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許多充滿壯志的交易員,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希望做正確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你必須要學會接受錯誤,你需要明白你的信仰並非總是正確的。
在市場上交易有許多種途徑,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途徑,並計劃自己成功的路徑。你可以選擇自助交易或者是遵從交易系統,但是一旦你決定了自己的交易方式,那麼就請一直堅持下去,在你的計劃告訴你是時候停止前請不要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想創建一個交易系統的話,那麼請你考慮自己的個性適合哪一種交易系統。想想看 你能在一排失敗的交易者面前保持平靜,卻因為一個重大損失而感到糟糕嗎?答案如果是的話,那麼你需要設定好一個有限止損額度的系統,該系統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市場大變動的徵兆。該系統就類似於一個具有定位止損功能的簡單突破策略,如果你喜歡這樣的系統,那或許趨勢追蹤系統就比較適合你了。
如果正好相反,你總是想做正確的抉擇,而不能忍受連續的虧損,那麼一個設有巨大的止損點的系統將達到你的目的。那樣的話你的交易會有很大的勝率,一些不時的止損將不會太多的影響你交易風格。
不要高估市場的潛能,回顧歷史,很容易得到一些重要的發現。「如果我這是買了,如果我那時賣了」……這些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確實低買高賣了,可能是因為幸運抓住了這次機會,並不是真實的實力。其實交易而言,你不需要每次都通過幸運來把我高點和低點,達到交易成功,你只需要建立一個與你個性互補的交易方法,然後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地與他同行。
第一,交易規模:由小到大。
做任何行業都需要成本,交易的成本就是前期你需要真金白銀的虧損來想市場交學費,所以交易規模越小,交的學費也就越少,當然,如果你是億萬富豪的話另當別論。
第二,交易周期:由短及長。
預測一個點總歸要比預測十個點要來的容易,按部就班,由短及長是減少交易中少吃苦頭的最好方法,在短線做的順手之後,可以慢慢想長線轉變。
最重要的是,由短線開始,對止損也把控的比較嚴格,這樣可以養成及時止損的好習慣。
第三,交易次數:由多到少。
在新手入市初期到底該多做還是少做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一方認為應該多進場,多交易,多練習,另一方認為開始的時候沒有經驗,應該多看少做,少虧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認為,交易前期本身就是一個糾錯的過程,在前期倉位最小的時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本也是最小的,當把你的錯誤全部解決以後,倉位變大才是賺錢的開始,前面的試錯成本不值一提。
並且,盤感和經驗都是一筆筆實盤堆出來的,只有多做,才能成長的更快。
有了足夠的經驗之後,慢慢就有裡符合自己的方法,就開始遵循自己的策略進單,會過濾掉一些雜波,因此交易次數會越來越少,但是勝率會越來越高。
割肉盤與短線客
主力建倉的意圖不只是簡單地建立底倉、收集籌碼,還有一個重要的意圖是為後市股價的進一步上行掃清障礙。阻礙股價上行的最根本因素在於拋售盤的打壓,進一步分析這個拋售盤,因素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於前期套牢的籌碼,另一方面來源於近期的盈利籌碼。
對於前期的套牢籌碼來說,一般而言在股價沒有接近其成本區時不會形成很大的拋壓盤,也就是說,在達到重要阻力位之前股價上行的最大阻礙在於近期盈利籌碼的拋壓。所以在股價上行至重要阻力關口之前,主力最大的任務在於掃除不堅定的籌碼,即浮籌。
浮籌根據有無盈利可以分為割肉盤和短線客。割肉盤是指前期入場或近期內入場的,在沒有出現盈利情況下就虧損離場的資金;短線客是指短線投資者抱著炒一把就走的心態注人的資金,其來到市場的目的就是想短期內獲取利潤,但現實可能並不如其所願,不管如何,其持股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對於主力資金而言,在真正實施拉升動作之前,這兩類資金是需要重點清洗的。浮籌太多將會直接提高主力的運作成本,同時還有可能打亂整個運作的節奏。這也是一輪大的上漲行情往往都需要經過破繭成蝶前的陣痛,讓大部分人絕望,割肉盤蜂擁而出,不惜代價的非理性行為出現後才有可能迎來雨後彩虹的原因。因為主力資金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不掃除這類資金,那麼後市的路將不會那麼順暢。
