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管子·形勢》裡的這一段: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風雨無鄉,而怨怒不及也。
有時候,必要的道具和神秘感是做局的基本要素。不過這還是最簡單的局。用我們的俗語說就是:人靠衣裝,馬靠鞍。有了這些,說話的人有底氣,聽話的人聽得進去。
稍微複雜一些的局,是需要有地位、有名望的人背書的,那個大師王林,為什麼那麼多人信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的有更高地位和名望的人給他背書,當然很多人不說破,是因為這背後是一個資源交換的局而已。人很奇怪,我們對一件事情很難下判斷的時候,要麼會轉向神秘感,要麼會通過比自己地位高、比自己有經驗的人的判斷中尋求答案。
看一個範蠡的例子:《韓非子·說林上》
鴟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齊,走而之燕,鴟夷子皮負傳而從。至望邑,子皮曰:」子獨不聞涸澤之蛇乎?澤涸,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者。不如相銜負我以行,人以我為神君也。乃相銜負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惡,以子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為我使者,萬乘之卿也。子不如為我舍人。"田成子因負傳而隨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獻酒肉。
簡單翻譯:鷗夷子皮侍奉田成子。田成子離開齊國,逃往燕國,鷗夷子皮背著出關的符碟跟隨著。到瞭望邑,子皮說:「您難道沒聽說過乾枯湖沼的蛇嗎?湖沼乾枯,蛇準備遷移。有條小蛇對大蛇說:』您走在前面,我跟在後面,人們會認為這只不過是過路的蛇,必然有人殺死您。不如相互銜著,您背著我走,人們會把我看作神君。』於是相互銜嘴,背著穿過大路。人們都躲開它們,說它們是神君。現在您美而我醜。把您作為我的上客,人們會把我看成千乘小國的君主;把您作為我的使者,人們會把我看成萬乘大國的卿相。您不如做我的近侍,人們就會把我看成是萬乘大國的君主。」田成子因此背著符碟跟隨在後。到了客店,客店主人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們,並獻上了酒肉。
這裡的鷗夷子皮就是範蠡,他幫助勾踐復國之後就遠遁江湖,化名鷗夷子皮,這一段是講他做為田成子的幕僚。這種局的目的,不是為了欺騙別人而得利,而是通過這種局來自保。有些時候入局很無奈,在一個局中,如果別人都入戲很深,就你一個人保持清醒,可能就很危險了。
再來看一個故事:《韓非子·說林上》
紂為長夜之飲,歡以失日,問其左右,盡不知也。乃使人問箕子。箕子謂其徒曰:」為天下主而一國皆失日,天下其危矣。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吾其危矣。"辭以醉而不知。
這個故事是說:商紂不分日夜地飲酒,因狂歡而忘記了日期,問他身邊的人,都不知道。就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對隨從說:「做了天下的主子,可自己和左右的人都忘記了日期,國家恐怕很危險了。大家都不知道而我一個人知道。我恐怕也危險了。」就推說喝醉了酒,並不知道日期。
這種局中,深陷其中者,很難破局,能夠自保已經不錯了,這種局也只有通過外部力量來實現破局,商被周所滅,破局之後,很多人才明白了身處局中,有些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還有更高妙的局,商聖範蠡賣馬的故事,就是一種很高級的局:
在定陶縣白土山的東南,有一處馬場遺址,據說範蠡當年曾在這養馬馴馬。範蠡來到齊國之後,發現齊地多牧場,馬匹便宜又剽悍,如果販賣給缺少馬匹的吳越,一定能夠賺大錢。但是當時諸侯割據,戰事不斷,沿途盜賊猖獗,如何將馬匹運送到千裡之外的吳越,卻成了難題。
從天下之中的陶丘菏澤,到東南千裡之外的吳越之地,這中間要隔著魯國、宋國、楚國等幾個國家,勢必有很多打家劫舍的強人在路上行竊,怎麼辦?如果僱人運送,成本代價太高,做買賣講的是精打細算,陶朱公不準備這樣做,那麼用什麼辦法呢?
