如同選美,需要考慮多數人是如何判斷的,但是,在市場的轉折時期,有勇氣站在市場大多數的對面的,一定是少數。
預言家常常進行預測,但他們卻不下注,卻要求你按他的預測下注。要想在某些股票上賺錢,必須先承受短期的虧損,因為投資人在負面消息作出恐慌應對的時候,會大量拋售他們手中的股票。常言:「投資收益漲十倍,但是首先可能會下跌一半」。人們說誰的投資做得好,其實是說他對風險賦予了正確的補償價格。
在最好的時機出手,不好的時候就守著,不能輸任何東西。你能剪一隻羊的毛很多次,但你只能扒它的皮一次。
對於賭徒,打牌你至少要有J才出手,9以上勉強可以,有3張大牌才可以湊同花。如果你覺得你的牌好,你就要加注,做的到嗎?這種牌的關鍵是對付人,不是對付牌,要在最關鍵時出手。當你知道你的牌不能贏的時候,立刻把它們扔掉。通常來說,規律是, 人越好,輸得越多。你只在牌好的時候出手。
你很少聽到關於失敗者的消息,讓我告訴你,他們怎麼了。他們最後不得不去做苦差使,一直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輸。對我來說是正確的,我記不得我是怎麼把錢贏來的,但我不能停止想自己是怎麼輸的。如果你在頭半個小時,不能在賭桌上找出那條魚,那麼你就是那條魚。
主力操盤形態與籌碼轉移分析
主力投資者在操盤期間,最初需要在低價區買入股票,以便大幅提高持股的數量。在主力投資者低位建倉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低位籌碼峰規模迅速膨脹,這提示我們主力投資者正在快速介入。
主力操盤形態解讀
主力投資者的操盤形式多樣,不同的操盤形式都是有唯一的操盤目標,那就是獲得儘可能高的收益。為了獲得利潤,主力投資者的持倉成本需要足夠低,並且在持股以後拉升股價上漲,在價格飆升的過程中賣掉股票盈利。那麼從籌碼形態上看,就體現出低位籌碼主峰的形成過程,以及籌碼向價格高位轉移的大趨勢。
形態特徵:
A.低位籌碼峰形成:在價格低位運行的時候,主力投資者已經採取建倉措施,不斷增加籌碼數量。在籌碼形態上的體現,是低位價格趨於籌碼主峰出現。
B.放量回升期間籌碼開始轉移:在量能放大以後,低位籌碼峰向價格高位轉移,這是主力持股以後拉升股價的結果。等價格回升以後,如果主力投資者打算兌現收益,那麼股價回升期間隨時能夠減倉出貨。從完整的操盤過程來看,主力投資者的低位籌碼向高位轉移的過程,便是主力建倉和高拋兌現利潤的過程。
操作要領:
1,從量能放大來看:如圖1-1,圖中F位置的量能雖然不高,但是明顯處於100日等量線上方,這是資金介入的信號,表明主力投資者已經在主動建倉。
2,從價格表現來看:股價在量能放大以後單邊回升,股價從低位8元上方啟動,漲幅超過50%,股價達到12元上方高價區。
3.從籌碼轉移來看:價格低位放量期間,我們能夠發現主力投資者放量吸籌動作。反映在籌碼峰上,圖中P位置的主峰籌碼是主力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區,PI位置的籌碼規模雖然較小,但這是主力拉升股價期間籌碼轉移的結果。
總結:主力拉升股價的過程中,建倉和拉升期間籌碼從集中到發散。籌碼從低位向上發散的過程,便是主力投資者的持股盈利過程。確認這一點很重要,使得我們能夠在股價回升期間發現交易機會,獲得投資收益。
操盤期間籌碼轉移規模