如圖1-1所示,2010年7月至2010年11月11日,大盤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階段性行情,對於這波行情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享受到了一飛沖天的快感,悲的是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從這波行情啟動的背景來看,其出現在大幅下跌後構築的一個整理平臺再次長陰殺跌的背景下,再次長陰殺跌讓恐怖氣氛急劇升級,市場人氣降到冰點,委實很恐怖。對於不堅定的投資者來說,揮淚割肉或退避三舍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而對於主力資金而言,再次一擊則對後市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那麼再次一擊後出現爆發性的反彈也就很正常了。主力資金在大幅下挫中既達到了收集廉價籌碼的目的,也為後市的上揚很好地掃清了障礙。
2011年兔年的第一波反彈也是如此。
經過2010年年底的亢奮後,市場陷入了調整的局面,對於當時讓人備受折磨的走勢,相信大家記憶猶新。回憶一下整個過程,你有何感受?第一波大幅殺跌,這種大動作的下跌表面上看起來很有殺傷力,其實不然,可以說這個過程是在整個下跌過程中殺傷力最小的,為何呢?首先,誰看到了這種大動作的下跌都會感到害怕,有所畏懼了也就會有目的性地採取對策,動作再大,只要有應對策略,就可以把損失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其次,就是第一波下跌出現在大漲末期,即市場情緒相對亢奮期,雖然不少個股在這個過程中會跟隨市場大幅下挫,但下挫後大盤企穩初期階段,市場下跌前的亢奮還沒有完全退潮,大盤不一定大幅上漲,但不少個股仍處於亢奮階段。只要大盤企穩,不少個股仍將出現大幅反彈的情況,所以不少個股的跌幅並不會很大。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或真正的風險釋放期其實在大家都認為相對安全的時候,俗話說:明火易躲,暗火難防,也就是這個道理。
經過第一輪大幅下跌後,橫盤震蕩階段很多人可能都抱有反彈的期望,尤其是在盤整一段時間後,讓人感覺大盤跌不下去並開始有上攻動作時,絕大部分投資者可能會放鬆警惕,對市場抱有樂觀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如果市場反其道而行之,那麼這個時候的殺傷力是相對較大的。這裡所說的階段,可對照圖1-2,就是圖中標示出的貌似突破後再次扭頭向下的階段。
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過程,就是市場總是始料不及、逆大眾思維而動的。經過這個階段後,不少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很有可能開始有套牢的趨勢了。當然離深度套牢還有一定的距離,在這個階段投資者大都會抱著再等等的心態,期待市場出現一定的轉機,然後再採取建倉的策略。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此時市場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候,市場接下來還有可能反彈或出現反轉,這是此階段眾多投資者的心理。
經過第二波下跌後,在眾多人的期盼下市場反彈出現了,確實讓人看到了希望,但現實是殘酷的,反彈預期的心理在又一輪下跌中徹底被擊碎了。小幅反彈後,市場再次扭頭向下,此時的市場極度恐慌,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表現在個股身上,就是呈現出泥沙俱下的狀態,市場出現了不惜代價的非理性拋售行為,導致跌停板的個股數目短期急劇增加。相信這一過程大家都還歷歷在目。