陶朱公得知有一個叫姜子盾的商人,常年來往於齊魯和吳越之間販運麻布,為保證貨物安全,姜子盾早已買通沿途的各路強人,運送的貨物基本可以保證暢通無阻。
於是,陶朱公寫了一張告示張貼於城門口,大意說,自己有一個馬隊,可以免費幫人向吳越運送貨物。結果,看到有利可圖的姜子盾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陶朱公兌現諾言。陶朱公滿口答應。就這樣,陶朱公的馬隊運送姜子盾的布匹,一路暢通,安全抵達吳越。卸下布匹,就地賣掉馬匹,穩穩賺了一筆。
這就是「以正和,以奇勝」。「以正和」,表現在陶朱公利己而不損人——就這趟生意而言,實現的是他與姜子盾雙贏的結果;「以奇勝」,表現在陶朱公雙向借力這個絕妙的謀略上。
現代人經常掛在嘴上的資源整合、利他思維,就是被商聖範蠡這麼輕鬆的實現的。理念很多人都很清楚,但是很多人所謂的資源整合,其實是空手套白狼,整合資源的前提,首先你自己是資源,具備價值,再就是通過利他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才是有效的資源整合,而不是妄圖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
現在很多人想設局、做局,其實就是想空手套白狼,想為自己謀利。對於這種局,如何才能不入局呢?聽其言觀其行,已經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他營造的局,都是你自己看到的,都是你自己主動往裡鑽的,這種局,只有自己不被欲望,不被自己所期望的利益所蒙蔽,才有可能不被拉入局。這也就是破局之法。
人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就是我們把自己的人生做成了一個賭局。
《莊子·達生》
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觴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曰:『可。善遊者數能。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吾告,敢問何謂也?」
仲尼曰:「善遊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湣。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
這個故事也很簡單,就不翻譯了。只翻譯一下孔子作為結論的幾句話:用瓦器作為賭注的人心地坦然而格外技高,用金屬帶鉤作為賭注的人而心存疑懼,用黃金作為賭注的人則頭腦發昏內心迷亂。各種賭注的賭博技巧本是一樣的,而有所顧惜,那就是以身外之物為重了。大凡對外物看得過重的人其內心世界一定笨拙。」
有目標不是壞事,但是讓目標本身所左右就搞錯了方向。因為壓力絕大多數情況下帶來的不是動力,而是虛妄、焦躁、糾結,不尊重事物本來發展的規律。凡外重者內拙。
原因也很簡單,壓力處理不好的情況下帶給我們的不是什麼動力,而是心理的扭曲和動作的變形。本來平常能考100分,過度的壓力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連50分都考不到。
我們把人生當成了一個賭局,勝者通吃功名利祿,敗者一敗塗地、一無所有,就像上邊說到的,賭注是黃金寶物還是爛瓦片,決定了你能發揮100%,揮灑自如,還是滿頭大汗、心慌意亂。只有棄世才能做到無累,無累才能正平。正平才是最佳的狀態,心平氣和,吃得下飯、睡得著覺、不急不緩。
棄世不是離世,那是逃避,也不是厭世,那不是無累,而是更累。只有做到人在局中,心在局外才能精而又精、反以相天。人生之難,就在於,有時候我們熱衷於各種局,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滿足欲望、獲取利益,而有時候這種局才是讓人失去自我的開始。
人生也不是一場賭局,人生的所謂輸贏,基本都是妄念,是因為我們的攀比之心、爭競之心,而這種妄念,這種賭局,讓我們深陷其中,其實,所謂的贏家也不會通吃,所謂的輸家也不是一無所有。不得已入局,做個身在局中,心在局外的人,可能,我們才不會被各種局所傷害。
投資市場是一面鏡子,照出真實的你。
1、成功者,總需要用失敗者來定義。市場中1%的更新和迭代,使進入合理的市場循環狀態。
2、有人說投資市場是優秀人才的墳墓。究其根本原因,即使是其他領域的小有成就的精英,在期貨市場中也很難完成超越。市場折射出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是無法躲避的。
3、基於單一邏輯思維來推導,我們總認為做正確的事會在市場中有所斬獲。但期貨市場恰恰相反,即使你做錯某筆交易,你的權益也會有所增長。這時我們就需要重新思考,要改變固有的觀念,以精確、多維度的思維對繁雜的行情進行判斷。
4、在交易中原來固有的認知,會和新的思想產生激烈碰撞。我們要重新取捨,擺脫當下受到的影響,糾正自己的思維。例如,你能否在博得高收益後,再復盤思考?從方法、習慣、思維多方面重新檢索,達到領悟事物內在規律的境界。
5、投資不存在高深且複雜的技巧,其實,最重要的是觀念,成功者只不過想清楚他來到這個市場究竟為了什麼而已。如果一個投資者不能超越自己的認知、改變自己的觀念、堅守自己的策略與規則,就無法長期存在於這個市場之中,更不用談收益了。
進入入投資市場之前,靜下心來多想想:
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
想想自己的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
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損失;
投資如出海,避險才安全。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圖。
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並不在於用的是哪一套規則,而在於你的自律功夫。
