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寄生蟲》,探討階級與人性,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2020-12-03 劉芸說電影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完全是可以憑藉自己的個人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現狀。而在韓國階級之間的通道卻被層層封鎖,很多努力的孩子考不上大學,而學習條件良好的小孩卻一心談戀愛,有天賦的孩子沒錢學自己喜歡的愛好,有錢人家孩子的胡亂塗鴉卻可以被誇上天。

貧富兩個階層之間,就連他們身上的味道都會成為不可突破的壁壘,韓國電影《寄生蟲》就是這樣一部反映韓國貧富分化現狀的黑色「喜劇」。

貧富差距大

電影的前半段主要講述了一家四口「寄生」的過程,後分段開始電影所要表達的階級矛盾開始出現,風格急轉直下。《寄生蟲》通過三個家庭的相遇和衝突,來展現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讓人感到非常的現實,把這種社會現象表達得更加直接更加尖銳諷刺。

窮人在地下室,頭頂是地,富人住別墅,抬頭是天。同樣是望向窗口可看到的卻是不同的風景,富人回家是往上走,窮人是往下走。從電影一開始姐弟倆蹲在馬桶邊上蹭網可以看出,網際網路給底層人們製造了假象,讓他們誤以為和頂層擁有相同的視野,結果就是追求平等真的很難做到。

沒有誰是真正的壞人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絕對的惡人,在樸家客廳聊天時說到司機現在應該也找到工作了吧,可以看到他們內心確實說有一些愧疚的。在樸家小兒子多松過生日時,母親還想讓女兒給地下室的老吳送些食物,都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內心其實也有善良的一面。

「寄生蟲」的比喻也被母親一語道破,半夜只要開燈,蟑螂就會躲起來,他們就像在暗處搜刮出人家有水的蟑螂,燈一亮就躲了起來。

貧富之間的「氣味」

影片中也用氣味作為導火索來引發了這場戰爭。比如當樸社長在車上發現女性內褲時,他第一反應是用「聞」來確認內褲是否穿過,確認是不是自己老婆的,也正是氣味的差別,也讓窮人一家深陷險境。窮人家常年居住在潮溼的地下室,早已被黴味浸透,宿主和寄生蟲明顯是不同物種,又怎麼會氣味相同呢?