對前期套牢的籌碼來說,這一過程幾乎就是在傷口上撒鹽,投資者對市場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因為就算市場出現反彈短期內也無力回天,對於頻繁折騰的投資者而言,經過這一過程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因為此時的市場非常之脆弱,稍有利空或下跌都會導致大量拋售盤的湧出,這表現在市場上就是呈現出劇烈波動的狀態,忽然大幅上漲,忽然大幅下挫。
此階段的情形如圖1-3圈中部分所示,此時的市場非常地脆弱,稍有動靜就導致大量拋售盤的湧出,從而出現大幅下挫的走勢。這也是企穩初期的一種正常表現,畢竟市場的恐慌一時還無法平息。經過這一過程後,不少投資者已被折騰得體無完膚,剩下的只有絕望。而恰恰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已在悄悄地發生轉機了,如圖1-4所示,市場迎來了這波下跌以來的最大反彈。
如圖1-3
如圖1-4
2010年的這波下跌,相信不少投資者對市場又有了新的認識,有以下兩個深刻的體會:
第一,市場下跌初期並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相反經過初期的下跌後,市場普遍預期風險釋放完畢,大多投資者憧憬反彈行情時往往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
第二,個股泥沙俱下,市場極度恐慌,發生不惜代價的非理性拋售行為時,要懂得逆市場情緒而動,懂得貪婪,沒有必要跟隨市場陷入悲觀的氣氛中。
莊家建倉策略
莊家選定目標股,決定開始建倉,首先面對的就是目標股當前的走勢。根據目標股走勢的不同,莊家會採用不同的建倉策略。
一般而言,股票的走勢只有上升和下降兩種。至於橫盤走勢,其實只是上升走勢或者下降走勢的中繼調整而已。在此,為了更清楚地說明莊家建倉策略,還是將股票走勢分為上升、橫盤和下降三種來討論。
一、下降走勢中的莊家建倉策略
在莊家決定建倉時,目標股處於下跌走勢中。這種走勢可以保證莊家收集的籌碼價格低廉,但是要獲取足量的籌碼並不容易。
在這種背景下,莊家通常會先收集少量的籌碼,然後利用這些籌碼不斷打壓股價,促使股價繼續走低。在股價走低的過程中,莊家持續吸籌,而且吸籌力度逐漸加大。當莊家掌握足夠的籌碼時,股價通常也隨之見底,建倉環節完畢。
為了更好地在下跌走勢中建倉,莊家不僅會藉助大勢的調整,而且常常會製造和利用上市公司的利空消息,以便更加輕鬆地迫使普通投資者斬倉割肉,收集較多的恐慌性殺跌盤。
在下跌走勢中,莊家常用的建倉手法包括:打壓式建倉、緩跌式建倉、反彈式建倉、利空式建倉、陷阱式建倉、逆勢式建倉等。
【實例圖解】
圖3-1是深深寶A從2008年5月14日至2008年11月18日的日K線走勢圖。此段期間內,該股處於下降趨勢中。2008年9月5日,該股突然放出巨量(見圖3-1中向下箭頭所指),莊家乘機收集部分籌碼。隨後,莊家利用手中籌碼,打壓股價,導致該股下破支撐線(見圖中橫線),進而引發一波快速下跌。在這波下跌過程中,成交量明顯放大(見圖中方框),顯示莊家資金正在積極建倉。
二、上升走勢中的莊家建倉策略
若在莊家決定建倉時,目標股處於上升走勢中,這種走勢能夠保證莊家收集到足量的籌碼,但收集的籌碼價格相對較高。
在這種背景下,莊家通常會順勢繼續推高股價,讓小利於眾,以便於獲取他們手中的籌碼。然後,莊家利用手中的籌碼控制股價波動,通過高拋低吸來逐漸降低持倉成本。在股價走高的過程中,莊家逐漸放緩吸籌力度,通過控制高位籌碼的比例使總體持倉成本處於合理水平。
莊家之所以選擇在上升走勢進行建倉,通常是因為大勢正在逐漸轉好,或者是莊家預感到大勢即將轉好。有時,上市公司隱藏著重大利好,而市場上普通投資者還沒有察覺到,莊家也可能會選擇在上升走勢中建倉。
在上升走勢中,莊家常用的建倉手法包括:緩升式建倉、拉高式建倉、利空式建倉、陷阱式建倉、逆勢式建倉等。
【實例圖解】
圖3-2是雙良股份從2008年10月9日至2009年4月17日的日K線走勢圖。2008年10月31日,該股以最低價3.04的十字星見底(見圖3-2中向下箭頭所指)。2009年2月3日,該股利用一根漲停大陽線(見圖中向上箭頭)突破壓力線(見圖中橫線)。從2008年10月31日至2009年2月2日,該股處於上升趨勢中,但一直活動於壓力線之下。在此期間,該股成交量明顯放大(見圖中方框),顯示莊家資金正在積極建倉。
三、橫盤走勢中的莊家建倉策略
在莊家決定建倉時,目標股處於橫盤走勢中。這種走勢莊家能夠有效地控制籌碼收集價格,但要想獲得足夠數量的籌碼,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所謂橫盤走勢,是指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波動幅度小,無明顯的上漲或下降趨勢。根據橫盤出現的位置,我們可將其分為高位橫盤、中位橫盤、低位橫盤三種情形。莊家一般會選擇中位橫盤或者低位橫盤時建倉,高位橫盤多用於出貨。