金市如戰場,資金就是士兵,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樹的方向是由風決定,人的方向是由自已決定,要想賺錢,必須能容忍和接受橫盤的痛苦以及大波動帶來的刺激。默石為任何一個價格的出現只能給一個位置,不能給一個未來。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在市場中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行千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導不如跟著贏家的腳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聰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遠。
投資的過程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喝起來是苦澀的,回味起來卻有久久不會退去的餘香。虧虧賺賺才是行情-----盈虧就像坐過山車,有高峰,也有低谷,這意味著,無論眼下是好是壞,都只是暫時的。
不要與市場戰鬥:成為仁人,而非鬥士
成為仁人,而非鬥士。這句話背後的思想與交易本身一樣歷史悠久。它象徵著所有成功交易者都知道和遵循的一個信條:即忘記它就會遭受致命失敗。這一格言的說法有很多。當你在股票和期貨交易中違反這一格言的時候,就叫做與市場戰鬥。
與市場戰鬥是專業交易者的大敵。它有損於交易者的推理過程,歪曲其邏輯,給其思想投下陰影,幹擾其對市場的感知,使其喪失捕捉其他市場的機會;他會變得無能,最終輸掉全部資金。一切專業交易者都不時地遭遇這一噩夢。而成功者一經察覺,就能改善這種狀況。
如果你問股票交易者與市場戰鬥意味著什麼,他會確切地知道你的意思。也可能他總是找不到恰當的言辭滿意地表述其定義,也可能他總是不能解釋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他怎樣做出決定或是行動的原因,但是,他確切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他確切地知道,這是一條通往毀滅的道路。
當你與市場戰鬥時,你把你的行為合理化了,即使在市場明顯表明你的交易部位不合適的時候,即使在所有的事實與你的觀點相背離的時候,即使在直覺讓你平倉出局的時候,你都會認為你的交易部位是正確的。這些固執的交易幾乎不可能扭轉局勢向著有利於你的方向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那就是類似於世界末日的事件。你將把相同的過程用於下一次交易,而這一次你將難逃厄運。顯然,這個規律也有特例,正如每個規則都有特例一樣。有的交易者與市場戰鬥得非常成功。但是,對於每一起例外,成千上萬的交易者要失敗。
實際上,在市場上對自己所持有的交易部位充滿自信常常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你當時不能證明你的部位是正確的時候,充滿自信尤為重要。然而,每一位專業交易者都知道自信與盲目自大之間的區別。所有的市場交易結果裡,都會有一個區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臨界點。失敗者與市場戰鬥,而成功者則不是。
市場仁愛者是多麼好呀,他們快樂得多。有仁愛之心的交易者是趨勢博弈者,趨勢是他的好朋友。他努力發現市場趨勢,並與其戀愛。無論牛市還是熊市,他都熱愛。無論市場走向哪裡,他都是追隨者。如果市場處於上升通道,他就看漲或不去理會它;如果市場是下降通道,他就看跌或保持穩定。他並不追求反轉點或要戰勝世界,他惟一的需要就是跟隨市場方向。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一隻在中長期下降趨勢裡掙扎的股票,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哪怕是賣在了最低價上。被動持有等待它的底部,這種觀點很危險,因為它可能根本沒有底。
學會讓資金分批入場。一旦首次入場頭寸發生虧損,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加碼。最初的損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損失,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直接出場。如果行情持續不利於首次進場頭寸,就是差勁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認賠。
希望在底部或頭部一次搞定的人,總會拿到燙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錢多也不能贏。機構常常比散戶死的難看。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
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熊市裡,總有一些機構,拿著別人的錢,即使只有萬分之幾的希望,也拼命找機會掙扎,以求突圍解困。我們拿著的是自己的錢,要格外珍惜才對。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抄底。
要知道,底部和頂部,都是最容易賠大錢的區域。
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地投入戰鬥。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
投機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
