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貧窮遇上貪婪,人性中的醜惡將被無限放大——電影《寄生蟲》

2020-12-05 酥曉娛樂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山本耀司

這段話說出了很多人對自由積極生活的嚮往,也暴露了更多人不願努力卻又不甘的現狀。而影片《寄生蟲》正是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強烈的對比。

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了2019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這意味著什麼呢?華人導演代表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才揚名中外,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僅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後,國內外名聲大噪。而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卻獲得了最高級別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重磅大獎,打破了奧斯卡近百年歷史最佳影片獎只頒給英語電影的記錄,這不僅僅是韓國電影的驕傲,更是整個亞洲電影的榮耀,意義非凡。

寄生蟲是一部十分鮮活的電影,摻雜著幽默、驚悚與血腥,合成了一部諷刺人性的寓言。雖然有些情節又是在意料之中,總感覺一切真相大白以後,悲劇就會出現,但是沒想到悲劇會以這種形式發生。全片散發著荒謬,但又充斥著現實的殘酷而無法改變它的無力感。開頭和結尾,鏡頭都落在了破舊的平房裡。所有的奢靡繁華仿佛都只是南柯一夢。

主要從電影中涉及的兩個點分析,一個是赤裸裸的貪婪,還有就是貧窮。電影裡面貧窮和貪婪緊緊地掛著鉤。一種為了貪婪而欺騙別人。人性的貪婪一覽無餘。他們一個勁想辦法賺錢,但是方法卻是寄人籬下,甚至還想像以後要和豪門聯姻,找人當演員做「爸媽」。他們膽子太大,真的不知道終歸有一天會真相大白。可悲的不是他們貧窮,而是他們有一顆卑賤的內心。他們渴望賺錢,渴望被得到尊重,但是又不會通過正確的途徑來實現。兒子喬裝成大學生並不為過,但是進一步欺騙他人,危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所謂取之有道即為君子,但得寸進尺,就成為寄生蟲了。

窮,並不代表老實,只可惜他們精神貧瘠,沒有多少遠大的追求。他們只知道耍小聰明,就像老爸一樣,總想著一些蠅頭小利。當然,一切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貧窮引起的。正如一股龐大的渴望富貴的欲望和貧窮的自卑感交織在一起,扭曲了自己的價值觀,覺得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因此向他人「索取」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只是甘於貧窮,甘於墮落。

影片名字Parasite,翻譯成漢語就是「寄生蟲」,意為依附於宿主的生物。一旦脫離了宿主,寄生蟲便會失去營養來源,不是死亡就是重新尋找宿主。電影《寄生蟲》刻畫了深刻的階級矛盾,並強調了階級矛盾的物質本質。