在中低位橫盤時建倉,莊家通常先跟隨橫盤節奏收集部分籌碼,然後利用手中籌碼將股價長時間控制在橫盤區域內,打擊持股者信心,消磨持股者耐心。如果在該股長期橫盤的同時,大盤走勢良好,其他個股紛紛上揚,那麼必然會有更多的持股者平倉換股,莊家不僅可以收集籌碼,而且順便清理浮籌。
在橫盤走勢中,莊家常用的建倉手法包括:緩升式建倉、緩跌式建倉、拉高式建倉、打壓式建倉、利空式建倉、陷阱式建倉、逆勢式建倉等。
【實例圖解】
圖3-3是哈飛股份從2008年5月29日至2009年4月14日的日K線走勢圖。2008年8月27日至2009年1月20日,該股的股價基本都在8.30元~11.30元之間振蕩(振幅為35%),出現橫盤走勢(見圖3-3中的方框)。從成交量來看,在橫盤區間內,成交量逐步放大,顯示莊家資金在積極建倉。
主力建倉的漲跌停板
一、低位放量漲停
低位放量漲停是指當股價在低位運行時,在深幅走低甚至創出新低後,股價卻出現了快速放量漲停。這往往是主力低位建倉的一種表現,證明主力已認可前期的低點,在其後的震蕩築底時,股價輕易不會跌破此時的低點,因此是投資者中長線抄底的良機。
形態特徵
圖5-19是濟民製藥日線圖,其形態特徵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確認:
A.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有著較明顯的下跌趨勢。
B.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股價往往創出低點,甚至是新低。
C.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成交量往往呈明顯的放大狀態。
實戰案例:濟民製藥(603222)在下跌趨勢中,於2015年9月2日創出新低18.15元後,股價止跌,隔一日卻突然出現明顯的放量漲停,這表明主力已認可此時的低價,開始大舉低位建倉,投資者應當在隨後逢低介入。如圖5-20中所示:
實戰要點
1.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往往是主力逢低進場的表現,也是投資者短線抄底搶反彈的良機。
2.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後,這種漲勢往往無法持續,因為這只是主力對股價低位的認可,因此後市會繼續震蕩。
3.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後,如果股價再創出新低,往往表明其後股價會繼續走低,因此穩健的投資者應當在股價放量突破底部時買入。
二、前期阻力位的漲停
前期阻力位的漲停指的是股價在低位震蕩反彈過程中,遇到前期阻力位時出現了放量漲停,這說明此時主力已實現控盤,是在以量破價,因此是一種典型的漲停買入形態。
形態特徵
圖5-25是道博股份日線圖,其形態特徵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確認:
A.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處於上漲初期。
B.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剛剛告別低位區。
C.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往往會有明顯的放量行為。
實戰案例:道博股份(600136)在經過底部震蕩後,於2015年9月28日與29日突然出現接連漲停,此時遇到上次下跌時留下的數個向下跳空缺口,因此以放量漲停形式出現。這說明主力此時已完成低位建倉,應當在實現向上突破後及時逢低跟進。如圖5-26中所示:
實戰要點
1.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是由於前期下跌時放量,出現太多高位套牢籌碼,因此主力往往以接連漲停的方式出現。
2.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往往表明主力此時已完成低位的籌碼收集,在拉高股價後繼續收集籌碼,因此是介人的好時機。
3.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後,若是發現成交量不能逐漸放大,說明主力還在低位吸籌,此時出現的漲停往往是吸籌中的高點,後市仍會以震蕩低吸為主,切莫過早介入。
投資盈利的三個步驟...