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
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
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做交易,最忌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股票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鬥。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的損失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裡,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
你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勢中浪費精力和情緒。不要擔心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要擔心的是你將採取怎樣的對策回應市場的變化。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正確時,你獲得了多大的利潤,當你錯誤的時候,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
入場之前,靜下心來多想想,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想想自己的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損失。
炒股如出海,避險才安全。
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圖。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並不在於用的是哪一套規則,而在於你的自律功夫。
時間決定一切。人生並不只是謀略之爭,某種程度上也是時間和生命的競爭。巴菲特多活10年,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續盈利,其財富的總增長,也足以笑傲天下。
專業的投機交易者必須具有自己獨立的人生哲學。這是因為一旦進入以交易為生的人生狀態,你就會意識到投機交易和人生是多麼的相似。做投機交易和做人有許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 專業的投機交易是建立在正確的思維方法的基礎上。正確的思維方法指導你正確地認識投機交易,從而引導你做出正確的決定,最後你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一旦你具備了這樣的思維能力,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原先複雜的事情會變得簡單,艱難的事情會變得容易。你會理解那些奇怪的社會現象,不再,憤世嫉俗,感情會格外平靜、內心會變得寬容和大度。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專業投機交易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了你的世界觀,從而也改變了你的生活。這的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但它確實會發生。當你在學習如何做投機交易的時候,你會不斷接觸到那些投機交易的格言、法則、技巧和秘訣,你會發現,這些格言、法則、技巧和秘訣在現實生活中同樣適用和有效。它們決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似乎鑽營投機就是在教你做一個壞人,而是恰恰相反,它們教你如何做一個遠離貪婪和恐懼,道德高尚行為正直的聰明人。
成功的關鍵還在於你的自身修煉。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道在自身。以交易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別看說得似乎很輕鬆,其實我們心裡非常清楚,對於一個新手來說,他所面臨的艱難、壓力和困惑是常人難以承受的。只有像苦行僧一樣經歷了種種磨難,最後才會成為一名令世人景仰的大師,而真正的大師其實並不需要別人的景仰。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往往不是人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所謂機遇或是更聰明的頭腦,只在於成功者多堅持了一刻,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一天,有時,僅僅只是一聲雞啼。
交易的過程在於真實,自然。分析趨勢,在詳細的對各個周期和和貨幣對進行認真分析之後,形成了自己比較明確的預測判斷,然後根據不同的概率將幾種最可能的預測結果做出接下來一段時間,相應的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計劃,並準備嚴格執行,而接下來的市場確實出現了自己最為傾向的預測走勢。一切真實而自然,自己和市場共振極其良好,方向判斷明確,按照對應的計劃信心十足地進入了交易狀態。然後延續這種狀態,關鍵在於對自己信心的堅持。
交易的真諦在於做正確的事情而達到長期平穩百分比的盈利。堅持計劃持倉,堅持計劃止贏止損,堅持資金管理計劃加減倉位,一切都在于堅持。當然大家不要誤解為死守,堅持是一種科學的有計劃的堅持,是一種盈利之後的堅持,而不是虧損的堅持。 偉大的做手傑西李費佛講過,「我的盈利不來自與我正確的預測,而來自我持倉不動」。