男兒當自強

還有片中導演用石頭比喻運氣,運氣往往也攜帶著相應的風險,比如奇石,靜可以當景觀來欣賞,動是可以成為殺人的利器。正如哪吒所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命運確實不由天,而是自身人格和機遇所造,一念之迷,過度貪婪,你就輸了。就像最後奇石回歸了自然,少了底座的襯託,藝術品也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罷了。所以,請不要迷失了自己。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永遠不要放棄自己,也不要感嘆自己的生活多哀怨,我們終究是要向陽生長。強者從不會擔心自己的不足,因為如果是什麼都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你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正是這一步步的改善與學習才會讓你越來越強大。你可以對任何人失望,但唯獨不能對自己失望。只要不是自我拋棄終究會有出頭的一天,只要敢於改變自我,敢於迎接挑戰這世界終究會因為你而有所不同。
  • 10句有關自強的名人名言,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10句有關自強的名人名言,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不要總擔心自己不被人所知、別人不理解自己,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自己是不是有能耐、有沒有真本事。這句話是說,做人重要的是自立、自強、有真本事,而不在於有沒有名聲。2.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強,斯召辱矣。——《薛方山紀述·上篇》人如果不懂得自尊自愛,便會招來悔恨。如果不懂得自立自強,便會招致屈辱。3. 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 《菜根譚》: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古語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可見一個人不必太計較環境的好壞和出身的貴賤,關鍵是要自強、自尊、自愛、自信、自尊、自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在洪應明看來,貧窮是一種苦,也是一種無奈,沒有人生下來就喜歡窮。但是,貧窮固然不好,卻不影響人們堂堂正正地做人。
  • 俄羅斯世界盃啟示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西班牙的傳控光環雖大,但陰影同樣巨大,這就是缺乏與這種傳控相匹配的鋒線「殺手」,缺乏改變比賽節奏、改變比賽走向、改變比賽結果的「快刀」。於是,在本屆世界盃上,西班牙給人的印象就是「拱卒」拱得天花亂墜,「將軍」卻將得拖泥帶水。
  •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大澤鄉起義兩千年前最為最為著名的起義者陳勝在反抗秦朝暴政的起義過程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成為了激勵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座右銘!縱觀中國歷史中,最激勵人心的的無非是明太祖-朱元璋。
  • 氣吞萬裡:寒門子弟的徵服傳奇——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男兒何不帶吳鉤?001 出道年輕時的劉裕,雖是漢室後裔,卻在亂世艱難度日:史載劉裕風神奇偉身高七尺六寸,卻只能靠出賣力氣,種田砍柴。魏晉時期,階級固化已經到不能再固化的程度了,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門閥世家壟斷了所有的資源和上升途徑,你出生時幹的啥這輩子基本就是幹啥了。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參軍,搏命換富貴。
  • 將相本無種,人生當自強,從趙一涵進軍娛樂圈引發的思考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趙一涵的直播間粉絲無以統計、直播日收入上百萬(不乏巴結奉承之徒),趙本山還曾經微博發文給女兒參加的十佳主播拉取選票。前段時間,趙一涵在微博中發文,說進軍娛樂圈兒,並在微博中曬出來新劇《大力金剛》殺青劇照。因為微博中沒有詳細說明,所以我們也無法推斷這是一個什麼題材的連續劇,不過看圖片很猴賽雷,應該是一部無釐頭的網劇吧?
  • 《寄生蟲》,社會階級固化的悲哀
    去看《寄生蟲》,純碎是因為剛提名的奧斯卡,一部韓國電影乃至非英語語種電影的裡程碑,像是社會變遷的縮影,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轉型期間,固化的階級、底層人的欲望和權力所扭曲的社會,拍攝的比現實誇張,卻不如現實厚重與痛苦。看完電影後,我的感覺是震撼和壓抑。
  • 當貧窮遇上貪婪,人性中的醜惡將被無限放大——電影《寄生蟲》
    而影片《寄生蟲》正是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強烈的對比。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了2019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這意味著什麼呢?華人導演代表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才揚名中外,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僅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後,國內外名聲大噪。
  • 文化漫談:從「將相本無種」,談「丞相」與「宰相」區別
    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出將入相,也成為了無數古人的夢想。而與「將」的主徵戰、殺伐、武略不同;「相」作為文官之首,吸引的自然是無數文人、才子,他們窮其一生,恨不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寄生蟲》:這部喜劇元素驚悚片,用空間美學展現人性多種可能
    簡單說,《寄生蟲》在藝術與商業的契合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就像導演奉俊昊本人所言,影片講述的是「不同階級之間的難以平等共存,導致下位者不得不寄生於上位者之中」。影片對階級秩序崩壞場面的黑色幽默的描繪貫穿其中。
  • 9.2高分《寄生蟲》直擊殘酷現實,揭露人性的惡!
    窮人為了生存,骨子裡的欲望呼之欲出,可以暴露人性最大的惡,無所不用其極,欺騙、侵佔、殺人……富人精緻的生活,鄙夷著低階層的窮人,眼中的不屑,眼中的輕蔑,都極大地展現了富人的自私自大與不善。該片不得不說是非常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通過人物的社會性格,思維方式將現實中的社會問題展現無遺。優秀的電影總是需要將社會的問題得以解剖,尤其是反映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的電影。
  • 《寄生蟲》:敘事策略和鏡頭語言的高明,讓它徵服了整個奧斯卡
    而作為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電影,像近年來大多優秀的韓國電影如《燃燒》、《玉子》一樣,《寄生蟲》依舊誠實地批判了現實社會的矛盾,將矛頭對準了髒、亂、差的底層生態背後的階級固化等問題,展現非同一般的人文關懷。
  • 《寄生蟲》:解讀奉俊昊特色電影風格下的黑色荒誕「寄生」大戲
    《寄生蟲》這部影片,從題目上就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到底它想表達是什麼意思呢?影片中,導演運用了自己的視聽語言技巧,通過象徵的手法,將「寄生」作為主要喻體,氣味、石頭等作為次要喻體,引申出影片思想,引入反思。
  • 底層與更底層的零和博弈:奉俊昊是如何講述階級故事的?
    當地時間2019年5月25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對於《寄生蟲》而言,在走向這個無底洞的過程中,奉俊昊為觀眾呈現了他講述階級故事的獨特視角與方式。無論住在地下室的是誰,他們與彼此鬥爭,而不與別墅的主人鬥爭。半地下與地下室本來並無本質區別,卻用來作為底層和更底層的區隔方式。「因為他們相信,底層階級手裡的資源有限,想要佔為己有,只能進行零和博弈(zero-sumgame)式的階級內鬥。」
  • 《寄生蟲》:這部坎城金棕櫚告訴我們的人生真相(內含劇透,非看勿點)
    底層人民的生存困境成為近兩年亞洲電影熱門的關注點,回望2018、2019年斬獲坎城金棕櫚的兩部電影,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和奉俊昊掌鏡的《寄生蟲》,他們都將視角聚焦於草根階層。相比《小偷家族》中試圖探討的原生家庭關係問題,《寄生蟲》為我們呈現了更為尖銳的社會現象——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下富人與窮人的關係。
  • 《猴子》是一部將社會關懷與人性關懷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周一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2/10)來自韓國的《寄生蟲》和導演奉俊昊搶盡風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大獎項。雖然結果充分顯示了韓國電影的強大實力,但也使得原本數量相對較少的影片曝光較少。尤其是在各國原本競爭激烈但最終被它拿下的國際最佳影片中,很多未能獲獎的參賽作品都值得一看。《猴子》好嗎?
  • 二刷韓國巨作電影《寄生蟲》,才懂寄生蟲其實代表更加隱秘的真相
    它利用臉譜化隱喻著過往的歷史,諷刺著戰爭和人性。而《寄生蟲》也是一部揭露現實,諷刺人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頻繁出現了很多窮人的標籤,比如洗澡也洗不掉的黴味、比如沉重但是在水中卻又會浮起來的石頭,比如地下室與半地下室,這些代表著窮人的符號將窮人與富人隔開,也讓熒幕前的觀眾憤憤不平。
  • 豆瓣8.7《寄生蟲》:貧生奸計,窮是原罪,現實生活的真義在哪裡
    從導演的專業就可以窺知一二,本片絕非僅僅簡單地講一個窮人富人的故事,而是想透過社會切片的載體,確切而又貼近現實地影射出資本主義末世尖銳的社會矛盾,並將矛盾的根源拔地而起。因此,《寄生蟲》成為了一部非常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影片直面當今世界中最為激化的貧富分化和階級固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