如果主力投資者已經建成完畢,那麼低價區的籌碼主峰規模會比較大。在主力拉升股價期間,低價區的籌碼向高價區轉移的時候,是主力拉升股價並且出貨的過程。價格漲幅加大,主力有足夠的動機減少持股。自然反映在籌碼形態上,低價區的籌碼向高價區轉移,高位區籌碼規模自然會膨脹。
形態特徵:
A.量能繼續放大:當量能繼續放大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主力投資者拉升股價的意圖更加明確。更大的量能推動價格實現更高漲幅,這是行情向好的信號。
B.股價經歷二次回升走勢:成交量放大期間,股價上漲趨勢得到確認,新一輪的價格上漲也會形成。從價格漲幅來看,股價會突破前期高位,實現更大漲幅。
C.高位籌碼峰規模增加:高位籌碼峰規模增加,這是主力拉升股價的結果。同時,也是價格繼續飆升的信號。
操作要領:
1,從量能繼續放大來看:如圖1-2,圖中F位置的量能明顯高於前期,這是價格活躍度提升的體現,有助於股價實現更高漲幅。
2,從股價經歷二次回升走勢來看:股價突破前期高位以後,價格漲幅達到14元以上,並且這種回升趨勢還未出現結束的跡象。
3,從高位籌碼峰規模增加來看:低位區P位置的籌碼規模並不大,但是高位PI區域的籌碼規模明顯增加,這是價格漲幅加大後主力減倉的信號。
總結:如果我們已經確認主力投資者在增加持股數量,那麼可以在價格漲幅還不高的時候繼續持股。通常,只要低位區主力籌碼明顯存在,價格回升趨勢就不會馬上結束,那麼這期間就是我們持股的機會。
籌碼發散與交易機會
在籌碼發散期間,價格飆升速度很快,這個時候買入股票的時機通常出現在股價跌破籌碼峰的時候。短線高位的籌碼出現以後還不能穩定存在,而價格可以輕易跌破短線高位籌碼峰。在價格回調至籌碼峰下限以後,短線買點出現。
形態特徵:
A.股價衝高回落至籌碼峰下限:當股價衝高回落以後,我們會發現股價跌破了短線高位的籌碼峰,這是股價短線尋求支撐的結果。
B.成交量短線萎縮:在量能萎縮的情況下,價格短線下跌空間有限。縮量回調期間,股價可以在低位籌碼峰的上限獲得支撐。
C.浮籌反彈提示買點:從浮籌指標ASR來看,股價回調期間該指標短線反彈,說明價格回調至高浮籌區域,這是股價能夠獲得支撐的信號。
操作要領
1,從股價衝高回落至籌碼峰下限來看:如圖1-8,股價衝高回落以後,價格跌破短線籌碼峰。圖中G位置對應的價格是籌碼峰谷位置,說明股價難以維持在高位籌碼峰上方,卻能夠在低位籌碼峰上限獲得支撐。
2,從成交量短線萎縮來看:量能在圖中w位置萎縮的時候,股價下跌基本到位。成交量快速萎縮,說明投資者並不看跌,這也為接下來的反彈提供了機會。
3,從浮籌反彈提示買點來看:浮籌指標ASR快速回升至R位置的高位,說明股價回調至高浮籌區域。高浮籌區域是比較典型的支撐位,同樣也是我們買入股票的價位。
總結:股價衝高回落至高浮籌區域以後,圖中G位置的籌碼谷是典型的支撐價位。G位置的下方有前期籌碼主峰支撐,股價觸底反彈,延續前期的回升趨勢,那麼我們的持倉成本價落在G位置,後期自然也能夠盈利。
主力拉升階段籌碼轉移趨勢解讀
一、籌碼主峰到小規模單峰轉移
在主力拉升股價期間,籌碼主峰轉移的方式決定了價格上漲的潛力。通常籌碼在特定時間段內轉移數量越大,價格上漲空間也會越高。這是因為,投資者之間的籌碼轉換成為價格上漲的因素。在不同價位上爭奪以後,大量股票得到成交,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回升,同樣伴隨著價格的上漲。在主力拉升股價階段,籌碼轉移數量越多,說明個股換手率越高。當然,在換手率過高的情況下,只能說散戶投資者在玩超短線交易,而主力投資者的持倉也沒有達到完全控盤狀態。因此,股票始終處於高活躍狀態,這時候的價格上漲是成本推動的價格回升。