相關焦點

  • 獲得四項奧斯卡電影獎的《寄生蟲》比貧窮更可怕的到底是什麼?
    19年大火的韓國電影《寄生蟲》自上映以來,在各大平臺頗受廣大網友關注,因為它用超多隱喻的手法將人性的醜陋及貧窮二字用電影展現在大眾面前,得到各個國家網友的一致好評!19年拿下四項國際獎項的《寄生蟲》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些什麼?到底引發了網友們的哪些痛點?《寄生蟲》電影中主要講述了兩個生活條件完全不一樣的家庭,兩個都是四口之家,卻過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
  • 2020年奧斯卡的「大贏家」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
    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寄生蟲》贏了四個奧斯卡大獎,作為一部韓國電影,他可以贏得榮譽獎,而且是美國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部,有一陣子風景無限。實際上,《寄生蟲》與韓國通俗電影《燃燒》中表現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他反映了貧富之間的差異和對立,揭示了底層社會的絕望和無奈。電影《寄生蟲》中有幾個情節讓人深思,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逃避債務而願意在黑暗的地下室住上幾年,他們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不應該低,兩個人埋頭苦幹還債總比一輩子沒人,沒人,沒鬼好。
  • 電影《寄生蟲》在講什麼?是那複雜的人性
    昨天娛評君寫文分析了電影《寄生蟲》中的兩大主要陣營,也就是金基澤(宋康昊飾演)一家,以及樸社長(李善均飾演)一家,並且明確指出了金基澤一家的惡以及樸社長一家的無辜。韓國導演奉俊昊尤其擅長社會題材,絕不可能只是講述表面上的東西。而娛評君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更多的展現出了人性的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
  • 《寄生蟲》橫掃青龍獎——最可怕的不是貧窮,是思想
    11月21日晚,第40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揭曉獲獎結果,斬獲今年金棕櫚大獎的《寄生蟲》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在內的5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這部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
  • 電影大揭秘,撕破亞洲困惑的韓國電影,如何將《寄生蟲》送上神壇
    Ⅰ《寄生蟲》的劇本塑造從《寄生蟲》的故事劇情來看,《寄生蟲》有著典型的社會評判性,觀眾在電影裡看到的是故事對與韓國現實社會中貧富差現象和人性的諷刺,最終從而得到反思。在故事前期,我們看到是典型的韓國底層人民的生活-掙扎在溫飽線的基澤一家人。
  • 9.2高分《寄生蟲》直擊殘酷現實,揭露人性的惡!
    窮人為了生存,骨子裡的欲望呼之欲出,可以暴露人性最大的惡,無所不用其極,欺騙、侵佔、殺人……富人精緻的生活,鄙夷著低階層的窮人,眼中的不屑,眼中的輕蔑,都極大地展現了富人的自私自大與不善。該片不得不說是非常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通過人物的社會性格,思維方式將現實中的社會問題展現無遺。優秀的電影總是需要將社會的問題得以解剖,尤其是反映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的電影。
  • 《寄生蟲》:窮得如地下室的蟑螂,富得如別墅裡的綠洲
    人性的欲望如寄生蟲一般,一點點榨乾寄主的血。《寄生蟲》作為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大獎的影片,電影版權賣至192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奉俊昊導演繼《殺人回憶》之後又一爆款大作,餅叔宋康昊也再度上演巔峰演技,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分。
  • 二刷韓國巨作電影《寄生蟲》,才懂寄生蟲其實代表更加隱秘的真相
    只是韓國優秀的電影這麼多,二刷《寄生蟲》就明白了這部影片為何讓100萬網友在豆瓣上給出8.7的高分。電影《寄生蟲》講述的是一個貧窮家庭的故事,一家人住在半地下的房子裡相依為命。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家中的大兒子基於經朋友介紹成為了富人家庭裡孩子的補課老師。
  • 《寄生蟲》:這部喜劇元素驚悚片,用空間美學展現人性多種可能
    本文以電影空間藝術的視角,來分析《寄生蟲》的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對人性的探索和表達。01 震撼的對比空間,兩個四口之家的人性隱喻正如奉俊昊介紹:這部電影是「兩個家庭的故事,一個富裕,一個貧窮」。一邊是富裕家庭,身處城市高處的現代豪宅,一邊是住在住在於潮溼半地下室的四口之家。
  • 電影治國?從《寄生蟲》到《熔爐》看到韓國