只有了解市場,才能適應市場。這是交易的基礎,更是在這個市場盈利的前提。只要投資者在投資交易過程中遵循並做好以下三個步驟,雖不敢說能百戰百勝,但起碼「贏有根,虧有據」——能實實在在並穩定地做好投資交易,就像實業投資一樣「經營」。
一、觀察市場,等待時機
「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這一句俗語已被廣大期民與股民作為口頭禪,用來形容投資交易中平倉信號判斷的重要性。事實上,投資交易中除了「買入」、「賣出」之外還有「空倉」即休息的時候。休息應該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休息的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市場、等待時機。
當我們看不懂市場行情的時候要懂得休息,以避免行情模糊性帶來的風險不確定性;當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卻雜亂無章的行情的時候,要懂得休息,以避免價格無序跳動所帶來的非正常風險;當止損出來後反手又出現止損之後應該休息,以避免急躁和盲目的心態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風險。
休息的時候,要觀察市場,等待時機。通過對市場的觀察,選定目標品種,然後進行總體評估。當選定某個品種作為戰略投資目標時,隨後等待時機成熟將是首要的任務。
休息、觀察、等待是為了更快地前進。
二、制訂計劃,控制倉位
正確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思想,正確的交易有賴於對市場正確的評判,而正確判斷之後必須制定一系列的計劃,包括建倉、加倉(或補倉)以及平倉撤退(或止損離場)等步驟的計劃。計劃制訂是否全面、可執行性程度關係到投資交易的實施能否順利進行以及後期行情突變的應對情況。
計劃制訂過程中包含了倉位的分配問題,即初期的建倉佔用總資金的多少比例;行情反向小幅變化時(比如仍在一個區間內)是否或如何補倉,補倉資金佔用總資金的多少比例;行情順著投資的方向做突破時,是否加倉以及加多少比重;行情破止損位置時,是馬上止損還是等收盤的價格來確認止損等等一系列細節。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總是試圖加大保證金量的投入,希望短時期取得優異的戰果。這種急於求戰求功的浮燥心態,導致危險、恐懼與失敗的陰影從未離開其左右,直至被徹底打敗。常見的情況是,在價格並非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多的是需要一份耐心。
三、應對波動,順利出局
倉位介入後,後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蹤價格走勢。由於短期價格的變化具有較大的無序性,因此些許的價格波動就能「牽動」投資者的心。而一波趨勢中,短期反覆的價格變化是正常的,投資者必須去面對和做出選擇——平倉還是繼續持有!因此應對波動以及如何順利出局需要有動態的相應策略。
在不利的情況或不祥的預兆出現時,應當十分警覺,並考慮部分或者全部離場。要預知和判斷不利的局勢,就必須對市場進行跟蹤評估,以確定當前的風險程度。
跟蹤評估的側重點有:
(1)目前市場新出現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
(2)對市場未來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潛在因素;
(3)主導市場趨向的主要多空雙方因素是否改變,尤其是質變;
(4)市場價格以及相關技術指標等變化,是否預示著趨勢有中斷或反轉的可能;
(5)參考歷史行情與數據,找出當前市場信息所「對應」的價格區域。然後依據評估結果做出是否繼續持倉(或留倉比例)的決策。
出場一般遵循「早退」的原則——提早退出,優於被動性撤出。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將使得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進而走向貪婪。應當留有餘地,「吃魚只吃魚中段,剩下的留給別人」。
股市投資市場的變化是錯綜複雜的,投資的難度其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它需要更多的「專業」。即使一個投資者具備了以上所有的特性,仍然無法保證他能在市場上戰無不勝,因為在股票市場上,有效的獲利方法總是個人的、暫時的、不斷變化的,股票市場不存在大眾化的、永遠有效的萬能之匙。我們必須日積月累地去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的投資交易水平,永遠保持謙遜的態度,不斷地學習探索。
財富只能來自於一點一滴的積累,永遠不要有一夜之間發大財的念頭,也不要有在重大損失之後急於翻本的念頭,正是這些念頭導致了緊接而來的災難性後果。
《股票作手回憶錄》中的二十條經典語錄...