而如果一段時間內籌碼轉移規模並不大,那麼說明股票活躍度不高,只有少量投資者參與股票的交易。如果主力已經控盤,並且開始拉升股價,那麼我們認為很可能是主力控盤以後緩慢拉升股價的結果。在主力拉升股價期間,通常會拋售一定的籌碼。主力投資者用少量籌碼來操盤股票,使得價格在少量籌碼轉換期間進入回升趨勢。
根據主力投資者的籌碼轉移數量,我們可以發現只要更多的籌碼處於低位,價格上行趨勢就不會輕易結束。因為主力投資者還遠沒有完成出貨動作,主力投資者的籌碼穩定存在價格低位,這就為股價進一步上行提供了可能。
可以確認的是,主力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較低,低位籌碼密集分布區是主力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價位。而如果主力還沒有完成出貨動作,那麼拉升股價便是主力的唯一有效操盤策略。只有拉升股價到更高的價位,主力才能更好地盈利。而且也只有盈利空間不斷提升並且達到主力投資者的心裡價位,主力才會出貨,籌碼才會完全轉移至價格高位。
因此,一旦我們發現籌碼出現小規模的轉移趨勢,就可以確認主力的拉升動作了。小規模的籌碼轉移會越積越多,使得價格飆升期間的籌碼轉移規模更大。
形態特徵:
1.成交量經歷脈衝放大和連續放大:成交量脈衝放大時,我們通常認為是主力建倉階段。因為量能沒有持續放大,主力操盤屬於階段性的,所以並不具有特別明顯的持續性。只有連續放大的量能出現的時候,我們才認為主力在連續操盤。在主力投資者連續操盤階段,股價可以進入穩定回升狀態。隨著股價上漲空間擴大,我們可以發現主力投資者的拉升操盤過程。
2.主峰籌碼向上小規模轉移:主力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區處於價格低位,從籌碼形態來看,是低位主峰形態。如果這部分籌碼向上轉移,那麼我們可以確認主力投資者正在拉升股價。雖然籌碼轉移規模不大,但是轉移的趨勢不容忽視。籌碼轉移以後,價格上行趨勢得到確認,接下來在籌碼繼續向上轉移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更大幅度的價格上漲出現。到那個時候,我們持股盈利空間自然也會提升。
3.價格達到短線高位上方:如果股價已經達到短線高位上方,那麼說明價格已經進入比較活躍的運行狀態。短線高位的拋售壓力較大,主力在拉升階段必須要突破這一壓力區。隨著量能維持高位運行,我們會發現股價可以輕鬆進入短線高位上方。隨著量能放大,籌碼向高位轉移的趨勢也同步得到加強。
操作要領:
1.E、F、G位置低位脈衝量能轉化為持續放量: 我們可以發現在股價持續適度的過程中,量能從E、F、G位置的脈衝量能上逐步穩定下來,直到最終出現了穩定放量的情況。這樣一來,主力操盤就達到了新的高度。價格走勢非常活躍,我們可以確認交易機會出現在量能放大的過程中。事實上,籌碼的轉移也需要穩定的量能,只有量能穩定下來籌碼轉移趨勢加強,價格上漲空間才會快速提升。