    導語:從備受好評的《寄生蟲》講起,從韓國代表的資產階級社會到部分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偏執。今年的奧斯卡獎出乎所有人意料,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成了奧斯卡最大贏家,這部電影包攬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在西方主導的電影市場裡從1929年奧斯卡設立以來,這個獎項從來沒有頒給過非英語電影。
  • 人性的貪婪
    人性的貪婪,那便是人性的弱點,簡單來說就是不知足。不知足,有不知足的嚴重後果,老子很嚴肅的指出,不知足,便是最大的禍患和過錯。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嚇唬我們。看一下歷史和現實中的無論是。有權勢者還是普通老百姓,最終遭致身敗名裂。乃至滅國殺身的結局的原因,說到底,無不是起於貪婪不知足。
  • 《下一層》:一場饕餮大餐的背後,是對人性貪婪的自我反思
    在沒有任何其他背景的交代,電影中唯一出現的臺詞就是下一層,這讓很多觀影者可能第一遍沒有看懂,但是細看幾遍,恍然大悟之後,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創造力,其中蘊藏的深意,讓社會中的每一人都自我反思。影片不僅在於對野生動物惡意捕殺的諷刺,更是在揭露資本的血腥面目,也是在對人性的貪婪做一個探索。
  • 二戰中人性的貪婪,愛因斯坦曾說: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頭打仗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戲謔地說:「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頭打仗。」此話雖謔,卻是生動地道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與野蠻。這次大戰打得這樣慘烈,都只因為侵略者人性的貪婪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 《恐龍世界》電影恐龍視效精湛 驚悚氣質凸顯人性考驗
    由釋彥能、左溢主演的動作驚悚電影《恐龍世界》近日已與觀眾們見面,並收穫不錯口碑。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恐龍題材作品,影片在特效製作、動作場面設計、音效打造、氛圍營造、劇情節奏安排方面,都花費不少心力。觀眾稱其是「國產恐龍題材影片的突破之作」。
  • 《寄生蟲》:解讀奉俊昊特色電影風格下的黑色荒誕「寄生」大戲
    《寄生蟲》這部影片,從題目上就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到底它想表達是什麼意思呢?影片中,導演運用了自己的視聽語言技巧,通過象徵的手法,將「寄生」作為主要喻體,氣味、石頭等作為次要喻體,引申出影片思想,引入反思。
  • 電影《寄生蟲》全新精彩解讀,深入了解真正的「寄生蟲」
    電影簡介基宇(崔宇植 飾)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之中,和妹妹基婷(樸素丹 飾)以及父母在狹窄的地下室裡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一天,基宇的同學上門拜訪,他告訴基宇,自己在一個有錢人家裡給他們的女兒做家教,太太是一個頭腦簡單出手又闊綽的女人,因為自己要出國留學,所以將家教的職位暫時轉交給基宇。
  • 坎城獲獎短片《下一層》:11分鐘,11種隱喻,人性的貪婪不過如此
    短短11分鐘的61屆坎城電影節獲獎影片《下一層》,在沉悶緊張的節奏中拉開序幕,整部影片沒有過多的臺詞,除了領班冷漠的「Next floor」,其餘全部由演員的神態動作展現。影片雖短,卻蘊含著豐富且耐人考究的信息量,其中的隱喻更是處處直指現實,將人性的黑暗面在一頓饕餮之宴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 安利《寄生蟲》,探討階級與人性,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完全是可以憑藉自己的個人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現狀。而在韓國階級之間的通道卻被層層封鎖,很多努力的孩子考不上大學,而學習條件良好的小孩卻一心談戀愛,有天賦的孩子沒錢學自己喜歡的愛好,有錢人家孩子的胡亂塗鴉卻可以被誇上天。
  • 川端康成《廁中成佛》:人性的過度貪婪,往往是在自掘墳墓!
    黃昏以後,遊客們逐漸散去,他的老婆看著一大堆錢喜不自勝,她原本以為可以等來眼神中充滿驚喜的老公,可萬萬沒有想到她等來的只是一具屍體罷了。鄰居家的廁所環境並不是很好,他進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他為了能夠多賺一點錢,於是便一直霸佔著廁所不肯離去,如果有人敲門,他就咳嗽幾聲。
  • 二孩兒影評《寄生蟲》:一部很接近我心目中的完美電影
    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今年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寄生蟲》,描述貧窮的金家四人住在破爛的半地下室屋子,環境雜亂、父母失業,與一雙兒女只能靠些零工維生。一天,兒子基佑的朋友要出國,將一位有錢的家教學生,轉給基佑指導,讓他獲得進入富有人家大門的機會,認識樸家有錢的一家四口……《寄生蟲》有許多充滿黑色幽默的惡趣味,這貧窮的一家四口如蟑螂般頑強討生存,善於計劃與操弄,電影有一大部分由於金家人的計謀,搞得像《瞞天過海》系列那種劫盜片一樣,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