1、華爾街沒有新事物,今天在股票市場發生的一切都曾經發生過,並且以後還會發生。
2、事實上,下跌行情是百分之百地合法的,它的產生無需幕後操縱或欺騙,它的延續也無需精心照管。沒有人或沒有哪些人可以日復一日地摧垮市場。
3、賺大錢得靠定力,而不是靠動腦子。很少有人能夠直坐著就做出正確判斷。
4、關鍵不在於一定要以最低價買入或最高價賣出,而是買進賣出要把握住恰當的時機。當我看空賣出股票時,每次賣出的價格一定要比前一次低;當我買進時,情況正好相反,我以不斷攀升的價位接盤。股票下跌時,我不做多,我在股價上漲的時候買進。
5、沒有什麼能比輸更能教你不該做什麼。而當你知道了不該做什麼的時候,你實際上已經開始明白你應該做些什麼來取勝。
6、股市裡只有兩種情感——希望和恐懼。問題只是,當你該恐懼的時候你卻充滿了希望,而該滿懷希望的時候,卻又十分恐懼。
7、事情總有兩面,而股市只有一面,它既不是牛市的一面,也不是熊市的一面,而是正確的一面。這條通則牢牢印在我的腦海,我所花費的時間比記住大多數技術層面的東西的時間更長。
8、一個人可能看得直觀而清楚,但是當市場從容不迫地打算朝他推斷的必定的方向進行時,他卻開始變得不耐煩或懷疑起來。遊戲並沒有打敗他們,他們打敗了自己,所以,了解自己,提防自身弱點。
9、稍有反彈,隨即賣出,反彈並不代表持續回升。
10、牛市做長線,熊市做短線。
11、假使一隻股票走勢不好,不要去碰它,因為,在你不能準確地判斷其問題所在時,你是無法確定其走向的。沒有分析,就沒有預測;沒有預測,就沒有利潤。
12、跟風遊戲一直都是一樣的——輕輕鬆鬆賺錢。這就是為什麼投機總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根源是一樣的:貪婪、虛榮和懶惰。
13、僥倖心理。普通跟風者只會抱有僥倖心理,無論他給他人或自己給出的是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14、他從不與報價紙帶理論,也從不對那些讓他賠錢的人或市場波動懷恨在心。
15、眼前看不到最後的審判日。
16、沒有人能夠抓出所有的波動。在多頭市場裡,投資人的遊戲就是買進後捂著,直到你認為多頭時常已近尾聲。
17、放棄設法抓住最後一檔——或第一檔,這是任何人都能夠學會的最有幫助的事情。這兩檔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他們讓股票交易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18、一個人可以在某個時刻擊敗一隻股票或者一類股票,但是沒有人能夠擊敗整個股市。
19、行情不會以一種奪目的輝煌而告終,也不會以情形逆轉而結束。行情可能也的確經常不再走牛很長時間後,股價才總體上開始下跌。
20、股市中的大部分損失追溯其源應是普通投機客長期忽視過去的教訓,忽視自己和其他人的經驗;簡而言之,忽視股票投機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