2.價格回升至高位D線上方: 從價格表現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在圖中E和F位置的脈衝量能出現以後,股價已經順利突破D線對應的價格高位上方,同時價格也達到了主要籌碼峰的上方。在股價繼續回升的過程中,價格突破短線高位是主力拉升股價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一信號確認買點。
3.P位置籌碼主峰向S位置轉移: 最重要的是,籌碼從圖中P位置的主峰轉移至S位置的小規模籌碼峰。籌碼轉移的趨勢得到驗證,從而可以推斷主力投資者正在拉升股價。在籌碼轉移規模還不是很大的時候,這種小規模的籌碼轉移成為我們確認買點的時刻。更大規模的籌碼轉移還未發生,同時更大幅度的股價漲幅也還未出現。我們可以在價格達到T位置的時候,確認短線買入股票的價位。
4.T位置買點形成: 量能推動的價格回升趨勢出現,股價突破D位置對應的高位壓力區,同時我們也確認了籌碼向上轉移的大趨勢。因此在這個時候把握好買入股票的機會,等待更大規模的籌碼轉移以後,我們的盈利空間就會更高。
總結:籌碼轉移總是在量能放大以後,成交量越大,量能越是穩定放大,籌碼轉移的趨勢也會越強,相應的價格上漲潛力也越大。當我們首先確認了量能穩定下來以後,可以通過籌碼轉移發現主力的拉升動作。籌碼還未顯著向高位轉移,說明主力拉升股價還未達到真正的高潮。在股價回升至短線高位的時候我們確認買入股票的機會,自然有利可圖。
二、籌碼主峰滾動轉移趨勢
當主力拉升股價的時候,籌碼主峰會以滾動轉移的形式移動。雖然籌碼移動速度很快,但是價格回升趨勢並未因此結束。實際上,經過調整以後,浮籌總是大量存在於當時價位附近,籌碼主峰也高效地發生轉移。我們可以確認這類股票的活躍度很高,換手率至少達5%。
換手率處於高位,籌碼轉移的規模很大,籌碼峰轉移的速度也同樣非常驚人。隨著股價進入明顯的回升狀態,我們可以確認歷次價格完成波段行情的時候都伴隨著籌碼峰的轉移完成。價格低位雖然存在籌碼單峰,但是經歷一波上漲以後,新的短線高位籌碼峰會取代之前的低位籌碼峰。
通常我們會發現,籌碼峰從低位轉移到高位的時候,股價已經成功見頂。這個時候,主力投資者已經拉升股價大漲,並且主力投資者已經接近完成出貨動作。但是,如果個股活躍度很高,即使主力還未出貨,籌碼也可以轉移到高位。籌碼峰在股價完成一波又一波行情的時候不斷向高位移動。確認籌碼峰快速轉移期間的主力拉升動作非常重要,這使得我們能夠在主力操盤期間獲得價格上漲的信號,從而持股盈利。
形態特徵:
1.換手率長期高位運行: 我們可以確認該股換手率經常達到10%以上,平均換手率通常可以高達5%,這是股票活躍度高的表現。活躍度高說明投資者對該股非常關注,同時主力也在操盤當中。
2.籌碼主峰出現在短線高位: 籌碼主峰出現在短線高位,說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不僅集中,而且持倉價位較高。這不僅僅是主力介入的結果,同時也是散戶投資者對該股的關注度比較高,價格活躍度高的信號。如果籌碼主峰已經調整完成,主力投資者繼續放量拉升股價,我們認為新一輪的行情依然會形成。這個時候,籌碼向價格高位轉移的大趨勢還是沒有結束,相應地我們按照既定的策略確認買入股票,價格瘋狂上漲期間盈利機會還很多。
操作要領:
1.換手率維持在5%以上運行: 從圖中顯示的換手率指標來看,該股高位換手率可以達到10%以上,並且這種高換手率的情況出現概率很大。同時,日常換手率在5%以上,說明該股活躍度很高。因此說籌碼轉移速度快,與換手率大有關係。
2.圖中K位置籌碼單峰形成: 當股價震蕩上行的時候,K位置對應的籌碼主峰規模較大。我們結合成交量來看,圖中F位置顯示的量能足夠大,完全能夠推動股價繼續上漲。
3.從買點來看, 圖中M位置對應的價格低位提供了不錯的建倉機會。我們在股價回調M位置的時候確認建倉時機,便能夠獲得廉價籌碼。同時,M位置對應的籌碼峰下限,我們認為這是股價短線圖中到位的信號。
總結:在活躍度很高的個股運行期間,我們從籌碼轉移的角度確認主力的持倉成本變化是相對困難的事情。不過只要活躍度高位運行,股價上行趨勢就不會輕易結束。主力投資者拉升股價的意圖明確,在籌碼主峰調整到位的時候,主力投資者總是會在放量過程中推動價格上漲。隨著價格漲幅不斷擴大,相應的盈利機會也就形成了。在實戰當中,為了適應價格波動,我們可以將倉位設定在相對小的狀態,這樣即使股價活躍度很高,價格短線回調期間我們依然能夠從容應對。
盤口中確認價格突破籌碼峰有效性
盤中集中報量突破有效買點
價格調整到短線高位,如果主力投資者拉升股價意圖非常堅定,意味著股價會繼續向上突破。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出現集中放量突破壓力位的買點機會。籌碼峰上方的拋售壓力較大,而主力投資者需要在放量的過程中拉升股價突破壓力位。集中放量回升的價格走勢不僅表現在盤口,同樣也表現在日K線圖中。我們會發現股價單邊放量上行,其間的買點機會就出現在價格突破籌碼峰的那一刻。
一、集中放量突破的價格表現解讀
當股價反彈至籌碼峰上限的時候,量能集中放大推動股價向上突破阻力位。成交量集中放大的趨勢越明顯,主力操盤意圖更容易被我們發現。散戶投資者短線參與的價格回升走勢中,量能很難放大,只有在主力主動拉升股價的情況下,價格才能夠突破籌碼主峰。
從集中放量的操盤效果來看,量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回升,成交量能夠推動股價脫離壓力位。主力的有效操盤過程都是在量能放大期間體現出來。作為持倉成本最低的投資者,主力持股籌碼在籌碼峰下限,雖然數量不多,卻是股價上漲的基礎。主力低位持股的時候,籌碼峰位置的散戶拋售壓力不會對價格上行趨勢造成影響。主力拉升股價的原因簡單,就是要在價格上漲的時候高拋賣掉股票。雖然價格上漲期間散戶投資者也會拋售股票,但 由於持股成本價高,在盈利幅度相同的情況下,散戶投資者的拋售成本最高。這樣,價格放量期間主力就有成本優勢。
形態特徵:
A.盤口股價放量上漲:盤口股價出現放量上漲的走勢,價格在開盤以後集中放量回升,股價表現得非常強勢。從分時圖成交量的分布看,量能集中放大的狀況非常明顯。成交量集中分布在一定的時間段裡,這是主力短期操盤的結果。主力短線強勢介入以後,拉升股價期間自然會吸引散戶追漲買進股票,促使股價出現放量上漲的情況。
B.日K線圖中價格達到籌碼峰上限:隨著量能放大,股價漲幅達到籌碼峰上限,這是股價即將突破壓力位的信號。這樣,籌碼峰上限的拋售壓力就很大了,而如果量能放大趨勢持續下來,股價上漲潛力就可以得到釋放。
C.RSI指標表現為突破狀態:股價達到籌碼峰上限以後,RSI指標也回升至短線高位,提示我們價格正在走強。RSI指標維持強勢,意味著股價短期上漲趨勢不會停止。
操作要領
1,從盤口股價放量上漲來看:如圖6-11,在F位置量能放大期間,我們能夠看到該股強勢回升,漲幅最高已達5%。盤中量能並未持續放大,而是以短時間集中放大的形式出現,F1位置的二次放量以後,股價繼續維持強勢運行狀態。該股收盤完成中陽線漲幅,是主力比較有效的一次拉升走勢。
2,從日K線圖中價格達到籌碼峰上限來看:股價在Y位置完成中陽線形態,F2位置的量能放大提示我們陽線推動的回升趨勢延續。股價已經達到P位置的籌碼峰上限,這是籌碼獲利率大幅提升的信號。
3.從RSI指標表現為突破狀態來看:RSI指標在R位置繼續回升到短線高位,並且表現為突破信號。該指標意味著股價上漲潛力可以更高。在價格漲幅還未擴大的時候,這個價位的買點機會不容忽視。
總結:
股價穩健回升期間,價格輕鬆回升至籌碼峰上限,說明主力操盤效果較好,股價上行趨勢得到確認。關注主力低位持股的操盤過程,在價格突破籌碼峰的時候,把握好追漲的交易機會,我們就可以繼續擴大收益空間。
二、確認放量突破有效性買點
主力放量拉升股價的階段是主力操盤的高潮時段。由於量價配合較好,股價突破籌碼峰上限也只是時間問題。隨著量能放大,股價達到籌碼峰上限,並且持續回升到更高的價位。
由於價格漲幅較大,籌碼上體現為更大規模的轉移趨勢。因為主力出貨需求,在價格飆升階段,籌碼峰下限的主力籌碼向上轉移規模更大。而籌碼峰位置是散戶的持倉成本價,這部分籌碼也會在價格飄升階段轉移到高價區空間。我們已經確認股價向上轉移的大趨勢。從交易機會來看,很多場外觀望的散戶投資者主動買入股票,在價格見頂前獲得收益。我們也需要在這個時候追漲,即便這種突破是有限行情的一部分,盈利機會依然不可或缺。
形態特徵:
A.盤口股價穩定放量上漲:盤口股價開盤以後走勢穩健,我們能夠看到價格已經進入放量回升狀態,交易機會就出現在股價放量上漲的過程中。從買點機會看,我們可以在盤中放量的突破位置買入股票。這樣,在股價收盤前,我們可以確認股價突破了籌碼峰上限,放量上漲恰好是買點。
B.日K線放量突破籌碼峰上限:日K線圖中股價已經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價格放量上漲的時候,價格已經遠離籌碼峰上限。這個時候,籌碼向上轉移的趨勢得到確認,我們短線持股的盈利機會得以兌現。
操作要領:
1,從盤口股價穩定放量上漲來看:如圖6-12,盤口股價走勢穩健,隨著成交量穩定放大,我們可以看到圖中M位置價格正在加速回升。股價在M位置突破短線高位,使得我們能夠看到價格上漲的趨勢形成。我們在M位置的價格突破階段買入該股,能夠繼續獲得投資收益。
2,從日K線放量突破籌碼峰上限來看:日K線中價格已經連續放量回升。圖中P位置的成交量放大趨勢並未結束,只是量能放大的力度不夠。價格以漲停陽線脫離P位置的籌碼峰以後,R位置顯示的籌碼獲利率高達81%,使得我們相信多數持股投資者盈利狀況比較好。
總結:
價格放量上漲的時候,股價已經遠離籌碼主峰。我們認為這是主力拉升股價的信號。價格遠離籌碼主峰,意味著低位持股的主力盈利空間更大。並且考慮到散戶投資者也在同步獲得收益,價格可以維持強勢格局。
從短線的股價上漲空間來看,圖中股價突破了P位置的籌碼峰以後,該股連續出現了兩個交易日漲停大陽線。從籌碼峰上限對應的17元到高位的22元,最高漲幅達29%。我們採取追漲策略,在價格放量達到籌碼峰並且加速上漲的階段就可以持股。圖中M位置指示股價漲停前的其中一個買點。除此之外,我們在股價放量完成小陽線形態的時候也能夠確認買點機會。
最後,輸贏的關鍵,你做到了嗎?
做好交易計劃
交易無兼職,它是一項既嚴謹又嚴肅的工作,決策的質量對交易過程的實施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交易者對於每一筆交易必須事先做好周密的計劃,如對大趨勢和小趨勢的判斷,此次下單是趨勢單、波段單還是博短,盈虧比計算以及清倉位、止損位的設計等,對計劃必須做到穩紮穩打、有條有序。
然而,對於計劃外的任何交易,交易者必須加以克制,這是控制衝動和頻繁交易最有效的方法。不過,一旦制定了交易計劃,就必須執行和實施。只要按照自己的計劃去交易,那麼對這筆交易應該感到心神氣寧,而不必去考慮到底是賺還是賠。也就是說,只要交易者按計劃去做了,即使做錯了也是對的,而對於計劃外的交易,就算是做對了也是錯的。因為偶然的對立面是必然性,如果養成了隨意性交易只會讓你更快破產,但如果計劃好的交易沒去執行,而錯過一波趨勢,那麼這對交易者而言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正如海龜的精髓思想:「要抓住每一波趨勢,因為在一個時期內,你的大部分利潤可能來自兩三次成功的交易,所以不要錯過任何趨勢。」交易是長跑而不是短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這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只是較難做到。
控制情緒陷阱
其實,交易過程就是執行系統的過程。對盤面而言,交易者的心理情緒會隨著行情的波動而波動,這會直接影響並制約最終交易結果的差異。壞的情緒會嚴重打擊交易者對系統的執行信心,所以交易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
由于堅持系統本就是一個自我情緒對抗的挑戰過程,特別是長期趨勢跟蹤系統,因為大趨勢難得一見,在交易者迎來盈利期之前,可能要等上幾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投資者也可能因試錯投入不少成本。
在漫長的等待和損失過程中,交易者很容易對系統產生懷疑:是不是這個系統不再有效了?是不是市場已經發生變化了?是不是這個系統根本就是無效的?這種自我懷疑致使交易者最終放棄自己的系統。殊不知,這些糟糕的表現完全是自己內心的質疑和不安全感造成的,從而導致交易者無法遵守簡單的系統規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復盤、多總結、多練習是避免情緒陷阱的最好方法。林肯說過:「我如果要花8小時砍倒一棵樹,那麼我就會花6小時把自己的斧子磨鋒利。」在交易上更是如此,不斷研究和總結學習的時間要遠遠超過下單和看盤所花的時間,同時結合系統過濾掉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交易,這樣才有助於增強耐心和優化系統。因此,尋找一些有價值的交易機會,方能建立對系統堅持的信心和提高執行系統的能力。
放棄預測偏好
交易是一項旅程,而非目的地。不要試圖去研究如何正確預測市場,交易者只需關注系統信號,或當市場對自己不利時,考慮怎樣應對就可以了。因為市場的基本特性是不確定的,所以預測將變得毫無意義。風險只可以儘可能地避免,卻不能徹底根除。交易者只需試著每天交易得更好一些,並從自己的進步中享受交易樂趣,聚精會神地總結和學習,尋求對事實的深思熟慮,而不是捕風捉影,因為預測和偏執只會讓你走向破產。總之,嚴格遵循系統信號,相信系統、忠於系統,拋棄預測、跟隨趨勢,才能為你帶來正的期望值。
避免重倉交易
重倉是交易失敗的最大殺手之一,更何況股票有槓桿,再加上重倉,無疑是把自己推向懸崖,同時也使自己受情緒的影響,忘記系統、忘記規則。高頻交易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新興產物,投機性和流動性較強,在歐美均受立法監管的限制。當然對高頻交易者來說是可以重倉的,但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交易者最好不要去嘗試。
倉位控制其實就是資金管理,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是成功的關鍵。我習慣於將單筆交易的風險率控制在3%,即當所建倉位與止損位的價值差符合3%的風險率時再入場,初始頭寸規模不超過總資金的25%,然後根據25%的資金量除以商品單手價格來決定倉量,算上加倉,最大總頭寸規模永不超過50%。當天如果虧損總資金的6%,就立即停止交易;當月如果虧損總資金的20%,當月剩餘的時間就不再做任何交易。
以上做法最起碼能讓我在市場裡生存下來,而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全軍覆沒,更能讓自己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交易,守住倉位。因此,在交易過程中,交易者必須對風險預先設定目標,而不是預先設定回報率。
虧損必須由自己決定,贏多少交給市場。多數交易者並沒有將焦點放在規避風險上,而是對收益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把風險拋在了腦後。這樣一來,交易就不再是單純的交易。因此,在交易過程中,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風險,而不是交易結果上。
總而言之,人性的最大弱點就是總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那一個,從而忽略了一些簡單的道理。交易就是人生的濃縮,要用行動控制情緒,規規矩矩面對一切,讓情緒自行而退,用從容的心態去體現人與市場的和諧,但這需要長期的沉澱和磨練。不過,只要有目標就一定去奔跑,只要有堅持就一定會有進步。要相信,越努力,才會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